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题_第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题_第2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题_第3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题_第4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经济学习题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二、名词解释1. 生产可能性曲线:也称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2. 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3. 边际转换率: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它就是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 严格的定义是生产一单位某产品必须先减少另一产品的数量 4. 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表示社会福利水平一定时,社会成

2、员之间的效用的不同搭配关系的曲线。5.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价格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的区域。 6.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 三、简答题1. 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

3、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 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3. 如何理

4、解狭义和广义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提示: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系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从广义上讲,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在理论体系上,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以商品贸易作为研究对象,但也涉及一些国际要素流动问题。4. 既然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存在着一致性,为什么还要区分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将国际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来研究?答案提示:第一,一般来说,生产要素在国际的流动程度要比其在国内的流动程度低得多。第二,现实中,国际贸易常会受到一些人为障碍的影响,如政府通过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而这种主要由政府构筑的贸易障碍在国内贸易中则很少

5、见。5. 简要分析贸易利益是如何分解的。答案提示: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部分来自于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交换利益指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那么通过互相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专业化利益指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6. 一个没有贸易的假象世界的条件。答案提示:1、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2、 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4、 规模收益不变5、 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7. 假设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在相同偏好和机会成本不变的条件下,两国是否存在贸

6、易的基础?为什么?答案提示: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且为直线。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下,各国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其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EA和EB上达到均衡。需求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下的生产与消费的不同选择,但这些不同并不会引起两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两国的国内价格水平是相同的,因此不存在贸易的基础。8. 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小国。四、计算题1. A国稿纸的需求曲线方程为:QD=350

7、-0.5P供给曲线方程为:QS=-200+5P(1)若没有国际贸易,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2)若A国能以120的价格与世界其他国家自由进行贸易,其均衡产量是多少?(3)从无贸易变为自由贸易,对A国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对生产者剩余又有何影响?A国的国民福利净收益或净损失多少?答:(1)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均衡要求国内需求数量与国内供给数量相等。设两个方程相等,我们可以求出没有贸易情况下的均衡价格。无贸易情况下的均衡价格为100,均衡数量为300。(2)当价格为120时,A国的需求数量为290,它的供给数量为400。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将出口110个单位的产品。(3)A国的消费者剩余将

8、减少。在无贸易情况下,由需求曲线与数值为100的价格 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大的三角形。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由需求曲线与数值为12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小的三角形。A国的生产者剩余将增加。在无贸易情况下,由供给曲线与数值为10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小的小三角形。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由供给曲线与数值为12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大的三角形。整个国家从贸易中获得的净收益为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之差。这一收益的大小等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它的底边是产品贸易数量(110),它的高是价格的变化量(120-100=20)。因此,总收益为1100。2. A国的木材公司每年生产520亿立方米的木材,其

9、中100亿立方米出口,420亿立方米国内销售。木材的平均价格为每立方米30美分。如果木材出口被法律禁止,生产量(此时只为国内市场生产)将为48亿立方米,价格将下降至每立方米25美分。那么,禁止出口使A国生产者剩余每年损失多少?答:他们的损失为,继续在国内销售480亿立方米木材价值的损失,加上少销售的40亿立方米木材价值总量的损失。两者相加,共损失25亿美元。第二章二、名词解释1.2.3. 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 4、 技术差异:5、 三、简答题1. 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X、Y单位产出所需要

10、的劳动投入ABX615Y212X、Y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投入ABX105Y452. 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定具有比较优势吗?答案提示:不一定,如果,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当或者的时候,由可以推出,但是,当的时候,不能保证。所以,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3. 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有哪些?答案提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他有力的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他提出来绝对优势这一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

11、差异,绝对优势概念的提出,为之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4. 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的区别?答案提示:在李嘉图模型中,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这两个概念可以任意替换使用,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比较优势不等同于比较成本,前者是根据商品相对价格的比较确定的,而后者是指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在李嘉图模型里,商品的相对价格差是由于相对成本差引起的,故比较成本等同于比较优势。5.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提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差,而这种价格差是由国家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在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技术水平的差异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绝对优

