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专业译员和口译初学者汉译英过程中衔接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1页
基于语料库的专业译员和口译初学者汉译英过程中衔接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2页
基于语料库的专业译员和口译初学者汉译英过程中衔接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3页
基于语料库的专业译员和口译初学者汉译英过程中衔接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4页
基于语料库的专业译员和口译初学者汉译英过程中衔接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C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Cohesion in C-E Interpreting Between Experienced Interpreters and Starters基于语料库的专业译员和口译初学者汉译英过程中衔接方法的比较研究2目录 21. 简介 32. 文献综述 32.1 关于语篇与英语衔接手段的研究 32.2 关于语篇衔接手段与翻译连贯性的探讨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内容的重点 33.2 研究方法 33.2.1 研究的理论依据 33.2.2 关于语料库 33.2.3 语料库的建立 33.2.4 数据的收集 33.2.5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43.2.6 标记符号 5 4. 分析与比较 54.1 指称 (Reference) 54.1.1 人称指称 (Personal Reference) 54.1.2 指示指称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64.1.3 比较指称 (Comparative Reference) 64.2 替代 (Substitution) 与省略 (Ellipsis) 64.2.1 名词性替代 (the nominal group) 64.2.2 动词性替代 (the verbal group) 74.2.3 小句替代 (the clause) 84.3 连接 (Conjunction) 84.4 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rence) 105. 结论 105.1 结构 115.2 逻辑 115.3 客观及正式程度 116. 参考文献 1131. 简介英语的衔接是一种机制与手段,它是将话语的前后部分联系起来的语言成分,而所谓的衔接就是指语义的联系,也就是把不同的句子在语义上联系起来。英语的衔接是语言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同样,英语的衔接也为语言学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以及更科学细致的依据。本论文将具体到口译这一情境下,研究口译中的衔接方法和手段,并比较专业译员和口译学习者衔接的使用,进而给出合理的意见。研究英语口译学习者在口译过程中的表达习惯,可以根据语言学的理论范畴,细致深入地研究译者在口译中使用的各种衔接手段,再通过将其与其他群体(如英语为母语人群,专业议员等等)的表达习惯进行比较,总结出口译学习者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更科学有效的练习,以便进一步提高。本论文旨在依据英语的衔接这一范畴所提供的理论知识,研究已具备较良好英语基础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译练习中衔接手段的使用习惯;并通过与专业议员的口译表达进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寻找改进的方法。本次研究是基于两个不同的语料库进行的。研究的整个过程包含语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根据整个语料库进行数据方面的统计、分析等等过程。2. 文献综述2.1 关于语篇与英语衔接手段的研究语篇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而语篇的概念和术语的界定都没有统一。关于语篇,Beaugrande 认为英语语篇可以看作是一个句子之间相互衔接、文内意思相互连贯的有机整体;我国学者刘辰诞则认为, “篇章(语篇)这一术语指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或交际事件” 。衔接不仅是构成语篇的重要成分,也是语篇得以连贯,交际目的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对衔接的定义和包括的范围,学者也持不同意见。Hoey(1991)认为,衔接是篇章内句子里的某些词或语法特征,是能将该句与前后的句子连接起来的手段和方式。韩礼德认为,从词义上所有的结构都应该是衔接的,但并不是在语法的层面上才有衔接力。关于衔接的概念,可以认识到的几点是:(1)衔接不仅存在于句际之间,也存在与句内;(2)衔接不仅是一个形式概念,同样也是一个语义概念;(3)衔接不仅有语法手段,也有词汇手段。在语篇衔接理论方面,韩礼德夫妇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自从韩礼德和哈森在 1976 年合作发表了 Cohesion in English 后, “衔接”一词正式成为语篇分析的一个被人广泛使用的术语。随后,衔接理论在国内也得到了发展;国内学者胡壮麟、朱永生等对衔接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按照韩礼德夫妇的分类,衔接手段共有五类,分别为: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其中,照应、省略和替代、连接表达的都是语法关系;词汇衔接表达的是词汇关系。2.2 关于语篇衔接手段与翻译连贯性的探讨传统翻译观念中,将句子视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即“注重研究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及言内关系,将翻译过程视为把一种文字材料转换成另一种文字材料,把一种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改编成另一种语言产物的过程。 ”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兴起,人们已逐渐摆脱了传统语言学和语法学的束缚,将语言研究的重心由句子转为语篇。为此也有语言研究者将语篇分析延伸到翻译领域。 “翻译活动所处理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词句,而是由互相关联和制约的词语和句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语篇。因此建立明确的语篇意识,不论在翻译实践还是在翻译研究中都十分重要。 ”译者在翻译时,首先需要对原文语篇内部的各种衔接手4段进行分析,以便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语篇层次上的意义与功能对等。译者必须尽可能保全和复现原文语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才能使译文语篇结构严谨、行文流畅、语气贯通。3. 研究方法3.1 研究内容的重点本论文重点研究的内容为中国汉译英口译学习者在口译过程中,与专业的汉译英译员在口译实战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语篇衔接手段运用上的差别。其中,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衔接时所使用的手段方式,以及不同方式所使用出现的频率。通过对比与研究,从而将所得的成果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并为中国的口译学习者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建议。3.2 研究方法3.2.1 研究的理论依据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首先最为重要的一步是弄清英语中衔接手段的方式与种类。为此,我们参考了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从而将衔接手段细化为:指称(reference) 、替代(substitution) 、省略(ellipsis ) 、连接(conjunction)以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以上五大类;并进一步了解每一类衔接的具体表现方式,从而为之后的语料标记提供专业的依据。3.2.2 关于语料库就方法而言,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为实证法,即通过大量的例证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所谓的实例,指的是在实际使用的口头语料。在此,我们使用了两种语料库进行分析。我们所用的第一个语料库为 CLIC,此语料库由 33 篇口译译文转写成的文本构成;其中,这些口译译文出自于具有较好英语基础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练习,而口译文本的转写过程则严格还原了口译录音中的真实情况。CLIC 语料库中的语料的平均长度为 314 词,而此语料库的总词汇量达到 10352 词。我们所使用的第二个语料库命名为SMC(Spokesman Corpus) ,其中的语料素材取自于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专业口译译员的现场口译文本。这些文本共 83 篇,平均长度为 722 词,语料库的总词汇量达到 59908 词。我们选择 SMC 这样的语料库作为对比的范本,原因在于 SMC 中的语料与 CLIC 中的语料的文本内容具有相似性;此外,SMC 中的语料文本转写自中国专业议员的现场翻译,因此在翻译的质量上具有较高的水准。与此同时,通过随后的标记与分析,以及两个语料库所得到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英语学习者和专业译员在衔接手段的运用上已达到哪些共性,又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向专业译员进一步学习的。3.2.3 语料库的建立CLIC 及 SMC 语料库中的语料由文本转录者根据自己的口译录音,严格遵照原录音的内容,按照要求格式转写为 TXT 格式的文本。3.2.4 数据的收集根据衔接手段相关的语言学知识,对转录文本进行标注。其中,不同类型的衔接手段将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以便之后对不同种类的衔接手段分别进行统计和整理。此过程全部为人工标注。53.2.5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此部分主要围绕两步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以及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其中AntConc 3.2 对这一部分提供主要技术支持。针对数据的整理,首先分别导入两个语料库,然后再通过“检索”功能分别统计每一种衔接手段在整个语料库中所出现的次数,从而计算出其出现频率。针对数据的分析,由于已经统计出两个语料库中每种衔接手段分别出现的次数(与频率) ,因此可以将两个语料库的每一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发现英语学习者与专业译员在衔接手段的运用上所存在的差别,并进一步提供给英语学习者改进的建议。3.2.6 标记符号本论文中标记符号由以下组成:Reference 指称= Personal Reference 人称指称=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指示指称= Comparative Reference 比较指称Substitution 替代= the nominal group 名词替代= the verbal group 动词替代= the clause 小句替代Ellipsis 省略(略)Conjunction 连接增补( addition)= adversative 转折= causal-conditional 因果= temporal 时间Lexical coherence 词汇衔接同一词= Synonym 同义词/近义词= hyponymy 上下位词概括词4. 分析与比较4.1 指称 (Reference)指称有三种类型:人称指称、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4.1.1 人称指称(Personal Reference)指运用话语情景中的功能、通过人称类别表现的指称。人称形式具有衔接功能的指称在英语表达中非常普遍,包括口译笔译当中。