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研交流材料_第1页
小学教科研交流材料_第2页
小学教科研交流材料_第3页
小学教科研交流材料_第4页
小学教科研交流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科研课题为载体,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近几年来,依据大兴区教育局、教科室的工作意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重点,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了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现将近两年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不断完善教科研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教师整体科研意识不强,教科研工作开展不够扎实的情况下,必要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教师正常开展教育研究的根本保障。为引导我校全体教师更好地进入教育研究状态,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使课题研究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保证各级课题的研究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修订、完善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明确了新的“教科研领导小组” 、 “课题评审小组” ,规定了新的课题管理的办法。并且,为了使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兴趣高涨,我校专门出台了大兴区第二实验小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不仅对教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费用予以承担,而且还对在教育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重奖;为了督促教师规范地进行课题研究,真正让研究落到实处,教科室不仅参与到教师研究的每一步之中,而且还制定了大兴区第二实验小学课题月汇报制度 ,规定每个课题每个月定期向教科室汇报本月课题的进展情况,上交课题活动的各种资料。二、加强培训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意识由于以往教育科研的神秘感,使得广大教师对教育研究望而却步,总是认为教育科研是高级专业研究机构的工作,是专业科研人员的任务,与普通教师无关。这种思想正日益成为一线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最大障碍。因此,我校认为要想在广大基层教师中广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为此,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加强了教师科研思想的建设,把它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之中。学校教科室每个学期对教师进行两次培训,重点加强了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养和培训。通过培训,全体老师能充分意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明白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通过教育科研,能真正实现教师的自我提高。通过教科研方法的培训和身边成功案例的展示,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现在,我校教师已经能注重从教育教学的实际来发现、研究问题,着眼于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认真进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随笔,切实提高了全校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其次,学校利用各种途径广开学习之路,帮助教师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观念,保证科研工作的前沿性、发展性,使我校的教师队伍充满了活力。近几年来,学校教科室每个学期定期举办教科研知识专题讲座,参训教师达 200 多人次,以最直接的方法大面积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另外学校大胆解放科研思路,请进来,走出去,多种渠道共同进行教师培训。两年内,先后派出近百人次的教师赴省内外参加学术培训和交流,学习前沿理论,用先进的理念武装教师,从而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再次,学校大力实施了校本培训工程,整体提升了教师教科研素质。具体措施有:案例式反思:让教师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并由此探寻面对学生、面对教学、面对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方法,以实现教师的教育理想。通过长时间这种形式的研究,我校教师已经基本形成即时反思的习惯,教师们的反思有新意、有深度,仅 2007 年,我校就有多篇教学反思、案例在市区级以上评比中获奖,并有多篇反思案例在山东教育等专业刊物上发表;沙龙式探究:让思维在对话中渐入佳境。为使校本培训由静态走向动态,由个案走向一般,我校借鉴山东省创新教育课题研究中的“沙龙”形式,通过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加工、改造之后,旗帜鲜明地推出了“沙龙式探究”活动。各个课题组在学校的同一引领下,定期坐在一起,互相汇报,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沙龙式探究”让我们寻求到了教师参与培训的有效载体,使“参与式培训”由一种理论构想转化为教育培训的现实,以此而生成的思维,形成的理念,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录像课研讨:把教学的每一刻真实呈现。为了使我们的教育研究能够更直接地作用于课堂,能更直接地帮助教师,指导教学,我校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录像课研讨活动” 。我们采取的录像课研讨的方法是:事先在征得教师同意的前提下,对该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全过程地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进程,然后在专题研讨会上进行播放,充分暴露并展示授课教师的设计意图、思维过程,组织其他教师直接与授课教师对话、研讨,可以就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或相关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也可以从这样一些鲜活的教学实录中抓住教师普遍认为有所欠缺的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调控能力、运用教学语言能力等进行切磋、探讨,从而使教师的培训工作由单纯的外在说教演化为教师自身的主动建构。