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复习.docx_第1页
农业政策学复习.docx_第2页
农业政策学复习.docx_第3页
农业政策学复习.docx_第4页
农业政策学复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政策学复习整理PS:整理地比较细,大家如果要用的话可以适当删些,再打印出来,当然,以防考试编不出来,可以都看看,谢谢第一章政策: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三要素:政策背景、政策手段、政策目标政策科学: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 主要研究政府行为本世纪连续九个“一号文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2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加

2、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4上个世纪五个“一号文件”: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基础地位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统购派购 计划合同收 1985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延长15年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理论肯定1983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 1982 农业概念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之分。狭义的农业,又称为“小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又称为“大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狭义的农业专指动植物的产中部门,而广义的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在内的农业产业系统。农业最根本的

3、特点: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农业的地位: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农业是社会分工和非农产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是蓄纳劳动力和稳定社会的重要部门农业是绿色产业农业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为经济发展做出要素贡献(劳动力、资本、土地) 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市场 外汇贡献、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多功能性:环境保护功能 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粮食安全功能,文化功能农业政策: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广义的农业政策也涉及农业、农民、农村和其他领域。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

4、决社会目标问题 市场经济无法承担公共职能 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政府干预的基本目标: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政府政策干预的缺陷: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标不可能和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也不可能和市场机制完全相容(因此,政策干预必须限制在必要范围内,仅针对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经济的政策问题)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而每一个抱有良好愿望的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因此,必须强调政策科学的重要性)政府通用干预政策:对农民直接补贴 ; 提供农业信贷服务; 农产品宏观调控 农业科教服务

5、;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 农产品储备制度;食物分配计划第二章农村重大政策: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定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 1984年3月1日,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 1985年1月1日,决定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本世纪国家重大政策: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 2008年10月23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通过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定用“三个极大”高度概括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

6、就,即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三个极大突破:1 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障碍。 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 3 经济结构优化问题,产业构成趋于合理。一、 切实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缓解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县乡的财政困难,中央财政要采取有效措施,根据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商品量等因素,对粮食主产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奖励和补助。 二、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

7、耕地质量:(一) 严格保护耕地(18亿亩红线)。(二) 土地承包政策长期不变。(三) 沃土工程。三、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坚持不懈搞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 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六、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加快发展畜牧业。 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

8、工业。七、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 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 2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 3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 4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5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 (二)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6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 7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 8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9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 10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9、 11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12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 13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14振兴发展农业教育。15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16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17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18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19加快农业机械化。 20搞好生态建设。 (五)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21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 22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 23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第三章农业政策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

10、,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1、农业政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2、农业政策问题能够被多数人觉察、认同并受其影响。 3、农业政策问题必须依赖于政府加以解决。(从构成内容看)农业政策问题的特征:相互依赖性;客观性;主观性;历史性;稳定性和动态性农业政策问题的认定过程包括问题觉察、问题界定和问题陈述三个阶段: 现实与期望状态的偏差所属的领域; 证明偏差所依据的资料及信息; 差别的重要性、程度及影响范围;导致偏差的可能原因与确认的依据;农业政策问题的论证的复杂性反映在组织层次上 政府一级论证明确是否做某事;二级论证规划优先发展的项目和需要优先考虑的目标群体;功能论

11、证反映在具体规划上;小论证反映在特定项目中。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1、边界分析法:划定研究对象的边界,找出与其他事物严格区别的本质及其属性,使之与外界相对隔离,在边界内组成一个统一整体。2、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可能、合理、可控三个层次的原因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探寻政策问题产生的根源。3、类比分析法:通过对类似问题的确认,寻求政策问题的成因、性质及类别的方法。4、假设分析法:对政策问题相互冲突的立论进行假设,然后进行创造性综合的一种方法。假设分析法特征:从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开始,而不是从问题的基本假设开始;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始终使用相同的资料;系统地提出了政策分析的主要问题,以一定的程

12、序创造性地处理各种假设与方法之间的冲突。步骤:相关人群的确定;假设的呈现;假设的论证;假设的汇集;假设的合成农业政策目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特点:1、具体性2、可行性3、规范性4、协调性5、层次性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从实际需要出发,保证农业政策目标确有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切实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相对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政策目标保持具体农业政策目标适当的弹性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思路1、固定目标法:首先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或更高层次的政策目标为依据,借助于比较分析,从而演绎出农业政策目标,然后将目标固定,再据以寻求实现这一目标的政

