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研究_第1页
大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研究_第2页
大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研究_第3页
大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研究_第4页
大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研究按照市委要求和市领导安排,市发改委、统计局、经委组成联合课题组,对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进行了专门调研。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地区及典型城市经济结构演变,深入剖析大庆经济结构现状,提出了推进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建议。 一、结构优化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经济结构,是指社会经济的构成及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各种经济成份、生产要素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变化规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以及城乡结构等。经济结构合理,可以产生发展活力和动力,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失调,会对国民经济产生阻滞甚至破坏。实践表明,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及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一)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就是抓住历史机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引导经济,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推动经济变革的诸多因素中,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每次跨越式发展都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下实现的。19 世纪初期,以农业为主的美国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由流动的劳动人口和席卷西方的工业革命,大力发展工业,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1894 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面对全球经济大萧条,在经济危机中采取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复苏,并在二战结束后建立了培训、吸引人才的机制,搜罗全球的科技人才,大力发展能源、金融服务、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了又一次大的跨越。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美国生态环境严重污染,70 年代初期遭遇能源危机、中期出现通货膨胀,80 年代日本和西欧经济的崛起,美国的汽车、钢铁、半导体、客机制造等传统产业领先优势明显削弱。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紧紧把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带来的契机,适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使信息产业成为重要支撑,经济发展实现了再一次跨越。经过三大产业、工业内部、区域经济等一系列结构调整和变革,美国的汽车、钢铁、客机制造等一些传统产业的优势进一步巩固,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服务业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率先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社会。美国 100 年来四大产业部门结构变化情况3日本是一个只有 37 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人口高达 1.3 亿,自然和矿产资源非常贫乏,经济在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变革中快速崛起。一是 19 世纪 50 年代进行的“ 明治维新” ,推动了工业发展,迅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步入世界发达国家前列。二是二战后的 20 年里,日本以加快重化工业发展为核心,坚持“ 重化工 业偏重型、投 资主导型、美国依存型” 的发展原则,通过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各种管理措施和指导办法强力干预产业和市场,对重点发展的幼稚产业在财政、税收、金融、科研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利用“倾斜生产方式” 、“培育基干产业” 等做法,大力 发展煤炭、钢铁 、石油化工、造船、现代纺织等主导产业,实现了战后经济快速发展。三是 20 世纪 70年代石油危机之时,日本面对煤炭、纺织、造船等产业资源枯竭、劳动力成本增加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实施了以节能和减少对资4源依赖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在采取“振兴出口” 等一系列政策和各种救济措施对“夕阳产业” 进行援助和挽救的同 时,大力发展汽车、家电、机械、半导体组装加工等朝阳产业,并使其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实现了经济腾飞。四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面对战后经济景气最长的低迷时期,加快了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中心的结构调整步伐。在制造业方面,不断压缩传统制造业生产能力和规模,大力推进以降低生产成本为核心的国内制造业并购重组与结构调整,加快了传统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推动了制造业继续发展。在第三产业方面,大力推进 IT产业化进程,使日本快速进入以 IT 技术和产业推进经济增长的新时期。经过历次结构调整和战后 50 多年的发展,日本已基本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体、制造业为支柱的典型“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结构体系。2005 年日本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 达到 3.6 万美元,位列世界最富裕国家的第 10 位。欧洲的英国、法国和亚洲的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沿海发达城市,也都是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国内外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方向与趋势伴随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充分利用人才、技术、资本等优势,快速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5从发达国家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高到低普遍呈现“三二一” 特点。第一产业 的比重普遍下降,在 GDP 中所占比重较低。日、美、加、英、法等国的第一产业在 1980 年时就降到 5%以下,1998 年时进一步降到 3%以下,同期韩国、墨西哥则分别由 14%和 8%降到 5%。第三 产业快速发展,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上述国家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除韩国外均在 1980 年超过 50%,韩国到 1998 年时也超过 50%。第二产业(工业)稳定发展,比重略有下降。发达国家第二产业的比重在 1980 年平均为 40%左右,到1998 年为 30%左右。其中,美国在 1980 年时已降到 33%,制造业仅为 22%,到 1998 年时进一步降到 26%和 18%。部分发达国家 2005 年三次产业结构情况国家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美国 1.2 22.3 76.5日本 1.3 30.4 68.3德国 1.1 29.1 69.8法国 2.7 24.9 72.4韩国 3.7 40.8 55.5新加坡 0.1 33.8 66.