仅 08 年,我校有 4 节心理健康录像课在省心理健康录像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另有多节录像课在市区级录像课评比中获奖。与名师携手:挖掘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几年来,在教师不断的行动研究中涌现出了一批在省、市、区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都有一定的超前性,是校本教师培训的极为宝贵的“教育资源” ,为此,我们实施了“与名师携手,走向成功”活动,如:我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 ,即“刘立平工作室” ,让刘立平老师为指导教师,在全办事处选拔有潜质、爱研究的年轻教师入室学习,在名师的引领下学习理论,研讨教学,旨在通过这些校内名师来达到培训青年教师的目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三、加大力度切实搞好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工作(一)为让课题研究更扎实有效,我校在课题管理提出“准、严、全、实”管理理念。1、精心选题,凸显一个“准”字。学校本着“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学问题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宗旨,倡导“草根化”科研,沿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务实之路,把教育教学中的难题、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以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此,我校扎实开展了“问题课题化”战略,其主要操作程序为:教科室先在教干教师中普遍征集问题,由教科室进行整理,选取由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汇总后,打印下发,让老师们进行研讨解决,然后通过教研活动进行反馈,对其中确实由较高研究价值的问题以课题的形式予以立项研究。这种方法保证了我校课题选题的精准度,确保课题研究的价值。2、科学论证,坚持一个“严”字。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的过程,目的是避免选题的盲目性。我们在学校课题论证中着重强调一个“严”字,要求申报课题的教师首先要查阅资料,进行大量艰苦的论证工作,查阅大量理论书籍和刊物,检索古今中外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案,认真思考本课题提出的原因,科学界定课题的相关概念,明确课题的研究内容,寻找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然后,对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如,对预计达成的主要指标、研究过程中的变量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我校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等进行严谨的论证。由这样严密的论证,确保了课题研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3、设计方案,突出一个“全”字。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是研究者为确保研究成功而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原则、对象、方法、内容、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等一系列问题通盘考虑,对课题研究预先谋划的过程,是一个课题成功的基本保证。对此,我们提出了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1)指导思想明确,拟定研究原则;(2)结合实际确定研究方法和对象;(3)由明确研究任务和程序;(4)制定切实可行研究措施;(5)有明确的与其成果。事实证明,一个全面详实的研究方案,在指导研究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4、搞好课题研究,抓好一个“实”字。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扎实,我校推行课题工作例会制度、课题组长负责制度,保证扎实开展各项课题研究。我们要求课题研究中要做到“三个同步”:课题实施与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同步;课题实施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同步;课题实施与成果表达同步。每学期初召开课题碰头会,解读课题各阶段的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等,提请全体教师监督课题组研究工作;定期开展课题交流活动和课题汇报工作,学校定期进行检查通报;期末及时进行总结,研讨下阶段研究方向和思路。(二)重视重大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工作。几年来,我校在过去重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向内部攻坚,整体推进,扎实有效地拿出了成效。1.自 1999 年起,我校就承担了省重大课题创新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具体做法是:强化过程管理,以备课为起点,使情境教学深入课堂。课题组的教师(现在已经推广到全体教师)的备课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质的变化:一是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二是重视问题的设计,三是重视学科特点与创新教育思想的融合。边实验边总结,以多种形式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近年,省级课题情境探究教学的理论与模式构建和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顺利通过省级鉴定,3 篇教学论文、教学实录在省市刊物上发表,由我校老师主编的活动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一书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新道德教育以点带面,形成学校特色。2006 年我校以山东省新道德教育课题实验课题开题为契机,旗帜鲜明的提出创建学校德育特色。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山东省新道德教育实施纲要的文件精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校德育特色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开展德育活动。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和设备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和系统性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学校内重点开发以下德育阵地:走廊涂鸦墙、校园手抄报、班级黑板报、知识长廊、校园文化(墙体宣传、楼体宣传) 、班队会,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支撑,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放手让班委会、大队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班委会、大队委的自主管理作用。