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组织与运作 1配送中心与连锁经营概述 2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内部规划_第1页
配送中心组织与运作 1配送中心与连锁经营概述 2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内部规划_第2页
配送中心组织与运作 1配送中心与连锁经营概述 2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内部规划_第3页
配送中心组织与运作 1配送中心与连锁经营概述 2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内部规划_第4页
配送中心组织与运作 1配送中心与连锁经营概述 2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内部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配送中心与连锁经营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掌握配送的概念、形式、配送合理化及主要标志 ,配送中心的概念与类型、功能,理解配送中心与连锁经营的关系,了解不同业态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关键词汇配送( Distribution)配送中心( Distribution Center)连锁经营( Chain Operation)配送体系( Distribution System)1 配送中心与连锁经营概述1.1 配送中心的概念与类别1.2 配送中心与连锁经营 习题与思考题1.1 配送中心的概念与类别1.1.1 配送的概念及配送中心起源和发展1.1.1.1 配送的概念与特征配送( Distribution),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配货,即把用户所需要的多种不同的商品组合在一起;二是送货,即把用户需要的商品送到用户手中。至于这两者哪个为主则视不同情况而定。配送产生的背景虽然在各个国家不尽相同,但其根本原因是经济或利润的驱使。在发达国家从六七十年代开始,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通过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而获取利润的潜力越来越小,因而努力将方向转向了流通领域;二是庞大的商品流通量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通过配送,提高流通中的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程度,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流通成本、使产业资本在流通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就成为资本的一种内在要求。在美国, 20世纪 60年代以来,仓库主要是储存货物,离生产厂很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的复兴使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便是阻碍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流通落后问题。分散的物流使流通机构庞杂、企业自备货车出行混乱,运输发送效率低下,物流费用逐年上升,设施不足,道路拥挤。配送是随着市场需要而诞生的一种必然的经济行为。它是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与旧时的 “送货 ”具有不同的特征:( 1)业务目的不同送货形式只是推销的一种手段,目的仅在于多销售一些东西,配送则是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它是流通领域内物流专业分工的必然产物。因此,如果说一般送货是一种促销服务方式的话,配送则是一种经营体制形式的变革。( 2)业务活动内容不同送货一般是有什么送什么,对用户来说,只能满足其部分需要。而配送则是用户需要什么送什么,它不单是送货,在业务活动内容中还包括分货、配货、配装等工作,这是很具有难度的工作,必须有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现代化的经营水平。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或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很难实现大范围的高效率的配货。送货制与配送制有着时代的区别。()配送是一种现代化的物流方式配送是送货、分货、配货等活动的有机结合体,同时还跟订货系统紧密联系,这就必须依赖信息的处理,使整个系统得以建立和完善,成为一种现代化经营方式,这是送货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 4)使用的装备不同配送的全过程有现代化技术和装备保证,使配送在规模、水平、效率、速度和质量等方面远远超过旧的送货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大量采用各种传输设备和识码、拣选等机电装备,很像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流水线,使流通工作的一部分工厂化。所以,配送是技术进步的产物。配送也不同于运输,而是包含在运输中一个分支。众所周知,运输是将货物进行空间位移,是一个连续性强、多环节的生产过程,配送则是处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支线输送或末端输送的位置,即从物流据点到用户这一范围内的输送。1.1.1.2 配送的类型配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的组织形式,具有集商流、物流于一体的职能。但由于配送的对象、服务的对象、配送主体,以及流通环境等的不同,配送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 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多品种小批量配送( 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 定时配送 定量配送 定时定量配送 即时配送( 3)按配送的组织形式分 集中配送 共同配送 分散配送 加工配送( 4)按配送的职能形式分 销售配送 供应配送 销售与供应相结合的配送 代存代供配送1.1.1.3 配送合理化配送的决策,是全面、综合的决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决策时为避免由于不合理的配送而造成损失,要抓大舍小,追求大的合理性。下面就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作一介绍,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尽量避免产生不合理配送。