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密封胶作业指导书审批:毛成秀实施日期:2014 年 11 月 01 日四川省科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有限公司.1. 要求1.1 外观:产品应为细腻,均匀膏状物,无气泡,结块,凝胶,结皮,无不易分散的析出物。双组分产品两组分的颜色应用明显区别。1.2 材料物理性能要求相容性试验方法1.依据标准GB 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2.仪器设备:玻璃板,无色透明浮法玻璃,75mm50mm6mm,.隔离胶带, 25mm 75mm。温度计: 20 100紫外线荧光灯: UVA-340型紫外辐照箱清洗剂: 50异丙醇一蒸馏水溶液参照密封胶,浅色或半透明密封胶3.试验原理:将一个有附件的试验试
2、件放在紫外灯下直接辐照, 在热条件下透过玻璃辐照另一个试件, 再对没有附件的对比试件同样试验, 观察两组试件颜色的变化, 对比试验密封胶同参照玻璃及附件粘接性的变化。光照试件的位置4. 试样的制备4.1 在玻璃表面用 50异丙醇一蒸馏水溶液并用洁净布擦拭干净。4.2 按下图在玻璃的一端粘贴隔离胶带,覆盖宽度约为25mm。.4.3 按照上图制作 8 块试件, 4 块是无附件的对比试件,另外4 块是有附件的试验试件截切成条状,尺寸为 6mm6mm50mm,放在玻璃板中间,对比试件和试验试件的制备方法相同,只是不加附件。4.4 将试验密封胶挤注在附件的一侧, 参照密封胶挤在附件的另一侧, 用刮刀整理
3、密封胶与附件上端面及侧面紧密接触, 并与玻璃密实粘结, 两种胶的相接处应高于附件上端约 3mm。5. 试件的养护和处理5.1 制备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7d,取两个实验试件和两个对比试件, 玻璃面朝下放置在紫外辐照箱中, 再放入两个实验试件和两个对比试件, 玻璃面朝上放置,在紫外灯下辐照 21d。5.2 为保证紫外辐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 紫外灯使用 8 周后应更换,为保证均匀辐照,每两周按下图更换灯泡,去除 3#灯泡,将 2#灯泡移到 3#灯的位置,将 1# 灯移到 2#灯的位置,将 4#灯移到 1#灯的位置,在 4#灯的位置安置一个新灯泡。5.3实验箱的温度应控制在( 482)(距离试件
4、5mm处测量),试件表面温度每周测一次。.6.实验步骤6.1 试件编号后将试件放置在紫外线下,记录试件放置的方向,6.2 实验后从紫外箱中取出试件,在23冷却 4h。6.3 用手握住隔离带上的密封胶,与玻璃成90方向用力拉密封胶,使密封胶从玻璃从玻璃粘接处剥离。6.4 破坏面积的测量,采用透过印制有1mm1mm网格线的透明膜片,测量拉伸粘接试件两粘接面上粘接破坏面积较大面占有的网格布数,精确到 1 格(不足一格不计),粘接破坏面积以粘接破坏格数占总格数的百分比表示。按下式计算实验胶,参照胶与附件内聚破坏的百分率:CF=100-A tCF内聚破坏面的百分率,At内聚破坏面积的百分率,6.5 检查
5、密封胶对附件的粘接性; 与附件成 90方向用力拉密封胶, 使密封胶从附件粘接处剥离。6.6 按照 6.4 测量并计算实验胶,参照胶与附件内聚破坏的百分率。6.7观察实验胶、参照胶的颜色变化。6.8按照下表指标检查并记录实验胶与参照胶颜色变化及其他任何值得注意的变化。颜色变化的评定级别颜色变化变色描述0无变色颜色无任何变化.1非常轻微的变色只有非常轻微的变化,以致通常无法确定2轻微的变色很淡的颜色通常为黄色3明显变色轻轻的颜色通常为黄色、橙色、粉红色或棕色4严重变色明显的颜色可能是红色、紫色参杂着黄色、橙色、粉红色或棕色5非常严重的变色较深的颜色可能是黑色或其他的颜色7.实验结果的判定结构装配用
6、附件同密封胶相容性试验结果,按照下表判定。结构装配系统用附件同密封胶相容性判定指标试验项目判定指标试验试件与对比试件颜色变化一颜色变化附件同密封胶相容致试验试件、对比试件与玻璃粘接玻璃与密封胶破坏面积差值 5表干时间1.依据标准GB 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 13477.5-200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 5 部分表干时间的测定2. 仪器设备:黄铜板:尺寸 19mm38mm,厚度约为 6.4mm。模框:矩形,用钢或铜制成,内部尺寸 25mm95mm,外型尺寸 50mm120mm,厚度 3mm,玻璃板:尺寸 80mm130mm,厚度 5mm。聚乙烯薄膜: 2 张,尺寸
7、 25mm 130mm,厚度约为 0.1mm。.刮刀无水乙醇3. 试验原理:在规定条件下将密封材料试样填充到规定形状的模框中,用试样表面放置薄膜或接触的方法测定其干燥程度。 报告薄膜或手指上无粘附试样所需的时间。4. 试验条件 实验室标准条件5. 试样制备:用丙酮等溶剂清洗模框和玻璃板,将模框居中放置在玻璃板上,用在 232下至少放置 24h 的试样小心填满模框,勿混入空气,多组试样在填充前应按照生产厂的要求将各分组混合均匀。用刮刀刮平试样,使之厚度均匀,同时制备两个试件。6. 试验步骤:A 法: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置一定时间,然后在试样表面纵横1/2 处放置聚乙烯薄膜, 薄膜中心位置