12、势论强调引发国际贸易的是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参与国从贸易中获利。比较优势理论仍然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技术水平差异带来的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但是在这里技术水平的差异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根据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国际贸易仍然会对各贸易参与国带来福利的改进。一国即使在某种商品上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只要在该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也可以生产并出口该产品,从而使贸易发生,并且在贸易中获益,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得到提升。四、计算题1. 下表为不同情况下A、B两国每人每小时可生产小麦与布匹的数量(1) 指出表中每个国家有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

13、的商品。(2) 假设在表中的第二种情况下,A国用4单位小麦与B国的4单位布匹交换,那么,A国获利多少?B国获利多少?如果改用4单位小麦与6单位布匹交换,两国分别获利多少?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第四种情况国家ABABABAB小麦(单位/人工小时)41414142布匹(单位/人工小时)12322221解:(1)4/1大于1/2,所以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布上具有比较优势。4/3大于1/2,所以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布上具有比较优势。4/2大于1/2,所以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布上具有比较优势。4/2等于2/1,所以A国和B国在两种商品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2)

14、A国:国际交换 A国4单位小麦=B国4单位布匹国内交换 A国4单位小麦=A国3单位布匹4-3=1单位布匹,所以A国获利1单位布匹B国:国际交换 B国4单位布匹=A国4单位小麦国内交换 B国4单位布匹=B国2单位小麦4-2=2单位小麦,所以B国获利2单位小麦A国:国际交换 A国4单位小麦=B国6单位布匹国内交换 A国4单位小麦=A国3单位布匹6-3=3单位布匹,所以A国获利3单位布匹B国:国际交换 B国6单位布匹=A国4单位小麦国内交换 B国6单位布匹=B国3单位小麦4-3=1单位小麦,所以B国获利1单位小麦答:第一种情况下,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布上具有比较优势;第二种情况下,A国在

15、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布上具有比较优势;第三种情况下,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布上具有比较优势;第四种情况下,A国和B国在两种商品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A国用4单位小麦与B国的4单位布匹交换,A国获利1单位布匹,B国获利2单位小麦;A国用4单位小麦与B国的6单位布匹交换,A国获利3单位布匹,B国获利1单位小麦。2. 用标准的李嘉图假设,分析如下的模型生产每瓶葡萄酒所需的工时生产每公斤奶酪所需的工时A1510B104A国每年共拥有3 000万工时的劳动量;B国每年共有2 000万工时的劳动量。(1) 哪个国家在葡萄酒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哪个国家在奶酪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2) 哪个哪

16、个国家在葡萄酒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在奶酪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3) 画出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利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出每个国家无贸易情况下的均衡(假定在无贸易情况下,A国消费150万千克奶酪,B国消费300万千克奶酪)。(4) 在开发后,两国国家各出口何种商品?如果均衡国际价格比率为每千克奶酪等于1/2瓶葡萄酒,各国的生产会发生什么变化?(5) 在自由贸易均衡的情况下,贸易为200万千克奶酪与100万瓶葡萄酒相交换,此时各个国家的消费点在哪?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这些消费点。(6) 每个国家是否都从贸易中获利?试用图形解释。答:(1)B国在葡萄酒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它生产一瓶酒需

17、要更少的工时。B国在奶酪的生产上也具有绝对优势它生产每一公斤奶酪所需要的工时数也更少。(2)A国在葡萄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奶酪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3)在无贸易情况下,A国的奶酪相对价格为每公斤奶酪2/3瓶葡萄酒,在B国为2/5。写出生产可能性曲线方程,画图,并根据消费量确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4)开放贸易后,A国出口葡萄酒而B国出口奶酪。如果均衡自由贸易价格为每千克奶酪等于1/2瓶葡萄酒, A国完全专业化于葡萄酒的生产而B国完全专业化于奶酪的生产。(5)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生产200万瓶葡萄酒。如果它出口100万瓶,它便消费掉l00万瓶。该国还消费掉进口的200万千克奶酪。B国

