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宝山区一模语文_第1页
2011届宝山区一模语文_第2页
2011届宝山区一模语文_第3页
2011届宝山区一模语文_第4页
2011届宝山区一模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山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一、阅读(80 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6 题(16 分)高 考#资%源¥网 yjw语言是无须保卫的邹启宇中国绝大多数人世世代代讲汉语,长期以来没有感受到汉语有危机。前些年,有人说现在中国人的汉语退步了,英语学多了,祖国的汉语处于危急存亡之秋,要起而保卫汉语。后来不仅汉语要保卫,似乎汉语方言也要保卫了。2005 年,有人说上海话要消失了,孩子不会说上海话了,于是一时间掀起了一股“保卫上海话”的小浪潮,最近,广州有人又无中生有地制造有关当局“推普废粤”之说,提出岭南文化垂危,号召保卫粤语。其实,这些耸人听闻的说法都与语言本身的发展无关。高考#资%源¥网 yjw一些语言因为负载着更多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使用的人多,就更为强势;一些语言人们渐渐少用,通行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甚至逐渐消失,需要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加以保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比如满语,它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清兵入关后,清朝朝廷的语言和公文既用汉语汉文,又用满语满文,自乾隆时代中期以后,各地满族逐渐以汉语为母语,在朝廷中满语也越来越少使用;满文通行更少,渐渐专用于官方的一部分记录,到了今天,只有黑龙江少数 9 镇的老人和部分语言学家还能使用满语,能听能说的不到两百人。过去有人说中国“一穷二白”。“白”指的是中国文化、教育落后,文盲多。其实这只说到一面,另一面是以汉语文为栽体的文化是极其博大精深的。浩瀚的四库全书也只能包含它的一部分,还“白”吗?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的元代和清代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一个统治中国 97 年,一个统治中国 268 年,时间也不能说短,但立国以后也不得不以汉语汉文作为官方的通行语言文字。高考#资%源¥网 yjw那么,人数较少的民族,他们的语言是否必然会被排挤而不得不消失呢?不然,比如西双版纳,近几十年来汉语通行的范围日益扩大,傣族中青年能讲普通话的越来越多。但汉语的通行只不过扩大了傣族群众的活动范围,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傣语并不因此削弱,那里的傣族互相之间照样讲西双版纳傣话。最后一任“召片领”(西双版纳傣王)刀世勋先生不仅精通傣文化,而且熟悉汉文化,能用流利的傣汉两种语言讲课,带研究生,用两种文字撰写著作。这种情况,正是因为在西双版纳傣语和至少使用了 700 年的傣叻文中,蕴藏着丰富的具有特殊价值的傣文化,它并不因汉文化的传播以及它同汉文化的密切交流而被替代或受到削弱。高考#资%源¥网 yjw有人说,我们的青年学生英语学多了,要少学英语,多学汉语。这个话我赞成一半,就是我们的青年学生一定要学好汉语文,起码,口语要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站起来能侃侃而谈,最好是说得头头是道,不要以后当干部离开稿子就讲不了话:书面表达要条理清晰,基本上没有病句错字。虽然如此,英语仍然是要下功夫学好的。举一个例,如果电脑是中国人发明的,如果互联网是中国人发明的,那现在全世界都在学汉语。然而不是,电脑和互联网是使用英语的人们发明的。你不懂英语就掌握不好现代信息技术,必然使自己在世界上信息不对称,据统计,2008 年,全世界的信息量 67%来自美国和西欧。