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完整版】互联网xx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精品推荐完整版】互联网xx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精品推荐完整版】互联网xx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精品推荐完整版】互联网xx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精品推荐完整版】互联网xx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XX农业生态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XX市XX农业生态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日建设单位云南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姜世恩注册资本1000万元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XX市盘龙区双龙村成立日期2016年1月6日1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一、建设地点XX市盘龙区双龙村XX农业生态园座落于XX市盘龙区双龙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二、建设规模XX市盘龙区双龙村XX农业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3500亩。三、建设期限建设期为2年四、建设内容1、第一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含旅游地产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5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7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运用到养殖业中,通过采用RFID技术建立饲养档案、预防接种档案等,达到高效、自动化管理牲畜的目的,同时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2、第二期工程计划1兴建及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休闲园区规划结构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区,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一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114资金构成项日估算总投资25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国农综字第28号】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企业提供的相关协议、资质、证书;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总投资万元250002年销售收入万元32003年总成本万元24004年经营成本万元16805年销售税金万元18326利润总额万元61687财务内部收益率150908财务净现值万元57639投资利润率840810投资利税率996211资本金利润率840812借款偿还期年13投资回收期年1225014盈亏平衡点7925515资产负债率329014项目综合评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农业及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XX市农业结构调整。第二章项目背景21项目的由来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存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同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同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娱乐的项目中就地消费部分,其余的农产品通过农产品交易配送市场向全国乃至东南亚国家输送,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2至3倍。农业生态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别吃穿以外的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问。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云南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农业大省,在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云南省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储臧、保鲜及运输”等若干与农业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列在了首要的位置。XX市盘龙区双龙村气候温和潮湿,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和微丘,劳动力较廉价,交通便利,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我省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云南省也是旅游大省,无论是从自然生态还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少数民族风情,都有独特的地方。过去有影响的主要是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及XX。近几年随着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条件的改变,有很多新的好地方,比如说腾冲温泉、石林万家欢、弥勒度假村等。云南的旅游资源本身很丰富,现在更丰富,而且覆盖面也非常大。旅游业发展良好带动了消费增加,所以在XX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势在必行。而XX市盘龙区双龙村的秀丽的山川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公司抓住机遇决定在XX市盘龙区双龙村兴建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总面积约为3500亩。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22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一体性、农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发展生态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云南XX农业生态园提出的建设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一五”及“十二五”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云南XX农业生态园强化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台,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222项目建设的意义(一)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同归自然的旅游主题。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二)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生态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三)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观光农业旅游却由于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倾斜优惠。城市剧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云南XX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态研究与开发的科技公司,公司所经营的云南XX农业生态园座落于XX市盘龙区双龙村。云南XX农业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并将与云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3500亩。投资组建云南XX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对高科技与农业、现代企业与传统农户经营相结合之路的有益探索,云南XX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秉承“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战略,云南XX农业生态园的开发建设上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产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争把云南XX农业生态园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24项目建设区域及所在地概况24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2411自然地理条件1、位于东经10210至10340,北纬2423至2622,市中心位于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区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成都、重庆、西安),它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此外,它还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亦少有的气候特征使XX以“春城”而享誉中外。2、自然环境XX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25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3左右。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304,最低78。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XX“春城”的美誉由此得来。XX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XX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故秋旱较少见;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5干、湿季分明。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2412基础设施由于本项目位于XX市东郊绕城高速路东北,周边既有的道路网络密集,道路交通运输及其方便。2413XX市旅游基础条件(一)云南中心城市和亚洲南部核心城市XX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中心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XX是发展首位度高、产业支撑度高、经济集中度高、产业社会聚集度高,同时又是一个国民经济强、人口出行频率高、生产要素齐、市场覆盖面广的城市。XX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未来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商业影响力。作为省会城市,甚至是亚洲南部的核心城市,XX拥有对全省旅游资本、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的绝对调控、主导权,甚至领导权。(二)地理中心、交通枢纽和旅游港口XX市是亚洲的地理中心,与东盟成员国中的老挝,越南和缅甸三国相邻,既是东南亚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亚通道的关键环节,处于两个通道“连接点”上,是中国连接东亚大陆腹地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以及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链环,是中国通向中南半岛的主要门户,是全国沿边最重要、最理想的通道。XX在中国大西南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中居于重要的中枢位置,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中印经济合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中国建立外向性经济的大格局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从旅游区位来看,它联接东南亚、南亚旅游圈,具有云南省的旅游集散中心地优势。(三)资源、环境和文化优势XX市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品质优良,特色突出。