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横向边框架组合荷载计算及结构设计_第1页
建筑设计,横向边框架组合荷载计算及结构设计_第2页
建筑设计,横向边框架组合荷载计算及结构设计_第3页
建筑设计,横向边框架组合荷载计算及结构设计_第4页
建筑设计,横向边框架组合荷载计算及结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 : 专 业 : 建筑工程技术学 生 姓 名 : 学 号:设计 (论文 )题目 : 某高校院系综合楼的设计建 筑 设 计 ,横 向 边 框 架 组 合 荷 载 计 算 及 结 构 设 计起 迄 日 期 : 设计 (论文 )地点 : 指 导 教 师 : 专 业 负 责 人 : 发任务书日期: 2目录1 摘要 32 前言 43 结构设计说明 53.1 工程概况 53.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53.3结构方案的选型及布置 74 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 94.1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94.2竖向活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214.3 内力组合计算 315 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386 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446 结论 487 致谢 49参考文献 503摘要本结构计算选用横向边框架为计算单元,采用手算的简化计算方法,其中计算框架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时使用的弯距二次分配法,不但使计算结果较为合理,而且计算量较小,是一种不错的手算方法。本设计主要通过工程实例来强化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知识体系,了解设计总过程,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设计资料,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关键词:框架、梁、柱、结构设计、配筋4前言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某高校院系综合楼的设计。在结构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并借阅了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砌体规范、地基规范等规范。在网上搜集了不少资料,并做了笔记。在结构设计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计算和分析。本组在成员齐心协力,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在结构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和计算出图(并有一张手画基础图),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结构设计的八周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等专业软件。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53.结构设计说明 3.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高校院系综合楼的建筑及结构设计(包括建筑设计,横向边框架组合荷载计算及结构设计) ,该建筑为框架结构,层数为五层,建筑面积约8000 平方米。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要求,进行了平立面及剖面的设计,主体结构为 5 层,层高均为 4m。填充墙采用蒸压粉煤灰混凝土砌块,外墙 300mm,内墙 200mm;门为实木门,门洞尺寸 1.0m2.1m;窗为铝合金窗,窗洞尺寸 1.8m2.4m。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厚 120mm。3.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3.2.1 设计依据 a) 国家及江苏省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b) 本工程各项批文及甲方单位要求。c) 本工程的活载取值严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执行。