互联网中的资料,87%是英文的,全球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 ISTP)中,80%以上的检索资料是英文的,美国和西欧许多信息公司靠高价卖数据库发财,而这些数据库都是英文的。你不学英语,不努力学好英语,怎么知己知彼,怎么取得世界上大量先进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发展我们的国家?语言是无须“保卫”的。我不担心汉语会在同外界交流中削弱,而且我坚信汉语中普遍应用的普通话必然会在国内外进一步推广。如果你真想保卫某种语言, 保卫某种方言,办法其实很简单,你努力增加它的社会经济文化载荷量,使它更丰富,使它更优美,让更多的人来使用它吧。1某种语言能够得到发展的关键因素是:_ (2 分)2对第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在结构上,这段文字承接上文最后一句,又引出下文的论述。B这段文字将两类不同的语言作对比,阐述了语言兴衰的规律。C这段文字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它是全文立论的主要依据。D. 作者认为只有趋于消失的语言才能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保卫它。3第段先谈学好汉语文的道理,然后再论述要努力学好英语的必要性,结合语境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 分)4第段方框内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A还是 B不是 C甚至 D或者5第段列举傣族人之间依旧用傣语交流及刀世勋先生精通傣汉两种语言的事例,其作用是:_ 。(2 分)6.联系全文,概括其中作者就“汉语危机”问题所发表的见解。(3 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7-12 题(20 分)心头一杯冷咖啡陈 思鼓浪屿是厦门人心头的一颗朱砂痣,窗前的一抹明月光,是他们永远还不完的旧。因为鼓浪屿是绝无仅有的音乐之岛,它与它的音乐,使厦门从滚滚红尘中跃升仙境。鼓浪屿被称为“音乐之岛”,一方面是因为小岛诞生了无数音乐大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培育天才的音乐土壤之深厚:面积不足 1.87 平方公里的地域,竟聚集了 500余家钢琴,钢琴密度居全国之最。 500 架钢琴,不是 500 架神龛。比起鼓浪屿人对待电器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乐器们却像不时走访的穷朋友,彼此知根知底,礼数就马马虎虎了。这音乐,是如此日常化。它是贴着生命攀援起伏的藤蔓,它是闽南人见惯不惊的稀粥咸鸭蛋。 50 年代,祖父不惜血本专辟 40 元购“曼陀铃”一把,寄回家供年轻的父亲消遣。父亲闲暇时,与弹奏手风琴的大伯父、拉小提琴的二伯父与同样拉提琴的邻居叔叔组成四重奏。父亲后来又短暂沉迷口琴与小提琴若干年,不想以此糊口,亦不求技艺精进,那把口琴与提琴最后也不知所踪。 到了我这一代,好乐之风不减,对音乐却无任何形式上的敬畏。小提琴的琴弓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双刃剑。每次授琴,只要老师迟到,琴弓就是男孩子们互相砍杀时手握的十八般兵器;每次老师告状,父亲抓起琴弓一顿臭揍,它又瞬间变成家法。在这些音乐之外的奋力挥动中,马尾做的弓毛一根根地掉落下来,岁月飞逝。 在别的地方,音乐是被供奉起来的;而在这里,音乐是贴肉长的,音乐从未作为急功近利的谋生手段。几代人的音乐教育,都是无心插柳式的。听天由命,有的最终长成参天巨木,大多数人永远是路边随手捋的一把青草。 教会曾经承担了音乐在岛上的撒播任务。非要引经据典的话,黄河钢琴曲改编者殷承宗,出生于基督教家庭,替父亲的大太太刷皮鞋、整理房间,赚到了两美元。一美元买了琴谱,另一美元则用来跟外国牧师太太学习识谱。许斐平音乐天赋的展露,源于教堂司琴手的母亲张秀峦某次因故缺席。当时才 5 岁的他手脚并用爬上琴凳,竟无需翻看琴谱,将所有圣诗无误演奏至终场。歌唱家兼医生的林俊卿,祖父林温人是厦门竹树脚礼拜堂的创办人,母亲廖翠绸是虔诚的基督徒,他本人 5 岁就能演唱整部闽南圣诗,担任儿童唱诗班的领唱。即使是我读过基督教小学的祖母,在接近九十高龄依然可以眯着白内障的眼睛,翻看歌谱。