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是什么制度_第1页
隋唐时期是什么制度_第2页
隋唐时期是什么制度_第3页
隋唐时期是什么制度_第4页
隋唐时期是什么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唐时期是什么制度篇一:隋唐时期的陵寝制度隋唐时期的陵寝制度 一、 “依山为陵”制度的沿续 隋唐时期帝陵的建造,基本上沿袭汉朝“依山为陵”的制度。 隋文帝杨坚死于仁寿四年(公元 604 年) ,同年十月与皇后独孤氏合葬于太陵。太陵位于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南的五泉乡王上村旁。陵冢高 274 米,呈覆斗形,夯筑而成。底部面积为 26560 平方米。陵冢顶部平坦,呈长方形,东西长 48 米,南北宽 38 米。陵家底部四周已被挖掉 35米,现残存东西长 166 米,南北宽 160 米。陵冢周围 原筑有夯土城垣,现已基本毁坏,唯北城尚有残墙,长约 130米,最高处 12 米,残存宽 55 米。夯层清晰,夯窝明显。经初步钻探,陵垣东西长 756 米,南北宽 652 米。垣墙的四角及中部都发现有大量的砖瓦残片,应是当时建有阙楼和城门的残迹遗存。 唐代帝陵的建造自太宗昭陵始,基本上依山为陵。据统计,在唐朝 18 处帝陵中,除献陵、庄陵、端陵、靖陵四处位于平原外,其余都是利用山丘建造的。平面布局是在山陵四周筑方形陵墙围绕,四面辟门,门外设石狮,四角建角楼,陵前神道一般顺着坡势向南展延,神道上的门阙和两侧的人、兽雕像较前代增多。 据文献记载,唐代依山为陵的作法始于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 644 年) ,唐太宗营建寿陵(即昭陵)时确立了这一制度。他对侍臣说:“昔汉家皆先造山陵,既达始终,身复亲见,又省子孙经营,不烦费人功,我深以此为是。古者因山为坟,此城便事。我看九峻山孤耸回绕,因而傍凿,可置山陵处,联实有经焉之理。 ” 九峻山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 22 公里处。山势突兀,海拔 1888 米。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昭陵玄宫凿造于九峻山南坡腰间,从诞道至墓室进深 250 米,前后置5 道石门。墓室内部“闲丽不异于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 。因山势陡峭,人员往来不便,故又顺山旁架设栈道,悬绝百仞,绕山 300 米始达墓门。对此,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重经昭陵诗中描述道:“圣图天广大,宗祀目光辉。陵寝盘空曲,熊黑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 自唐太宗昭陵后,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章、贞、简等 13 陵都是采用“依山为陵”的制度。其中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西北 6 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海拔 1049 米,三峰丛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北峰最高,为陵之主体,与九峻山遥相比峻。南侧二峰较低,东西对峙,为陵寝南端的天然门阙,俗称“奶头山。 ”乾陵玄官位于梁山主峰南坡,拔地高度 104 米。隧道正南北向,斜及墓门,宽约 378 米,进深 65 米,全部用长约 125米、厚约 050 米的石条迭砌。石条之间以 510 千克的铁栓嵌住,再将铁水灌注于五条和铁柱之间,上面夯土复盖,真可谓固若金汤。据初步估计,仅隧道至墓门石条就多达3000 块左右。