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仓工序施工细则_第1页
料仓工序施工细则_第2页
料仓工序施工细则_第3页
料仓工序施工细则_第4页
料仓工序施工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料仓工序施工细则1、施工准备制作有关检测样板、模板。应业主要求料仓在预制、组装及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样板弦长不得小于1.6m,样板采用 0.5mm 0.7mm厚度的铁皮制作,周边应光滑、整齐。并注明部件名称及曲率半径。2料仓施工由业主下发文件料仓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如下图:序号工程质量控制点等控制内容备注级1焊工资格审查A21焊 工 资 格审查2进场材料检验A22进 场 材 料检验3基础中间交接A23基 础 中 间交接4壳体预制B4壳体预制5组对B5组对6焊缝质量无损检验B6焊 缝 质 量无损检验7安装找正B7安装找正8垫铁隐蔽A28垫铁隐蔽9附件安装B9附件安装10酸洗钝化A210酸洗钝化11清

2、洗吹扫检查A211清 洗 吹 扫检查12封孔隐蔽A212封孔隐蔽13竣工检查验收A213竣 工 检 查验收14工序过程控制C14工 序 过 程控制15沉降观测B15沉降观测1. 下料NB/T47003.2-2009 固体料仓中规定:下料排版时要结构合理, 并应考虑材料焊缝收缩量,尺寸准确。相邻筒节的纵焊缝与筒体及鞍座圈的拼接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筒节的拼版展开长度不得小于500mm,宽度不得小于500mm。接管或补强圈与筒体焊接的角焊缝边缘距筒体焊缝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30mm。 底锥板的下料尺寸的允许偏差应允许偏差当板长 8000时,高度 1.5 ,弦长 1.5 ,对角线之差为 3

3、 板长 80% ;作业区风速大于 6m/s 。4.3 定位焊应符合固体料仓NBT47003.2-2009中要求,选用的焊接材料及工艺措施应与正式焊接要求相同,焊缝如发现裂纹缺陷应清除后重焊。当使用手工钨极双面同步氩弧焊时,在坡口外点焊定位。4.3 焊接质量控制固体料仓 NBT47003.2-2009 中要求焊接区域50mm范围内应清理干净。焊接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熔渣、飞溅、焊疤等,焊条头应随时回收,不得乱丢。及时做好焊接记录。纵向焊缝错边量:焊条电弧焊时,当板厚小于等于10mm时,不应大于1mm;当板厚大于 10mm时,不大于板厚的0.1 倍,且不应大于1.5mm。环向焊缝错边量:焊条电弧焊时,

4、当上圈壁板的厚度小于等于8mm时,任何一点的错边量均不应大于1.5mm;当上圈壁板厚度大于8mm时。任何一点的错边量均不应大于板厚的0.2 倍,且不应大于 2mm。4.4 焊接质量检查固体料仓 NBT47003.2-2009中要求:焊缝表面检查: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飞溅、凹陷物等。其咬边深度不大于0.5mm,且长度小于等于焊缝全长的10%,且小于100。外表面余高不大于1+0.1b(b为壁厚 ) ,最大为 3mm。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咬边等缺陷。壳体内焊缝与母材平齐,焊缝表面平整。焊接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应根据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根据设计要求, 仓

5、体对接焊缝按JB/T4730-2005 进行射线检测, 检测比例为 20%,其中至少 50%位于纵环焊缝交叉处,合格级别为 III 级。锥顶、锥底与筒体的角焊缝按 JB/T4730-2005 进行 100%渗透检测,合格级别为 I 级。纵向焊缝,每一焊工焊接的每种板厚(板厚差不大于一毫米时可视为同等厚度),在最初焊接的3米焊缝的任意部位取 300 毫米进行射线探伤。 以后不考虑焊工人数, 对每种板厚在每 30 米焊缝及其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 300 厘米进行射线探伤。 探伤部位中的 25%应位于丁字焊缝处,且每台料仓不少于 2 处(板厚差不大于 1mm时,视为同等厚度)。环向对接焊缝,每种板厚(

6、以较薄的板厚为准),在最初焊接的3 米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 毫米进行射线探伤。以后对每种板厚每60m及其尾数内取一个检测点。上述检查均不考虑焊工人数。 厚度大于 10 毫米的壁板,全部丁字焊缝均应进行射线探伤检查。射线探伤不合格时, 应在该探伤长度的两端延伸300 毫米做补充探伤, 但缺陷的部位距离底片端部75 毫米以上者可不再延伸。如延伸部位的探伤结果仍不合格时,应继续延伸进行检查。 上述焊缝的无损检测位置, 应有质量检验员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现场共同确定。4.5 焊缝返修经检查发现的外观不合格焊缝,应由检查员明确标出返修的部位,并将缺陷的性质、程度详细告诉返修的焊工, 焊工返修后通知检

