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性肝病PPT课件_第1页
脂肪性肝病PPT课件_第2页
脂肪性肝病PPT课件_第3页
脂肪性肝病PPT课件_第4页
脂肪性肝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脂 肪 性 肝 病Fatty Liver Disease,温州医学院附二院消化内科 林李淼,1,概述,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4,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多,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易感因素两次打击学说 第一次:肝细胞内脂质过量沉积 第二次:肝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5,病理,大泡性或以大泡性为主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为特征单纯性脂肪性肝病 肝小叶内30%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硬化 小结节性肝硬化,6,临床表现,起病隐匿,少数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严重者出现黄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大,7,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转氨酶升高、 -GT升高超声检查、CT平扫 肝脏密度普遍降低,肝/脾平扫密度比1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是确诊NAFLD的主要方法,判断预后的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8,诊断和鉴别诊断,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有易患因素: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g,女性70g;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除原发疾病外,可有乏力、肝区隐痛、肝脾大等症状及体征;血清转氨酶或-GT升高、转铁蛋白升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影像学诊断标准肝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娥病理学标准,9,治疗,针对原发并、危险因素治疗药物治疗患者教育 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是治疗肥胖相关NAFLD的最佳措施,10,预后,单纯性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炎肝硬化,11,酒精性肝病 ALD,12,酒,13,14,15,16,酒精性肝病 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慢性肝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患病率4-6%,17,流行病学国内,18,病因和发病机制乙醇的代谢,乙醇,乙醛,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MEOS),乙醇脱氢酶(ADH)过氧化氢酶,乙酸,乙醛脱氢酶(ALDH),水、CO2,辅酶(NADPH) O2,外周组织内,乙醇主要在小肠吸收,90在肝内代谢,肝微粒体内,氧化型辅酶(NAD),还原型辅酶(NADH),19,病因和发病机制 乙醇的肝损害机制,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乙醛蛋白质乙醛-蛋白加合物 直接损伤和诱导免疫攻击代谢耗氧小叶中央区缺氧,20,病因和发病机制 乙醇的肝损害机制,氧应激 MEOS产生活性氧NAD消耗,NADH增加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低氧血症,酒精浓度过高血流动力学紊乱,21,病因和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饮酒习惯(饮酒量及时间)遗传和基因 性别 女性ADH低其他肝病营养状态,22,饮酒习惯,酒精摄入量 40 g/日且5 年,ALD 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80 g/日且10 年,易致肝硬化,不同的酒精饮料 单饮葡萄酒者比饮啤酒和白酒者发生酒精性肝硬化的危险性要小得多。,饮酒方式 空腹饮用白酒和混合饮用多种酒类, ALD 患病率较高。,23,遗传和基因,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相关细胞色素P450 2E1 基因位点C2/C2乙醇脱氢酶基因位点C2/C2、C2/C1、C3/C2中国人和日本人的ALDH同工酶的活性较低,24,性别,女性体内ADH含量较低女性对乙醇的敏感性高于男性,同样摄入量易导致ALD的发生,25,感染,HBV、HCV与酒精产生协同的肝毒性效应病毒感染可以增加机体对酒精的敏感性,26,营养状态,肥胖可能与乙醇协同作用,加重、加速了肝脏的损害继发性营养不良,27,病理,主要为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伴有小泡性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依据病变肝组织是否伴有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28,病理-酒精性脂肪肝,依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据所获取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4度(F04): F0 ALT升高 AST/ALT2,ALT、AST多小于500IU/LAST、ALT、GGT、Tbil、PT和MCV等指标升高,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40,影像学检查,B超可见肝实质脂肪浸润,多伴有肝脏体积增大CT平扫可显示肝脏形态学改变及分辨密度变化,41,B超,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远场回声逐渐衰减,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42,CT,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1,*,*,43,病理学检查,确定分期分级判断严重程度和预后,44,诊断和鉴别诊断,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 40 g/d,女性 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80g/d。酒精量换算公式为:g=饮酒量(ml) 酒精含量(%)0.8(酒精比重)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45,诊断思路,是否存在肝病肝病是否与饮酒有关是否合并其他肝病如确定为ALD,则其临床病理属哪一期,46,鉴别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肝硬化,47,治 疗,治疗原则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48,戒酒,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主要措施,其他治疗措施都应以戒酒为基础。戒酒过程中应注意戒断综合征的发生。,49,营养支持,在戒酒的基础上应提供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C、K及叶酸,50,药物治疗,(1)多烯磷脂酰胆碱 对酒精性肝病患者有防止组织学恶化的趋势(2) S腺苷甲硫氨酸、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 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51,药物治疗,(3)糖皮质类固醇 可改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率(4)美他多辛 (吡哆醇L-2-吡咯(烷)酮-5-羧酸盐酯)可加速酒精从血清中清除,有助于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和行为异常,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