不用专业、系统的音乐教育,基督教家庭、教堂、礼拜与圣诗,就是上一代岛民的音乐必修课。 我们这一代人的音乐教育,离不开鼓浪屿的那所音乐学校。旧址是荒凉的鸡山路上一座旧教堂。全部由笨重粗砺的花岗岩砌成,墙壁斑驳厚达一米,门窗颇有大和风范,采光极差,蛛网遍布的厕所修在主楼之外。校门两边是基督教会的基地,时常野猫出没。当时条件看似简陋,其实遭际却颇离奇。我们的“音乐欣赏”课是在殷承宗、殷承典兄弟的祖宅(准确的说是客厅地板)进行的。当时厦门音乐学校校长是殷承典先生。他是著名音乐家殷承宗的二哥,也是这一音乐脉络在岛上的留守男士。鸡山路上,有他的殷家祖屋,全部闽南花岗岩石砌成,冬暖夏凉,卓妍异色,有幽森的门户、阁楼与狭窄望不到尽头的木梯。尤记当初,校长打开音响,塞进录像带或唱片,给一众孩子讲解动物狂欢节、天鹅湖,胡桃夹子等名曲名刷。他激情澎湃,我们都坐在地上,或玩,或打瞌睡。这是封存了提琴的我对童年的追忆,还是对曾经生我养我的海岛的最后一点致敬?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座岛屿被迅速卷入了厦门的整体发展战略。历任政府,总有一些莫名的政策,以鼓浪屿作为招徕资本的金字招牌。今天的鼓浪屿每天接待越来越多的陌生游人,再也没有以往的风情,对于本土居民来说,老房子年久失修,加上医院搬迁,人口老化,学校因为收不到足够的学生而一间间撤销。小岛越发不适合居住,同学、师长纷纷搬走。喧嚣,压倒了琴声终于有一天,厦门人开始纷纷抱怨:“鼓浪屿不再像当年的鼓浪屿了。”音乐正在从岛上全面退潮。以此为代表的鼓浪屿黄金时代的衰败,已然无法挽回。无论厦门人承认与否,现在的鼓浪屿只是我们心头的一杯冷咖啡,韵味不再。即便你在回忆里,把它热了又热。7第段开头:“到了我这一代,好乐之风不减,对音乐却无任何形式上的敬畏。”从下文找出“我”这一代对音乐并不敬畏的具体表现。(1)_ _;(2) 。(2 分)8第段“喧嚣,压倒了琴声”一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9分析结尾句的表达作用。(3 分)10找出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两项 ( )( )(6 分)A父亲把琴弓作为家法狠揍孩子,主要是为了表现家长对孩子学习音乐要求之严。B第 段以接近九十高龄患白内障的祖母还能翻看乐谱,突出岛人对音乐的热爱。C文章对作为音乐学校的旧教堂建筑描写,用意是突出环境荒凉,教育条件简陋。D第段写学校校长、殷家祖屋、名贵音响等,都体现当时的音乐教育非同寻常。E文章语言凝练、形象而又幽默风趣,表现了作者无限追悔之情与乐观进取精神。F文章先写岛人音乐情感,次写几代人音乐教育,最后写鼓浪屿变革,脉络井然。11从修辞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段作赏析。(3 分)12文章开头称鼓浪屿是“心头的一颗朱砂痣,窗前的一抹明月光”,结尾称鼓浪屿是“心头的一杯冷咖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4 分)(三)默写。(6 分) 【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13(l)是处红衰翠减, 。(柳永八声甘州)(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3)夕阳下,酒旆闲, 。(马致远山坡羊潼关怀古)(4) ,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5)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6) ,依旧青山绿树多。(朱熹水口行舟)(7) ,惟别而己矣。(江淹别赋)(8)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4-16 题。(8 分)绝 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14这首诗描写了春夏之交 的气候特点。(1 分)15全诗调动多种感觉来描写时令特点,请作分析。(4 分)16分析第三句“怪来一夜蛙声歇”在诗中的作用。(3 分)(五)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 17-21 题。(17 分)何武传皮日休何武者,寿 之骁卒也。故为步卒将,戍邻霍岳 。岳生名藓 ,有负其贩者,多强暴民。