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民商法题库考试要点商法、知识产权、民法原理_第1页
中大民商法题库考试要点商法、知识产权、民法原理_第2页
中大民商法题库考试要点商法、知识产权、民法原理_第3页
中大民商法题库考试要点商法、知识产权、民法原理_第4页
中大民商法题库考试要点商法、知识产权、民法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商法一、简答1. 商事关系的特征:(目的营利性,形式营业性,主体的商人性,行为交易性,理念的服务性)答: 商事法律关系是商事主体实施商事行为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基于营利性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商事关系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商事关系是基于营利性行为或以营利为目的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营利性是商事关系的本质属性。商事关系的形成,只能是基于营利性的行为或以营利性为目的的行为。这是商事关系和民事关系最大的区别。(2). 商事关系多是特定的平等主体间的关系。商事关系的主体一般是特定的商事主体,主要包括商法人、商合伙、商自然人,他们依照一定的程序或商事习惯获得商事主体资格。(3).商事关系是内容特定的法律关系。商事关系的内容主要是有商法典、商事特别法、商事习惯法等加以规定和优先调整的各种商事权利和商事义务。(4).商事关系的调整优先适用商事法律法规。在商法与民法均可适用的商事关系中,商法处于有限的特殊地位,即不论在商事活动中发生何种具体商事关系,均需优先适用商事法律规范,只有在商法法律规范没有规定时,才适用相应的民法规范。2. 商法的特征:(公法性,国际法,营利性,技术性,兼容性)(1)公法性:商法的公法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技术与经济发展的产物。商法的本质属性是私法,公法性的出现源自于“商人基于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等原则而实施的行为极有可能侵害他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的潜在危害性。也就是说,公法性是商事关系复杂化后,在商事主体依靠习惯法难以避免商事行为的危害性、需要国家公权力对商事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2)国际性:商事交易本身是一种跨国界的活动,随着贸易全球化趋势愈益加强,国际商事立法得到加强,制定和缔结了大量的国际商事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其次,各国不断修改本国商法规则,使其相互之间以及与国际商事法律、惯例之间更为协调。正因如此,当今世界各国商法都带有较强的国际性色彩。(3)营利性:营利乃是“商”的本质。7商事主体从事商事活动,其直接和主要目的就在于营利,这是被各国商法所确认的。从这一角度而言,商法也可称为“营利法” 。(4)技术性:商法从它产生时起就具有专门性及职业性,而后虽然由“商人法”发展成为“商行为法” ,但由于“商行为”的专门性,这就决定了其内容包含了大量的技术规范。同时, 商法的技术性既体现在其组织法上,也体现在其行为法中。(5)兼容性:首先体现在作为私法的商法兼有公法的性质。商法作为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关系的法律,作为民法的特别法,从根本上说属于私法的范畴。以私法规范为核心法的商法,同时包含有大量的公法条款,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而干预商事交易活动的规范。3. 商事行为的特征:(主体的商人性,动机的营利性,行为的经营性,行为的技术性和程序性,行为的便捷性)商事法律行为作为营利性营业活动,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特例,其本质特征仅在于营利的性质。(1)主体的商人性:成为商事主体一般要通过登记取得商事行为能力,或依据其从2事的经营行为性质的客观认定判断其具有商事行为能力。(2)动机的营利性:是指商人实施某种行为是为了追求营利的目标。(3)行为的经营性:是指营利行为的反复性和连续性,它表明商主体至少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不断地从事一种性质相同的营利活动。(4)行为的技术性和程序性:是否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作为商人应有的一个重要条件,商法中海存在大量商行为程序,例如回避、信息公开和通知程序。(5)行为的便捷性:各国在实体法商一般都要求商行为简便、敏捷、方式定型化,重外观色彩,强调公知性,强调机会均等,并采取严格责任制度等。并为了对商业交易行为产生的债权时效期间予以特别的缩短以尽快确定其行为效果,各国法律多采纳短期消灭时效主义。4.商人的认定标准:(行为标准,职业标准,主体标准,知识标准,程序标准)1) 行为标准:必须是实施商行为的人。2) 职业标准:在时间上要有连续性,并以此为职业。3) 主体标准: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4) 知识标准:对交易对象和交易规则有较丰富的知识。5) 程序标准: 主体资格必须经过工商登记而取得。5.