我们将研究对象中的人称指称分为三种类型:称代词、所有格限定词和所有格代词。(见表 1) 这些指称项目通过说明某个事物在话语情景中的功能或作用而和它形成指称关系。表 1 人称指称语义类别 存在的 所有的语法功能 主词 修饰语类别 名词(代词) 限定词人称:讲话者听者讲话者和其他人其他人,男性其他人,女性其他人,物体物体;语篇段落I meYouWe usHe himShe herThey themItoneMineYoursOursHisHersTheirsitsMyYourOurHisHerTheirItsOnes6泛指人称据 AntConc 软件统计,此类指称在 CLIC 和 SMC 语料库中分别出现 511 次和 1168,频率分别约为 0.05%和 0.02%。如下表。语料库 频数 频率CLIC 511 4.95%SMC 1168 1.95%如果继续将此类指称细化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根据软件统计便不难发现,专业译员选择第一人称指称作为衔接的频数要远少于口译学习者使用频数。特别对于 I, me, my 这三个非常主观化的人称,译员中仅出现 32 次,而在口译学习者的语料中则出现高达 91 次。相较而言,对于相对客观的 we 的使用,在译员中出现 245 次,而在口译学习者中却仅出现68 次。除了第一人称指称上的使用频数差别外,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在 it 的使用上。译员中it 使用高达 143 次,而在学习者语料中仅有 28 次。同样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专业口译的客观程度和正式程度较高。根据以上数据,站在翻译的角度我们发现,专业口译员对于口译整体的客观性把握较高,在人称指称中,多使用客观程度更高的 we 和 it 而避免使用 I, me, my 等主观性较强的代词作为衔接方式。4.1.2 指示指称 (Demonstrative Reference)指示指称是运用在远近程度上的不同位置表现的指称。 (见表 2)当然除了表中所列,在一些表达中还有一作为附加语的指示词,尤其是在小句的开头,比如 in that case, that being so, after that, at this moment,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这些等等。表 2 指示指称语义类别 可选择的 不可选择的语法功能 修饰语/主词 附加语 修饰语类别 限定词 副词 限定词远近关系:近远This theseThat thoseHere nowThere thenThe软件统计出的结果如下:语料库 频数 频率CLIC 590 5.71%SMC 1184 1.98%通过分析发现,两个语料库中作为指示指称的 the 使用频率最高。学习者语料中 the 的使用频率之所以更高,是因为 the 的使用不当造成。因此,在指示指称这一方面,通过翻译的比较我们发现,口译学习者应多注意定冠词the 的使用方法,以提高口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4.1.3 比较指称 (Comparative Reference)是运用相同或相似性表现的间接指称。 (见表 3)一般比较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此相似性可以取相同的形式,即“两个事物” 之间实际上是同一样东西,比如:Its the same cat as the one we saw yesterday; 也可以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比如,Its a similar cat to the one we saw yesterday. 7特殊比较表示在某一特殊性质方面事物之间的可比性。这种性质可以是数量的比较,也可以是质量方面的比较。表 3 比较指称语法功能 修饰语:指示语/形容词 次修饰语/附加语类别 形容词 副词一般比较:相同一般相似相异Same identical equal similarAdditional otherDifferent elseIdentically Similarly likewise so suchDifferently otherwise特殊比较: Better, more 等比较级形容词和数量词So more less equally我们对比较指称也同样做了分析和整理,结果如下:语料库 频数 频率CLIC 110 1.07%SMC 57 小于 0.01%尽管从整体来看两者并未显示出太大差别,但是如果进一步细化到“一般比较”与“特殊比较” ,那么我们会发现,译员中多倾向于使用一般比较,以 other(119 次)和 same(11次)居多;而对于口译学习者来说,一般比较全部仅有 31 次,反而倾向于使用比较级。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相比于副词性的比较指称,不论专业译员还是初学者都更倾向使用形容词性的比较指称。以 equal, similar, different 和 similarly, likewise, differently 这两组形容词和副词比较,形容词组出现频率在 SMC 和 CLIC 中分别为 13 次和 8 次,而副词组仅有分别各 1 次。4.2 替代(Substitution)与省略(Ellipsis )替代(Substitution)与指称的区别在于替代是一种措词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意义关系。区分方法是,替代是介于语言项目的一种关系,比如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或短语与短语之间的关系;而指称是意义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且,替代是语篇内的一种关系。替代项目是一个用来代替某一重现项目的标记。而省略(Ellipsis)实际上就是替代的一种特殊形式 零替代。我们的论文对省略这一衔接不多做研究。关于替代有如下三大类型:替代是一种语法关系,是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意义上的关系,所以定义的标准时替代项的语法功能。在英语中,替代项有三种:名词,动词和小句,所以替代有三种形式: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4.2.1 名词性替代(the nominal group ):主要有 one; ones;same。替代词 one/ones 通常被用作名词词组的主语,只能用来替代一个本身是名词词组主词的词项。One/ones 预设某些在名词性词组中被用作主词的名词,用来填充“ 主词”位的替代标记。替代词 same 起到衔接作用常常与 the 同行。The same 可以预设包括任何修饰成分的整个名词词组。