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 三轮总复习重点 专题四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突破专题冲刺演练[11页]_第1页
《名师一号》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 三轮总复习重点 专题四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突破专题冲刺演练[11页]_第2页
《名师一号》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 三轮总复习重点 专题四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突破专题冲刺演练[11页]_第3页
《名师一号》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 三轮总复习重点 专题四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突破专题冲刺演练[11页]_第4页
《名师一号》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 三轮总复习重点 专题四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突破专题冲刺演练[1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演练四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25250分)(2010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曹妃甸地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性铁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集散枢纽港、中国的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你认为有利于曹妃甸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应该布局的工厂有()A炼铁厂B矿渣建材厂C火电厂 D焦化厂解析:曹妃甸将消费大量的铁矿、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矿渣,为了将这些矿渣充分利用,可在该地布局矿渣建材厂。答案:B2曹妃甸地区建成我国未来钢铁、重化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不正确的是()A国家政策支

2、持B附近石油(天然气)、海盐、煤、铁矿等资源丰富C有强大便捷的海、陆运输能力D依靠京津唐工业基地,曹妃甸的基础设施完善解析:曹妃甸靠近京津唐工业基地,但在首钢搬迁到此地之前,基本未开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答案:D(2010辽宁省联考)下图是设想的某大型工业基地的生产流程图。读图回答34题。3根据图示判定该大型工业基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A煤炭工业 B铁矿石的开采C钢铁工业 D化学工业解析:由图示可知,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是围绕着钢铁工业展开的,因此该大型工业基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答案:C4该生产流程最大的优点是()A工业布局接近能源、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B没有环境污染C工业部门齐全,属于

3、传统工业区D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解析:该生产流程最大的优点是工厂产生的废弃物能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答案:D5(2010山东省高考)该地区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缩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A BC D解析:该模式是典型的循环经济,从各个环节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答案:D(2009北京

4、丰台)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68题。6图中所示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是()AA以前 BA到CCC到B DB以后解析:本题较易,主要考查考生对坐标图的阅读和事物发展因果联系的分析能力。由图表可以判断出在自然环境容量一定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为在高GDP经济水平下的环境污染低水平发展时期。答案:D7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加强环保投入工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迅速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 BC D解析:本题较难,主要考查考生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的评价分析能力。当一些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污染水平降低,环境质量好转,主

5、要得益于加大了环保投入、工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而工业的发展速度较快,逆城市化现象不明显。答案:B8为减少污染,我国在工业发展中应注意()A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B先大力发展经济,再加大环保投入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轻环境污染程度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解析:本题较易,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分析评价能力。我国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仍较重,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环保投入、工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答案:C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911题。9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F表示资源获取F表示产业消费H表示废物排放H表示产品消费A B

6、C D10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 BC D11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高经济增长发展清洁生产倡导循环经济减少资源开发A BC D911.解析:该图表示了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关系,F为对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加工利用或再加工利用,因此为经济系统活动中的产业消费。H为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排放到环境中的生产与生活废弃物。E为人类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的过程,其易产生的环境问题为资源枯竭和破坏,以及引发的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发展循环经济,包含工业中

7、的清洁生产与生态农业建设。答案:9.B10.D11.B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1213题。12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应形成一种环境伦理意识C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答案:C13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A青海省 B四川省C广东省 D河南省

8、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需要具备玉米产量大、纬度不能太高等条件,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是河南省。答案:D14(2009盐城模拟)读漫画“把云留住”,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解析: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森林树木被砍伐后,蒸发减少,云量减少,土地荒漠化加重。答案:C(2009北京文综)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516题。15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解析:从已知的9月份臭氧层分布的坐标

9、图中,可提取出以下有效信息: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中高纬度减少幅度大;中纬度3050左右,减少幅度较小;臭氧层总量最小值出现在极地地区且位置正逐渐北移;峰值出现位置也日趋北移。答案:C16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解析:臭氧层主要位于大气平流层中,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平流层增温。臭氧总量减少可导致平流层获取的热量减少,温度降低。答案:B17下图表示人口增长变化特点。其中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阶段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当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或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时,老龄人口比重增大,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

10、的7%以上时,就进入老龄化阶段;图中丁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故选D。答案:D(2010北京市期末)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819题。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14亿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5亿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约8亿9亿18.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A约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C约8亿9亿 D约14亿15亿解析:依农业资源或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为环境人口容量;而合理人口容量即该