商人资格的法律意义:a. 权利:取得资格就可以在营业范围内从事商事行为义务:商人的义务由商人分担,股东不承担其投资公司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经理的行为後果也由公司承担。即所谓的有限责任。b. 法律交易:法律交易对商人与非商人是区别对待的c. 限制: 1) 营业性质范围的限制:经营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一般不经营公共部门、不得经营国家管制的行业2) 职务或业务限制:特定职务者不得从事经营、不得超出经营范围经营。3) 竟业禁止的限制:商人的经理人、代办商等,非经商人的允许,不得为自己或他人经营与其所办理的同类事业。6.商事活动特征1) 排除默示条款2) 排除不公平条款3) 慎用免责条款4) 严格规制格式条款7.我国商法中商事主体的法定表现商主体分为商个人、商合伙与商法人三大类,商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独资企业;商合伙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商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与一般主体区别表现:1) 主体资格经工商登记取得2) 具有特殊商事能力3) 从事营利性活动4) 以自己名义经营8.营业自由的概念、公法、私法对营业自由的限制概念:营业自由为商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企业的基本权利。营业自由包括开业自由、停业自由、交易自由。 3公法上限制:1) 某些营业由国家独占经营,完全不准私人经营。违反这种规定,其行为在私法上无效、公法上应受制裁。2) 对于某些营业,并不完全禁止,但从事这种营业的人应该事先报告或登记,取得许可。3) 不当营业行为的限制。4) 对某些营业,国家在企业形态、资本额、经营方法各方面加以限制。5) 国家禁止特种人营业。私法上限制:违反这种规定的在私法行为本身并非无效,但发生损害赔偿问题,如经理的竞业禁止。此外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制止,禁止限制竞争的营业形式。二、案例:1. 表见代理概念、立法目的、适用条件及法理概念:表见代理是无权代理的一种,在商法上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其意指代理人之代理虽无代理权,但有可能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由,因而法律强使本人(名义上的被代理人)对于无过失的相对人承担被代理人责任的一种特殊无权代理。立 法 目 的 : 表见代理是无权代理的一种特殊情况,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保护交易安全、秩序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因此法律最终从降低交易成本上做出了选择:即只要第三人对无权代理人的有权代理本人行为外在特征上形成了合理的信赖,即使实际情况相反,也应保护这种出于信赖而形成的利益。根据上述表见代理的概念和立法规定,可知表见代理应具备以下构 成 要 件 : (1)代理人的代理属于无权代理。 (2)代理人具有被授权的表象。 (3)相对人主观上是善意的且无过错。 (4)本人在裁判前对无权代理行为不追认。 (5)符合代理的生效要件。2.情势变更所谓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合同依法有效成立后,全面履行前,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使合同赖以成立的基础或环境发生当事人预料不到的重大变化,若继续维持合同的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受不利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制度。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情势变更不同于商业风险。其一,商业风险属于从事商业活动所固有的风险,作为合同成立基础的客观情况的变化未达到异常的程度,一般的市场供求变化、价格涨落等属此类;而情势变更则是作为合同成立基础的环境发生了异常变动。其二,对商业风险,法律推定当事人有所预见,能预见;对情势变更,当事人未预见,不能预见。其三,商业风险带给当事人的损失,从法律的观点看可归责于当事人;而情势变更则不可归责于当事人。3.商事代理与民事代理的区别:(制度基础,制度目的,产生依据,是否以显明为必要,代理权的存续限制,代理权的范围,代理的对价,法律后果) 1) 制度基础(商事代理之制度基础主要来自于商人营业与法人制度) 。 2) 制度目的(商事代理制度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适用商事主体营业多样性和4职业化的需要,具有营业性与主动性) 。 3) 产生依据(商事代理一般基于合同规定,此外法律和企业章程的规定也是商事代理产生的重要依据 ) 。 4) 是 否 以 显 名 为 必 要 ( 商 事 代 理 则 因 业 务 本 身 的 特 点 和 需 要 , 以 代 理 人 自己 名 义 所 实 施 的 代 理 则 较 为 多 见 , 因 而 商 事 代 理 不 以 显 名 为 必 要 , 且 间 接 代理 为 商 事 代 理 的 一 种 主 要 形 态 ) 。 