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试题.doc_第1页
北大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试题.doc_第2页
北大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试题.doc_第3页
北大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试题.doc_第4页
北大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腔正畸学试题(2000级七年制) 考试日期:2005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地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学楼考试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2、 Anchorage3、 Orthopedic force4、 Deep overbite5、 Class I malocclusion二、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颅面骨骼的生长方式有 、 、 。2. 支抗的种类可分为 、 、 。3. 矫治力的来源包括 、 、 和 。4. 某患者为恒牙初期,其右侧磨牙关系为完全远中,左侧磨牙关系为中性,上颌前牙唇向倾斜,前牙覆盖5m

2、m,上下牙列拥挤II度。该患者的Angle分类为 ,毛氏分类为 。5. 牙齿的移动类型包括 、 、 和 。 6. 牙齿的拥挤度是指 ,I度拥挤指 ,II度拥挤指 ,III度拥挤指 。7. 错合畸形可以影响 、 、 和 ,其正畸治疗的目标是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前颅底平面是:A. Bolton点与鼻根点的连线B. 耳点与眶点的连线C. 蝶鞍点与鼻根点的连线D. 颅底点与鼻根点的连线2. 正畸治疗的目标是:A. 排齐前牙B. 个别正常合C. 理想正常合D. 磨牙关系中性3. 引起颜面不对称畸形的原因有:A. 单侧多数后牙反合B. 双侧多数后牙反合C. 前牙反合D. 单

3、侧个别后牙反合4. 前牙反合,一侧磨牙为中性,另一侧为中性偏近中,其错合分类为:A. 安 IIIs, 毛氏 II3B. 安 III, 毛氏 II1C. 安I, 毛氏 II3D. 安I, 毛氏 II15. 离位间隙是指:A. 萌出后不久的恒切牙间隙B. 乳牙合后期的散在间隙C. 乳磨牙早失后出现的间隙D. 乳磨牙替换或恒双尖牙后的余留间隙6. 牙量与骨量不调是指牙齿大小与 大小体积不调A. 颌骨体B. 牙槽C. 齿槽座D. 上下颌骨7. 人类进化过程中,咀嚼器官的退化、减少呈不平衡,正确顺序是A. 肌肉居先,颌骨次之,牙齿再次之B. 肌肉居先,牙齿次之,颌骨再次之C. 颌骨居先,肌肉次之,牙齿再

4、次之D. 颌骨居先,牙齿次之,肌肉再次之E. 牙齿居先,肌肉次之,颌骨再次之8. 生长改良治疗适用于A. 恒牙期骨性III类错合B. 恒牙期的各类骨性错合C. 替牙期的骨性错合D. 恒牙合初期的严重骨性错合9. 下列关于下颌骨宽度的增长,正确的是: A. 下颌骨的外侧面吸收陈骨,内侧面增生新骨。 B. 髁突随颞凹向侧方生长,可使下颌支宽度增加。 C. 下颌骨前部在乳牙萌出后,宽度增加较多。 D. 下颌尖牙间宽度在11岁以后还会增加。E. 以上均不正确。10. 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远中出现间隙称为: A. 生长间隙 B. 灵长间隙 C. 替牙间隙 D. 可用间隙11. 上下前牙的覆盖关系分为三度,

5、II度深覆盖为: A. 1-3mm B. 3-5mm C. 5-8mm D. 7-10mm12. Tweed三角由以下三平面构成: A. 前颅底平面、下颌平面、下中切牙长轴 B. 全颅底平面、下颌平面、下中切牙长轴 C. 眶耳平面、下颌平面、下中切牙长轴 D. 眶耳平面、功能合平面、下中切牙长轴F. 眶耳平面、下颌平面、面平面13. 以下哪点不属于颅部标志点: A. P点 B. N点 C. Or点 D. Bo点 E. Ba点14. 唇裂是因一侧或双侧的 A. 侧鼻突与上颌突未融合 B. 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融合 C. 上颌突和下颌突未融合 D. 侧腭突与前腭突未融合15. 关于颌骨矫形力大小的描述

6、,下列哪一项最为正确? A. 一般为每侧250500g B. 一般为每侧5001000g C. 一般为每侧10001500g D. 一般为每侧15002000g16. 我国错合畸形的遗传因素约占错合畸形的病因的 A. 48.9% B. 29.4% C. 30.28% D. 25%17. 出生时钙化的软骨结合为 A. 蝶筛软骨结合 B. 蝶颞软骨结合 C. 蝶骨间软骨结合 D. 筛颞软骨结合 E. 蝶枕软骨结合18. 为将牙齿矫治到其在牙弓上正常的近远中倾斜度,标准方丝弓矫治器采用:A. 在托槽上预置轴倾角(tip)B. 在弓丝上弯制第二序列弯曲C. 改变托槽底的厚度D. 在弓丝上弯制第一序列弯