11、地区的最适宜人口数。据表可知,我国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为8亿到9亿,即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到9亿。答案:C19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解析:影响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歉、地区开放程度的高低、科技和消费水平的高低等,其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无关。答案:D(2010福建省质检)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2021题。20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乙城市

12、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解析: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决定的;由图可知,甲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差额率都不断升高,因此总人口增长速度在加快。答案:A21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城市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A四川 B贵州C安徽 D浙江解析:由图可知,丁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降低,而人口迁移差额率则不断上升,即它应该是一个经济较发达、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的省区,浙江省的人口变动情况与丁城市相符合。答案:D(2010湖南省模拟)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我国

13、高考的转折年。下面为2000年和2009年广东省和山东省10岁至20岁的人口金字塔图。据图回答2223题。22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B2000年与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C与2009年相比,2013年广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D2009年以后的几年内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将快于广东省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分析,2000年广东省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大于山东省;2000年与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8岁的高考适龄人口,2

14、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情况要看2009年14岁、15岁、16岁的人口数,与2009年相比,2013年广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下降幅度不明显,故选D。答案:D23近年来,广东户籍人口中山东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多B山东自然资源短缺C山东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D山东生态移民较多解析:山东自然资源较丰富,但因人口数量大,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向南方沿海大城市,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答案:A(2010湖南省3月联考)根据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回答2425题。年份总人口(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家庭人口规模(人)195337

15、67.294.4914.784.1919644452.213.3714.834.0919826052.115.5515.823.9119906705.686.7921.243.6620007438.078.7641.493.232010(预测)7966.249.9445.563.1824.从上面表格中可以得出,从1990年到2010年,该省()A家庭户数呈减少势头B社会负担明显加重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解析:从1990年到2010年,家庭人口规模减少,而总人口增加很快,表明家庭户数增多,故A错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增大,表明该省人口老龄化呈上升趋势,造成社

16、会负担明显加重,故B正确;1990年到2000年城市化速度加快,而2000年到2010年城市化速度减慢,故C错误;家庭人口规模减小说明人口出生率降低,但由于不知人口死亡率变化情况,故无法判断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答案:B25导致上题中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家庭观念变化,离婚率呈上升趋势B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C人均GDP增长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D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医疗保险费用增加解析:从上题中可以看出,造成该省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社会负担明显加重的原因主要是医疗保险费用的增加。当地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会促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减轻社会负担压力。答案:D二、非选择题(50分)

17、26(2010吉林省长春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着一些岛国的生存,如太平洋上的图瓦卢和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等。材料二:全球变暖与大批森林被砍伐密切相关,生态安全成为各国发展的主要目标,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合作应对。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材料三: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被温家宝总理提出。下图为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1)用字母代号将选项按照因果关系填写下图。A全球海平面上升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F大量燃

18、烧化石燃料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砍伐与破坏 (2)世界各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材料二所示地区也因其对全球气候的巨大影响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请分析说明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说明保护森林在维护生态安全、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3)材料三所示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主要的优势有哪些?解析:(1)先找最有把握的一项填好,再选择其他。(2)图中所示地区为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该地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目前该雨林遭到严重破坏。其一,就是原始的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方式落后,对植被破坏严重。其二,就是商业砍伐林木。热带雨林承担着全球的生态功能,一旦破坏,则会导致

19、生态恶化。(3)该生产模式属于循环经济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就业机会,又降低了环境污染,达到了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答案:(1) (2)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原因:跨国公司大量砍伐森林;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破坏。意义:森林能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降低噪声;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可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通过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气候。(3)减少了运输压力;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了能源利用的多样化;增加了就业机会;减轻了输入地的环境压力等。27(2010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20、问题。(16分)材料一: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下平衡:PGCYP人口总量;G人均粮食年需求量;C粮食播种面积;Y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材料二:下图为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 (1)在人口增长条件下,满足粮食需求的两种途径是_和_。(2)现实中,材料一显示的人地关系是难以达到平衡的(PGCY),下面三种情况中,最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是_(填序号),原因是_。PGCY0PGCY0PGCY0(3)材料二显示,人们主要通过_、_两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此可能分别带来的问题是_、土壤肥力下降等。(4)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除材料中所提到的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