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说课稿_第1页
克与千克说课稿_第2页
克与千克说课稿_第3页
克与千克说课稿_第4页
克与千克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克与千克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与千克的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轻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些经验是学生建立质量概念的重要基础。本课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能用数学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并能体验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悟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

2、念,知道1千克=1000克。能力目标: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克与千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进位关系,掌握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是使每个学生真正能够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质量,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1教师的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 ,根据这一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充分

3、的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2学生的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每组一个台秤、每人一个分硬币、一些苹果、盐、课前学生调查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课前称自己的体重。三说教学过程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知识状况及个人对教材的理解,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

4、激发兴趣。课的开始我先以一题有趣的IQ题引入:一只蚂蚁从飞机上掉下来,你猜它是怎样死?(答案是由于蚂蚁太轻了,在空中漂荡的时间太长了,饿死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要想准确描述物体的轻与重,就必须学习一些质量单位。(引出课题)课前让学生已调查了常见德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的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吗?学生会说克、千克、毫克或吨,以此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板书课题)这样的设计突出了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学有价值的数学。同时IQ题的形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状态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二

5、)注重应用,探究新知。1 介绍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先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然后顺势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2 组建克的概念。 感受1克质量。课前向学生介绍了天平的使用方法,通过称量说明一枚分硬币的重量就是克。在学生知道了一枚2分硬币重1克后让每个学生把一枚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轻轻的抛一抛,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一下克有多重,再让学生把感受上升为语言描述出来,这时很多同学会说:克感觉很轻。然后让学生以2分硬币作为标准,找一找自己的学具盒中重1克的物品。学生会说:一个药片、2个蚕豆、一粒扣子等。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象大约重1克的物品还有很多,再请同学们

6、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重哪些物品重1克?学生通过想象会说:一小块橡皮、两粒黄豆、一粒花生米、个小发卡等等。这样的设计是通过介绍、查找、掂量、推算、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1克的质量概念,从而突破了第一个教学重点:对1克的认识。感受几克质量。为学生在桌面上准备了一些不同的物品,如一小袋瓜子,一块巧克力,一袋饼干,要求学生不进行测量,对比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估一估他们的重量,看谁估的准,当学生准确说出一块巧克力重5克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会说是以2分硬币作为标准,估出来的,一小袋瓜子重10克,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会说是从外包装袋上看到的,10g是什么?揭示克有时在实际生活中还可以用“g”来表

7、示,以此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这样通过掂一掂,估一估,先看再估,逐步修正对几克的感觉,建立几克的概念。3 组建千克的概念。 刚才我们认识了克这个质量单位,它是表示比较轻的物品,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重的物品还有很多,从而引出千克这个质量单位。那么到底多少是1千克呢? 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掂一掂一包沙包的重量,再用台秤称一称,说明这个沙包重千克。然后让每个同学再轮流提一提、抱一抱、掂一掂千克重的沙包,让学生体验1千克有多重,再掂一掂一个分硬币,同时把克与千克的重量放在手上,体现“克”与“千克”的质量区别。在掂中、比较中体会千克的轻重。掂过了千克的物品,让学生描述千克的重量,学生会说:重得多,感觉有点沉。

8、然后让学生用台秤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各有多少。学生会说1千克的苹果大点的有4个,稍小点的有5个,小的有6个。再提问,1千克的盐有几袋呢?有两袋,你们都是怎么知道的?有的是通过称量,有的会说是从外包装上看到的,一袋是500克,两袋加在一起就是1000克了。这个1000克和1千克是一样的,这样就很自然的沟通了克与千克的内在联系。(板书1千克=1000克) 这样的设计通过学生自己去掂、对比掂、说感受、去称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建立了1千克的质量概念,突破了第二个教学重点:对1千克的认识。 在学生感受了1千克的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再去感受几千克的质量,你能估计一下你的书包有多重吗?估测之后用台

9、秤称一称书包的质量。提一提椅子估测它的重量,之后教师告诉学生准确的质量,一把椅子重4千克。再让学生汇报自己课前称得的自己的体重。最后教师小结,千克这个质量单位是表示比较中的物体,如人的体重,一袋大米的重量,这些都用千克这个质量单位。(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在学生已建立了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后,安排了三个练习。1你会用克与千克做单位吗?()一个西瓜重()。()一袋方便面重()。()一支铅笔重()。()一个鸡蛋重()。2物体的轻重与大小的关系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认为生活当中,物体的重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即物体越大质量就越重,反之就越轻,为了让学生对质量单

10、位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拓展思维的训练。出示三个编号分别是1、2、3的黑色袋子,里面分别装有汽球(体积最大、质量最轻)、皮球(体积居中,质量居中)、铅球(体积最小,质量最大),要求学生先用眼看(猜一猜哪一个最重),再请一位同学掂一掂,其他同学观察。(再来猜一猜哪一个最重),最后利用盘秤测量验证结果。学生用眼看时,都猜体积大的是最重的,经过同学的掂量后,大部分同学观察到同学掂量时动作的变化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最后通过验证得出准确的结果。学生通过前后两次,所作判断的对比,发现物体的轻重与物体的体积无关的结论。让学生对物体的质量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3恰当运用质量单位以笑话的形

11、式让学生找一找错误。小明很胖很胖,他的体重大约是80克。早上起来他吃了重100千克的面包,喝了一袋250千克的奶,然后背着重6克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通过找错,让学生在乐趣中知道在生活中要正确的使用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认识了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毫克和吨也是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以后我们再学习更多的质量单位。四说板书克与千克1枚2分硬币:1克1袋盐500克;2袋盐1千克 1千克=1000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直观地展示出教学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综观整堂课,以下几点贯穿于整堂课中: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又回归于生活的思想。2、面向全体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3、重在体验,课堂当中我突破教材的框架,减轻用秤测量的份量,重点让学生来感受,并且是有目的地感受。因为日常生活中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