( 1)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进货的不合理 库存决策不合理 价格不合理 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送货中运输的不合理 经营观念的不合理( 2)配送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库存标志库存是判断配送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具体指标有以下两方面:库存总量 库存周转 资金标志资金总量 资金周转 资金投向的改变 效益标志 供应保证标志实行配送后,缺货次数和该到货而未到货次数必须下降。配送企业集中库存量的保证供应能力,应高于配送前单个企业保证程度。及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应高于单个用户的紧急进货能力及速度。 社会运力节约标志 客户资源节约标志( 3)物流合理化标志 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 是否减少了物流损失; 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 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果; 是否有效衔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 是否不增加实际的物流中转次数; 是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4)配送合理化的主要措施配送合理化的措施目前有以下几种做法: 实行专业化配送 实行加工配送 实行共同配送 实行送取结合 实行准时配送1.1.1.4 配送模式配送模式是指企业对配送所采取的基本战略和方法。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及我国的配送理论与实践,目前,主要形成了自营、共同配送、互用配送、第三方配送等几种配送模式。( 1)自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是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进行货物配送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供应、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既可满足企业内部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配送需要,又可满足企业对外进行市场拓展的需求。不足之处表现在企业为建立配送体系的投资规模将会大大增加,当企业配送规模较小时,配送的成本和费用也相对较高。( 2)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进行共同配送的核心在于充实和强化配送的功能,共同配送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实现配送资源的有效配置,弥补配送企业功能的不足,促使企业配送能力的提高和配送规模的扩大,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共同配送模式的原则的核心在于充实和强化配送的功能,提高配送效率,实现配送的合理化和系统化。 要坚持功能互补的原则; 要坚持平等自愿的原则; 要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 要坚持协调一致的原则。( 3)互用配送模式互用配送模式是几个企业为了各自利益,以契约的方式达成某种协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而进行配送的模式。其优点在于企业不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人力,就可以扩大自身的配送规模和范围,但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与相关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互用配送模式比较适合于电子商务条件下的 B2B交易方式。( 4)第三方配送模式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方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第三方配送模式应成为工商企业和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货物配送的一个首选模式和方向。第三方配送模式的运作方式如图 1.2所示。第三方配送模式的运作方式配送模式的选择,即企业选择何种配送模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的配送能力、市场规模与地理范围、保证的服务及配送成本等。一般来说,企业配送模式的选择方法主要有矩阵图决策法、比较选择法等。图 1.21.1.1.5 配送中心概念所谓配送中心,就是指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基地。具体来讲,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种类多、数量大的商品,通过转运、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根据众多用户的订货要求备齐商品,并能迅速、准确和廉价地进行配送的设施。按我国的规定,配送中心( Distribution Center)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 配送功能健全; 完善的信息网络; 辐射范围小; 多品种、小批量; 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节点。在配送中心中为了能更好地做好送货的编组准备,必然需要进行零星集货、批量进货等种种资源收集工作和对货物的分整、配备工作等。因此,配送中心也具有集货中心、分货中心的职能。为了更有效地、更高水平地配送,配送中心往往还有比较强的流通加工能力。由此可见,配送中心的功能较全面、完整,可以说,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的综合,并达到了配与送的更高水平。配送中心的主要工作是进行货物配备、供应或销售。它以现代装配和工艺为基础,对庞大的商品种类实行严格的管理,为了保证供应,避免脱销或缺货,它利用销售出库管理系统和采购入库管理系统不间断地进行订货、进货、配送作业。对于食品类商品,特别是生、鲜食品,要求存货区保持一定的湿度,且进行严格的存货时间控制,使其保持良好的新鲜度及良好的食用品质。配送中心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流通节点,是产生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物流设施,在流通中发挥着调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异、场所差异的作用,提高库存集约化及作业管理效率化,提高对顾客服务水平,保证满足顾客需求的安全库存,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多样化的流通加工。配送中心是一种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据点。