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1篇基础运用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复习课件320180425347.ppt_第1页
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1篇基础运用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复习课件320180425347.ppt_第2页
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1篇基础运用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复习课件320180425347.ppt_第3页
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1篇基础运用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复习课件320180425347.ppt_第4页
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1篇基础运用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复习课件320180425347.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三)词语理解与运用,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词语辨析运用是词语理解与运用类考题的传统题型,历年北京中考及模考皆有涉及,常见形式有近义词辨析、成语辨析。分值为2分。2017年本考点的考查延续着2015年中考的考查形式,依然没有在“基础运用”部分出现,而是糅合进了现代文阅读中进行考查,考查了“收集”和“收敛”、“蕴含”和“蕴藏”的辨析运用。,考向1词语辨析运用,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2017朝阳区一模改编根据语意,在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名人故居一般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

2、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人成长和生活的见证。它提供了_(保存保护)和传承名人信息的场所,讲述着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 在谈到名人故居价值时,冯骥才说:“名人故居大多普普通通,看似平常,甚至狭小简陋,可是当我们得知一种曾经影响世人的精神或时代审美诞生其中,它就变得异样神奇,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了;就像我们在巴黎近郊不足七平方米的斜顶而昏暗的梵高故居里感受到的那种_(震撼震惊)人心的力量。”由此我们更坚定地认为:名人故居的真正意义是,在历史巨人这个特定的生命场中,将他们的精神影响后人。 A保存震惊 B保护震惊 C保存震撼 D保护震撼,C,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保存信息”和“

3、震撼心灵”为固定搭配。,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思路分析】 近义词辨析要考虑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适用对象的不同、感情色彩的不同、搭配关系的不同、语法功能的不同、词义侧重点的不同、主动和被动的不同等因素。本题主要看搭配关系,做题时可以把备选词语和句子中的中心语分别默念几次,例如“保存信息”和“保护信息”,仔细品读不难看出“保存”比“保护”多了一层“存放”的意思,更适合本句语境。“震撼心灵”也为固定搭配,一般不说“震惊心灵”。,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成语是词语的一个特殊类型,近五年北京中考从来没有

4、放松过对成语的考查,但词语和成语考查的形式有所变化。以前侧重于在单个句子中考查成语的意思,2014年考查了“栩栩如生”和“巧妙绝伦”的辨析,开始考查在语段中理解成语的语境义;2016年考查了“百家争鸣”。分值为2分。 另外,2016年还涉及短语“人才云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考向2成语辨析,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A,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解析 A项“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有人为的意思,原句语境写的是天然石林,并非人工的结果。可用“鬼斧神工”一词。B项“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句中的他恰是自小

5、便受到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的熏陶,符合句意。C项“玉不琢不成器”指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才。此句强调的便是一个运动员要经过严格的磨炼,符合题意。D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指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与题意吻合。,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思路分析】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有固定的意思和固定的适用范围。考生平常应多积累成语,遇到不明白含义的成语,及时去查词典弄明白。平时多记忆多理解,考试才能有备无患。,应

6、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关联词运用是词语运用的重要考查点,对关联词的考查是北京中考的常见题型,分值为2分。,考向3关联词运用,考情数据,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32013北京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但它们却很少单独出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_在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的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_,对兀鹰来说,_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 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

7、C,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解析 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因果关系,第一句是结果,第二句是原因,所以第一个空填“因为”。第三句是再次强调结果,和前面的句子是因果关系,并非转折关系,所以第二个空填“因此”。第三个空后的短句是后面的短句的条件,是假设关系,所以填“如果”。,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关联词的掌握。关联词的八种常见逻辑关系及代表性的关联词考生要弄明白:因果关系“因为所以”,选择关系“要么要么”,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并列关系“既又”,承接关系“一就”,递进关系“不仅而且”,假设关系“如果那么”,条件关系“只有才”。做题时要细心分

8、辨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选出恰当的关联词。,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近五年北京中考及模考一直在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但题型有细微的变化,渐渐加重了对词语语境义的考查。此考点多出现在模考中,是未来中考的一个方向,分值为2分。,考向4解释词的语境义,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4 2017顺义区一模改编请结合语段内容,解释加点词语“怀柔”的意思。(2分) 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但我们还是喜欢用“突然”来表述那些出乎意料的现象。就说惊蛰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也有

9、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才是一记重雷。 怀柔:,指的是惊蛰到来前天气的温暖、柔和、舒适。,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解析 本题考查解释词的语境义,应结合前后文答题。,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思路分析】 词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临时具有新的意义甚至完全相反的意义,考生理解词语语境义的能力越强,阅读能力便越强。理解词的语境义要结合上下文。在本题中,“怀柔”一词后面提到“暄透的好日头”,可见“怀柔”指的是天气,又可以从“笑容可

10、掬”“悄悄消融”“弄得酥软”等词语推测出这天气具有的特点是“温暖、柔和、舒适”,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应考策略,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对于词语,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揣摩和理解词语的含义。我们应该总结课本中每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在复习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确理解词义 词义有单义和多义之分。汉语中的词大多是多义词。要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二、词语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如“清秀

11、”“壮丽”“谦逊”“刚强”等。 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如“蠢笨”“奸诈”“卑劣”“渺小”等。 中性词不带褒贬的感情色彩。如“结果”“状况”“配合”“方法”等。,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三、辨析近义词 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 (1)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强烈。 (2)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奸猾,“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强辩。 (3)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它们的范围是