XX的石林、世博园、民族村等高级别旅游资源成为具有市场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在中国大西南旅游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旅游圈内,云南省高级别的自然景观、多民族以及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多样性、高级别人文与自然组合景观以及优越的气候条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使云南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上独树一帜,成为最具特色的世界旅游目地之一。XX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鲜花四季盛开,有“春城”的美誉。具备度假、养生、养老等优越的旅居环境和全天候的旅游舒适气候条件。XX民族众多,具有春融万物的城市包容性和民族好客文化,塑造了一种良好的旅游感应氛围。XX具有悠久的古滇文化,灿烂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方文化,更具有可歌可泣的抗战和二战文化,这些历史和文化为XX留下了众多的特色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四)雄厚的旅游资本和丰富的旅游经验XX旅游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地位逐渐凸现,已经成为XX市重要的支柱产业。XX多年来积累了开发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市场、举办节庆活动、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培养旅游人才、实施依法治旅等发展旅游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在世界遗产申报、景区建设与申报列级资源、大型会展和节事、旅游文化打造等方面的旅游工作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2414经济建设(一)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线性发展模式,呈现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技术特征,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具体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高效发展、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的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XX资源环境约束,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道路。XX市面临着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但发展压力大的难题。今后一段时间,经济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有限的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条件下,必须通过循环经济建设,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从源头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才能在保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缓解市域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提升资源利用空间,改善环境质量,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环境、经济三者的协调和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新形势下提高市域经济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市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发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环境标志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还可以为企业建立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奠定重要基础。此外,发展循环经济,将进一步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再生资源,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及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利用系统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系统,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可以发展环保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1面临国家和省的良好政策形势和有利发展契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明确提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云南生态地位重要,国家更加重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2008年11月,习近平副主席在云南考察期间,就对云南作出了“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根据这一指示和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今年3月份及时作出了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云发20095号)。循环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国内和我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必将十分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面对去年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根据国内情况,我国及时作出了“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应对策略,这为旨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改善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和效益的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利契机。2XX作为省会城市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XX市是云南省唯一的综合型、特大型中心城市,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滇中城市群建设等战略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新XX为主线,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等战略,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为XX市发展循环经济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体现在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提高。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达2120亿元,年均增长12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3500元。重点行业中,烟草及配套业增加值1867亿元,年均增长108;化工业增加值53亿元,年均增长136;生物及生物制药业、装备制造业增速超过15。地方财力及居民收入明显增加,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基本实现温饱,开始向小康迈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十一五”以来,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全市工业综合实力逐年提高,成为拉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10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096亿元,比2005年增长超过60。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73455472调整为2010年的5845249。重点行业支撑作用增强,以化工、电力、机械为主的重化工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继烟草以后新的产业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市工业集约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特色显著的产业群日益聚集。目前,已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和6个市级工业集聚区。全市工业重心逐步向呈贡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宁片区、北部五县区、空港经济区六大产业片区转移集中,进入工业化加速期。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有力的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主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开发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基本实现“创园”目标,城市供水、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市环境质量状况保持稳定,滇池水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10年我市城镇化率已达63,进入城市化提升期。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开发,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和南贵昆经济区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进入国际化拓展区。3循环经济工作推进已取得初步成效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在全面推进节能降耗的工作中,我市制定了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节能降耗的总目标和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交通、政府机关等六大重点领域的节能目标和工作保障机制,并把“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从县(市)区、行业、企业三个层面进行分解,层层签订年度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2010年,淘汰水泥、炼铁、黄磷、电力落后产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351。对污染排放超标的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2010年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很好的工作基础。环境质量稳步改善。2010年,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较上年提高。主城区水域功能区划分为III类。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750。主要入滇河道水质明显改善,8条河道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阶段目标。2010年,XX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5天,达标率10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优级天数达到116天。2010年,我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上年增加,处置利用率较上年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医疗废物实现集中处置,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所占区域环境噪声比例相对较大。产业循环经济有序推进。农业方面结合环境保护、滇池治理和水源保护区等工作,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广低毒高效农药和生物农药,有效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工程,截至目前,累计认证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有机食品(蔬菜)生产基地4135万亩,产品认证86个,建成沼气池116144口(户),秸秆汽化集中供气站5座,推广节柴灶53362眼,太阳能热水器83000平方米。