3.2.2 设计资料 1 房屋建筑学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 混凝土结构(上、下)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3 基础工程 同济大学出版社4 建筑结构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5 结构力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6 地基与基础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7 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科学出版社9 实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BG50001-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BG50105-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I0I8-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14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5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I0I-8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7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 砌体结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1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施工资料集成 中国电力出版社2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3 土建工程图与 AutoCAD 科学出版社24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5 砌体结构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全部图纸尺寸除标高以米为单位外均以毫米为单位。本工程结构图中所注标高均为结构标高。73.3结构方案的选型及布置3.3.1 确定结构体系本工程采用框架承重,现浇整体式钢筋砼楼板,墙体 200 厚 KP1空心砖墙。3.3.2 梁柱截面的确定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1)梁截面尺寸估算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 1/121/8 进行估算,梁宽取梁高的1/31/2。本方案中边横梁高为72001/12=600mm , 截面宽度取6001/2=300mm , 可得梁的截面初步定为bh=300600。各种梁截面见表4.1表3.1 梁截面尺寸表(mm)横梁( bh)混凝土等级AB 跨、CD 跨 BC 跨 纵梁( bh) 次梁( bh)C30 300600 300400 300600 300500(2)柱的截面尺寸估算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a)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N=FgEn1gE为折算在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的取(1215)kN/m2;n 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b)计算过程:对于边柱:N=FgEn=1.325.92145=2358.72 KNAc=N/Nfc=2358.72103/(0.814.3)=206181.82 mm对于中柱:N=FgEn=1.2534.56145=3024.00 KNAc=N/Nfc= 26433.66 mm 综合以上计算结果并考虑其它因素取边柱和中柱截面为600mm600mm 。表3.2 柱截面尺寸(mm)层次 混凝土等级 bh1-5 C30 60060083.3.3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图 3-194.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4.1 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内力计算4.1.1 竖向恒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载标准值屋面恒载为 4.18kN/m2边跨框架梁自重(含粉刷) 为: 3.2kN/m中跨框架梁自重(含粉刷) 为: 1.78kN/m屋面板传给边跨梁的线载为: 4.18(5+1)/22/5=5.02kN/m屋面板传给中跨梁的线载为: 4.1821/2/2=2.09kN/m女儿墙自重: 0.20.514=1.4 kN/m2、楼面框架梁线载标准值楼面恒载为 4.31KN/m2边跨框架梁自重(含粉刷) 为: 3.2kN/m中跨框架梁自重(含粉刷) 为: 1.78kN/m楼面板传给边跨梁的线载为: 4.31(5+1)/22/5=5.17kN/m楼面板传给中跨梁的线载为: 4.3121/2/2=2.16kN/m墙自重: 0.22.914+0.022.9220=10.44 kN/m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1)、边柱 纵向框架梁传来的屋面板自重 4.184/2=8.36kN边柱纵向框架梁自重(含粉刷) 5.022=10.04kN0.5m 高女儿墙自重 0.50.2214=2.8kN女儿墙粉刷 0.50.022220=0.8kNGA= GD=22kN(2)、中柱纵向框架梁传来的屋面板自重 8.36+4.183/2=14.63kN中柱纵向框架梁自重(含粉刷) 5.022=10.04kNGB=GC=24.67kN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1)、边柱边柱纵向框架梁自重(含粉刷) 10.04kN楼面板自重 4.184/2=8.36kN纵向框架梁传来的墙自重 