13、策手段、措施。2、引申目标法:首先以可能投入的政策手段、措施为依据,借助于综合分析,从而归纳出可能实现的农业政策目标的空间,然后从这一政策目标空间中,引申出具体的农业政策目标。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要求(4个相结合)关键性与全面性、可行性与挑战性、具体化与定量化、灵活性与一致性相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目标 1、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 2、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土地和各种资源,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 3、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型农村。 中国的农业政策目标 1、建立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体制 2、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3、提高农民收入

14、水平 4、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农业政策目标的具体分析保证食物供给,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稳定农产品市场;增加农产品出口;保护农业环境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选择原则:整体性、协调性、有效性、效率性农业政策方案设计:在农业政策目标既定的条件下,寻求与组合可以达到目标的农业政策措施和手段。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渐进式的方案设计:以社会共有的价值取向为基础,对原有政策方案进行逐渐、连续修补性的设计延伸式的方案设计: 在原有政策方案基础上,通过类推和引申设计新方案。保障政策、人口政策创新式的方案设计: 与现存政策无明显关联的创

15、新性设计,是激进的现有知识的新组合农业政策方案的论证 原则:科学性、协调性、可控性比较论证的基本要素 农业政策信息、农业政策主张、立论理由、立论依据、驳论、可行性理性标准: 完整性、一致性、内聚性、简明性农业政策方案的决策方案选择的价值标准:规范性标准与经验性标准。结果是满意而非最优方案的优化与选择:否决政策目标不正确的方案 否决政策手段与政策目标不相匹配的方案 否决政策手段利小弊大的方案结果 选出最佳方案、选不出最佳方案、搁置所有方案政策方案的采纳:决策机构或执政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采取某项农业政策的行动。农业政策的合法化: 制定和执行农业政策的全过程必须符合法律规范或者传统规范。方案在通过法

16、定程序,提交有关机关讨论通过,并以公报、决定、决议等形式向社会发布,才能获得公认的合法地位。第四章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内涵: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特点:影响的广泛性、目标的具体性、灵活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作用: 1、发挥政策作用的必要途径; 2、检验政策正确性的重要标准; 3、制定新政策的重要依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浴盆模型的主要内容构成要素: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1、 农业政策方案的优劣政策问题的性质;政策目标的正确、明确与具体性;理论依据的科学性(反倾销);方案规划的科学性2、农业政

17、策资源(资金、物资、人力、信息、权威资源)3、农业政策执行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心理)4、农业政策执行机构与人员(机构分布的合理性、各部门间分工协作关系和权责关系;人员政策水平、工作态度、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 5、农业政策对象接受程度(对政策合法化的认识)、数量与结构农业政策的具体执行程序1组织与思想上的准备 2制定执行计划:甘特图、计划网络 3进行政策试验:对比试验 4开展政策宣传:正面与反面 5组织政策实施 6政策执行督查:内部督查与外部监督第五章农业政策评估作用1、优化政策资源配置 2、提供政策调整依据 3、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18、区域性原则;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统一原则 农业政策评估的标准体系制定农业政策评估标准的原则:1.科学性 2.客观性 3.可比性 4.方向性 5.准确性农业政策评估的标准 1、生产力标准 2、政策效率标准 3、社会福利标准政策评估的内容1、方案评估:不同方案的比较与评价,或特定方案的可行性论证2、执行评估 :确定政策是否到位和落实,行为与过程是否符合政策设计的要求3、 效果评估 :评估政策的影响和效率政策执行评估内容:环境因素会阻挠或牵制执行组织吗?有充分的资源和时间可用吗?各阶段组合资源供应及时吗?政策是在因果理论指导下执行吗?因果关系是直接和清晰吗?是单一执行机构或协作机构最少吗?政策目标始终