18、生产500万千克奶酪。如果它出口200万千克,它便消费掉300千克。该国还消费掉进口的100万瓶葡萄酒。画图分析比较直观。(6)两国均从贸易中受益。两国都能够消费掉比本国生产能力所能提供的更多的两种商品的组合(自由贸易消费点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两国均达到了更高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第三章二、名词解释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H-O模型建立在一国拥有的要素总量固定不变的基础上。 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在测算之前,他推断与

19、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是资本丰富的国家,但结果却证明了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0理论相反,故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三、简答题1. 根据下面的两个表,试判断:(1)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2)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3)如果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两国的比较优势如何? 表1 要素禀赋 AB 劳动 资本45152010 表2 要素禀赋 AB 劳动 资本12483060答:表1中A国劳动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Y产品上有比较优势。表2中A国资本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X产品上有比较优势。2. 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

20、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如果贸 易发生的话,那么国际分工与贸易型态如何?试将你得出的结果与李嘉图模型加以比较。答案提示: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将不会引发国际贸易。不过,国际贸易还可能存在,这时候的国际分工将有更多的偶然性质。3. 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答案提示: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则某种要素多的国家,会生产更多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反之亦然。所以,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出现了差

21、别。4. 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加,那么在下列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生产以及该国的贸易条件如何变化?(1) 资本、劳动同比例增加;(2) 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劳动增加的比例;(3) 资本增加的比例小于劳动增加的比例。答案提示:(1)两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贸易条件没有变化。(2)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5. 对小国来说,经济增长后福利如何变化?答案提示: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化,所以福利将上升。6. 在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

22、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答案提示: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发挥了比较优势,促进了生产,提高了福利。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比较优势由起初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以贸易结构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7. 试析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影响。答案提示:外资流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东道国的要素禀赋,比如,使得原来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变成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当要素禀赋改变以后,东道国可以发挥新形成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提高福利水平。

23、如果外资流入的东道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增加特别多,以至于影响到国际价格,这将使得此国此种产品的出口价格有下降的压力,不利于贸易条件的维持和改善。8. 是什么决定了每个国家每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为什么一个国家的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可能都比另一个国家高?你可以想象到两个国家的每个部门都表现出相同的资本劳动比的情形吗?请给出解释。答案提示;在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资源禀赋决定了商品资本劳动比。如果两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相同,就可能出现相同的资本劳动比。9. 一些人认为,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美国的生活水平将要降至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试评论这一观点。答案提示: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前提是商品价格

24、均等化,由于贸易成本和技术差异的存在不可能实现商品价格均等化,因此美国生活水平不可能降至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10. 澳大利亚土地辽阔,印度劳动力丰富。小麦相对于纺织品属于土地密集型商品。利用图示说明贸易前后这两个国家的均衡。随着这两个国家贸易的上升,哪种要素获益,哪种要素遭受损失?为什么?答案提示:对于澳大利亚,土地获益;印度,劳动力获益。第四章二、名词解释特定要素:是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它部门的需要。三、简答题1. 如果劳动不是同质的话,那么劳动技能的差别是否会造成特定要素的存在?试举例说明。答案提示:会的。2. 如果短期内资本和劳动都不能自由流动,那么国际

25、贸易对要素实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提示: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上升;进口竞争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下降。3. 根据本章所建立的特定要素模型,试析劳动增加对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提示:将图41中的纵坐标由原点Ox或Oy向外平行移动,然后比较一下新旧均衡点)。答案提示:劳动增加并且完全就业,则整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例下降,劳动力价格将下降。劳动力增加将增加密集使用劳动力产品的产量;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下降。4. 如果是某一特定要素增加,那么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又将如何变化?答案提示:某一特定要素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的产量上升,同时由于另

26、一个部门释放出了一部分共同要素,使得另一个部门的产量下降了。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将上升。5. 假设某一国能源部门(比如石油部门)和制造业部门除劳动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各使用一种不同的特定要素,那么,世界市场上能源价格的上涨对该国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提示:随着世界市场能源价格上升,一部分劳动力将由制造业部门流到能源部门,能源部门产量增加,制造业部门的产量下降。6. 假设只有劳动和土地两种投入品。A国是一个劳动丰裕的国家,在这里种植咖啡和小麦。咖啡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小麦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劳动在咖啡和小麦部门都可以工作,而且可以轻易地在两个部门间流动。但是,土地是专属的;平原上的土