工程如此浩大,为关中唐十八陵中所仅见。 二、 “寝”制建筑的进一步扩大 隋唐时期的“寝” ,在过去寝殿、便殿和寝宫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其特点是把传统的履”分割开来,分造三处。以昭陵为例,首先在立宫的门顶上,建造有供墓主灵魂游乐之用的神游殿,其功能相当于汉代寝殿旁侧的便殿。其次在陵墓之前,南边墙垣的朱雀门以内,建有献殿。献陵又称“寝殿” ,正对山陵,是朝拜献祭的大殿。另据昭陵志载:“高力士于太宗献殿见小梳厢一、柞木梳一、黑角篦子一、草根刷子一,叹日:此先帝首创义旗,新王皇报,遂身服用,惟留此物,将欲传示子孙,永存节俭。 ”可知献殿除用于祭祀外,还是瞻仰墓主遗物的场所。献殿的规模较大,如近年在献殿遗址采集到一件安放在屋脊上的鸱尾,高米,底长 1 米,宽米,重约 150 千克。再次在山下琼台寺的旁边,建有供墓主灵魂饮食起居生活的寝宫(或称“下宫) 。据元代李好文长安图志所载唐昭陵图可知,寝宫规模较献殿为大。经考古测定,昭陵的寝宫遗址面积,东西长 237 米,南北宽 334 米,呈长方形,周围墙基厚约 米。寝宫前有门闭。此外,昭陵还有祭台等建筑。祭坛设在山的北麓,玄武门内,南高北低,以五层台阶组成,略呈梯形,南三层台阶东西宽米,南北长米。祭坛陈列有唐贞观时期 14 个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现大多被毁。祭坛的东西庑房中还陈列浮雕石刻六骏。 三、陵园制度的新发展 唐代陵园的布局始于唐太宗的昭陵,至高宗乾陵时陵园的 平面布局已经定型。其基本布局是模仿唐都长安城的建制设计:墓室设在山南的半腰处,高踞陵园北部,为全陵的主体建筑,四周筑围墙,为内城墙;四面各辟一门,南面为正门,门外设神道,并增筑包砖土阙。内城墙以外设外城墙,南面有三道门,石刻群置于由南而北的第二、三道门之间。第一道门外分布着皇族和文武大臣的陪葬墓。内城南门内修筑献殿。乾陵陵园的平面布局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据长安志图记载,乾陵有内外两重城墙。内城为帝陵的围墙,又名皇城,总面积约 2293 平方公里。从遗迹上看,城约为方形,东西为 1450 米,南北为 1582米,墙厚米;四角各有一个大土墩为角楼,四面城墙正中各开一门,门宽米。门楼均为三出阙,一个为母阙,二个为子阙,属最高等级;为土木结构,楼基和墩台均系夯筑,外用砖包砌,墩台上建楼。门外各有石狮 1 对,北门加置6 马。这一部分可视为唐长安城的宫城。自第一对门阙至第二对门阙之间,长约 1 公里,是陵墓的神道所在。南端门阙之内,以一对高大的神道石柱为标志,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翼马 1 对,驼鸟 1 对,石马和牵马人各 5 对,石人10 对,述圣记碑和无字碑各 1 块,61 尊王宾像。这些列置的石象生象征着墓主出巡时的卤薄队伍,可视为长安城的皇城。第二与第三对门阙之间,约长 2 至 3 公里,星罗棋布地分布着皇亲贵戚及功臣们的陪葬墓,这一部分可视为唐长安城的外廓城。 此外,秦汉“封土为陵” 、以方形为贵的制度在唐代仍然存在。如唐高祖的献陵、唐敬宗的庄陵、唐武宗的瑞陵、唐僖宗的靖陵都是采用这一制度。 四、严格而周密的陪陵制度 唐代的陪陵制度沿袭汉代,始于唐太宗之时。贞观十一年(公元 637 年) ,唐太宗诏令:“自今已后,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及以秘器,使窀穸之时,丧事无阙。所司依此营备,称朕意焉。 ”贞观十九年,又“许陪葬者子孙从葬” 。贞观二十年,唐太祖进一步规定了父祖陪陵、子孙从葬的制度。从此,陪陵遂成定制。成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给予“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的一种特殊待遇和荣誉。 唐代陪葬墓的排列位置是依据死者的身份、政治地位及其与皇帝的亲疏关系而周密布置的。 