作为现代物流方式和优化销售体制的配送中心,把收货验货、储存保管、装卸搬运、拣选、分拣、流通加工、配送、结算和信息处理甚至包括订货等作业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多功能、协同化、数字化、信息化、集成化、集约化和全方位服务的供货枢纽。通过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建立现代化的高效的配送系统,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手段,以良好的交通设施为基础,不断优化配送方式,实现配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而配送现代化又必然推动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1.1.1.6 配送中心的起源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西欧国家和日本这些经济发达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的物流合理化需要,在仓储、运输、批发等企业的基础上发展了众多形态各异的配送中心,并逐渐形成两大模式:一是作为独立的企业而存在并提供社会化配送服务的,被称为共同配送模式;另一种是作为企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保障集团内部生产和流通业务需求的,被称为集团内部型模式,如沃尔玛集团高效的配送中心。(1)美国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20世纪初,由于汽车的普及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消费者有了更大范围的选择。同时实行大规模生产的制造商已经在美国经济中出现,美国的城市开始发展,许多农民放弃了农场而加入到城市的工厂当中,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提高。从 20世纪 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在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 ;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 ;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经营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首先是批发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订货指示单。其次是零售型,以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为典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一般为某零售商独资兴建,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第三是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独立杂货商联盟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若干家加盟店负责货物配送。(2)日本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在日本,零售业是首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迅速成长,现已遍及日本,正影响着日本其他的零售商业形式。这种新的零售业需要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各种货物的供应顺畅。因此,日本的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分销渠道发达。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位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为了保证有效地供应商品,日本许多物流公司不得不对原有的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更好地做到与上游和下游公司的分销一体化。第二,频繁、小批量进货。日本的物流配送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服务需求来自便利店,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能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第三,物流配送体现出共同化、混载化的趋势。共同化、混载化的货物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配送的聚合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配送车辆的装载率。第四,合作型物流配送。(3)欧洲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在欧洲许多国家,尤其是德国,物流配送是指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以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活动。德国的物流配送产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 10年来,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摒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 (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 )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走遍德国,可以说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完备的运行系统。图 1.3是德国最大的邮购公司 万乐( Quelle)的配送中心,其隶属于 Karstadt Quelle集团,是欧洲最大的百货邮购集团公司,设施先进,网络遍布世界。图 1.3 德国最大的邮购公司万乐( Quelle)的配送中心在 20世纪 90年代,我国为促进流通方式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实现贸易网络化,也在不断筹建和扩大配送中心,使其发挥重要的保障和中介作用。尤其是在大型跨国零售连锁集团和物流服务商纷纷进入我国物流与零售市场的过程中,配送中心更是受到众多商家的青睐,那些外商也往往是以完善的物流体系为先导,以相应的配送中心建设为载体来抢滩着陆。配送中心在国内外得以快速发展和完善的原因主要有:(1)传统的物流设施(仓库、运输线路等)布局不合理,影响了商品的正常流通。