0.222.914=16.24kN墙粉刷 20.021/242.920=4.64kN框架柱自重(含粉刷) 4.0642.9=11.79kN10GA=GD=51.07kN(2)、中柱中柱纵向框架梁自重(含粉刷) 10.04kN楼面板自重 8.36+4.313/2=14.83kN纵向框架梁传来的墙自重 16.24kN墙粉刷 4.64kN框架柱自重(含粉刷) 25.38kNGA=GD=71.13kN5、竖向恒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图 4-14.1.2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KJ-1)内力计算1、求各梁端的固端弯矩第五层 MAB= -MBA= MCD= -MDC= - ql2= - 9.6252= -20.04kNm1MBC= -MCB = MCD= -MDC= - ql2= - 5.2722= -1.76kNm第一四层 MAB= -MBA= - ql2= - 16.4952= -34.35kNm1MBC= -MCB = - ql2= - 12.0622= -4.02kNm2、计算各梁和柱的分配系数各梁柱的线刚度及相对线刚度如下图所示:11图 4-212梁柱的分配系数如下表所示表 4-1层 次 五 层 四、三、二层 底 层节 点 A B C D A B C D A B C D左梁 5.76 14 5.76 5.76 1 5.76 5.76 1 5.76上柱 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下柱 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 6.16 6.16 6.16 6.16转动刚度S右梁 5.76 1 5.76 5.76 1 5.76 5.76 1 5.76 S 12.45 13.45 13.45 12.45 19.13 20.13 20.13 19.13 18.61 19.61 19.61 18.61左梁 0.43 0.07 0.46 0.27 0.05 0.3 0.29 0.05 0.31上柱 0.35 0.34 0.34 0.35 0.36 0.34 0.34 0.36下柱 0.54 0.5 0.5 0.54 0.35 0.34 0.34 0.35 0.33 0.31 0.31 0.33分配系数 S右梁 0.46 0.07 0.43 0.3 0.05 0.27 0.31 0.05 0.29 注:在计算分配系数时,除底层柱外的其余各层柱,其线刚度均应乘以折减系数 0.9。3、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梁、柱端的弯矩注:各节点间的传递系数均为 1/2。13图 4-34、利用支座弯矩和实际荷载求边跨跨中弯矩14经过推导,可得边跨跨中弯矩为: M 中 = - + (g+q)l2218式中:M1、M2分别为梁左右两端的支座弯矩q梁上所受的均布荷载值g梁自重的均布荷载l梁的总跨度故各层梁边跨的跨中弯矩为:第五层: MAB = MDC = + 9.6252 =13.83kNm15.76.281MBC 中 = 2.41+ 5.2722 =0.23kNm8第四层: MAB = + 16.495 2 =20.19kNm30.4.51MBC 中 =4.59+ 12.0622 =1.44kNm81第三层: MAB = + 16.495 2=20.01kNm30.5.81MBC 中 =4.61+ 12.0622 =1.42kNm81第二层: MAB = + 16.495 2=19.99kNm30.57.81MBC 中 =4.61+ 12.0622 =1.42kNm第一层: MAB = + 16.495 2=19.99kNm30.57.281MBC 中 =4.87+ 12.0622 =1.16kNm5、各层弯矩迭加15图 4-46、根据弯矩图利用平衡条件及实际荷载求剪力及轴力(1)、第五层图 4-5VA= VD=(15.71+ 9.6252-16.75)/5=23.84kN1VB 左 = VC 右 =(16.75+ 9.6252-15.71)/5=24.26kNNA= ND=23.84+22=45.84KN16图 4-6VB 右 = VC 左 =(2.41+ 5.2722-2.41)/2=5.27kN1NB= NC=5.27+24.26+22=51.53kN(2)、第四层VA= VD=(30.34+ 16.4952-32.35)/5=40.82kN12VB 左 = VC 右 =(32.35+ 16.4952-30.34)/5=41.63kNNA= ND=23.84+51.07+40.82=115.73kNVB 右 = VC 左 =12.06kNNB= NC=12.06+71.13+41.63+51.53=176.35kN(3)、第三层VA= VD=(30.52+ 16.4952-32.52)/5=40.83kN12VB 左 = VC 右 =(32.52+ 16.4952-30.52)/5=41.63KNNA= ND=115.73+40.83+51.07=207.63kNVB 右 = VC 左 =12.06kNNB= NC=12.06+71.13+41.63+176.35=301.17kN(4)、第二层VA= VD=(30.57+ 16.4952-32.52)/5=40.84kN12VB 左 = VC 右 =(32.52+ 16.4952-30.57)/5=41.62kNNA= ND=40.84+51.07+207.63=299.54kNVB 右 = VC 左 =12.06kNNB= NC=12.06+41.62+71.13+301.17=425.98kN(5)、第一层17VA= VD=(28.7+ 16.4952-30.32)/5=40.9kN12VB 左 = VC 右 =(30.32+ 16.4952-28.7)/5=41.55kNNA= ND=40.9+51.07+299.54=391.51kNVB 右 = VC 左 =12.06kNNB= NC=12.06+41.5+71.13+425.98=550.67kN经整理可得:图 4-7187、进行弯矩调幅弯矩调幅时:支座调幅 0.85,跨中调幅 1.15。