19、稳定和一致吗?执行机构和执行者职责明确吗?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和协调吗?主管人和机构有足够的权威吗?政策效果评估内容:农业政策影响评估1、政策对象感受到的初步影响; 2、政策的溢出效应;3、政策的初步影响和继发影响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4、政策本身对政策体系的影响。政策效率评估 即通过对农业政策投稿与产出之间比例关系的分析,确定政策的合理程度。1、政策在支出了各项成本后是否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2、政策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有效。政策执行的评估方法 直接观察法;资料分析法;访问调查法政策效果的评估方法 农业政策评估的基本程序:A、组织准备阶段 1、确定评估对象 2、制定评估方案 3、培训评估人员B、评估实

20、施阶段 1、收集评价信息 2、综合分析信息 3、具体评估C、评估总结阶段 1、书面报告 2、工作总结政策评估的困难: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难以量化、多重目标、目标间矛盾、有意模糊目标;政策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政策评估可能涉及到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再分配;评估资料不完整和经费欠缺。农业政策的调整内容: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执行措施、政策主体和政策对象 调整政策调整的形式 : 增加、删减、更新、终止第六章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作为主食的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粮食主要是禾本科植物,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醣类,主要是淀粉,其次是蛋白质食物: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

21、等成分构成的,能够食用或饮用的,为人类及生物提供营养或愉悦的物质。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粮食作物:是以收获成熟果实(种子)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食的一类作物,主要分为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高粱和青稞等, 但是,其中三种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世界为什么缺少粮食 世界粮食生产、贸易、消费的严重不平衡导致缺粮。 在宏观方面:a、区域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供不应求。b 、政局动荡不稳,风云多变,战争、内乱时有发生,准殖民统治仍在继续。 C、 国际粮食贸易大鳄对市场

22、的垄断,造成价格预期恐慌。d、工业原料与人口争夺粮食,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发生物燃油,加剧了粮食消耗。在微观方面主要表现在: a、政府对粮食生产重视不够 ,农民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发展缓慢; b、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落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c、全球变暖 、局部自然灾害等气候因素影响,导致减产; d、因为生活水平低,食物中肉类和奶类少,增加了粮食消费量。粮食的重要性 辩证论有史以来,食物特别是粮食始终是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历史性地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实性地决定着人类的数量与质量。 客观论1945年,美国学者Frank A.Pearson和Floyd A.Harper合著世界的饥饿 他们认为环境条

23、件决定粮食生产,影响人们的消费。 主观论2008年,英国学者Raj Patel著粮食战争 当今粮食企业左右粮食价格,导致粮食预期恐慌,影响人们的消费。政治论 金正恩 “粮食比子弹重要”粮食问题涉及粮食的生产、积累和消费问题。粮食积累的社会物质形态主要体现在粮食储备和贮藏等方面。粮食生产是前提,粮食储备(积累)是保障,粮食消费是最终目的,因而粮食消费是粮食问题的核心。除了耕地红线与耕地单产水平成反比外,耕地红线、总产红线、储备红线均与其影响因素成正比。新中国粮食生产的历史特征可归纳为:我国粮食总产是增多减少,丰歉年比是三比一(45:15=3:1);变化趋势是不增则减,一旦出现波折,就需要7-8年

24、的较长恢复期。分析还表明: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粮食总产实现年均增长700-750万吨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增强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两条路径:其一是扩大种植面积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其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国际粮食采集配给能力也有两条路径:其一是增加国际粮食采购数量,其二是在国外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增加我国粮食数量的宏观路径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扩大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单产的综合农业措施: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注重耕地质量培养、培育良种优化布局、创新集成栽培技术和力促全过程机械化等提高粮食作物单产的支撑体系:农业科研体系 政府行政体系 农技推广体系中国粮食储备:周转储备、后备

25、储备、战略储备从本质上讲,粮食储备是一个“最低粮食库存”的概念,是粮食积累的主要表现形式。我国粮食储备经历了三个阶段:1982年前为第一阶段,粮食储备包括备荒储备(甲子粮)、战略储备(506粮)、商品库存和农村集体储备四部分。1982-1990年为第二阶段,上述粮食储备的四部分中,农村集体储备被农户储藏取代。1990年后为第三阶段,以国家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为标志,主要包括战略储备、备荒储备、后备储备(专项储备)、周转储备(商品储备)和农户储藏,标志着中国粮食储备体系向现代储备制度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在进一步完善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与调节周转储备相结合和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相结合的前提下,要突出中央