(2)传统的流通结构不合理,多环节、低速度、大消耗,制约了整体物流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3)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区域经济规模与市场的不断扩大,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而科技进步和先进管理技术的运用,已经使得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基本上得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因此物流成本逐渐成为生产和流通领域竞相角逐的 “第三利润源泉 ”。(4)经济发展、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带来了严重的 “城市病 ”,交通拥挤则是最突出的表现。1.1.2 配送中心的种类和功能1.1.2.1 配送中心的分类配送中心是一种新兴的经营管理形态,具有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需求及降低流通成本的作用。但是,由于建造企业的背景不同,其配送中心的功能、构成和运营方式就有很大区别,因此,在配送中心规划时应充分注意配送中心的类别及其特点。配送中心的具体分类方式如下:( 1)按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 制造商型配送中心 M.D.C(Distribution Center built by Maker)制造商配送中心是以制造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以家用电器、汽车、化妆品、食品等生产企业为主。 批发商型配送中心 W.D.C(Distribution Center built by Wholesaler)批发商型配送中心是由批发商或代理商所成立的配送中心,以批发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零售商型配送中心 Re.D.C(Distribution Center built by Retailer) 零售商型配送中心由零售商向上整合所成立的配送中心,以零售商为主的配送中心。 专业物流配送中心 T.D.C(Distribution Center built by TPL)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包括传统的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2)按服务范围分类 城市配送中心 C.D.C(City Distribution Center)城市配送中心是以城市范围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 ,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 ,这种配送中心可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 ,且采用汽车进行配送。 区域配送中心 R.D.C(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区域配送中心是以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准备 ,向省 (州 )、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的配送中心。( 3)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储存型配送中心有很强的储存功能,需要有较大库存。储存配送中心将多方库存需要整合在一起,实施大空间储存、大范围加工、大面积配送。 流通型配送中心包括通过型或转运型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的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的方式进行配货和送货的配送中心。 加工型配送中心对流通中的物品具有加工功能,即根据需要对物品进行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组装等作业。 销售型配送中心 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 ,以开展配送为手段而组建的配送中心属销售型配送中心。因隶属单位不同 ,销售型配送中心又可细分成以下三种 :( a)生产企业为了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及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而建立的销售型配送中心。( b)专门从事商品销售活动的流通企业 ,为了扩大销售而自建或合作建立起来的销售型配送中心。( c)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联合建立的销售型配送中心。( 4)按配送货物的属性分类根据配送货物的属性,可以分为食品配送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医药品配送中心、化妆品配送中心、家电配送中心、电子产品配送中心、书籍配送中心、服饰配送中心、汽车零件配送中心以及生鲜处理中心等。由于所配送的产品不同,配送中心的规划方向就完全不同。例如,生鲜品配送中心主要处理的物品为蔬菜、水果与鱼肉等生鲜产品,属于低温型的配送中心。是由冷冻库、冷藏库、鱼虾包装处理场、肉品包装处理场、蔬菜包装处理场及进出货暂存区等组成的,冷冻库为零下 25 ,而冷藏库为 0 5 左右,又称为湿货配送中心。 而书籍配送中心,由于书籍有新出版、再版及补书等的特性,尤其是新出版的书籍或杂志,其中的 80不上架,直接理货配送到各书店去,剩下的 20左右库存在配送中心等待客户的再订货;另外,书籍或杂志的退货率非常高,为 30% 40%。因此,在书籍配送中心规划时,就不能与食品和日用品的配送中心一样。服饰的配送中心,也有淡旺季及流行性等的特性,而且,较高级的服饰必须使用衣架悬挂,其配送中心的规划也有其特殊性。对于不同种类与行业形态的配送中心,其作业内容、设备类型、营运范围可能完全不同,但是就配送系统规划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方面有其共通之处。配送中心的发展已逐渐由以仓库为主体的配送中心向信息化、自动化的整合型配送中心发展。1.1.2.2 配送中心的功能配送中心与传统的仓库、运输是不一样的,一般的仓库只重视商品的储存保管,一般传统的运输只是提供商品运输配送而已,而配送中心是重视商品流通的全方位功能,同时具有商品集货销售、储存保管、分拣配送、流通加工及信息提供的功能和逆向物流的组织(见图 1.4)。图 1.4 配送中心的功能( 1)集货销售功能集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货物集中起来,进行一定规模的采购,取得采购的规模效益。( 2)仓储保管功能商品的交易买卖达成之后,除了采用直配直送的批发之外,均将商品经实际入库、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而后出库,因此配送中心具有储存保管的功能。( 3)分拣配送功能在配送中心里另一个重点就是分拣配送的功能,因为配送中心就是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客户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因此配送中心必须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分拣配货作业,在订货或进货时,针对客户需求对商品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送达时间和地点等提出的不同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客户手中或者是在指定时间内配送到客户手中。