5) 代 理 权 的 存 续 限 制 ( 商 事 代 理 权 的 存 续 一 般 以 合 同 或 企 业 内 部 章 程 约 定为 主 , 由 法 律 对 商 事 代 理 权 作 具 体 规 定 的 情 况 比 较 少 见 ) 。 6) 代 理 权 范 围 ( 在 商 事 代 理 中 , 代 理 人 之 代 理 权 限 往 往 以 其 职 务 以 及 合 同为 限 , 代 理 权 的 差 异 不 表 现 在 类 型 上 , 而 是 表 现 在 具 体 的 代 理 事 务 之 中 ) 。 7) 代 理 之 对 价 ( 商 事 代 理 则 为 有 偿 代 理 , 特 别 如 代 理 商 之 代 理 目 的 则 在 于通 过 代 理 行 为 以 获 取 佣 金 , 又 如 基 于 岗 位 和 职 薪 而 产 生 的 职 务 代 理 同 样 属 有偿 代 理 ) 。 8) 法 律 后 果 ( 在 商 事 代 理 中 , 由 于 间 接 代 理 的 大 量 存 在 , 在 代 理 人 未 向 第三 人 披 露 被 代 理 人 身 份 的 前 提 下 , 代 理 人 或 独 立 承 担 责 任 , 或 事 后 披 露 被 代理 人 身 份 时 由 被 代 理 人 承 担 责 任 , 或 者 由 代 理 人 与 被 代 理 人 向 第 三 人 承 担 连带 责 任 ) 。三 、 论 述1.营 业 转 让所 谓 营 业 转 让 , 是 指 营 业 财 产 的 转 让 。 营 业 转 让 保 持 整 体 性 的 营 业 , 由 一 个 主 体转 到 另 一 个 主 体 。 营 业 转 让 是 出 让 人 与 受 让 人 之 间 的 一 种 债 务 合 同 关 系 , 与企 业 合 并 适 用 企 业 组 织 法 很 不 相 同 。2. 法 律 特 征1) 目 的 服 务 受 让 人 营 利 目 标2) 财 产 被 组 织 化3) 财 产 具 有 机 能 性 , 从 事 某 种 机 能 活 动 。3.营 业 转 让 的 主 要 规 则 是 :( 1) 营 业 受 让 人 的 义 务 ( 给 付 义 务 )转 让 价 款 原 则 上 应 当 一 次 付 清 。 营 业 转 让 价 款 的 数 额 、 支 付 期 限 和 支 付 方 式 由 转让 方 与 受 让 方 约 定 。 依 据 我 国 国 有 企 业 产 权 转 让 的 规 则 , 企 业 国 有 产 权 转 让的 全 部 价 款 , 受 让 方 应 当 按 照 产 权 转 让 合 同 的 约 定 支 付 。(2)营 业 转 让 人 的 义 务 ( 全 面 移 转 营 利 , 竞 业 禁 止 )第 一 , 营 业 的 移 转 义 务 。 营 业 的 转 让 人 应 对 营 业 的 受 让 人 履 行 移 转 作 为 组织 的 营 业 的 义 务 , 包 括 办 理 相 关 手 续 , 移 转 属 于 该 营 业 的 全 部 财 产 。 如 有 关物 及 权 利 的 移 转 : 动 产 的 提 交 , 不 动 产 、 商 号 、 知 识 产 权 的 移 转 与 变 更 登 记 ,普 通 债 权 人 对 于 债 务 人 的 通 知 或 承 诺 , 有 价 证 券 的 依 法 交 付 和 必 要 的 名 义 更换 等 。 在 上 述 权 利 移 转 的 同 时 , 经 营 业 转 让 当 事 人 之 间 合 意 , 营 业 转 让 人 和他 人 订 立 的 借 贷 合 同 、 供 给 合 同 、 聘 任 合 同 和 劳 动 合 同 , 可 移 转 由 营 业 受 让人 履 行 , 但 需 得 相 关 第 三 人 同 意 。第 二 、 竞 业 禁 止 义 务 。 为 了 保 证 营 业 转 让 的 实 效 , 营 业 转 让 人 在 转 让 其 营业 后 , 应 负 有 在 相 同 营 业 内 竞 业 禁 止 的 义 务 。 因 此 , 我 国 商 法 应 规 定 : 转 让营 业 时 , 如 当 事 人 无 另 外 的 意 思 表 示 , 则 营 业 转 让 人 不 得 从 事 同 一 营 业 。5(3)营 业 转 让 中 对 债 权 人 的 保 护 : ( 受 让 人 必 须 承 担 营 业 中 已 有 合 约 中 涉 及 所 有债 权 义 务 ; 不 损 害 已 发 生 、 潜 在 债 权 人 利 益 )营 业 转 让 人 不 因 营 业 转 让 而 免 除 对 营 业 上 所 发 生 债 务 的 清 偿 责 任 , 但 营 业 转 让 人与 营 业 受 让 人 协 商 一 致 并 取 得 债 权 人 同 意 而 变 更 债 务 承 担 手 续 的 除 外 。 商 法在 规 制 营 业 转 让 中 可 在 下 列 方 向 探 讨 :第 一 , 营 业 受 让 人 继 续 使 用 营 业 转 让 人 商 号 的 , 对 营 业 转 让 人 营 业 所 生 之 债 务 ,营 业 受 让 人 也 负 有 清 偿 责 任 。第 二 , 营 业 受 让 人 虽 然 没 有 继 续 使 用 营 业 让 与 人 的 商 号 , 但 营 业 受 让 人 已 就 承受 营 业 转 让 人 营 业 所 生 债 务 刊 登 广 告 , 营 业 上 的 债 权 人 可 对 营 业 受 让 人 请 求清 偿 债 务 。( 4) 营 业 转 让 中 对 债 务 人 的 保 护营 业 上 的 债 务 人 在 得 知 营 业 转 让 的 情 况 下 , 可 以 向 受 让 人 偿 还 。 并 且 , 营 业 受 让人 继 续 使 用 营 业 转 让 人 商 号 的 , 对 于 营 业 转 让 人 的 营 业 所 生 之 债 权 , 债 务 人对 营 业 受 让 人 作 了 偿 还 , 只 要 是 善 意 而 无 重 大 过 失 的 , 即 使 债 权 没 有 转 移 给营 业 受 让 人 , 其 偿 还 也 应 认 定 为 有 效 。 ( 5) 营 业 转 让 中 的 职 工 安 排转 让 方 应 在 营 业 转 让 前 制 定 职 工 安 排 方 案 , 由 转 让 方 职 工 代 表 大 会 或 职 工 大 会 讨论 通 过 。 