26、储备的龙头主导地位,主要承担战备储备、备荒储备和后备储备功能。中央储备粮以原粮为主,吞吐时间因事而异,但轮换周期至少要保证在1年以上,其中,战略储备和备荒储备3年以上,后备储备2-3年,周转储备1-2年。 强化地方储备的骨干作用,地方粮食储备要以周转储备为主,充分发挥周转储备巨大的缓冲功能。我国农村粮食储备还存在一些问题:储粮损失和浪费数量大,约占粮食总产的6-8%;失地农民无粮可储,外出打工农民不再储粮;农村储粮总量在下降等。 化解办法:一是建议将农村储粮划归农业部门管理,将农村储粮技术指导纳入其公益性服务范畴,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二是加强农村储粮适应技术、装备和药剂的研发和推广,提

27、高绿色储粮技术的普及率,减少储粮损失,提高储粮质量; 三是将农村储粮纳入财政补贴范围,特别是在购买新型储粮装具或建造粮仓时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四是大力发展储粮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村粮食储备,支持储粮大户开展代农储粮,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 绷紧粮食安全的约束红线:耕地红线,我国耕地红线是18亿亩;总产红线,如以人均消费口粮、饲料粮、工业原料粮合计为390公斤计算,则13亿人口的总产红线为50700万吨; 储备红线,按人均年消费口粮183公斤计算,则我国中央后备储备红线为5400-5700万吨,我国政府主导下的粮食储备总量约为此数的三倍。应对粮食危机的一般原则:先动用地方周转储备的成品粮、原粮

28、和动员农村储备应对危机,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缓冲功能;其次调用中央储备中的后备储备原粮,发挥其巨大的吞吐调节作用;最后,方可令调中央储备中的备荒储备和战略储备,平抑市场。 粮食安全的衡量指标:粮食自给率; 粮食储备水平; 人均占有量;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来自国内的潜在危机: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粮食安全存在隐忧;耕地面积减少的挑战;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单产提高障碍的挑战;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面临困际社会的挑战:全球粮食供求偏紧;跨国资本大举入;威胁我国粮食安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继续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惠粮政策、强化粮食生产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

29、、健全新型粮食储备体系以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之外,还必须在粮食生产管理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粮食生产的重点在县域,粮食安全的关键在县(市)级。要依据科学的评判标准,合理建立以县(市)为单位粮食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首先,确定人均消费粮食、肉食品和粮食工业产品数量指标转换成粮食数量,相应的称为人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粮;根据一个县域人口数量,确定县域粮食消费的梯次总量;进而,评判一个县域粮食生产的安全级别:县域粮食生产总量低于县域人口粮总量时,列入红色预警;县域粮食生产总量低于人口粮和饲料粮之和时,列入橙色预警;县域粮食生产总量低于“三粮”总和时,列入黄色预警。

30、 进一步完善地方首长抓粮食生产的责任制,要以县域粮食生产为单位,强化责任意识,实现分类管理。能满足或基本满足本地“三粮”消费需求的县域,划为粮食产销平衡区; 对不能满足本地“三粮”消费需求的县域,划为粮食主销区; 而满足本地“三粮”消费需求尚有盈余的县域,则划为粮食主产区。 对于粮食主销区,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经济比较发达、人多地少而产粮不足的县域,称为经济类粮食主销区,要承担对粮食主产区的经济补偿;第二类是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耕地少而产粮不足的县域,称为生态类粮食主销区,要承担对粮食主产区的生态补偿; 第三类是地广人稀,土地瘠薄而产粮不足的县域,称为贫困类粮食主销区,要通过发展生产和

31、植树造林,承担对粮食主产区扶贫开发任务的补偿。健全多层次粮食稳产增产的财政支撑体系:中央和有条件的地方要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力度,发挥产粮大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骨干作用;建立可操作的主销区与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从经济类粮食主销区上划财政资金确保粮食安全尚需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从实质上看,我国粮食生产两次大的飞跃,都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前者(1983年与1984年之交)是实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征的农用土地制度的变革,后者(2003年与2004年)之交是以取消农业税为特征的涉农税收制度的变革。 要实现我国粮食增产