工业方面积极配合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全省20个重点试点企业、园区、地区中,我市有7个。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完成了滇池流域93户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严把行业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准入条件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新建和扩建项目,停止审批和核准。2010年较200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工业废水889吨/万元,下降27;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1895千克/万元,下降18;工业化学需氧量087千克/万元,下降2。服务业及资源再利用方面积极推进绿色酒店、绿色商场、绿色屠宰场和绿色农贸市场创建工作,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加大对餐饮业的节能减排监管力度。稳步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对不达标的3523辆车进行了整治。进一步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加强社区回收站(点)建设、分拣中心和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中心建设工作,支持重点企业发展静脉产业,全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发展到168多户,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9262。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东、西郊两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XX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全年危废、医废集中处理率达100。节约型社会渐进深入。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的通知,结合“四创工作”,我市制定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XX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绿色创建工作。结合“65”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环保纪念日开展各类环保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政府率先倡导,全社会节地、节水、节能、节材成效明显。通过各种措施盘活存量土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大力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和推广节水用具;实施绿色照明工程,率先解决公共照明节能问题;推广新型建筑材料,推进绿色建筑工程,主城区、开发区、呈贡新城应用新墙材比例达90以上。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2008年成立XX市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市循环经济发展重大战略,协调解决全市循环经济中的重大问题。完善工作机制,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组织保障。第三章市场分析31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31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生态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以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而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城市居民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园”或珍稀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底世界”等等。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狡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关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312发展过程的阶段模式观光农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见表31)。阶段是与特定的经济基础剌对应的,开发式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最有可能的是在旅游业具有相当基础的大中城市周边出现。例如“广东东莞的年丰山庄、珠海白藤湖的农民度假村,还有正在兴建的占地20公顷计划投资15亿元的高科技珠海现代农业公园以及太湖之滨占地3000亩预计投资6亿元的“未来农林大世界”等,部属此类的代表。表31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阶段模式阶段模式发展阶段旅游主题主导者市场市场消费强度(交通除外)自发式假期旅游萌芽阶段不明确仅作为休闲调剂自发形成的供求关系模糊个人需求120元/天/人313分布上的地域模式地域模式代表的是同阶段观光农业旅游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它反映了开发者的区位与市场策略。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观光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的对比,其主要的类型可归纳如下(见表32)表32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的地域模式模式区位及目标市场特点管理形式例注依托自然型1距大中城市20公里以外,但交通便利2以多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1基础条件较好,地貌类型齐全2以独立完整的农业自然景观单元为依托3范围广阔6平方公里左右1基水保留原有农村各级组织2分散管理3接近原生自然江西井冈山观光农业区湖北随州观光农业区依托城市型1距大中城市10公里以内2以一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1借助一定的农业基础2主要通过人工构造农业景观,以某一大中城市为依托3范围较小2平方公里左右1独立封闭行政组织2集中管理3更接近人工主题公园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珠海“现代农业公园”314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类型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1观光农业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2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例如日本有葡萄园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除了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专业性农业公园别外,目前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农业公园面积,因性质和功能而异,既有迷你型的水稻公园,又有几十公顷的果树公园。3教育农业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水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4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树、阔叶树与果树树种相结合;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空间布局上,林、果、渔、菜、花相结合,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配套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在适当的位置建设有狩猎场、游泳池、垂钓区、露营地、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暑、科学考察和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5民俗观光村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农村地域,利用其特有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想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风俗。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等。315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分区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游览区。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可划分为四个分区(见表33)1观赏区由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花卉苗圃、珍稀动植物饲养场构成,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2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构成,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3休闲体验区由当地乡村民居、乡村活动场所构成,营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4产品区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农产品交易配送市场构成。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并购买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表33观光农业园功能四分区方案场所分区占规划面积构成系统功能导向例注观赏区50601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区2珍稀动物饲养场3花卉苗圃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珠海蝴蝶公园、随州银杏公园示范区15251农业科技示范2生态农业示范3科普示范(配研修所)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增长教益东莞年丰山庄,桑基鱼塘休闲体验10151乡村民居2乡村活动场所营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乡村空间,参与体验并实现精神交流井冈山的农民客栈与公社食堂产品区5101可采摘的直销果园2乡村工艺作坊3乡树集市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并以亲切的交易方式回报乡村经济东莞年丰“动手果园”316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一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因此,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的基础目标,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为如此。二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观光把改善生态、美化自然、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三是示范观赏目标。离开了这人目标,就没有了生态农业观光。这一目标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延伸。换句话讲,也是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三大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是三大目标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为长远利益拓展了空间,又是第三目标示范观赏目标的基础。而示范观赏目标为基础产业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直接经济效益日标”的实现。32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据有关部门总结百姓生活十大变化,其中之一是假日旅游热起来。1989年,我国国内年旅游人数只有24亿人次,到2004年,近8亿人次出游。1990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4年,1213万人次周游列国。