积极扎实地开展德育创新研究,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重视德育工作科学研究,以研究和创新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2006 年学校组织教师申报第四批校级课题,主要以新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对于这批课题学校认真评审,加强过程管理,督促并指导教师扎实开展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基本做到了班班有特色,月月有重点。08 年 8 月,我校承担的省级课题基于学科促进学生道德审美研究通过省专家组的验收,顺利结题。 3.另外,我校承担的其他各项省级重大课题均开展顺利,成果显著。省级课题小学社会科学教学评价研究 音乐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整合研究 生态化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小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国家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实验与研究均顺利结题。5 项省级课题正开展的扎实有效,获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1 个。我校的多项市区级课题也开展得扎实有效,近年来,我校共有十多项市级课题通过专家鉴定,二十多项区级课题顺利结题。(三)营造教育科研工作大环境,百花齐放,科研兴校。1.校级课题研究扎实有效。我校现在有 7 处小学,现有的省市区级课题不足以涵盖全体教师的科研活动,因此自 2005 年起我们加强了校级课题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学校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根据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申报校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并且为了真正推进校级课题的研究,我校还推行了“课题递进申报政策” ,简单地说就是上一级课题必须从下一级课题中推荐,不承担校级课题,就不允许申报更高一级的课题,校级课题研究不力,不能承担更高级的课题。在这种政策的引领下,我校的校级课题研究扎实有效。现在,我校现有校级课题 30 余项,基本达到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2)高标准完成了课题的申报、鉴定工作。2004 年以来,我校共有 2 项国家级课题,10 项省级课题、11 项市级课题、16 项区级课题通过专家评审,立项进行研究。其中,我校承担的课题有 2 项通过国家级鉴定顺利结题,7 项省级课题、8 项市级课题,二十余项区级课题通过了专家论证,顺利结题。在十五期间,我校被 15 个省级以上的课题组评为课题实验基地或示范学校。四、建立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教研科研是一家,教研科研互相促进,不可分割,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实际中,由于机构的设置问题,教研科研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这也正是教研水平不高,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的瓶颈所在。因此说,教育研究要真正推动教学实际,必须确保“教研科研一体化”。我们认为,要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在工作的总体思路上要分“三步走”:教研出课题,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即要求教研工作要以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作支撑,科研工作要围绕教研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课题和开展研讨活动;教研要着力再现优秀科研成果的前沿观点和创新之处,要有促进优秀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积极措施;教研的重点专题要进行科研立项,适合教学需要的新的科研成果要尽快进入课堂;教研专题与科研项目要尽量捆梆在一起进行布置,实现和谐发展、互惠双赢。1.教研“出课题”,我校重点抓好了“五个深入”和“四个加强”的工作。我们认为,教研应该是创造性地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把先进的教学理论,转化为显性的教学行为。教研工作要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自主发展为主体,立足于实践,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制约甚至阻碍质量效益全面提高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只有这样,教研才能为科研提出具有实用性的研究课题。为此,我校着重抓好了“五个深入”和“四个加强”。(1)实实在在抓好“五个深入”。校长、教研员、业务教干深入课堂听课,发现问题。目前学校领导和业务教干、教研员事务性的工作太多,往往对课堂教学进行行动研究不够深入,看结果的多,重过程的少,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把握不准。因此,我们提倡校领导要深入第一线,进入课堂听课,掌握老师的教学情况,了解学校教学的整体水平。我校不仅要求校长要深入课堂听课,而且还明确规定了校长每个学期听课不得少于 20 节,正是在深入听课的基础上,徐跃富校长形成的小学德育生态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被立项为省级普教重点课题,正在开展研究,成效显著。对教研员,我们更有明确的规定,如:教研员每个学期的听课不得少于60 节;教研员实行“包点制”,规定每个教研员每个月必须到指定的村级小学推门听课一天;教研员必须兼课;教研员每个学期必须举行一次面向全处的公开课;教研员必须承担课题等等,这些制度的确立保证了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学的密切联系,确保了研究课题与实际教学问题的一致性。教研室和教导处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室和教导处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和展示的机会。我们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到外校听课,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但更经常的是开展校内各种教研活动,如进行每周一节研讨课活动,并且我校提倡跨学科听课、议课,及时捕捉学科的教研信息,掌控学科教学问题,提出学科研究方向,把教研主题上升到科研课题,把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教研组深入研究学科问题,展示问题。