语料库 频数 频率CLIC 0 0SMC 13 小于 0.01%4.2.2 动词性替代(the verbal group):do(does, did, doing, done)8与名词替代词一样,替代词 do 是语篇衔接的基本来源之一。语料库 频数 频率CLIC 0 0SMC 7 小于 0.01%4.2.3 小句替代(the clause):so, not.小句替代有三种类型:引述、条件和情态。三种类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假设的,都是使所在小句处于从属地位,这些可以从结构中反映出来。So 和 not 在小句替代的应用相似,只不过一个具有肯定意义,一个则是否定意义。4.3 连接 (Conjunction)连接是句间意义相互联系的一种衔接手段。连接成分本身并没有衔接意义,而是通过它们特定的意义间接地具有衔接作用。在英语中,将连接分为四个范畴:增补关系(addition) ,转折关系(adversative) ,因果关系(causal-conditional )和时间关系(temporal ) 。And, yet, so 和 then 可以被认为是典型地表达这四种宽泛连接关系的最简单形式。它们彼此之间也有重叠交互。这些连接关系,由于有对谈话内容、交际关系或者所处环境的期待,所以这些关系中存在着内容层面上的衔接。连接关系总表外部/内部 内部的(如果未做其他说明)增补简单增补:增补:and, and also否定:nor, and not选择:or, or else强调的复合体:增补:fatherless, in addition, besides选择:alternatively非强调的复合体:后续想法:incidentally, by the way 同位语:解说:that is, I mean, in other words举例: for instance, thus对比:相似:likewise, similarly, in the same way非相似:on the other hand, by contrast转折“正”转折:简单:yet, though, only包含“and”:but 强调:however, nevertheless, despite this对比:声明:in fact, actually, as a matter of fact对比(外部):简单:but, and强调: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at the same time修正:意义:instead , rather, on the contrary措词:at least, rather, I mean删除:封闭:in any case, in either case, whichever way it is开放:in any case , anyhow,at any rate, however it is因果一般因果关系:简单:so, then, hence, therefore强调:consequently,because of this特殊因果关系:原因:for this reason, on account of this逆向因果关系:简单:for,because特殊因果关系:原因:it follows, on this basis结果:arising out of this目的:to this end条件:(包括外部):简单:then强调:in that case, in such an event, that being so概括:under the circumstances逆向极性:otherwise, under other 分别的:直接分别:in this respect, in this regard, with reference to this逆向极性: aside from this9结果:as a result, in consequence目的:for this purposeWith this in mindcircumstances时间简单时间关系:顺序:then, next, after that同时:just then, at the same time之前:previously,before that结论:一般:finally,at last关联形式:顺序:firstthen总结:at firstin the end复合体(只限外部):立刻:at once, there upon打断:soon, after a time重复:next time, on another occasion特指:next day, an hour later持续:meanwhile终结:until then即时:at this moment内部时间关系:顺序:then, next, secondly结论:finally,in conclusion关联形式顺序:first,next总结:finally当时当地:过去:up to now, hitherto现在:at this point, here未来:from now on, henceforward总结:总结: to sum up, in short, briefly恢复:to resume, to return to the point上表为本论文做标记时的定位词,并按上表分为增补、转折、因果和时间四类。下面进行具体比较说明。就增补关系来讲,两个语料库使用频率上相差无几。但是在内部使用的比例上,and 和also 的使用几乎相同,nor 的使用上译员出现 8 次而初学者未出现。另外,or 的使用上初学者语料库中多偏向口语化,比如典型的使用包括:in 20 years or even longer 等。而在译员中or 的使用则呈现出较为典型的作为增补关系的衔接。因此就这点来讲,译员的正式程度更高。语料库 频数 频率CLIC 142 1.38%SMC 756 1.26%就转折关系来讲,二者使用差别并不十分明显,均集中在 but(46 次和 70 次), rather(12 次和 20 次)和 however(各 10 次)上。在此不再细作分析,但是作为翻译的角度来讲,还是建议多使用连接关系总表中的其他词汇,以丰富口译内容,提高口译质量。语料库 频数 频率CLIC 47 0.45%SMC 98 0.16%就因果关系来讲,是使用频率最低的连接,特别是 because 和 so 这种标志性的因果关系连接,其中几乎不出现在专业译员的译文中。单就 so 一词分析,在初学者的使用中,多集中用于口语性、非正式性的连接,比如 You are going to visit the United States soon, so l expect或者 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the list so l can等等。初学者的这种使用不仅没有达到因果转折的应有效果,反而使得语体显得正式不足。语料库 频数 频率CLIC 25 0.24%10SMC 27 小于 0.01%就时间关系来讲,着重分析 then 的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