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近 30 年努力,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 年的 3624 亿元增长到 2006 年的 209407 亿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 4 位,经济结构也明显优化。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6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快速增长。2006 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11.8:48.7:39.5,与 1978 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16.3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上升 0.5 和 15.8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已接近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中期水平。从所有制结构看,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国有经济比重明显下降。1980 年国有经济比重高达 82%,到 2005 年仅占 33.4%,以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的其他经济成份所占比重达到了37.5%。从城乡协调发展上看,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城市略快于农村。1978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343.4 元和 133.6 元,2006 年分别增长到 11759 元和 3587 元,分别增长 33.2 倍和 25.8 倍;1985 年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分别为 673.2 元和 485.5 元,2005 年分别增加到 7942.9 元和 4126.91 元,分别增加 10.8 倍和 7.5 倍;1978 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57.5%和67.7%,2006 年分别下降到 35.8%和 43%。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的趋势更加明显,2006年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3.7:55:41.3、珠三角地区为2.76:50.92:46.32,与 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1952-2005 年我国三次产业变化情况701020304050601952一1955一1960一1965一1970一1975一1978一1980一1985一1990一1995一2000一2001一2002一2003一2004一2005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三)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挑战与启示资源型城市是在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产业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的严重制约,普遍面临结构调整的挑战。美国休斯敦是哈里斯县的首府, 是得克萨斯州最大的城市, 也是全美第四大城市。1901 年休斯敦地区发现石油并大量开采,拉动经济快速发展。1914 年休斯敦市修建长达 40.22 公里直通墨西哥湾的海运航道,建立休斯敦港,大力发展炼油企业,1930年得克萨斯东部再次发现大油田,休斯敦成为全美最大的石油开采和炼制基地,30 年代中期休斯敦的石油产量占到全世界的1/2,1941 年炼油能力占到全美国的 1/3 以上。40 年代,正值资源型产业发展鼎盛时期,休斯敦开始大力发展制药、医疗、石化等产业,在政府直接和间接资助下,建立了极富盛名的得州医学中心和十几家大型化工企业,同时带动交通运输、钢铁、石油8石化装备、建筑等行业快速发展,60 年代初美国政府在休斯敦建设最大的约翰逊宇航中心,使休斯敦的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发展更具活力。80 年代中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世界油价下跌和石化行业大萧条,休斯敦市经济严重受挫,失业率一度高达10%。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休斯敦市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大力推进产业多元化,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政府投资的港口、宇航中心、卫生医疗中心,孵化出一大批小型高科技企业,现化服务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又一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到 90 年代末,休斯敦已经摆脱了对能源经济的依赖,成为美国高技术中心之一、四大金融中心之一,完成了石油资源型城市到产业多元化、经济持续增长新型大都市的转变,经济竞争力在美国大城市中首屈一指。休斯顿城市发展示意图1836 1900 1940 1970 1980 2000德国鲁尔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20 世纪 50-60 年代,拉动了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高速增城市建立发现石油油价高,达到顶峰石油城 城市发展陷入困境拓展产业链条,形成综合科技城市9长,其钢铁产量占全国 70,煤炭产量高达 80以上,经济总量曾占到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1/3。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鲁尔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和传统产业受到严重挑战,过度开采造成资源趋于枯竭,生产成本直线上升,产品市场萎缩,工人大量失业,经济萎靡不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德国政府加大了对鲁尔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一是发挥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分别成立老工业基地振兴调整机构,制定规划加强指导;二是加大对老工业区的投入,大力改善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状况;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四是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结构多样化,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五是构筑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鲁尔地区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煤炭、钢铁、电力、化学、机械成为新的五大工业部门,再次成为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撑。鲁尔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机械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运入铁矿石煤炭工业丰富的水源丰富的煤炭资源辽宁阜新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煤电生产基地之一,从新中10国成立到 2000 年底,阜新累计发电 1500 亿千瓦,生产原煤 5.3亿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阜新可以开采的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可采储量仅剩余 3.3 亿吨,而且处于深煤层,开采成本高、难度大,过度依赖煤炭产业使阜新经济一度停滞不前。由于阜新转型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在资源旺盛时期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优化经济结构,资源枯竭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通过替代产业有效弥补,造成了城市经济实力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当前,阜新正在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其他产业,经济转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达到辉煌时期的实力和水平需要付出异常艰苦的努力。从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情况看,各国政府和城市都是把产业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