7、曲19. 由婴儿到成人,腭顶高度逐渐增加的原因是: A. 腭盖的表面增生新骨及鼻腔底面吸收陈骨 B. 腭盖的表面吸收陈骨及鼻腔底面增生新骨 C. 牙槽突的生长速度小于腭盖升高速度 D. 牙槽突的生长速度大于腭盖降低速度 E. 以上均不正确20. 毛氏II类4分类错合不可能出现或伴有的牙合特征为: A. 前牙反合 B. 前牙拥挤 C. 后牙中性关系 D. 前牙深覆合 E. 上切牙唇倾21. 上下第一恒磨牙的咬合关系可分为中性关系、近中关系和远中关系,下列哪一项描述为完全近中关系: A.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 B.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

8、二恒磨牙之间。 C.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 D.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三、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暂时性错合2、 临床合适矫治力的临床特征3、 功能性矫治器的适应证4、 牙齿压低的主要组织反应5、 保持器应具备的条件四、 病例分析(15分)某患者,男,13岁。主诉为牙齿排列不齐,上颌前牙前突。临床检查:口腔卫生差。正面观:开唇露齿,上唇前突,侧面为凸面型,双侧磨牙关系为远中尖对尖关系,前牙覆合6mm,覆盖8mm,上下牙列分别拥挤6mm和8mm。请根据以上临床资料,试回答以下问题:1、 该患者的安氏和毛氏分

9、类诊断;2、 提出该患者的矫治目标;3、 请为该患者制定矫治目标。 口腔正畸学试题答案(口腔2000级七年制)一 名词解释1 个别正常合 轻微的错合畸形,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在此范围内,不同个体的合型不尽相同,故称个别正常合。2 支抗 牙齿移动产生的抵抗能力。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支持这种牙移动矫正牙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情况称为“支抗”。3 矫形力 又称整形力。作用力范围大,力量强。主要作用在颅骨,颌骨上,使骨骼形态改变,对颜面形态改变作用大。4 深覆合 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牙冠唇面长度在1/3以上;或下前牙切缘咬合于上前牙牙冠舌面切1/3以上,称之为

10、深覆合。5 类错合 上下颌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的错合畸形。即当正中合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二 填空1 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骨缝的间质增生;骨的表面生长2 颌内支抗;颌间支抗;颌外支抗3 金属弹性丝;各种橡皮圈;永磁体;肌肉收缩力;4 1s;2 15 倾斜移动;整体移动;牙伸长或压低;旋转移动;控根移动6 牙冠宽度的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度的长度之差;相差24毫米;相差48毫米;相差超过8毫米三 选择题C;B;A;C;D;A;D;B;B;C;C;C;B;A;B四 简答题1 暂时性错合 由于恒牙的暂时萌出及乳牙的替换,可出现下列现象:a 上中切牙萌出早期出

11、现间隙b 颌侧切牙初萌时,由于尖牙压迫侧切牙牙根使牙冠向远中倾斜c 恒切牙萌出初期,由于较乳牙大而出现轻度拥挤d 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合初期,可能为远中尖对尖的合关系e 上下颌切牙萌出早期的暂时性深覆合。 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以上错合一般可能自行调整,不需要矫治。2 临床合适矫治力的特征a 无明显的自觉疼痛,只有发胀的感觉b 扣诊无明显反应c 松动度不大d 移动的牙位或颌位效果明显e X片显示:矫治牙的根部牙周无异常3 恒牙期牙列的拥挤的矫治原则 恒牙期解决牙列拥挤的方法主要是增加骨量或减少牙量。一般来说,轻度拥挤可采用扩弓或者是推磨牙向后的方法获得所需间隙。重度拥挤采用拔牙矫治。中度拥挤可拔牙

12、可不拔牙的边缘病例应结合颅面硬软组织形态,选择合适的手段,能不拔牙时尽可能不拔牙,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也可以选择邻面去釉的方法。4 牙齿倾斜移动的主要组织学反应;单根牙其牙周其变化呈现2个压力区和2个牵引区;双根牙的牙周组织出现4个压力区和4个牵引区。近牙冠区与对侧根尖区的牙周组织是承受着同一种性质的矫治力。一般牙支点的位置被认为是在牙根中1/3与牙根尖1/3的交界处。如自唇侧加力于前牙时,牙冠向舌侧倾斜,这时唇侧牙周组织变化上下不同。支点冠方的牙周膜纤维拉紧伸长,牙周间隙增宽,骨质增生,支点根方的牙周膜纤维压缩松弛,牙间隙减小,骨质吸收。舌侧的变化则与之相反。倾斜移动的最大压力与张力区是在压根尖和牙颈部。5 保持器应具备的条件a尽可能不防碍各个牙齿的正常生理活动。b对于正在生长期的牙列,不能防碍牙颌的生长发育。c不防碍咀嚼、发音等口腔功能,不影响美观。d 便于清洁,不易引起牙齿龋蚀或牙周组织的炎症。e 结构简单,容易摘戴,不易损坏。f 容易调整。五 病例分析1 该患者的诊断 安氏 1,毛氏 2112 该患者的矫治目标 解决牙列拥挤,排齐上下牙列;内收上前牙,减小上唇突度及开唇露齿的程度,纠正前牙深覆合、深覆盖,;调整磨牙关系至中性。3 矫治计划 拔除两侧上颌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第二双尖牙,上颌强支抗,下颌弱支抗,直丝弓矫治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