民不便,必诉于将。武之至也,责其强暴者,尽擒而械之,俟簿圆,将申寿守请杀之。强暴之党惧且死,乃诬诉武于寿守,且曰:“不顺守命,擅生杀于外。”寿之守严悍不可犯,苟闻不便于民,虽剧寮 贵吏,皆得辱杀之。至是闻武罪,如乳虎逼触,怒蝮遭伤,其将害也可知,乃命劲卒将命拲 武至府。武已知理可申,不奈守严悍,必当受枉刑,乃乐而俟死矣。至则守怒而责武以其过,武善媚对,又肢体魁然,长于投石拔距 之事,守雅爱是类,翻然释之,黜其职一级。武曰:“吾今日不归地下,真守之赐也。请得以命报。”居未久,寿之指邑 日枞阳,野寇四起,其邑将危。武请于守日:“此真某毕命之秋也。”守壮之,复其故职,奉命为贰将,领偏师自问道入枞阳不意伏盗发于丛翳问,兵尽骇逃,武独斗死。【注释】 寿:州名。 霍岳:地名。 荈:茶。 剧寮:重要的属官。寮,同“僚”。拲:两手带上镣铐。 投石拔距:当时军中习武游戏, 指邑:属县。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1)尽擒而械之 ( )(2)乃乐而俟死矣 ( )(3)翻然释之 ( )(4)不意伏盗发于丛翳间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民不便,必诉于将 因击沛公于坐B尽擒而械之 掘野鼠去草食而食之C虽剧寮贵吏,皆得辱杀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D至则守怒而责武以其过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 分)(1)不顺守命,擅生杀于外。(2)守壮之,复其故职。20文章以“怒而责武”、“翻然释之”、“壮之”来表现寿州太守对何武态度的变化,分析其主要作用(3 分)21本文表现了何武 、 和 的品质。(每一小点的概括都在四个字以内)(3 分)(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 22-26 题。(13 分)杂 说罗隐珪璧 之与瓦砾,其为等差,不俟言而知之矣。然珪壁者,虽丝粟玷纇 ,人必见之,以其为有用之累也;为瓦砾者,虽阜积甃盈 ,人不疵其质者,知其不能伤无用之性也。是以有用者丝粟之过,得以为迹;无用者具体 之恶,不以为非。亦犹镜之与水,水之于物也。泓然而可以照,镜之于物,亦照也。二者以无情于外,故委照者不疑其丑好焉,不知水之性也柔而婉,镜之性也刚而健。柔而婉者有时而动,故委照者或摇荡可移;刚而健者非缺裂不能易其明,故委照者亦得保其质。【注释】珪璧:一种玉器。 丝粟玷纇:丝粟,细小。玷纇:瑕疵,缺点。 阜积甃盈:阜,山。 甍,井。 具体:全体。22第一段以“珪壁”比喻 ,以“瓦砾”比喻 。(2 分)23对“为瓦砾者,虽阜积甃盈,人不疵其质者,知其不能伤无用之性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些瓦砾,即使堆积如山,人们不会非议它的本质,是因为知道这不能妨碍它无用的本性。B那些瓦砾,虽然堆积如山,人们不会嗤笑它的本质,就在于知道这不能改变它无用的事物。C那些瓦砾,虽说堆积如山,人们不会指出它的本质瑕疵,是因为知道这不能损害它无用的本性。D那些瓦砾,纵然堆积如山,人们不会嘲讽它的本质缺点,就在于知道这不能伤害它无用的事物。24分析第二段中镜与水的异同。(4 分)(1)相同点: (2)不同点: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3 分)26概括两段文字的观点。(2 分)(1) (2) 二、作文(70 分)27阅读以下文字,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人在框框内久了,就成了“囚”,人有时因环境条件的限制不能离开框框,可是心可以,心在框框外就是“思”,人虽在框内,可以想着窗外的蓝天,只要思想不受到有形框框的限制,仍然可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宝山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一)(16 分) 1(负载更多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2 分)2D(3 分)3照应文章开头“现在中国人的汉语退步了,英语学多了 ”及这一段开头“要少学英语,多学汉语”的言论展开议论,使议论更有针对性;在论述学好汉语文的基础上,强调说明学好英语的必要性,使议论更加全面、辩证。