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难点和对策研究_第1页
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难点和对策研究_第2页
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难点和对策研究_第3页
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难点和对策研究_第4页
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难点和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2010 年 10 月,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指出,“十二五” 时 期,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关 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过这一时期的努力,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站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台州有必要对目前的小康社会发展进行重新评析,以确定继往开来的实践方案。因此,本文在分析小康社会的内涵、台州全面小康社会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十二五 ”期间 台州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 难点问题,并探索提出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思路。一、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 1979 年 12 月 6 日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把“小康 ”引申描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并提出了在 20 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 以及“三步走”的战略构想。2002 年,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2007 年,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大会报告,提出全国要确保到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浙江作为发达省份,省委省政府提出在 2015 年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台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亦提出 2015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这样一个目标,是为了贯彻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使我市在更高的平台上又好又快地发展。(二)基本内涵。全面小康的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有人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也有人说,小康的社会也就是小车的社会。这些说法自有它一定的道理,但它体现的主要还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水平。本文以为,全面小康社会是比总体小康更高水平、更全面、更平衡的小康社会,需要用综合性指标来衡量。换言之,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强调的是经济学上的指标;全面小康社会,强调的则是社会学方面的指标,是一个全面、系统、综合、整体、均衡的社会发展指向。因此,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可以作这样的理解:(1)经济方面: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进展,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减小,生态良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政治方面: 党的领导制度进一步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民主形式丰富、民主渠道拓宽;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取得新进展;全面改革的攻坚期基本结束,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3)文化方面: 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上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4)社会建设和民生方面: 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趋于合理;“五有”问题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以上成果的基础上,冲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以及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核心内容的,超越了“生活型的 ”更高水平的 现代化发 展,就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政治保障、智力支持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强劲的主体动力。二、目前我市小康社会进程的现状和综合评价(一)现状。按照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五大类24项指标组成,每项指标按照在整体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给出权重,5个发展方面的权重值由各自指标的权重汇总得出。整体指标体系权重值为100。总体实现程度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即各子体系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由单个指标评价结果结合该指标权重加权计算,单个指标的评价分正指标、逆指标和区间指标。2009年台州全面小康实现90.8,其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实现程度分别为94.5、92.2、88.5、82.6、96.1。 (详见附表一)(二)综合评价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并有望于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据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09 年测算结果(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还没有发布),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 93.5%,台州为 90.8%,达到了 90%以上的“ 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的目标。其中有 11项指标 100%实现,有 3 项指标接近实现 100%,有 10 项指标实现程度低于 95%(图 1)。这为 2015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并提供了可能。2009 年,台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是 90.8,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距离 2015 年完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差 9.2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要增加 1.54 个百分点。从 2006年至 2009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来看,每年都呈增长趋势,分别增长 4.3、3、1.8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 3.03 个百分点,按此发展趋势,2015 年完全可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图 1:2009 年台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 年实现程度指标名称 单位 目标 值 2009 年台州数值台州 浙江人均地区生产值 美元 4000 5183 100 10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4 4 100 87.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0000 24429 100 100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9000 10006 100 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 85 93.73 100 100城镇登记失业率 % 4.5 3.72 100 100地区人均 GDP 差距倍数 倍 4 3.11 100 96.10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 倍 1.5 1.42 100 92.59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 % 70 92.9 100 100万元 GDP 综合能耗 吨标煤 0.72 0.531 100 97.30实现程度100%11 项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米 9.4 9.8 100 100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 80 79.4 99.3 100每千人拥有医生数 人 2 1.94 97.0 100接近完成3 项 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0.4 0.411 97.3 97.97三产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45 41.7 82.7 95.87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60 51.7 86.2 96.5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45 41.8 92.9 95.56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10 8.1 81.0 81.50R&D 经费 占 GDP 比重 % 1.5 1.35 90.0 100社会保险覆盖率 % 90 38.26 42.5 51.2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 倍 2.2 2.44 90.2 89.45每万人拥有律师数 人 2.5 0.92 36.8 58.40社区(村)依法自治达标率 % 90 80 88.9 98.89实现程度95%以下10 项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例 % 70 56.2 80.3 100注:(1)根据 2010 年发布的全国人口“六普” 资料,台州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55.54%,实现程度为 92.57%;浙江省为 61.62%,实现程度为 100%。