马原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_第1页
马原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_第2页
马原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_第3页
马原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第一部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二)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能动反映论的特点;理论意义。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第二部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第三部分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如何理

2、解科学的实践观 (概念定义;基本要素;基本特征)关于认识本质的若干种看法(唯物唯心;能动被动)(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辨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是相互渗透,相互傲寒,二

3、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他们截然分开。感性认是相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国度,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二)从认识到实践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的理论;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为群众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条件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

4、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忽视理性认识,唯理论则轻视感性认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分别犯了类似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人的认识的人物,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他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是

5、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下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

6、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第一部分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一)真理客观性 表现在哪些方面?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论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任何真理都必

7、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向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这是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反对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第二,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三) 真理和谬误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

8、立的,又是相联系的。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两者不可混淆。其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取代。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转化的原因:第一,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若超出了范围,真理就会变成了谬误!第二,真理是全面的。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真理都可能变成谬误。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第二部分 真理的检验标准(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根据在那?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9、。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它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逻辑证明可以起到补充作用,但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真理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二)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第二,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不变的。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实践检验不是一次完成

10、的,它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即使已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是相对的近似的正确,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镇旅游是辩证转化的。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他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即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有相对性真理想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第三部分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一) 价值及其特性(二)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是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阐述了外部

11、客观事物对于人的需求满足与否的关系。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以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哲学上的“价值”世界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第一, 价值具有客观性。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由生存状态决定,本质客观)。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最后,满足人的祖尧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题的特点相联系。第三,价值

12、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如钻石的价值可以是审美的经济的科研的)。真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价值的定义各是什么?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绝对真理指无条件、无限制正确的真理,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相对真理指因认识范围有限,产生的有条件、有限制的真理,即在范围上和正确程度上有限的真理。价值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守的、以满足人们需求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揭示了外部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对任何价值的评价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三) 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

13、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应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耻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馆、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四)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辨证统一的:什么是认识中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二者关系如何?答: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在人的活动中表现为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辨证统一的:(1)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按世界本来面目及其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而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体现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2)真

14、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3)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4)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存在着矛盾,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它们之间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二者矛盾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促进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12、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1)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2)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