鉴于目前许多教研组的研究流于形式,造成学科教研活动走过场,走形式,没有实效。因此,我们提出,不管学校管理模式如何变化,教研组始终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主力军,只有加大教研组的教研力度,才能快速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求教研组要做到深入研究本组的教学质量问题,提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作为本组研究的方向,确定学科的科研课题,把教研问题上升到科研课题。为此,我们还专门提出了“星级教研组”和“书香办公室”的评选办法,激励教研组内研讨氛围的形成。年级组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我们教研员参加过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发现诸多问题,有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只是讨论教学进度,研讨一些教学内容,而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教研计划。因此我们更加重视集体备课工作,要求各年级组以问题研究带动备课活动,使备课活动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把集体备课活动变成课题研究的过程。集体教研活动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等多种活动方式,提高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使教研经验科学化、系统化,同时也推广科研成果,使之在教研活动中加以落实运用。老师们深入挖掘自己的教研潜能。我们提出,在校内开展教师个体行动研究,要让教师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学潜能,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学校为促使教师的教研成果上档次,出精品,向教师提以下四点要求:第一,提倡教师写专题总结。将写经验总结改为写专题总结,教师就会有意识、相对集中地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理论,写出来的专题总结会有较高的质量。 第二,提倡教师写科研型的教学随笔。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随时记录自己所教学科应予采取的教学策略,并在实践中反复尝试,积累有一定数量后进行提炼、归纳。第三,提倡教师做案例研究。教师从身边的教育、教学的故事中撷取典型的、生动的、对自己有所触动的、对他人有所启迪的教育故事作为案例来进行研究和撰写。第四,提倡教师撰写有深度的反思记录。教师可以从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的预设与实际的差距、对后续教学的启示、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等问题入手写反思记录。高质量的反思记录更好地洞察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实践,揭示自己在实践中所应采用的教育理念。(2)认认真真抓好“四个加强”。我校虽然名为“大兴区第二实验小学”,其实担当的是一个乡镇中心小学的角色,因为我们除了本部的校区外,还下辖六处村级小学,学校教研室在扎实组织开展教研科研活动的同时,还有一份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督促各个村级小学的教导处,尤其是教研组的教研科研活动的开展。加强教研工作的检查力度。针对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研效果低下的情况,我们教研室这几年不断加大对学校教导处和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指导和帮扶力度,规定了每个周四的下午为各校及各个教研组的教研日,学校将指派教研员深入到各个教研组参与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各校教学研究的有效性。加强教师个人教学研究的检查力度。要提高教研质量,就要加强对教师个人研究检查,检查包括教师的教学纪律、教学态度、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设施的使用与效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学校教研室做到了“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单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这样不断更新改进检查方法,提高了检查质量,促进了教师教研科研的水平的提高。加强校本教研的开发力度。我校着重推广参与式校本培训,通过开展技能型(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实践型(教学观摩、案例交流、教学反思、写教后记等)、评价型(课例评析、听课评课、课堂教学竞赛等)、理论型(专题讲座、写学习心得、做自学笔记、组织理论学习等)、研究型(课题研究、问题探究、策略研究、专题讨论等)等多种方式的校本培训,多渠道地拓展教师交流空间,实现双赢和多赢。加强教研能力的培训力度。学校每个学期初对新分配和新调入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各位校长分工合作,分别承担不同的培训项目,帮助新教师更好更快地适应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每个学期初,学校都组织教研员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师进行一次通识培训;校长每个学期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一次专业讲座;学校教科室也定期对教师开展培训活动。另外,我校设立专项培训经费,保证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学校还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利用学校图书室、校园网等对教师进行培训。现在,我校教师已经基本意识到“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学习是最好的休闲”。2.科研“做文章”,做好“四个完善”和“三个一体化”。有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有了准确的教研定位,有了明确的教研方向,学校的教研工作就会自觉地与学校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教师的教研活动就会主动向科研活动靠拢。教师、教研组在教学教研中发现的问题就以科研课题的形式提出,只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就可以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我们也深深知道,学校科研离开了学校的实际,离开了教师的实际,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科研只有根植于自身的土壤,才有蓬勃向上的发展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四个完善”和“三个一体化”。(1)切实做好“四个完善”。完善科研的选题指导。我校要求教师在选题时一般遵循“小”、“准”、“实”的原则,指导教师从以下三个角度作为选题的切入点。