32、稳产和长治久安,除了要继续坚持以往的创新成果外,必须创新粮食生产的管理制度,力促在政府主导下的财税分配和粮食价格改革,特别是要逐步实行政府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经济社会同步增长的浮动价格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财富分配向农村倾斜转移。中国目前的粮食政策:直接补贴政策(2003年开始) 最低收购价格政策(2005提出对三种稻谷实行)良种补贴政策(从大豆开始试点,2005年)农业公共投资政策(科技、基础设施、教育)第七章农业科学技术:一个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为保证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使科技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规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内容: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 2.农业技术推广政策

33、 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指导思想: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加速农村小康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保证农业在依靠整体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业科技政策的目标:1.科技推广工作要取得重大突破 2.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突破3.乡镇企业科技大幅度提高 4.造就一支高效、精干、国际一流的农业科技队伍5.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使农民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主攻方向和重点政策导向的具体方向:1.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强化农村科技创新能力。2

34、.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营造科技产业化的良好环境3.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科技进步,实现区域经济、科技 协调发展。4.加快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农民生活质量5.改革科技体制,建立新型的星火计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现代科技农业的政策体制现代农业科技是指以科学技术为动力推动农业增长,使农业迈向集约和高效之路。理论研究与应用上: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生产工艺实际操作成果的开发与转化:立项研究中试成果形成转化技术推广与普及:形成计划成果推广 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政策的措施1.建立实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的支撑体系2.进一步优化科学技术运用的社会经济环境3.重视培养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 农业科学技术

35、的内涵、特点和作用内涵: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在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特点:区域性强 周期长 综合性强 科技成果应用分散 农业技术保密性差作用:1.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引导农业结构调整3.提高农业劳动者技能 4.开发农村能源,改善生态环境 农业技术推广的定义及原则定义: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部过程的活动。原则:1. 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 3.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 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

36、者相结合6.讲究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意义: 1.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2.加速农业推广是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3.农业推广是改善农民地位、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推广的基本思路及目标基本思路:1.深刻拓展现代农业推广的内涵 2.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优化农业推广运行机制,增强农业推广工作活力。目标:建立一个现代工业装备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相结合的农业综合技术体系。 农业科技推广的保障措施(一)资金保障 国家投入 集体资金 自筹资金(二)人力保障 (三)物质保障农业推广发展趋势的

37、探索1.树立新的推广思想观念。2.在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上,实行国家、集体、私人多种组织形式并存。共同发展新格局。3.全程服务的农业推广运方式。4.“三产合一”的股份合作推广运行方式。5.农科教结合的农业推广运行方式。6.农民团体协会的农业推广运行方式。 第九章“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智力、知识、技能四个部分。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存在于人的自然生命机体中的一种社会经济资源;从人口学角度看,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智力和体力的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人力资源不等同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和技能,它主要是通过人

38、力资源进行开发投资而形成的可带来财富的资本形式。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本的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则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各种物质技术手段,包括人口控制、优生优育、教育和培训、社会保障等。 人力资源的特征: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主观能动性;再生性;时效性;高收益性和收益递增性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巨大,劳动力大量剩余 ; 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较低; 农村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的内容: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提高作为资源的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率;把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进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的目标:农村人

39、力资源政策的制定要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考虑。 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1、农村劳动力就业仍然不充分。 2、近年国民经济增长和投资带动的就业增长呈下降趋势。3、近年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4、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5、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对就业的压力。 6、大中城市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下降。 7、全球化进程直接冲击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特点:分散性、自给性、季节性、兼业性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就是国家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制度,从农村劳动力供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出发,针对农村劳动力在市场上的失业状况所作出的具体方针、法规、

40、制度。我国农村就业政策的目标:已经从原来的消极限制转变为积极引导,从城乡割离,偏重城市,确保城市就业逐渐向城乡协调,转变机制,提高农村劳动力利用水平与就业机会,构筑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轨道上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实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既要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又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当地转移就业。1.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政策 农业内部由种植业向林、牧、渔业的转移 农业部门向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转移。 2.农村劳动力的区域转移政策 包括农村社区之间的转移和向小城镇或大中城市的转移 扩大农村就业的政策和措施:1.深入

41、挖潜,内部消化 (1)优化农业资源的利用结构,发挥我国农业整体的比较优势 (2)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选择适合的农业技术类型2.特色吸引,小城镇就业 3.域外转移,劳务输出 4.消除歧视,城市吸纳人力资源开发:指充分、科学、合理地发挥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数量控制、素质提高、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目标: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1.超前性