(2)根据 2010 年的统计结果,我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5%,已经达标。另外,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已具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从主要经济指标看,2010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2415.12 亿元,人均达到4.16 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41.1%以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提高到 80%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 310.62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64.88 亿元。从百姓生活水平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72 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13万元。全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 34.6%,农村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 36.3%。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6 岁以上。从基础设施建设看,全市公路总里程 11300 公里,公路密度达百平方公里 120 公里;甬台温铁路通车,台金高速公路、诸甬高速公路建成,新增高速公路 146 公里,新建成二级以上公路281 公里、农村公路 4350 公里,实现通村率、硬化率“双百”目标;电网建设强势推进, 110 千伏以上变电站达到 102 座;台州机场改造有效提升航空服务能力,旅客吞吐量突破 60万人次。根据目前的发展基础和趋势,经过努力,台州到2015 年完全有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制约我市小康社会建成的重点和难点在新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虽然 2009 年我市刚刚越过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门槛,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面临很多难点和问题。(一)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三农” 。2011 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十二五” 期间,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实现农民自身的现代化。这是因为:(1)农村人口占台州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当前,农村人口的比重过大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最大的制约因素。台州作为浙江的人口大市,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从人口的城乡构成来看,2010 年,全市总人口已达 583 万人,其中市镇人口105 万人,农村人口 477 万人,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1.8%之多。这一数字表明,台州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仍不高,农村人口仍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压力。要实现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必须使大多数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农业人口变为工业人口。如果不能加快这一转变过程,就会大大影响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进程。(2)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产业。工业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借助于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迅速向现代化迈进。而农业则受资源、体制和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增速缓慢。农村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很低,劳动生产率也必然低,2010 年农业产值只占全市 GDP总量的 6.6%。(3)农民是整个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改革开放之初缩小了的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些年再一次被拉大,台州城乡收入之比为 2.4:1;全市有 18 万人口低于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有 42 万人口低省级贫困线需要帮扶;而农村刚刚越过温饱线的一部分人口,收入很不稳定。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成为台州全面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4)“三农”问题影响和制约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近几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内需不足问题,从城乡市场看,主要是农村需求不足;从产业分布看,主要是农业发展滞后;从人口分布看,主要是农民需求不足。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又反过来影响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重点在“三农” 。(二)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在社会发展。台州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目标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社会建设方面的问题。我市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的调整、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区域差距等并不一定就能随着全面小康经济目标的实现而自然而然地实现。根据全面小康测评体系五大类 24 个指标对总的实现程度影响的不同(所占的权重的大小),以及目前农村经济、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指标的发展水平较低或仍在总体小康水平,通过与有关部门座谈和走访调查,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制约我市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不协调,服务业总量偏低。目前我市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 ”的格局,但离 “三二一” 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服务业总量仍然偏低。台州人均 GDP 已经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但 2010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41.7%,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9%),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60-80%的水平。(2)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于台州市来说,要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 6000 元的全面小康目标,难度和压力并不是很大,难就难在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防止农民收入两极分化上。近年来,台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态势,城乡居民收入比 2000 年为 2.151,2009年达到 2.441;从地区差距来看,县市之间差距仍然较大,2010 年全市人均 GDP 为 41582 元,最高的玉环县为 73892元,最低的仙居县为 20405 元,相差 3.62 倍。(3)工业化城市化推进不协调,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据统计,体现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为 51.7%,反映出我市人口集聚程度低、人口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化偏低的结果不仅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 、小城 镇发展无序化、生态环境恶化等“ 农村病” 的 产生。(4)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偏弱。由于我市撤地设市时间较短,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保障历史欠帐较多,社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在全省处于相对落后水平。一是社会保险覆盖率偏低。2010 年全市社会保险覆盖率 53.8%,除工伤保险外,其它四项基本保险的参保率远远低于全省水平,其中民营企业社会保险覆盖率低已经成为当前我市社会保险发展中主要问题。二是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投入不足。据统计,2009 年我市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