该 方 案 应 记 载 于 营 业 转 让 合 同 之 中 , 由 当 事 人 按 照 合 同 履 行 安 排 职工 的 义 务 。2.民法与商法的关系:(1)民法与商法有联系:1.民法与商法同属私法范畴,是调整民商事行为的法律。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2.民法的主体制度是对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一般规定,商法上的主体制度是对民事主体制度的具体化和特殊化。3.民法的物权制度是对从事商品经济活动的正常条件的一般规定,商法中的物权制度则是对商事交易中的物权制度作出的补充规定,其适用以民法物权制度为前提 。4.民法的债权制度是关于流通领域中的商品交换活动的一般规定,商法中的债权制度是市场交易活动中的特殊规定与补充规定,其适用以民法债权制度为基础。(2) 民法与商法的区别:1. 立法价值取向不同,民法为公平至上、商法为效率至上。2. 调整对象不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商法调整的是营利性主体即商主体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商事法律关系。3. 主体范围不同。民事法具有适用主体广泛性的特点,可以适用于一切社会公众。商法则具有适用主体限定的特点,仅适用于商主体。4. 法律责任制度不同。民法一般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商法除过错责任原则外,还大量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5. 性质与特征不同。民法纯属私法,商法则兼具公私法属性。6. 具体规定不同。民法与商法在代理、时效、流质、利息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存在差异。民法属伦理规范,商法属技术规范。6知识产权、 名词解释:(选 4 个)1) 诉前临时禁令:知识产权诉讼过程中,为及时制止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侵害权利人权利的行为,法院有权根据当事人申请发布一种禁止或限制行为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强制命令。2) 商标争议:是指对已经注册的商标争议,即两个注册商标所有人之间因两商标相同或近似所产生的商标权利的争端。3) 商标反向假冒,是指未经商标专用权人许可,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4) 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专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5) 发明专利的新颖性:是指发明专利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6) 发明专利权用尽原则:是指发明专利权所有人或经其授权的人制造的发明专利产品,在第一次投放到市场后,权利人即丧失了对它的进一步的控制权,权利人的权利即被认为用尽、穷竭了。7) 汇编作品:是指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8) 所谓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9)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的相关活动。 10) 知识产权地域性,是指任何一项知识产权,只有依一定地域内的法律才得以产生并在该地域内受到法律保护。11) 植物新品种权:是工业产权的一种类型,是指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权。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种。完成育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即拥有植物新品种权。12) 商业诽谤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业声誉进行诋毁、贬低,以削弱其竞争实力的行为。13)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14) 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就是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海关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国法律保护的商标、专利及著作权等,将其权利状况书面形式通知海关总署,以便海关在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督过程中,能够主动实施法律保护的制度15) TRIPS 最惠国待遇: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某一成员提供其他国国民的任何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均应立即无条件地适用于全体其他成员之国民。