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耕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论文及开题报告_第1页
静宁县耕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论文及开题报告_第2页
静宁县耕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论文及开题报告_第3页
静宁县耕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论文及开题报告_第4页
静宁县耕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论文及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题 目 静宁县耕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学 院 姓 名 专 业 学 号 班 级 研 究 类 型 综 述 型 指 导 教 师 提 交 日 期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指导教师 职称 职务毕业论文类型 研究综述 论文题目 静宁县耕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一、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中极其宝贵的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它是粮食生产能力的保证。我国耕地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仅 0.08 亩,这些年耕地面积又急剧减少,全国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甚至略有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用地还存在严重的粗放经营现象。近年来,人们对于耕地的数量质量情况十分关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但耕地剧减的势头不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然而地处甘肃东部的静宁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地区,是黄土高原的典型旱农业区,该县耕地资源严重的不足,多以旱地的利用为主。而近今年来由于不适当的耕作砍伐,造成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给当地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就单从静宁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我们也必须全面的分析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静宁县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文献综述21 世纪头 20 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以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为主要特征的矛盾凸显期。就土地资源而言,随着人口高峰、工业化高峰和城镇化高峰的相继逼近,我国土地利用问题将日益严重。以耕地保护为例,2005 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仅为18. 31 亿亩,由于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业建设占用等导致耕地减少的因素将继续存在,加上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匿乏、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负面影响日益增大,全国耕地保有量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到 2010 年保持在 18 亿亩目标的难度非常大。虽然我国耕地保护和发展用地的矛盾现在已经并将更加尖锐,但土地利用粗放、浪费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并在某些地区或某些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专项调查结果,截至 2004 年底,全国共有闲置土地 107. 93 万亩,空闲土地 84. 24 万亩,批而未供土地 203. 44 万亩,合计 395. 61 万亩。另外,根据有关估算,我国城镇土地至少还有 40 潜力,如果加以有效利用,每年可节约出近 60%的耕地占用数量。要缓解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控制耕地过快减少势头,必须尽早改变土地资源低效、粗放利用状况,切实转变用地观念。针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中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集约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达到节约用地效果,已成为政府和普通民众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国务院把国土资源部定位为宏观管理部门之后,更应把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作为现阶段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决策依据。中央领导曾多次对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做出过重要指示。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机制,全面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温家宝总理批示,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集约和节约用地,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曾培炎副总理更是明确提出,要“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近年来,为了切实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信息中心集中优势力量,围绕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了形势分析与战略研究。在国土资源部和有关司局领导的支持下,信息中心2005 中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将国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作为主题内容,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耕地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三、研究方法:查阅资料 确定题目 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四、论文撰写框架引言1 区域概况2 静宁县耕地利用现状2.1 耕地以旱地利用为主,宜农耕地资源不足2.2 耕地、林地、草地占地比例失调2.3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4 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严重3 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3.1 提高耕地质量,扩大益农耕地面积3.1.1 改造中低产田3.1.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3.1.3 防治耕地污染3.2 平衡耕地、林地、草地占地比例3.3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3.4 强化耕地保护意识3.5 完善耕地资源保护的政策体系3.5.1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3.5.2 坚决执行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3.5.3 在土地管理制度中加入耕地质量的保护制度3.6 大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五、结语六、可行性论证本文的论证主要采用先查阅大量相关文章及文献,然后经过对当地情况的分析,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特点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达到笔者的目的。七、进度安排2009 年十一月底查阅资料确定题目2010 年三月月初开题报告2010 年三月中旬初稿2010 年四月中旬二稿2010 年五月中旬三稿2010 年五月下旬定稿八、主要参考文献1 刘成刚, 孙翠兰.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河南国土资源, 2005(4): 10-11.2 静宁县国土资源局. 静宁县 2008 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R. 甘肃平凉市: 平凉市国土资源局, 2008.3 赵元忠. 以科技为支撑加快甘肃节水灌溉的发展进程J. 经济观察, 2008, (5): 47-48.4 马巨革. 黄土高原区耕地保护与对策建议J. 华北国土资源, 2009, (1): 33-35.5 任海林. 静宁县干旱特征现状及改善措施初探 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8, 44(4): 267-268.6 胡道平. 浅议农村土地流转J.