2005年更是中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一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89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旅游外汇收入达1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首次跃居世界第5位;国内旅游人数达78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3。国内旅游收入达35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9。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995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2,比上年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8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6亿元。XX市旅游业迅猛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7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4和384,其中境外游客153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91万美元,分别增长257和271。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行、游、住、食、购、娱”,围绕任何一点,生态农业观光都可以有所作为。生态农业观光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为农业经济开辟了一个全新市场,竖起了一个新兴产业。它从另一种角度去挖掘我们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开拓出一个完全属于农民自己的市场。在这里,农民表现得主动、活跃、有创造力,而不必听命于机械的需求。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对于缓解目前农村经济难以突破的几大矛盾,都有不俗的表现一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生态农业观光园产品,大多都在当地销售,农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现金收入,而且可以最直接地得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对产品进行开发或改进,实现增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产品是丰富多样的,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大小批量部有市场,小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方式在生产作为加工业原料的农产品时无法显现优势,在这里却能大显身手,各显其能。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现在,人多数农副产品部供大于求,追求品质成为主流。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发展地方特色品种为主导,这些品种往往产量相对较低,不为人们重视,一些传统优良品种近乎消亡。生态农业观光园能够发扬传统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之长,生产“有滋有味”的农产品。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生态农业观光园拒绝使用有害投入品,这样一来,农民无论在选择品种还是选择生产方式上,品质成为惟一目标,其产品大面积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三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工农业产品都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是最大的出路。而在农村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应该是最大的第三产业,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3元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社会就可新增5个就业机会。生态农业观光园效益显著,它能使农业经济结构再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调整,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创造新的增收模式。云南省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自然形态明显,旅游物价平,亲和力较强。33绿色食品市场分析331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1990年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稳步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一1993年),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在农垦系统正式实施。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三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在农业部设立绿色食品专门机构,并在全国省级农垦管理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农垦系统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为依托;建立起绿色食的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制订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规定对绿色食品标志进行商标注册;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组织。与此同时,绿色食的开发也在一些农场快速起步,并不断取得进展。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实施的当年,全同就有12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1993年全国绿色食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当新增产品的数量达到217个。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年11996年),这阶段绿色食品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1产品数量连续两年高增长。1995年新增产品达到263个,超过1993年最高水平107倍;199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新增产品289个,增长99。2农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1995年绿色食品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比1994年扩了36倍,1996年扩大到3200万亩,增长882。3产量增长超过产品个数增长。1995年主要产品产量达到210万吨,比上年增加2038,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49个百分点;1996年达到360万吨,增长714,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615个百分点,表明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4产品结构趋向居民日常消费结构。与1995年相比,1996年粮油类产品比重上升533,水产类产品土升353,饮料类产品上升208,畜禽蛋奶类产品上升12,4。5县域开发逐步展开。全国许多县(市)依托本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绿色食品开发和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绿色食品开发成为县城经济发展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增长点。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至今),绿色食品社会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进步重视绿色食品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主动宣传、报道绿色食品;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绿色食品的探讨。绿色食品市场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随着一些大型企业宣传力度的加大,绿色食品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市场覆盖面越来越大,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通过市场的带动作用,产品开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同际市场潜力逐步显示出来,一些地方绿色食品食业生产的产品陆续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示出了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绿色食品国际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度和层次逐步提高,绿色食品与国际接轨工作也迅速启动。为了扩大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产权保护的领域和范围,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相继在日本国和香港地区开展注册;为了扩大绿色食品出口创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参照有机农业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订了AA级绿色食品标准,这套标准不仅直接与国际接轨,而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一大批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诺的基础上采取实质性行动,而食物生产将是采取行动的重点领域。常规食物生产方式已引起人们广泛而深刻的反思,只关注食物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已远远不够,而必须考虑生产方式对资源、环境、消费者的影响,这是因为它们已成为食物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食物生产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未来的趋势是,只有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的食物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生产和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也在迅速扩在。332绿色食品的发展前景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将成为“人类生命科学世纪”、“产品质量创新世纪”,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绿色世纪”和“绿色革命”的严峻挑战。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通过多层次加工的健身滋补食品、强力美容食品、野生植物食品、转基因食品等脱颖而出,将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抢占绿色食品市场。由此可见,新世纪绿色食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XX市作为农业大省的省会城市,绿色食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绿色市场销售前景看好。绿色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注重标示本兼治为发展之根本。绿色食品如要超常规发展首先,要增加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源,依靠科技增加有机肥和开发“绿色”农药,减少化学肥,为开发绿色食品创造良好的绿色环境。其次,食品加工部门要注重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的投入,依靠科技开展创新,在提高食品质量上做文章,在研究开发绿色食品上上功夫,把争创绿色名牌作为立足点、着眼点,领取进入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只有让更多、更好、更优的绿色食品走向市场,走向家庭餐桌,才能给世人的生活多添一份“绿色”。综上所述,观光农业是旅游这一朝阳行业中最有潜力的部分,在未来几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