27、地适于种植小麦,而山地上的土地适于种植咖啡。“小麦地”对于生产咖啡是无效的,“咖啡地”对于生产小麦也是无效的。如果A国与一个偏好相同的国家开展贸易,短期对下列对象将发生什么?a. 对于该国的小麦和咖啡生产?请解释。b. 对于该国小麦和咖啡的价格?请解释。c. 对于该国的工资情况?请解释。d. 对于该国小麦地的价格?请解释。e. 对于该国咖啡地的价格?请解释。f. 对于工人、小麦地所有者和咖啡地所有者的福利或购买力?请解释。答案提示:咖啡是出口品,小麦是进口品1、 咖啡生产增加,小麦生产减少2、 咖啡价格上升,小麦价格下降3、 实际工资变化不确定,与工人消费结构有关4、 小麦地的价格下降5、 咖

28、啡地的价格上升6、 咖啡地所有者福利水平提高,小麦地所有者福利水平降低,工人福利水平不确定。7. 假定香港和日本的偏好和技术都完全相同。香港劳动力丰富,日本资本丰富。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a. 如果两种要素在部门间是可以流动的,那么下列集团对于开放的贸易会有怎样的感受:香港的资本所有者、香港的劳动力、日本的资本所有者、日本的劳动力?b. 现在假设劳动在部门间完全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在部门间不能流动。即,一些资本适于生产汽车,但不适于生产服装,反之亦然。那么下列集团对于开放的贸易会有怎样的感受:香港的汽车生产资本所有者、香港的服装生产资本所有者、日本的汽车生产资本所有者、日本

29、的服装生产资本所有者、香港的劳动力、日本的劳动力?答案提示:中国香港出口服装,进口汽车,日本相反。(1)中国香港劳动力和日本的资本所有者赞同自由贸易,中国香港的资本所有者和日本的劳动力反对自由贸易。(2)中国香港的服装资本所有者和日本汽车资本所有者赞成自由贸易,中国香港的汽车资本所有者和日本的服装资本所有者反对自由贸易,中国香港的劳动力和日本的劳动力态度不明确。五、论述题1. 请比较特定要素模型与HO模型在要素名义和实际收入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上有什么区别,说明造成二者不相同的主要原因。2. 设两个产品X、Y的生产部门均使用劳动和一种特定资本,请分析特定要素的存在对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的影响

30、?(这是截的图,所以题号不一样)第五章二、名词解释重叠需求理论:由另一位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 B. Linder)提出的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

31、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三、简答题1. 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答案提示:这两个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不过,二者也有很大区别。第一,这两个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2. 你认为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

32、易吗?为什么?答案提示:适合。因为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有优势,虽然这些产品有可能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发展中国家虽然从总体上发展水平相近,但是在具体产品上却不一样,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能有产业内贸易,并用重叠需求理论来解释。3. 试比较产品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答案提示: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而要素禀赋理论是静态的。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问题。4. 如果创新国在丧失比较优势之后,转而研究开发新品种,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发生产业内贸易?如果发生产业内贸易,那么贸易应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答案

33、提示:创新国如果研究的是相同产业中的更新品种,则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会出现产业内贸易,因为此时其他发达国家生产的是此产业产品的旧品种。5. 结合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试解释为什么美国始终是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答案提示: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美国作为创新国,一直保持在汽车新产品方面研发和生产的优势,是其保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原因。由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部分消费者也对汽车新品有需求,这使得美国对汽车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了动力,较大市场使得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利可图。五、论述题1. 贸易的产品周期理论提出,经济上有效的生产的地理位置随着商品在它的生命周期的移动而变化。这一说法在多大程度上与赫克歇尔

34、-俄林的贸易理论相一致?为什么产品周期理论所提出的各种地区转移会给保护贸易论者的政策带来压力?(这是截的图)第六章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1. 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各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并不平衡,那么你认为一些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是否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有关?答案提示:有关系,这是为什么各国都希望提升出口结构的原因。不过,各国在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并不会依人们的意志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优势、国内市场规模等因素。所以,提升产业结构不能操之过急。2. 你认为对于哪种类型的国家和哪种类型的商品,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比基于规模经济的贸易更重要?对于哪种类型的国家和哪种类型的商品,基于规模经济