8、加放黄铜板, 30s 后移去黄铜板, 将薄膜以 90角从试件表面在15s 内均匀揭下,相隔适当时间在另外部位重复上诉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聚乙烯条上为止。 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再粘附在聚乙烯条上所经历的时间。B 法: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然后用无水乙醇擦拭手指端部,轻轻接触试件上三个不同部位的试样。相隔适当时间重复上诉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手指上为止。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粘附于手指上所经历的时间。7. 表干时间的数值修约表干时间少于 30min 时,精确至 5min表干时间在 30min 至 1h 之间时,精确至 10min 表干时间在 1h 至 3h 之间时,精确至 3
9、0min 表干时间超过 3h 时,精确至 1h。8. 表干时间 3h 为合格.下垂度1、依据标准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 13477.6-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流动性的测定2、实验原理在规定条件下,将密封胶注入规定尺寸的模具中,在一定温度下以垂直和水平的位置保持规定时间,测出试样流出模具端部的长度,从而依据一定标准判断出其流动性。3、仪器设备下垂度模具,鼓风干燥箱,钢板尺,聚乙烯条4、试件的制备将下垂度模具用丙酮等溶剂清洗干净并干燥。把聚乙烯条衬在模具底部,使其盖住模具上部边缘,并固定在外侧,然后把已在(232)下.放置 24h 的密封材料用刮刀填入模具内。5、实
10、验方法与步骤5.1 垂直方向:5.1.1 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垂直放置在已调节至(50 2)的干燥箱内,磨具的延伸端向下, 见图 1,放置 24h。5.1.2 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 用钢板尺在垂直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从底面往延伸端向下移动的距离(mm)。5.2 水平方向5.2.1 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水平放置在已调节至(50 2)的干燥箱内,磨具的延伸端向下,放置24h。5.2.2 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用钢板尺在水平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超出槽形模具前端的最大距离(mm)。6、实验结果判定下垂度在垂直方向上 3mm,水平方向上无变形为合格7、试验过程注意事项7.1 制备试件时,避免形成气泡,
11、在模具内表面将密封材料压实,修整密封材料的表面,使其与模具的表面和末端齐平,放松模具背面的聚乙烯条。7.2 下垂度试验每一试件的下垂值,精确至1mm7.3 如果试验失败,允许重复一次实验,但只能重复一次。当试样从槽形模具中滑脱时,模具内表面可按生产方的建议进行处理,然后重复进行试验。密封胶挤出性1、依据标准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 13477.4-200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原包装单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2、实验原理在规定条件下采用压缩空气将密封材料从聚乙烯挤胶筒中挤出至水中,测定一次将全部样品挤出所需时间的长短,判定出胶体的挤出性。3、仪器设备聚乙烯挤胶筒、稳压气
12、源、秒表、气动挤抢、恒温箱.4、试件的制备试验前,将待测胶挤入聚乙烯挤胶筒中,放置在(232)恒温箱中至少 24h。5、实验方法与步骤5.1 试验在( 1823)下进行5.2 将试件从恒温箱中取出,插入气动挤抢,升压至(250 10)kPa。5.3 一次性将全部样品从筒中挤出,用秒表记录出时间,试验次数为一次。6、实验结果判定挤出时间 10s 为合格硬度1、依据标准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 13477.6-2002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2、仪器设备金属模框:内框尺寸130mm40mm6.5mmPE 膜邵尔 A 型硬度计3、试件的养护双组份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