7、验员重新检验,直至合格。焊缝内部缺陷返修时,以返修通知单为准,划好位置,用磨光机磨除缺陷,再进行补焊。焊后经检查员确认后重新探伤。 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超过时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焊接工程师、质检员现场监督,优秀焊工返修。在探伤返修过程中,筒体容易鼓包,用角钢框加固后进行焊接,可以有效防止变形。5. 各部件制作质量控制组对焊接前,应固体料仓 NBT47003.2-2009中要求将坡口 20mm范围内的污物、氧化层清除干净。组 装卡具采用与母材相同材质 Q345R板材,卡具拆除时,不得损伤母材,否则需进行修补并磨光。5.1 鞍 座段 的组 对按 照排 版 图,将 预 制好的底 座环

8、依次与筒 体、 椎体 组对成一 体, 安装上加强筋板。 检查 合格后焊 接环 板对 接焊缝。5.2 顶 盖组对:顶盖板拼成整体点焊定位,点焊间隔 300500mm,点焊程序与焊接程序相同,顶板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 焊条采用 E5015型焊接工艺指导书 。补强槽钢及加强筋板的焊接,焊条采用 E4315型焊接工艺指导书。无 损检 测合格后安装 顶盖 加强筋及槽钢,组对完成后进行顶盖开孔,安装所有的 附 件(包括吊耳、接管、人孔)。5.3 筒 体组对顶圈壁板与槽钢圈之间的焊缝焊接及筒体角钢圈的焊接,焊条采用E4315型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形式以图纸为准。检查 筒体 直线 度: 通过中心 线的

9、 水平和垂 直成 沿圆周 0、 90、 180、 2705.4 椎 体的组对 :椎体为 正椎 体 。 按板 厚 分三 段, 要求 下料 精确 。 组 装时坡口 和焊 材均使用 固体料仓 NBT47003.1-2009 中相关规定。5.5 其他附件焊接5.5.1 接管角焊缝采用手工焊焊接,碳钢之间用E5015 焊条焊接工艺指导书。5.5.2 盘管应设计要求加热盘管对接焊缝进行100%RT探伤,执行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级为合格。汇总管上的角焊缝逐层进行PT 探伤,执行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级为合格。5.5.3 盘管管卡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E5015焊

10、条焊接工艺指导书。5.5.4附件接管的焊接应符合固体料仓NBT47003.1-2009 中所规定的的要求。开孔的补强板焊接完后,由信号孔通入100200 千帕压缩空气,检查焊缝的严密性,无渗漏为合格 。6. 料仓几何尺寸和尺寸检测固体料仓 NBT47003.1-2009 中所规定壳体组装焊接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总体高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设计高度的 0.5%。筒壁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筒壁高度的 0.4%,且不得大于 50mm。7. 安装7.1 安装前对基础进行复查。基础的外形尺寸与地脚螺栓中心圆直径、间距及方位均符合施工图及安装要求。 地脚螺栓无损坏及锈蚀现象, 螺纹长度与

11、预埋标高均符合安装要求。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缺陷。7.3 安装后仓内表面焊缝要打磨平滑,下部椎体段也采用同样方法安装并且椎体内表面需表面处理,不得有焊瘤、油污、夹渣等缺陷。8. 材料运输运输时按照 JB/T4711-2003 压力容器涂覆与运输中相关规定。3、水压、气密、煤油渗透试验料仓试验,应符合固体料仓NBT47003.1-2009 和设计图纸中所规定的的要求:1 所有与检测有关的焊缝不得涂漆。2 设备组装、焊接、检验等技术文件齐全、完整,并经主管负责人审查合格。3 仓主体及附件的组装工作应全部完成,焊接及检验工作已完成。4 仓内的杂物已清理干净,清扫孔及接管口已封闭完毕

12、。5 各种测量器具、量具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6 试压水源及排放点事先应勘察好,试压临时管线已安装完毕(仅粉煤仓)。7. 应设计要求充水试验应检查下列内容(仅粉煤仓):7.1 仓壁强度及严密性;7.2 接管及人孔护板处的严密性;7.3 备煤框架沉降、砼框架设备基础观测。7.4 筒体的严密性应以充水试验过程中无渗漏为合格。若发现渗漏,应按有关要求补焊。7.5仓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应以充水到椎体与筒体组焊缝上3000mm处上部以0.01MPa进行气压试验,仓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化为合格。若发现有渗漏时应放水,使液面无渗透处低于300mm左右,并按有关规定补焊。 充水和放水过程中, 应先打开顶部放空,且放水至指定处,不得随意排放。环境温度低于 0C时要注意设备保护。 7.6 煤油渗透:将焊接接头能够检查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