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13): 136-137.7 静宁县国土资源局. 静宁县 2006 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R. 甘肃平凉市: 平凉市国土资源局, 2006.8 静宁县国土资源局. 静宁县 2007 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自查报告R. 甘肃平凉市:平凉市国土资源局, 2007.9 金山, 赵峰, 任建红. 论呼和浩特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 (13): 26-27.10 邓蓉 , 黄漫红 . 论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 现代化农业, 2009, (10): 29-39.11 杨旭. 静宁县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甘肃农业, 2004,(3): 42-39.12 赵曦, 何国松.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探讨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 21, (5): 17-20.13 唐为库. 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技制约因素探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6, 15(8): 58-60.14 闫斐, 陈博宁. 我国农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分析J. 农技服务, 2009, 26(10): 86- 87.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 月 日二 级学 院审 核意 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原 创 性 声 明本 人 郑 重 声 明 : 本 人 所 呈 交 的 论 文 是 在 指 导 教 师 的 指导 下 独 立 进 行 研 究 所 取 得 的 成 果 。 学 位 论 文 中 凡 是 引 用他 人 已 经 发 表 或 未 经 发 表 的 成 果 、 数 据 、 观 点 等 均 已 明确 注 明 出 处 。 除 文 中 已 经 注 明 引 用 的 内 容 外 , 不 包 含 任何 其 他 个 人 或 集 体 已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科 研 成 果 。本 声 明 的 法 律 责 任 由 本 人 承 担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论 文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年 月 日 目 录摘要 .1关键字 .1Abstract.1Key words.10 引言 .21 区域概况 .22 静宁县耕地利用现状 .22.1 耕地以旱地利用为主,宜农耕地资源不足 .22.2 耕地、林地、草地占地比例失调 .32.3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42.4 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严重 .53 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63.1 提高耕地质量,扩大益农耕地面积 .63.1.1 改造中低产田,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63.1.2 防治耕地污染 .73.2 平衡耕地、林地、草地占地比例,提高耕地生产力 .73.3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73.4 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减少对耕地资源的浪费 .83.5 制定和完善耕地资源保护的政策体系,减 少对耕地的占用 .83.5.1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 .83.5.2 坚决执行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83.5.3 将耕地质量的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到土地管理制度中 .93.6 大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94 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1静 宁 县 耕 地 利 用 现 状 及 可 持 续 利 用摘要 静宁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属于温带半干旱地区,是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农业区。该县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以旱山地的利用为主,大多属于中低产田。目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耕地、林地、草地占地比例失调,种植业结构单一,人口增长过快,社会需求日益俱增,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已成为本县耕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提高耕地质量,防止耕地减少,控制人口增长,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成为实现静宁县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关键字 耕地资源 利用现状 可持续利用The Utility Status and Sustainable use of Cultivated landIn Jingning CountyAbstract: Jingning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Gansu Province, in the temperate semi-arid regions, is one of the typical dry farming areas of Loess Plateau. The land resources in the county are relatively scarce. Most of the used are of dry mountains, they are low-yielding fields. At present, the eco-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natural disasters, the ratio imbalance of farmland, woodland, grassland coverage, singularity of crop cultivation, excessive population growth, increasing social demand and the low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re the major problems of land use in the county. Therefore,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 of limited land resources is the key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using.Key words: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Utility status, Sustainable use0 引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中极其宝贵的资源,特别2是耕地资源,它是粮食生产能力的保证。静宁县人多地贫,耕地面积又逐年减少,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甚至略有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用地还存在严重的粗放经营现象 1。近年来,虽然人们对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十分关注,并采取了一些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的措施。但耕地剧减的势头不减,耕地质量下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论文通过调查静宁县耕地利用状况,基于静宁县国土资源局的相关数据,分析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现静宁县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区域概况静宁县位于甘肃中部,是甘肃省 18 个干旱县和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该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 1600 米2245 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 7.1,无霜期 159 天,年均降水量 479.3 毫米,蒸发量为1 469.2 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 3 倍,干旱灾害比较严重。全县人口 46.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3.64 万人。全县耕地 150.89 万亩,山旱地占 93%。立地条件差,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大县。2 静宁县耕地利用现状2.1 耕地以旱地利用为主,宜农耕地资源不足2008 年静宁县耕地坡度分级统计情况为:总耕地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