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下腔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放置预防肺栓塞_第1页
永久性下腔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放置预防肺栓塞_第2页
永久性下腔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放置预防肺栓塞_第3页
永久性下腔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放置预防肺栓塞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久性下腔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放置预防肺栓塞一、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和病理(一) 静脉壁的损伤 静脉壁损伤时可击活血小板释放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导致血小板的凝聚、黏附形成血栓。(二) 血流缓慢 久病卧床,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及久坐不动等。因为静脉血流缓慢,在瓣窦内形成涡流,不仅击活内源性凝血系统,使血小板在血流中轴移向内膜,促成血栓形成。(三) 血液高凝状态 妊娠、产后或术后、创伤、长期服用避孕药、肿瘤组织裂解产物等,使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增加而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二、 表现临床和分型(一) 中央型,即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全下肢明显肿胀,患侧髂窝、股三角区有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及体温均升高。左侧发病多于右侧。(二) 周围型,包括股静脉血栓形成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为大腿肿胀,下肢肿胀往往并不严重。局限在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小腿剧痛,患足不能着地踏平,行走时症状加重;小腿肿胀前有深压痛,作踝关节过度背屈试验可导致小腿剧痛。(三) 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表现为全下肢普遍肿胀、剧痛,股三角区、月国窝、小腿肌层都可有压痛。分股白肿;表现体温升高和脉率加快;股青肿:表现皮温降低呈青紫色。如果股白肿治疗不及时往往转变成股青肿。摘要 目的 评价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YT)患者中预防肺栓塞(P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全部行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采用 B/BRAUN VENA TECH TM LP 滤器,滤器均位于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中.结果 18 例滤器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入,手术均获成功,无滤器释放不全、穿孔、脱落、移位、出血和滤器释放通路血栓形成。术后随访 18 例,随访时间 1-26 个月,未出现滤器移位、倾斜、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PE) 。结论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以安全和有效预防肺栓塞(PE)的发生,且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关键词肺栓塞/预防;下腔静脉滤器。1、 临床资料一、 一般资料:本组 18 例中,男 8 例、女 10 例,年龄 26-80 岁,平均 57.4 岁。左下肢(DVT)13 例,右下肢(DVT)5 例。发病时间 2-30 天,平均 12.7 天。主要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患肢肿胀、疼痛,站立和活动时胀痛加剧,Homans 阳性,患肢周径比健侧粗 2.0-13.5cm,平均 5.4cm。同时患者发病前有外伤、手术、长期卧床、恶性肿瘤等病史。本组全部病例均行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混合型15 例,中央型 2 例,周围型 1 例。术前均常规行胸片检查。二、 置入永久下腔静脉滤器的方法:本组 18 例均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B/BRAUN VENA TECHTM LP) 。全组病例均经股静脉入路释放滤器,滤器的置入在下肢(DVT)治疗前,DSA 下经健侧肢体采用SeIdinger 技术股静脉穿刺,插入 6F 血管鞘,送人 5F Cobra 导管造影,明确肾静脉开口位置以及下腔静脉无异常后,导入滤器释放器,使其尖端位于肾静脉开口水平以下 1-2cm 处,释放滤器。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释放完毕后拔管,局部压迫 10-15 分钟,摄片作为随访对照资料。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方法:本组 18 例均采用抗凝溶栓保守治疗,即患肢足背静脉穿刺,阻断大隐静脉,患肢足踝上方绑止血带,压闭下肢浅静脉而保持深静脉通畅。注入尿激酶 25 万 u 溶于 500mL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每天一次,药物经交通支到达深静脉,从而在局部起到溶栓的作用。同时经此通道注入低分之右旋糖酐 50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塞通 200mg 溶于250mL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每天一次,连用 14 天。皮下注射低分之肝素 5000u,每天 1-2 次,连用 14 天,定期检查 PT、APTT 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溶栓治疗完成后,口服华法令 2.5mg-5.0mg 每天一次,查凝血酶原时间,按国际标准比值(INR)调整药物剂量,使 INR 值维持在 2-3之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75mg 每天一次,至少 3 个月以上。2 结果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NT)的治疗结果:本组 18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中,均采用抗凝溶栓保守治疗,患肢疼痛缓解,肿胀消退,肌张力恢复正常。患肢周径逐渐缩小,由治疗前较健侧粗 2.0-13.5cm,平均5.4cm,缩小至较健侧粗 0.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