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农业用地规划_第1页
第十章 农业用地规划_第2页
第十章 农业用地规划_第3页
第十章 农业用地规划_第4页
第十章 农业用地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农业用地规划【内容提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用地是粮、棉、油、果品、林副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如何集约利用农业用地,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出率是农业用地规划的重要任务。本章主要介绍农业用地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重点内容】掌握耕地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教学要求】认识和掌握农业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农业用地规划的主要内容,掌握农业用地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本章主要内容 耕地规划 园地规划 林地规划 牧草地规划 水产用地规划第一节 耕地规划我国耕地概况耕地是指人类经常实施耕翻、耕耘、平整等耕作措施的土地。耕地是可受人类控制的生态系统。1、耕地构成 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996 年,全国农用地面积为 65545 万公顷(98.32 亿亩),建设用地面积为 3526 万公顷(5.29 亿亩),其他为未利用地。耕地面积为 13004 万公顷(19.51 亩),其中,旱地占 74.4%,水田占 25.5%2、耕地质量 质量较好,一般和较差的耕地大约各占 1/3。 全国现有低洼地约 6000 万亩,盐碱地 1 亿亩,风沙干旱地 1.4 亿亩,水土流失地 1 亿亩,红壤低产地约为 1.8 亿,坡耕地 4 亿亩。3、耕地利用 采用多熟制和集约利用,复种耕地约占 1/2,复种播面占总播面的2/3,复种土地上生产的粮食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3/4。4、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耕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耕地肥力下降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田生态系统特点耕地生态系统又称农田生态系统。指在耕地(农田)范围内,以作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特点:1、生物群落简单2、缺乏自动调节能力3、开放物质循环4、需要投入辅助能源耕地利用应遵循的原则:1、保护和珍惜耕地2、集约利用耕地,不断提高耕地生产力3、建设结构合理、“三效益”统一的农田生态系统,建成以农田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并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包括农田、水域,人工林、家畜家禽等系统在内的复合农田生态系统)耕地内部规划是在既定耕地面积前提下,如何组织耕地合理利用。是对耕作生产要素的系统配置和整体优化,包括耕作方式、地块、水系、田间道路和农田林网等的系统配置。任务:1、严格控制耕地面积,保证粮食生产2、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内容: 耕地利用组织形式 耕作田块规划 田间灌排渠系规划 田间道路规划 农田防护林规划 田间设施综合规划一、耕地的组织形式指实施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轮作制度的耕地利用方式。1轮作田区组织形式(固定轮作或分区轮作)2耕作田块组织形式(单田轮作)(一)轮作田区组织形式(固定轮作或分区轮作)在轮作田区之间按照一定顺序,在时间和空间上轮换种植作物。轮作田区是指作物轮换种植的基本单元。实行条件:1、具备本地区科学的轮作制度;2、种植计划比较稳定,年际间作物种植面积变幅不超过 5-10%;3、土地使用范围稳定和产权明晰,土地集中连片,农田基本建设标准较高,以保证年际作物产量较为均衡。不足之处:灵活性差,不适宜市场经济的要求。(二)耕作田块组织形式(单田轮作)是在同一块耕地上按时间先后安排作物的轮作顺序,特点:各田块之间不存在作物的轮换关系,而且这种耕地组织形式对田块大小没有特定要求,很适合当前农户经营的特点。比较灵活,较为普遍。不足之处是作物配置分散,年际间作物种植比例和作物产量不稳定。二、耕作田块配置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对耕作的其他要素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有直接影响。(一)耕作田块的长度适宜的田块长度,应有利于: 提高机械作业效率 合理组织田间生产过程 提高灌溉效率 平整土地。田块长度的确定:考虑机械作业效率;考虑灌溉要求,要根据末级固定渠道要求的适宜长度和控制面积来确定田块的长度。农渠长度一般为 400600 米是适宜的;考虑到地形条件;1、机械作业要求田块长度决定着拖拉机组的工作单程:工作单程长(或称拖拉机开行长度),机组转变次数就减少,则机械作业效率就高。反之,则机械作业效率就会降低。不同机组情况不同;2、灌水组织工作和土地平整的要求 田块长,提高机械效率,但对灌水和土地平整造成一定困难。1)田块过长,平整工程量增长,2)田块过长,沿长边配置渠道,流量流速增大,可能引起冲刷,增大输水距离和输水损失,易造成上段多,作物受浸,下段作物受旱,3)从排水来看,为控制地下水位低于临界深度以下,使水尽快送到斗沟、支沟,因此农沟不宜过长。所以,田块长度可在 500-800 米,平原长些,丘陵地区短些,旱作地区可长些,灌区短些。(二)耕作田块的宽度1平原地区宽度的确定:以便于 机械作业 灌溉:末级固定渠道的间距,200-300m 防护:田间林带的间距。