但一成员提供其他国国民的任何下述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不在其列:7(a)由一般性司法协助及法律实施的国际协定引申出且并非专为保护知识产权的;(b)伯尔尼公约 1971 年文本或罗马公约所允许的不按国民待遇、而按互惠原则提供的;(c)本协议中未加规定的表演者权、录音制品制作者权及广播组织权;(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生效之前业已生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协议中产生的,且已将 该协议通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 ,并对其他成员之国民不构成随意的或不公平的歧视。【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目的在于平等对待所有的外国人,这一原则尤其可用于某些外国人在在一国享有不同于或超出于当地人的特殊待遇时,其他外国人也想获得同样的待遇。 】16) 泊尔尼公约 版权保护原则:1、国民待遇原则; 2 自动保护原则;3 独立保护原则;4 最低保护限度原则。17) 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 简答题:(选 3 个)1) 商标注册的原则?(1)自愿注册原则:自愿注册原则是指商标使用人是否申请商标注册取决于自己的意愿。在自愿注册原则下,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未经注册的商标,可以在生产服务中使用,但其使用人不享有专用权,无权禁止他人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但驰名商标除外。在实行自愿注册原则的同时,我国规定了在极少数商品上使用的商标实行强制注册原则,作为对自愿注册原则的补充。目前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只有烟草制品,包括卷烟、雪茄烟和有包装的烟丝。使用未注册商标的烟草制品,禁止生产和销售。(2)申请在先原则:申请在先原则又称注册在先原则,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申请在先的商标,其申请人可获得商标专用权,在后的商标注册申请予以驳回。如果是同一天申请,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同日使用或均未使用的,申请人之间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各申请人抽签决定。 我国商标法在坚持申请在先原则的同时,还强调使用在先的正当性,防止不正当的抢注行为。商标法第 31 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3)优先权原则:指外国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 6 个月内;在中国,就相同上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或者按照互相承认优先权的原则,享有优先权,即以申请人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的申请日作为在我国申请商标注册的申请日。2) 商标异议和商标争议的区别?1、申请人的主体资格不同,争议是商标利害关系人才可以提,而异议只要是处于公告期内的商标,任何人都可以提异议。2、被争议或异议商标所处的法律状态不同,被争议商标是已注册商标;被异议商标是经商标局初步审定并公告的商标,被异议商标并未取得商标权。3、案件审查部门不同,争议是向商评委提出的,而异议8是向商标局提出的。4、提出法律诉求的时间期限不同,争议是商标注册后五年内,商标利害关系人都可以提争议,驰名商标不受五年限制;异议只能在三个月的公告期内提出。3) 认定驰名商标依据、具备因素商标法第 14 条规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五)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4) 职务发明创造与职务作品归属上区别职务发明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和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职务作品是指公民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任务所创作的作品。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基本上属于单位,但也可以是发明人与单位共有。 而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问题, 有两类不同情况: 一类是作者享有著作权,单位享有优先使用权; 另一类是单位享有著作权,作者享有署名权。因此,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基本上是归作者,少数属于单位的,但作者仍然还有署名权。 5) 判断抄袭的三段论判断“作品”是否抄袭及侵权时,应分以下三个步骤,从实质上而不是仅从表面特征来认定:1.抽象法:依据思想表达两分法基本原理,思想不属于版权保护,表达属于保护。把思想抽离,比较表达。2.过滤法:把公共元素过滤,即将作品中虽然相同或相似,但属于公有领域的“思想的表达”过滤出来。3.