12、由大到小。,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 (1)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袒护”是贬义词。 (2)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1)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2)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

13、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附录五中考常见俗语理解,1.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教原比喻修行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但仍需要修行。后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继续努力。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意为不进老虎洞,怎能

14、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出自战国楚屈原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为尺虽比寸长,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局者指下棋的人,旁观者指看棋的人。比喻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的考虑太多,认识不客观,反而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 5独木不成林 一棵树不能成为树林。比喻一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

15、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培养树木需要十年,培养人才需要百年。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8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读的书太少了。用来教育我们平时应当勤学苦读,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惊慌失措。 9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神通,指无所不能的力量。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0玉不琢,不

16、成器 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琢,雕。玉石不经雕琢,就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经过教育、培养,就不能成才。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的外部力量。 12吃一堑,长一智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智,智慧,见识。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用于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3初生牛犊不怕虎 出自庄子知北游:“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比喻青年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14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受人一点小恩惠应当加倍报答。 15磨刀不误砍柴工 比喻花时间做好准备工作,

17、不会耽误工作的进度。,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2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3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精当,无懈可击。 5不为已甚:不做太过分的事,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附录六中考常见成语集锦,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6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7

18、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8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9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10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1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2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13高山流水: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1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5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比喻消息言论等传播迅速。,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一)褒错用贬

19、 1拭目以待:擦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2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6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 8有口无心: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多指话虽不好听,却并无恶意。,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二)贬错用褒 1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

20、,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2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3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 4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5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6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7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做坏事。 8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9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10高谈阔论:漫无边

21、际地大发议论。 11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2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4一丘之貉: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的坏人。 15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16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17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18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9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20趾高气扬:高高举

22、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21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 22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 23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弹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24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25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5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23、 6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8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9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0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1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一样。 12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13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14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4、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5祸起萧墙:指内部发生祸乱。 6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7一衣带水:像一条衣带那样窄的水面,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8下车伊始:比喻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 9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主题,不拐弯抹角。 10盲人瞎马:比喻面临极端危险的境况。,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

25、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4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5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6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7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8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

26、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27、 一见钟情:男女间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当堂检测,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1. 2017朝阳区一模作为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以“耕砚牛”自称。请你结合下面这首小诗,推测解释“耕砚牛”的意思。 自嘲 齐白石 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耕砚牛:,在绘画事业中不辞艰辛,勤勤恳恳。,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

28、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解释词的语境义。“砚”即砚台,在这里作者借“砚”来表现自己的绘画事业就像一片耕地,自己愿意像一头牛一样从早到晚不辞辛苦地耕地。,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B,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的语境义。意思:愿望,意图;和礼品所代表的心意;情趣,趣味。,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B,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选择。“匮乏”意思是“缺乏、贫乏”。而“贫困”指生活贫穷而困难,“缺憾”指不够完美、令人遗

29、憾。三者比较,第一空填的词语应为“匮乏”,与“丰满”构成反义关系,排除C和D。再来比较“深远”“远大”“长远”。“深远”可用来修饰“影响”,“远大”修饰“志向”“梦想”等,“长远”修饰“目光”“打算”等。所以第二空应填“远大”一词,和句中“小”构成反义关系。据此排除A,答案为B。,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42017陕西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真正懂得生活_(奥秘秘诀真谛)的人往往明了: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心在何处则决定了生活的意义有多深远和广阔。 (2)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_(碌

30、碌无为无所事事麻木不仁);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真谛,无所事事,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及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对括号里同义词的区别。第(1)题中,“奥秘”意思是深奥与神秘,“秘诀”意思是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真谛”的意思是“真切的理论和精义;奥妙所在”结合语境“明了”,“奥秘、秘诀”都不合语境。第(2)题,“碌碌无为”指平平庸庸,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本句是表现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与“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意思相

31、反的词语,只有“无所事事”最适合。,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52017南京从备选词语中选择填空。 漫步语文世界,常能欣赏到一幅幅理想的生活画卷。这里,(1)_有重山那边波涛喧腾的大海,(2)_有夹岸桃花引路的世外桃源(3)_生活的理想如此光明美好,我们就没有理由不为之努力奋斗。 (备选词语:只有、不仅、况且、可是、而且、既然),不仅,而且,既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仔细推断出来的。本题第(1)(2)分句中的“波涛喧腾的大海”与“夹岸桃花引路的世外

32、桃源”要么是并列关系,要么是递进关系,所给的关联词中只有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仅”“而且”。第(3)句中的后一个分句中有“就”这个关联词语,再揣摩这个句子中“生活的理想如此光明美好”与“为之努力奋斗”之间是因果关系,即选“既然”。,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6 2017随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_。 (2)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_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3)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随州有着_的资源优势。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A憧憬融合独一无二扣人心弦 B幻想融合得天独厚触目惊心 C憧憬混合得天独厚扣人心弦 D幻想混合独一无二触目惊心,C,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应考策略,当堂检测,考向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解答的时候,要明确该词语的意思,根据具体的语境,恰当选用。“憧憬”,就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幻想”指虚而不实的思想,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所以用“憧憬”,未来是可以期待的。“融合”,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