( 4)流通加工功能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作业包含分类、磅秤、大包装拆箱改包装、产品组合包装、商标标签粘贴作业等。( 5)信息提供功能配送中心除了具有行销、配送、流通加工、储存保管等功能外,更能为配送中心本身及上下游企业提供各式各样的信息情报,以供配送中心营运管理政策制定、商品路线开发、商品销售推广政策制定作参考。( 6)逆向物流的组织由于物流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资源和能源,产生环境污染,要实现长期、持续地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形成以物料闭环流动、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1.1.2.3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配送中心的特性或规模不同,其营运涵盖的作业项目和作业流程也不完全相同,但其基本作业流程大致可归纳如图 1.5所示。 图 1.5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由供应货车到达码头开始,经 “进货 ”作业确认进货货品后,便依次将货品 “储存 ”入库。为确保在库货品受到良好的保护管理,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 “盘点 ”检查。当接到客户订单后,先将订单依其性质作 “订单处理 ”,之后即可进行按处理后的订单信息将客户订购的货品从仓库中取出的 “拣货 ”作业。拣货完成后一旦发觉拣货区所剩余的存量过低,则必须由储区来 “补货 ”,当然,若整个储区的存量亦低于标准,便应向上游采购进货。而从仓库拣出的货品经整理后即可准备 “出货 ”,等到一切出货作业完成后,司机便可将出货货品装上配送车,将之 “配送 ”到各个客户点交货。一般的配送中心整个作业过程包括:(1)进货进货作业包括把货品做实体上的接收,从货车上将其货物卸下,并核对该货品的数量及状态 (数量检查、品质检查、开箱等 ),然后记录必要的信息或录入计算机。(2)搬运搬运作业是将不同形态的散装、包装或整体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在平面或垂直方向加以提起、放下或移动,可能是要运送,也可能是要重新摆置物料,而使货品能适时、适量移至适当的位置或场所存放。在配送中心的每个作业环节都包含着搬运作业。(3)储存储存作业的主要任务是把将来要使用或者要出货的物料做保存,且经常要做库存品的检核控制,储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空间,还要注意存货的管理。(4)盘点货品因不断的进出库,在长期的累积下库存资料容易与实际数量产生不符,或者有些产品因存放过久、不恰当,致使品质功能受影响,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控制货品数量,需要对各储存场所进行盘点作业。(5)订单处理由接到客户订货开始至准备着手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称为订单处理,包括有关客户、订单的资料确认,存货查询,单据处理以及出货配发等。(6)拣货每张客户的订单中都至少包含一项以上的商品,如何将这些不同种类数量的商品由配送中心中取出集中在一起,此即所谓的拣货作业。拣货作业的目的也就在于正确且迅速地集合顾客所订购的商品。(7)补货补货作业包括从保管区域 (Reserve Area)将货品移到拣货区域 (Home Area),并作相应的信息处理。(8)出货将拣取分类完成的货品做好出货检查,装入合适的容器,做好标识,根据车辆趟次或厂商等指示将物品运至出货准备区,最后装车配送。(9)配送配送作业是指将被订购的物品,使用卡车从配送中心送至顾客手中的活动。1.1.2.4 配送中心的构成配送中心的构成如表 1.2所示。功能区域管理区 是中心内部行政事 务 管理、信息 处 理、 业务洽 谈 、 订单处 理以及指令 发 布的 场 所。一般位于配送中心的出入口进货 区 收 货 、 验货 、卸 货 、搬运及 货 物 暂 停的 场所理 货 区 对进货进 行 简单处 理的 场 所。在 这 里 ,货 物被区分 为 直接分 拣 配送、待加工、入 库储 存和不合格需清退的 货 物 ,分 别 送往不同的功能区。在 实 行条形 码 管理的中心里 ,还 要 为货 物 贴 条形 码储 存区 对暂时 不必配送或作 为 安全 储备 的 货 物 进行保管和养 护 的 场 所。通常配有多 层货 架和用于集装 单 元化的托 盘加工区 进 行必要的生 产 性和流通性加工 (如分割、剪裁、改包装等 )的 场 所分 拣 配 货 区 进 行 发货 前的分 拣 、 拣选 和按 订单 配 货发货 区 对 物品 进 行 检验 、 发货 、待运的 场 所表 1.2 配送中心的构成功能区域退 货处 理区 存放 进货时 残 损 或不合格或需要重新确 认 等待 处 理 货 物的 场 所废 弃物 处 理区 对废 弃包装物 (塑料袋、 纸 袋、 纸 箱等 )、破碎 货 物、 变质货 物、加工残屑等 废 料 进 行清理或回收复用的 场 所设备 存放及 维护 区 存放叉 车 、托 盘 等 设备 及其 维护 (充电 、充气、 紧 固等 )工具的 场 所物流 设备 仓储设备 储 存 货 架、重力式 货 架、回 转 式 货 架、托 盘 、立体 仓库 等搬运 设备 叉 车 、搬运 车 、 连续输 送机、垂直升降机等拣货设备 拣货车辆 、 拣货输 送 带 、自 动 分 拣机等管理和信息系 统 事 务 性管理它是配送中心正常运 转 所必 备 的基本条件。如配送中心的各 项规 章制度、操作 标 准及作 业 流程等信息管理系 统包括 订货 系 统 、出入 库 管理系 统 、分拣 系 统 、 订单处 理系 统 、信息反 馈系 统 等辅 助设 施包括 库 外道路、停 车场 、站台和 铁 路专 用 线 等续表 1.2 配送中心的构成1.1.2.5 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设置( 1)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配送中心的内部组织结构一般由行政部门、职能部门、信息中心、账务部门、仓库部门、运输部门等组成。其组织体系框架如图 1.6所示。图 1.6 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 2)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应该由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模式和作业流程来决定。其岗位设置如图 1.7所示。图 1.7 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1.1.2.6 配送中心的管理内容( 1)收货管理收货管理是配送中心物流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其核心任务是将总部订购的来自各个生产厂家的货物汇集到配送中心,经过一系列的收货流程,按照规定的储存方法将货物放置在合适的地点。( 2)存货管理存货管理是指对货物的存储管理。商品在仓库里的存放有两种模式:一是商品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