一是在鲜活的教学实践中提取素材,寻找突破点。我们提倡采用“问题”课题化的策略。各教研组在广泛调查、分析、探讨的基础上,确立在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最普遍、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到两个问题,并使“问题”课题化,采用集体或教师自由组合的形式,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和支撑,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去试行、验证、领悟。二是在现有成功经验中寻找增长点。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或者学校的办学经验,一旦注入科研含量,很容易促成教师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或者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99 年,我校参与了创新教育的研究,提出了“情境探究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这个在前面已经介绍不再介绍),“十五”期间,我们在“情境探究教学”的研究基础上,把“情境探究教学”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和深化,提出了“生态教学”的思想,其主要理念为:第一、创设的情境自然和谐;第二,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心态自由开放;第三、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这一课题的研究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十一五”规划开始之初,我们在“生态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我校的实际,更近一步地提出了“生态教学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德育特色形成的研究”和“小学德育教育生态化的研究”,现已申报了省级课题,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研究。三是在教学发展中寻找连结点。即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用超前的眼光洞察教学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抢占教学科研的制高点。完善科研的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以“省级课题”为龙头,以“市级课题”为两翼,以“区级课题”为前沿指挥点,以“学校教科研小组”为基础的四级科研网络。我校在“十一五”开始之际,申报了“创新教育”课题“小学学科智慧型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的研究”,在这已龙头的带领下,我们把“智慧型课堂”初步进行细化,分为“语文”、“数学”、“音乐”三个学科,提出了“小学语文大容量整体教学”、“小学数学框架式教学”和“小学音乐诗情画意教学”等三个子课题,进行研究。现在“小学音乐诗情画意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成果丰富,于 2008 年 9 月顺利结题;“小学语文大容量整体教学”已经申报了市级课题,正在开展研究。完善学校的科研机构。在学校内部,我校实现科研层次的“四结合”:一是行政结合,即校长是教育科研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二是教研室、教科室相结合,做好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准备;三是课题组与教研组相结合,实现学科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四是课题组成员与全体教师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听取课题组外教师的意见,及时公布和推广科研成果,形成人人参与科研的良好局面。完善队伍的建设。随着教科研一体化的推进,我校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实现“全员练兵、骨干攻关、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队伍建设目标,建立“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树立典型、系统培养、经验启发、实践锻炼”的培养模式。(2)努力实现“三个一体化”.教研管理和科研管理一体化。学校把教研工作与科研工作联合起来,互通有无,找准二者之间的切入点。教学骨干与科研主力的一体化。这是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要建设由学校“一把手”领导的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双重骨干教师队伍。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的一体化。这是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核心。我们鼓励教师将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作为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把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相关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把解决教学难点、疑点问题与开展教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3.由教研室和教科室做好成果“进课堂”工作。“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话准确定位了学校的科研价值取向。过去我们的学校课题研究,只要一结题就万事大吉,几年的科研成果成为一纸空谈,没有得到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没有实现“以科研促发展”的美好愿望。其普遍原因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与教学脱离,与学校实际脱离,因此,成果很难得以推广。其实教科研本身就是“来之于教,作用于教,回归于教”。那么,实现了教研科研一体化以后,我们的科研成果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扬光大。我校通过学校的教科研专业刊物课改参考、学校网站等为教师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第一,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以校为本的科研成果,更多是带有实践性和体验性,因此更利于推广应用,使科研成果得以开花结果;第二,推广成熟的教研科研方法。在实践教研科研一体化进程中,会总结出许多经验及做法,学校相关部门要善于推广其中成熟的做法,为下一阶段的教科研提供便利。第三推广成功的教科研骨干。通过这样的推广,及时地把课题研究转化为课题成果,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4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