13、件下放置14 天 单组份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1 天 在不损坏试件条件下, 养护期间挡块应尽.早分离4、试件的制备在 PE 膜上平放金属模框,将试验样品挤注在模框内,刮平后除去模框养护;揭去PE 膜值得试样。5、实验方法与步骤5.1 把试样放置在坚固的平面上,拿住硬度计,压足中孔的压针距离试块边缘至少 12mm,平稳地把压足压在试样上,不能有任何振动,并保持压足平行于试样表面,以使压针垂直地压入试样。5.2 在试样相距至少6mm 的不同位置测量硬度值5 次,取中位数。6、实验结果判定硬度为 2060Shore A为合格7、试验过程注意事项.7.1 测试时,所施加的力要刚好足以压足和
14、试样完全接触,除另有规定, 必须在压足和试样完全接触后1s 内读数,如果是其他间隔时间读数则必须说明。拉伸粘接性1.依据标准: 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 13477.8-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8 部分 拉伸粘接性的测定2. 仪器设备2.1 粘接基材: M 类符合 GB/T13477.1-2003 铝板厚度不小于 3mm;G 类清洁、无镀膜的无色透明浮法玻璃,厚度5mm8mm;Q 类供货方要求的其它基材2.2隔离垫块:截面 12mm12mm2.3防粘材料.2.4拉力试验机:拉力速度可调至(56)mm/min。2.5制冷箱:可降至( -20 2)2.6鼓风干燥箱:温
15、度( 702)3. 试验条件标准试验条件:(232),相对湿度( 505)%。4. 试验原理:将待测密封材料粘接在两平行基材之间, 制成试件,将试件拉伸至破坏, 以计算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绘制曲线的方法表示密封材料的拉伸性能。5. 试件制备养护5.1 用脱脂纱布清除水泥砂浆板表面浮灰,用丙酮等溶剂清洗铝板和玻璃板,并干燥之。5.2 按密封材料生产方的要求制备试件,如是否使用底涂料及多组分密封材料的混合程序,每种制备5 个试件。5.3 在防粘材料上将两块粘接基材与两块隔离垫板组装成空腔,然后将在(232)下预先处理 24h 的 密封材料样品填在空腔内,制成试件,填试件时注意:避免形成气泡,将试样挤压在基材的粘接面上,粘接密实,休整试样表面,使之与基材和垫块的上表面齐平。 将试件侧放,尽早去除粘接材料, 使试样充分固化,在固化期内,应使隔离垫块保持原位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抖音商户广告投放效果评估制度
- 全球铀矿资源分布优化与核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路径优化与建议报告
- CDA-IN-4-生命科学试剂-MCE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科学社会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精神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教育集团2024年九上化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影像进阶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儿童生理与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资金申请中的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报告
- 摸鱼活动策划方案
- 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
- 湖北省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覆铜板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十中学2025届英语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全国二卷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含解析
- 护理静脉留置针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医疗卫生类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E类)医学技术》试卷真题及详细解析
- 护理急诊急救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