一般为树高 25-30 倍。平原地区田块宽度可在 200-400m 左右。水稻地区可窄些,旱地可宽些。2需要排水地区的宽度的确定:以排水沟间距来确定。一般在 200 米左右。(三)耕作田块的规模1一般规模在 150-200 亩(1013.33hm 2):根据上述的长宽。2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不同地区,经营方针不同,种植作物不同,地块规模差别大。一般在平原机械旱作地区,为发挥机械效率,地块规模较大,在丘陵水田地区,规模不可能太大。(四)耕作田块的外形1设计原则:为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创造良好条件,田块力求规整。 田块最好是长方形、方形,其次是直角梯形,平等四边形; 田块的两个长边要呈平行和直线; 不能把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田块的短边设计得过斜; 不能把田块设计成形状不干规整的三角形和多边形。2不规则地形下的设计不同形状地段的田块设计各种形状的耕地外形(五)耕作田块的方向是指田块的长边方向。主要考虑以下要求:1光照条件: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2有利于机械作业和水土保持:为减少地表径流与土壤冲刷量,提高机具的使用效率,在坡地上田块方向应沿等高线方向配置,在土壤粘重和过湿情况下,地块长边沿等高线呈一定角度布置。3有利于降低地下水要求:田块长边垂直于地下水流向,以利于截排地下水。4有利于防风要求:为达到最好的防风效果,应使主林带与主害风向垂直。耕作田块的长边应与主害风方向垂直或接近垂直。5方便交通:(六)耕作田块的质量组成要求耕作田块内土壤、坡向和坡位一致。三、田间灌排渠系配置田间灌排渠系:指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以下及其所围成的耕作田块内的临时渠道(毛渠、毛沟、灌水沟、畦等),即田间调节网。下面介绍田间明渠的配置要求:一般要求1)要与其他有关规划项目紧密配合,要结合田块、林带、道路的配置综合考虑:一般应将田间沟、渠沿田块界线配置,做到田块规整,便于耕作和灌溉。2)要考虑地形条件和机耕要求:因地制宜,因各地自然条件,各种作物的要求不同合理布置。3)尽量利用田间原有工程设施,以减少工程量和财力消耗4)布置田间渠时应注意与上一级渠道的水位衔接,以利灌溉和排水。(一)平原地区田间灌排渠系的布置有两种情况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的布置形式和田间临时渠系的布置形式。1、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布置1)灌排相邻布置:即灌水农灌与排水农沟相邻布置适用于一面坡地地形区。2)灌排相间布置:农渠向两侧灌水、农沟承接两侧的排水。适用于小地形起伏地区。有利于两面排水,减少渠道渗漏损失,但修渠工程量大,减少了田面宽度,对机耕效率有影响。3)上灌下排与灌排合渠:上灌下排也叫竖向结合形式,即排水沟为暗沟,暗沟上面为灌水渠。节约耕地,但投资大,不便于控制地下水位,影响作物产量和增加灌溉用水量。2、田间临时渠系的布置1)纵向布置:毛渠布设方向与灌水沟,畦的方向一致,间距 50-80 米;双向控制,间距加倍。2)横向布置:毛渠布设方向与灌水沟,畦的方向垂直,间距 50-100 米。双向控制,(二)山丘地区南方山丘地区的耕地根据地形特点和所处部位,分为冲田、塝田、岗田三种类型。岗田为位于岗顶上的耕地,地势高,两边坡水,主要怕旱。冲田是两个山岗之间的低平地,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易涝易渍。塝田是冲岗之间坡地上耕地,地面倾斜,坡度较大,多等高修成梯田,塝田怕旱。龙胜龙脊梯田渠系配置: 岗田的排灌渠系布置:一般沿岗脊布置斗渠,在斗渠两侧开农渠,排灌结合。在岗头部分按宽岗头和窄岗头布置。 宽岗头:农渠垂直等高线布置,毛渠沿等高线呈水平方向布置 窄岗头:斗渠垂直等高线布置,农渠也垂直等高线布置,毛渠沿等高线随弯就势布置。 冲田的排灌渠系布置:应以排为主,结合灌溉。 小冲田不开冲心沟,呈“月”字形布置。 在大冲田内,一般增开冲心沟,呈“用”字形布置。 上小下大的冲田,排水布局在上部呈“月”字形,下部呈“用”字形布置。 旁田的排灌渠系布置:应以灌为主结合排水。一般采用斗、农两级渠道。斗渠平行等高线布置,农渠垂直等高线布置。(三)低洼排水地区主要是确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考虑不同作物对地下水深度的要求和土壤质地。(四)井灌区应解决好三个问题:井数、井距和井位1、井数的确定如果地下水丰富,单井出水量大,利用地下水可以浇完全部土地时,井数的确定可以按单井灌溉面积去除井灌区总面积计算。井数井灌区面积/单井灌溉面积2、井距的确定:一般按单井灌溉面积确定井距,也可以按单井影响半径(影响单井出水量的距离)确定井距。井距为单井影响半径的两倍。3、井位确定1)考虑地形因素:把井位确定在地形较高部位,以便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2)考虑地下水流向:在地形平坦地区,井网多按网络布置。在近河地区,可沿岸成直线状排列。3)在地下水天然水力坡降较大的地区,井网应垂直地下水方向排列。(五)喷灌区(自学)思考题:如何布置管道?如何布置喷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缺乏,应大力发展喷灌,主要涉及管道和喷头的布置。四、田间道路布置农业生产中运输特点:1、货运量大(产量秸杆施肥量)2、运输距离短3、运输工具落后4、运输任务季节性强(作物收获时运输量大)5、费工多(主要由人、畜力承担)目前农村道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1、分布密,占地多,2、路线弯曲、布局不合理3、技术状态不良,不利于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运输工具的要求。是田间生产和运输的动脉,联系县与乡、乡与村、村与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