35、的贸易比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更重要?请做出解释。你的答案对关于国际贸易的政策争论有什么启示?(这是截的图)答案提示:3.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基于规模经济而生的产业内贸易相对于基于比较优势而生的产业间贸易来讲会产生更小的政治争论?(这是截的图)答案提示:第七章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1. 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但为什么在保护国内生产的同时还会造成消费者福利的损失?答案提示:因为消费者无法消费到更加便宜的国外产品,消费量减少了;国内相对没有效率的生产代替了国外有效率的生产。2. 如果将关税改为直接对国内进口替代部门进行生产补贴,那么消费者福利还会受到影响吗?答案提示:不会。3. 进口配额与关税在

36、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答案提示:进口配额与关税都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不过,进口配额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关税将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一定幅度的上升(与关税幅度一致),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产品价格不会进一步上升;配额也会导致进口产品价格的上升,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由于配额已经确定,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上升。所以,对消费者有利的是关税而非配额。4. 以小国情形为例。试画图分析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答案提示:在图7-5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小国情况下,出口补贴不会造成产品价格的下降,即补贴后的国外或者国际价格不会

37、下降。5. 有效保护率与名义保护率的区别?四、计算题1. 假设某一行业(X1)需要另两个行业(X2和X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入产出系数分别为 ,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t1、t2和 t3表示,试计算在下列情况下X1的有效保护率。(1) t1=30%、t2=20%、 t3=10%;(2) t1=30%、t2=20%、 t3=40%;(3) t1=30%、t2=50%、 t3=10%。解:2. 欧洲的飞机制造得到好几个国家政府的资助,根据估计,这些资助相当于某些售价的20%。也就是说,1架卖5,000万美元的飞机,其成本可能为6,000万美元,成本与售价的差额就是由欧洲各国政府来补贴的。同时,

38、一架欧洲飞机售价的一半是从其他国家购买的零部件成本(假设对零部件进口不征关税),按照这种估计,请问欧洲飞机制造商得到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答:自由贸易下增加值=5000-2500=2500(万美元)。贸易保护下增加值=6000-2500=3500(万美元)。有效保护率=(3500-2500)/2500100%=40%。3. 某一小国的贸易保护情况如下:平均进口关税率为50%,对进口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绝对值)为1,在自由贸易下,进口量占该国GDP的20%,被保护后的产业进口占GDP的15%。利用三角法则,粗略计算进口关税保护的经济成本占国家GDP的百分比答:进口关税导致的净国民福利损失占国家GDP

39、的百分比等于:2.5%GDP2.5%GDP1/22,等于0.625%GDP。4. 对A国的食糖进口关税对福利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已估算没有食糖关税情况下的食糖生产量、消费量和进口量,如下表:有进口关税无关税国际价格(在A国交货)0.10美元/千克0.10美元/千克进口关税0.02美元/千克0A国的消费(10亿千克/年)2022A国的生产(10亿千克/年)86A国的进口(10亿千克/年)1216请估算:(1) A国消费者从取消关税中可得到的收益(2) A国生产者从取消关税中可得到的收益(3) 取消关税A国政府的关税损失(4) 取消关税对A国国民福利的影响答:(1)A国消费者每年从取消关税中可得到

40、的收益为4.2亿元。(2)A国生产者从取消关税中遭受到的损失为1.4亿元。(3)取消关税导致的美国政府的关税的损失为2.4亿元。(4)取消关税后,美国国民福利增加4000万美元。第八章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1. 最佳关税如何确定?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2. 如果自由贸易下国内市场完全由外国厂商垄断,那么征收关税除了可抽取一部分外国厂商的垄断利润外,是否还可导致国内的一些潜在厂商(或投资者)进入市场?为什么?答案提示:可能,因为关税将提高此种产品的国内售价,有可能使得国内技术稍差的投资者由本来无利可图变成可以获得利润,这样,国内生产者将进入市场。3. 试根据贸易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