(4 分)4D(2 分)5以此说明人数较少民族的语言未必因被排挤而消失是对前述有些语言“通行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甚至逐渐消失”观点的补充,更进一步阐述文章中心。(2 分)6(1)保卫汉语的说法都与语言本身的发展无关;(2)以汉语文为载体的文化是极其博大精深,(从历史上看,)不会有危机感;(3)汉语不会在同外界交流中削弱,而且汉语中普遍应用的普通话必然会在国内外进一步推广。(3 分)(二)(20 分)7(1)琴弓成为男孩子们互相砍杀时手握的十八般兵器(2)校长讲得激情澎湃,我们都坐在地上,或玩,或打瞌睡。(2 分)8大意:经济发展的大变革使鼓浪屿音乐氛围消失了。(2 分)9大意:独立成段,强调了鼓浪屿韵味不再,以此结尾更增添了文章的感伤气氛。(3 分)10D F(6 分)11(3 分)示例 l:最后一句作者连续运用两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音乐对岛人的影响之深,同时也表现了岛人对音乐的随意态度,从两方面突出了音乐在鼓浪屿的日常化。示例 2:化用禅宗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一语,原本是佛教中用来比喻明心见性的意思,这里却以此表示岛人对家用电器爱护有加,将超凡脱俗的宗教思考移用到世俗化的生活情境之中,收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12将鼓浪屿比作“朱砂痣”、“明月光”,寄托作者对这个“音乐之岛”美好的深切的怀念之情,又以“一杯冷咖啡”作喻,对当今鼓浪屿音乐黄金时代衰败的现实表达了失望、无奈之情。(4 分)(三)默写(6 分)(1)苒苒物华休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两三行未曾着岸 (4)香雾云鬟湿(5)万里送行舟 (6)今朝试卷孤篷看 (7)黯然销魂者 (8)岂因祸福避趋之(四)(8 分)14.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冷暖交替)( 1 分)15.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先从视觉角度写“游子春衫”、“桃花飞尽”,再从味觉角度写“野梅酸”,预示春去夏来,天气转暖;接着从听觉与触觉的角度,以蛙声停歇与东风之寒写出气候忽然转冷。(4 分)16.本来春去夏来,天气转暖,自然也蛙鸣悠扬,到第三句诗意陡然一转,诗人生疑,不知为何蛙声一夜之间全部停歇,末句解开谜底,原来是天气转冷。这样写使诗歌结构上起承转合曲折有致(峰回路转、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别开生面),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从承上启下的角度讲也可以。共 3 分,第三句诗意分析 1 分;表达效果 2 分)(五)(17 分)17(1)戴上镣铐 (2)等待 (3)释放 (4)发动进攻(4 分)18. D(2 分)19.(5 分)(1)(他)不听从您的命令,擅自在外面杀人。(2)太守认为他是个壮士,恢复他原来的官职。20说明寿州太守对何武认识逐渐加深,从侧面表现了何武的人格魅力。(3 分)21为民除暴(正直);沉稳机敏(临危不惧);知恩图报(以怨报德);英勇顽强。(3 分)译文何武是寿州勇猛的军士。原来担任步卒将,驻守近邻霍岳,霍岳出产名茶,那些靠它来做买卖的人,大多是强暴之徒。百姓利益受害,必定向何武投诉。何武到了那里,追究那些强暴之徒,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并戴上镣铐。等到案宗齐备,将要上报寿州太手,请求处死强暴之徒。强暴之徒的同党怕得要命,于是在寿州太守面前诬告何武,又说:“(他)不听从您的命令,擅自在外面杀人。”寿州太守严厉凶悍不容冒犯,如果听说谁有不利百姓的行为,即使是重要的属官,显赫的官员,都会羞辱、杀掉他们。到这时听到何武的罪行,好像哺乳的母虎受到了侵犯,凶猛的蝮蛇遭到伤害,将对何武严加处置也就可想而知。于是下令精悍的士兵拿着太守的手令将何武戴上镣铐押到太守府。何武知道道理可以申辩,无奈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