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案—文化-3_第1页
高三学案—文化-3_第2页
高三学案—文化-3_第3页
高三学案—文化-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 - 海南省洋浦中学学案 课时: 2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 学生人数:【课题】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纲要求】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教学目标】1民族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是什么? 2文化的多样性有什么作用?3对文化的多样性应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4文化传播有哪些主要途径?5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大众传媒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6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复习重点】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作用、态度【复习难点】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内容分析整合】围绕

2、文化传播展开教学【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复习自测 讲解【学情分析】本届高三文科学生基础薄弱,复习要侧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适当进行拓展【教具使用】多媒体 学案【教学过程】一、快速前测1(2009年广东高考题)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2(2009年宁夏高考题)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

3、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被劫文物的关键;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起码准则;依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是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ABCD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回答31-32题。3(2009年福建高考题)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C邮票成为展示

4、文化软实力的载体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4(2009年江苏高考题)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回答第85题。5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推动大

5、众传媒发展的基础。ABCD6、(2010高考浙江卷27)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7、(2010年高考江苏卷20)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

6、雅的二、经典讲解1民族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是什么:民族节日; 文化遗产。2文化的多样性有什么作用?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对文化的多样性应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总的态度是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呢?主要有两条理由: 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这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文化传播有哪些主要途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大众传媒。此外还有: 商贸活动; 人口迁徙; 教育。5传播媒介的发展

7、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大众传媒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传播媒介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口语; 文字; 印刷(从此,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电子; 网络。大众传媒发展的动力:大众对信息的需求形成了巨大市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6怎样进行文化交流?热情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三、效果后测1“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但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

8、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2(2010年高考江苏卷)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 3.(2011年山东)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活动,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文化多元性特征促进中外文化

9、交流与借鉴A. B. C. D. 4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 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5.(2011高考北京卷25)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

10、合有利于文化发展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6、(2010高考北京卷24)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 B. C.D.7、(2010年高考山东卷28)材料三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分)【复习答案】快速前测 1-7 ADBDC CB效果后侧 1-6 BDBDBC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