图 4-8194.2 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6)内力计算4.2.1竖向活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载标准值屋面活载为 0.7KN/m2屋面板传给边跨梁的线载为: 0.71/2(5+1)2/5=0.84KN/m屋面板传给中跨梁的线载为: 0.71/212/2=0.35KN/m2、楼面框架梁线载标准值本例楼面、楼梯活载取 2.0KN/m2。楼面板传给边跨梁的线载为: 21/2(5+1)2/5=2.4KN/m楼面板传给中跨梁的线载为: 21/212/2=1KN/m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A 柱(D 柱)集中力: 0.71/242/2=1.4KNB 柱(C 柱)集中力: 1.4+0.71/2(4+2)1=3.5KN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A 柱(D 柱)集中力: 21/242/2=4KNB 柱(C 柱)集中力: 4+21/2(4+2)1=10KN5、竖向活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20图 4-94.3.2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KJ-6)内力计算1、求各梁端的固端弯矩第五层 MAB= -MBA= MCD= -MDC=- ql2= - 0.8452= -1.75KNm1MBC= -MCB =- ql2= - 0.3522= -0.12KNm1第一四层 MAB= -MBA= MCD= -MDC= - ql2= - 2.452= -5KNm1MBC= -MCB=- ql2= - 122 =-0.33KNm12、计算各梁和柱的分配系数各梁柱的线刚度及相对线刚度如下图所示:21图 4-10梁柱的分配系数如下表所示:表 4.2层 次 五 层 四、三、二层 底 层节 点 A B C D A B C D A B C D左梁 5.76 14 5.76 5.76 1 5.76 5.76 1 5.76转动刚度上柱 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22下柱 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7.430.9 6.16 6.16 6.16 6.16S右梁 5.76 1 5.76 5.76 1 5.76 5.76 1 5.76 S 12.45 13.45 13.45 12.45 19.13 20.13 20.13 19.13 18.61 19.61 19.61 18.61左梁 0.43 0.07 0.46 0.27 0.05 0.3 0.29 0.05 0.31上柱 0.35 0.34 0.34 0.35 0.36 0.34 0.34 0.36下柱 0.54 0.5 0.5 0.54 0.35 0.34 0.34 0.35 0.33 0.31 0.31 0.33分配系数 S右梁 0.46 0.07 0.43 0.3 0.05 0.27 0.31 0.05 0.29 注:在计算分配系数时,除底层柱外的其余各层柱,其线刚度均应乘以折减系数 0.9。233、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梁、柱端的弯矩 注:各节点间的传递系数均为 1/2。图 4-11244、利用支座弯矩和实际荷载求边跨跨中弯矩经过推导,可得边跨跨中弯矩为: M 中 = - + (g+q)l2218式中:M1、M2分别为梁左右两端的支座弯矩q梁上所受的均布荷载值g梁自重的均布荷载l梁的总跨度故各层梁边跨的跨中弯矩为:第五层: MAB = MDC = + 0.8452 =1.06KNm1.54628MBC 中 =0.15+ 0.3522= 0.03KNm8第四层: MAB = MDC = + 2.452 =2.94KNm.81MBC 中 =0.42+ 122= 0.08KNm8第三层: MAB = + 2.452 =2.92KNm4.769MBC 中 =0.4+ 122=0.1KNm8第二层: MAB = + 2.452 =2.92KNm4.69MBC 中 =0.4+ 122=0.1KNm8第一层: MAB = + 2.452 =3.23KNm4.35MBC 中 =0.45+ 122=0.05KNm8255、各层弯矩迭加图 4-126、根据弯矩图利用平衡条件及实际荷载求剪力及轴力(1)、第五层VA= VD=(1.54+ 0.8452-1.6)/5=2.09KN1VB 左 = VC 右 =(1.6+ 0.8452-1.54)/5=2.11KNNA= ND=2.09+1.4=3.49KN26图 4-14VB 右 = VC 左 =0.35KNNB= NC=0.35+3.5+2.11=5.96KN(2)、第四层图 4-15VA= VD=(4.35+ 2.452-4.58)/5=5.95KN1VB 左 = VC 右 =(4.58+ 2.452-4.35)/5=6.05KNNA= ND=5.95+4+2.09=12.04KN图 4-16VB 右 = VC 左 =1KNNB= NC=1+10+6.05+5.96=23.01KN(3)、第三层VA= VD=(4.47+ 2.452-4.69)/5=5.96KN1VB 左 = VC 右 =(4.69+ 2.452-4.47)/5=6.04KNNA= ND=5.96+4+12.04=22KNVB 右 = VC 左 =1KN27NB= NC=1+10+6.04+23.01=40.05KN (4)、第二层VA= VD=(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