对比法:将表达进行对比,判断作品之间有无实质性的相似性,同时也是对抄袭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作小判断的过程。相似性+接触原则抄袭。6) 著作权与邻接权区别著作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著作权是指作者对作品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广义上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即作者之外的他人对作品之外的客体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利。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邻接权的主体是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除表演者以外,几乎都是法人。2.保护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邻接权保护的对象是经过传播者加工后的作品。前者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后者主要体现了传播者的创造性劳动。3.内容不同。著作权主要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发表、署名等人身权和复制、发行等财产权;邻接权的内容主要是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等。4.受保护的前提不同。作品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一经产生就可获得著作权保护;邻接权的取得须以著作权人的授权及对作品的再利用为前提。7) 专利申请日确定的法律意义1.专利保护期限的确定。专利保护时限都是自申请日起算的,什么时候届满根据申请日确定。92.专利性的确定。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是一般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的(抵触申请除外) ,现有技术的是根据申请日 (有优先权日的是优先权日 )确定的,申请日前公开的就是现有技术,此后的就不是。8) 专利申请原则1、形式法定原则。申请专利的各项手续,都应当以书面形式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否则不产生效力。2、单一性原则。(1)一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应仅限于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但是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2)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应当限于一种产品所使用的一项外观设计。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的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3、先申请原则。(1)两个以上的人就同一发明创造提出专利授权申请的,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申请的人。同时提出申请的由各申请人协商,协商不成的驳回申请。(2)申请日期的确定。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如果邮戳不清,以专利局收到申请之日计算。直接向专利局提出申请的以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有优先权的以优先权日为申请日。4、优先权原则。国际优先权发明、实用新型为 12 个月;外观设计 6 个月。国内优先权发明、实用新型为 12 个月;外观设计无国内优先权。9) 不授予专利的 7 个项目1.违法的发明创造;2. 科学发现;3.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如语言的语法、速算法) ; 4.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5.动物和植物品种(动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除外);6.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7.其他不授予专利的技术领域。10) Trips 协议的基本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1)国民待遇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在于:确保各成员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对其他成员之国民提供的待遇,不得低于基本国国民。 (2)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目的在于平等对待所有的外国人,这一原则尤其可用于某些外国人在在一国享有不同于或超出于当地人的特殊待遇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