42、原则 2.重复、不间断原则 3.阶段性原则 4.层次性原则 5.效益性原则 6.系统性原则(生理、心理、伦理、智力、技能开发)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和具体内容:1、继续实行优生优育的人口政策,减轻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压力2、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3、发展农村卫生保健事业,增强农民身体素质4、实行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第十章贫困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缺乏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1. 绝对贫困(生存贫困):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所支配的收入不能维持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生存所需的福利和消费状况。2. 相对贫困:是

43、指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少到社会认可的一定程度时所处于的那种生活境地。3. 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狭义)生活不得温饱,生存难以维持,它反映了维持生产与生活在经济上的最低标准;(广义)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理解的贫困。人文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人类贫困的概念,主要指失去或者被剥夺享受人类发展基本福利的机会和选择性。 贫困标准(贫困线):绝对贫困线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条件下,维持人们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是对绝对贫困的度量。 相对贫困线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最

44、低费用,是温饱线.绝对贫困线是从绝对客观的物质指标角度去测量,相对贫困线是从社会各阶层和资源分配的角度去测量。其具体方法主要有四种:基本需求法 消费函数法 马丁法 收入比例法 我国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是采用“马丁法”辅之以恩格尔系数,并根据农村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具体计算方法:首先根据营养专家的意见选择最低热量摄入量(2100大卡);其次选择合理的食物消费项目和数量;第三是结合调查得到的相应价格水平计算出最低食品费用支出;最后用最低食品费用支出除以合理的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所得的商即为贫困线。 贫困的测度1. 贫困调查指数(贫困发生率):收入低于绝对贫困线的人口占该国或该地区同类

45、型总人口的百分比,有时也可用贫困家庭个数占同类型总户数的百分比表示。公式 PH=Q/N。其中N为总人口数,Q为贫困线以下人口数。2.贫困深度指数(贫困差距指数或贫困缺口率):贫困人口实际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距离占贫困线的百分比。 公式为:PI= g/ X 其中g表示平均缺口,X表示贫困线。 3.贫困强度指数(收入缺口率)我国农村的贫困现状:1、相对贫困越来越严重(农村与城镇、不同地区) 2、农村脱贫难度大(自然条件恶劣) 3、返贫率高(因灾返贫、因病返贫、超生返贫、市场风险返贫、一点点天灾人祸) 4、贫困的代际传递性增强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程: 第一阶段:制度变革反贫困(1978年-1985年

46、)第二阶段:区域性反贫困(1986年-1993年)第三个阶段:攻坚反贫困阶段(1994年-2000年) 第四个阶段:新世纪反贫困阶段(2001年至今)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扶贫理念上,重消极救助轻积极扶助,认为贫困地区是包袱、负担,扶贫工作只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帮助;(2)在扶贫目标上,重数量轻质量,短期行为严重,不注重对扶贫成果的巩固;(3)在扶贫主体上,重政府行为,忽视了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对扶贫工作的贡献;(4)在扶贫客体上,重贫困区域,轻贫困村、贫困户等类型;(5)在扶贫内容上,重改善供给,轻刺激需求(即只重视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6)在扶贫方法上,重外部注入,轻内

47、部培植经济增长点;(7)在扶贫资源上,重经济和物质,轻思想和精神;(8)在扶贫产业选择上,重工业项目,轻农业项目;(9) 在扶贫组织实施上,重被动服从,轻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10)在扶贫效益评估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心理效益。 扶贫成功的主要的国际经验:1小额信贷扶贫机构的发展 2国际民间组织大规模扶贫经验 中国扶贫的成功案例:整村推进、项目公示制、参与式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扶贫思路的“七个转变”:在扶贫目标上,要从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向解决生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上转变。在扶贫范围上,要从着重抓贫困县发展转变为在抓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同时,扶贫到村、扶贫到户、扶贫到贫困人口。在扶贫对象上,要从单一锁定尚未越过温饱人口转变为既锁定尚未越过饱温人口又锁定初步解决和基本解决温饱人口。 在扶贫内容上,要从主要解决吃穿问题转变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要从重资金、实物投入转变为资金、实物、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多种形式的投入。在资金来源上,从以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