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pptx_第1页
2019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pptx_第2页
2019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pptx_第3页
2019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pptx_第4页
2019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分析评价山西省资源开发条件。 2.说出我国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原因和措施。 3.记住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说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一,二,三,四,五,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1)类型: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特点:对人类历史来说,非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二,三,四,五,二、资源开发条件 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

2、件。 1.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2.市场条件市场广阔。 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继续增加;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一,二,三,四,五,图表导读 读教材图3.2“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年)”,需注意以下两点:(1)分别读取世界和我国各类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总结出各自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2)对比同一种能源在世界与中国分别占有的比重,总结出差异并分析原因。,一,二,三,四,五,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大同、平朔、西山、

3、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一,二,三,四,五,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一,二,三,四,五,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十分单一,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3.效果:产业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能源的综

4、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一,二,三,四,五,图表导读 读教材图3.7“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煤电铝产业链:工业炼铝主要采用电解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2)煤焦化产业链:山西有优质的主焦煤基地,发展炼焦业可以为省内外的钢铁工业提供燃料。炼焦的副产品和炼焦油、煤渣等还是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的原料。 (3)煤铁钢产业链:这是比较典型的以铁就煤型的钢铁工业基地,一方面可以输出钢铁,另一方面又为本地煤炭开采和冶金工业提供机械制造原料。,一,二,三,四,五,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 (1)生态问题。 (2)治理措施: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

5、,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一,二,三,四,五,2.“三废”的治理 (1)“三废”的产生: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 (2)治理措施。 3.调整产业结构 (1)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1.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优势条件。,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山

6、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A.煤炭运输量大: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 B.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向南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北有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煤外运。 水资源短缺。 A.原因: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B.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题1】 右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省煤炭资源开发

7、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有() 煤炭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但交通落后 煤层气储量丰富位置适中 煤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A.B. C.D.,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直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是() A.神黄线B.大秦线 C.京包线D.焦兖日线 (3)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 黄河汾河秦岭太行山 A.B.C.D. 解析:第(1)题,由经纬网及省区轮廓可知,该省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市场广阔,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第(2)题,a为大同煤矿,煤炭主要经大秦线运至秦皇岛港。第(3)题

8、,山西省向东有太行山,向南、向西有黄河阻隔,限制了煤炭外运交通的发展。 答案:(1)A(2)B(3)D,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1.能源基地建设,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2)能源的综合利用。,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不仅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9、一: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1)山西省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产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是() A.煤炭工业全部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2)山西省应采取哪些措施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析: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了以

10、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方向发展,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答案:(1)B (2)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加快经济的发展。 (3)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

11、识点三,1.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往往造成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生态环境问题治理 (1)矿区生态建设。,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三废”的治理。,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调整产业结构。,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题3】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图中所示地区资源优势,在方框图中填上适当的工业部门,完成煤炭生产链条。,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图中所示地区在能源基地建设中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运输问题,二是环境问题。你认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多选)中国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地实施并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是() A.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外运能力 B.建设系列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不足 C.扩大开采量 D.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E.一方面建坑口电站,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提高能源输出结构水平 F.延长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G.大力发展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解析:第(1)题,山西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