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小城镇建设培育工作自评报告.doc_第1页
镇小城镇建设培育工作自评报告.doc_第2页
镇小城镇建设培育工作自评报告.doc_第3页
镇小城镇建设培育工作自评报告.doc_第4页
镇小城镇建设培育工作自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小城镇建设培育工作自评报告*市*区*镇小城镇建设培育工作自评报告一、基本情况*镇位于*市*区西南部郊区,*河上游之滨,东*区,南依峡门乡、麻*,西与宁夏*源接壤,北靠安国镇、柳湖镇,*河、胭脂河穿境而过,因享誉海内外的道教胜地、国家 5a 级风景名胜区 *山耸立境内而得名,全镇辖 14 个行政村,88 个村民小组,共 4451 户 21195 人。*镇地处陕甘宁三小时经济圈核心区,境内交通便捷,道路四通八达,福银高速贯穿全境,平*公路、*大道辐射东西,经济发展环境得天独厚。二、发展思路近年来,*镇按照“以山水筑体、以文化铸魂、以活力驻形”的思路,立足陕甘宁市场,依托区域*文化特色及自然生态优势,通过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旨在将*镇打造成集旅游集散、山水观光 、乡村旅游、养生养老、文化创意等功能为一体的宜游宜居宜业的休闲养生度假胜地,促进地方社会 、经济、生态、文化效益的综合协调,实现小城镇建设跨越式发展。首先,大力开发文化产业项目,整合*道源文化、民俗文化打造文化旅游亮点,探索实践农俗文化风情旅游模式、产业带动模式、连篇开发模式等,为周边*格经济区、关中-*经济区、西*海新经济带、宁夏经济区等经济区域提供旅游休闲服务,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其他重点区域协调承担文化服务功能。其次,按照功能复合互补原则,将旅游休闲、文明传播、文化创意、生态保育、生活居住等功能复合互补,培育全产业链休闲旅游业态产品体系。再次,针对现有产业发展现状,坚持以生态休闲旅游业为引擎,融合农、林、牧业、支撑初级制造业,带动生活型服务业,延伸发展文化创意业和健康养生业,通过与地方特色相结合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充分打造 1(生态休闲旅游产业 )+x(x 个旅游衍生相关产业)+y ( y 个外围产业)的 *镇产业格局 。三、小城镇建设培育自评对照建村2016147 号文中培育要求,*镇对自身小城镇建设培育工作自评如下:(一)产业形态特色鲜明*镇按照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大力发展旅游养生产业,时至今日已逐步形成了以*道源养生文化 “食”、“术”、“乐”要素为主要内容的*养生产业体系,旅游养生产业链条渐趋完备,带动群众增收效果明显,旅游养生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初现端倪。(二)人居环境和谐宜居近年来,*镇按照“神奇秀美*山,天下养生第一地”的定位,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充分整合项目,严格按照“硬化、洁化、绿化、美化”整治标准,致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旅游养生基地,截止目前,镇区非耕地绿化率达到 70%以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已成为市民踏青、春游的热门地区。(三)传统文化特色显著*镇因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山伫立境内而得名,自黄帝问道广成子于此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 是中国道教文化和养生文化发源地,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共尊共荣的宗教摇篮 。秦皇汉武曾效法黄帝登临*,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武术与少林、武当、峨眉、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30 多家齐家、仰韶文化遗址和唐代龙隐寺分布镇内各处。*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为抓手,*旅游养生产业发展发展前景广阔,后劲十足。(四)基础设施便捷完善*镇坚持以优越的自然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淳朴的民风民俗、优质的旅养服务作为打造*旅游养生品牌的四大抓手,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增强旅客体验。截至目前,*镇村社道路硬化率 100%;有 8 车道旅游专线 2 条,旅游观光公交线路一条,交通便利;有大型游客服务、购物中心一处,可同时接待游客 8000 人,服务快捷;投资6.58 亿元建成全省唯一一家山庄园林式酒店。各项基础设施不断更新建设,确保*观光养生产业不断提质增效行稳致远。(五)体制机制充满活力#*镇坚持以“天下道教第一山”*山为载体,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以“道源胜地、养生*”建设为契机,狠抓体制建设,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结合*旅游示范镇总体规划,注重产业链条续接,加强项目建设,同时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融入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认真落实 “1222”计划,即:围绕打造大景区核心旅游服务基地,紧抓养生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两个关键点,实现从农业大镇到旅游强镇,从区域旅游大镇到区域旅游强镇的两个转变,确保旅游产业增加值和旅游人均增加值同步翻番。四、当前小城镇培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养生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休闲产业,具有前期投入大、专业水准高、成果见效慢 、准入门槛高的特点,*镇虽然具有“*道源养生文化”的响亮招牌,但作为西部四线城市郊区城镇,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信息相较东部沿海地区较为闭塞等因素制约,养生产业存在起步难、发展慢、缺资金、少宣传的尴尬局面。(一 )前期投资数额大,资金链维持难度大。*镇先后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一批对养生产业发展意向强烈的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但受养生产业自身特点制约,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额巨大,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镇政府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困难 。资金链维持难度大已制约养生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规模。(二)专业人才缺口大,职业化队伍建设难。*镇具备十分优质的发展旅游养生产业的资源和文化,但由于发展起步晚、时间短,作为劳动密集型新兴产业仍存在相关专业从业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培育、引进相关专业型人才能力仍显捉襟见肘,养生产业职业化队伍建设举步维艰,严重掣肘*养生产业发展迈向职业化、标准化、高端化。(三)“医养结合 ”见效慢,产业化成果检验难。“医养结合”指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资源相互补充和促进,进而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养生养老模式,其社会效益体现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 。如何整合中医学、道教养生学资源,提高社会认可度,把潜在的社会效益转化为养生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下面临的难题。五、发展目标及措施下一步,*镇将坚持“文化造势、项目带动 、养生扬帆”,进一步做深养生生态休闲,做精文化创意旅游,打造复合型产业体系促进小城镇建设进度,确保旅游养生产业成为促进小城镇建设的有力举措。镇党委、政府按照“2020 年初步建成旅游养生特色小镇,确保接待能力、人均增加值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翻番”的阶段性目标,确定了“建设分步走,内容分项建,养生产业带动一二三产同步转型升级”的建设思路,发挥*传统文化深厚的优势,积极整合“一事一议”、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等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2017、2018 年镇政府计划通过招商引资,拓展融资渠道,尝试 ppp 融资模式创新,投资 3 亿元建设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养老服务中心一处,新建老年公寓 4 栋、生活服务楼 1 栋、老年医院 1处、老年休闲中心 1 处、中医保健中心一处、活动广场一处 、综合服务中心一处及相关配套设施。投资 3.36 亿元建设中华*养生养老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