唐会要卷二十一陪陵名位载其“以文武分为左右而列,坟高四文以下,三丈以上” 。但考古勘查情况与文献记载有一定的距离,并不完全相符。如在昭陵 167 座功臣贵成陪葬墓中,已确定墓主身份的 57 座陪葬墓,既不按文武分列,也不论官职之高低,而是基本上按照埋葬时间的先后,由北向南排列的。坟的高度也大致如此,除了长乐、新城、城阳三个长孙皇后摘生的公主外,其他庶出的皇子、公主、妃子墓葬规制一般都没有超过功臣的墓葬。 陪葬墓的外形,按照目前残存的封土堆,基本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1依山为冢式。这类墓的建造依照唐代帝陵盛行的“依山为陵”制度,墓主为皇室中最显要、最亲近的人物或为皇帝最亲近的功臣。如侍中、郑国公魏征墓,是距昭陵玄官最近一座功臣墓。魏征是唐太宗最为亲近的大臣,故将其墓建在九峻山西南的凤凰山上,依山为冢。此外,唐太宗第 21 女新城公主墓,也是依山为穴,葬在距昭陵玄官最近的东南方的一个小山梁上。山梁海拔 1000 米,墓在山梁顶。2覆斗形土冢。这类墓的封土堆较大,有陵园,四周有围墙,南门有五对土阙,阙南列有石刻。一般为太子、公主、王一类皇室人物的陪葬墓。如昭陵的常乐公主墓、城阳公主墓,乾陵的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 3圆锥形土冢。这类墓封土堆较小,呈圆锥体,但顶部为不规则圆形,无陵园和石刻。这类陪葬墓一般属于文武大臣,少数为皇族。如 昭陵中的中书令、虞国公温彦博墓,尚书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墓,国子祭酒、曲阜县公孔颖达墓,左卫大将军、卢国公程咬金墓,废太子李承乾墓,唐太宗第 11 子、福王李福墓,唐太宗燕妃墓,唐太宗乳母彭城夫人墓等,封土都呈圆锥形。高者 15 米,低者仅为 2 米;直径大者 40 余米,小者 5 米。 4象山形墓。这类墓仿照汉武帝茂陵卫青、霍去病墓的形制修筑。如昭陵的司空、太子太傅、雄国公李动(徐懋功)墓,起冢象征铁山、阴山、乌德键山;封土高 25 米,直径 98 米。尚书仆射、卫国公李靖墓,起冢象征明山、铁山、积石山;封土高 12 米,直径 72 米。这种墓葬形制,象征着他们生前在那里征战的功业。 由此可见,唐代的陪陵制度有着严格而周密的规划,它反映了“主尊臣贵” 、 “崇重今朝冠冕” 的封建等级思想。但是,随着唐朝中后期国力的衰弱,中央集权制的逐渐衰微,陪陵制度也如同虚设。至唐玄宗泰陵以后,唐朝昭陵制度已经衰亡了。 五、走向高峰的陵墓石刻 唐代陵墓石刻数量之巨大、种类之繁多、题材之广泛、技艺之精湛、气势之雄伟,可谓空前绝后,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的陵墓雕刻已经走向高峰。 (一)陵墓石刻制度的确立 陵墓石刻是墓主身份等级地位的象征。从唐代陵墓石刻的题材、造型和雕刻技法等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初唐,以献、昭两陵的石刻为代表。其特征是陵前石刻尚无定制,题材内容以纪功为主,安放石刻的位置也不一致。 第二时期为盛唐时期,包括恭、乾、定、桥四陵。恭陵位于洛阳市偃师县缑氏乡,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因李弘没有称帝,故末计入唐代帝陵之列。恭陵东、西、北三门外双阙之前均陈石群狮 1 对。陵前南门神道两侧列置石刻,自南端起计有华表 1 对、飞马 l 对、石人 3 对、站狮 1 对,在第一、二石人之间立睿德记碑 1 通。恭陵的这一石刻群组合开创了唐代帝陵石刻制度化的先河,此后的乾陵石刻基本上仿照于此,只是在数量和种类上有所增加,完备了唐代帝陵的陵墓石刻制度。从文献记载来看,乾陵陵园四门外各有石狮 1 对,北门立石马 3 对,南门外有立像 61 尊,述圣记碑、无字碑各 1 通,石人 10 对,石马及牵马人各 5 对,驼鸟 1对,翼马 1 对,石柱 1 对。其中除少数民族首领石像属于表彰威武以外,其余都是作为“仪卫”的陵前石刻群。此后,各陵石刻除无述圣记碑、无字碑、61 尊王宾像外,均仿乾陵市局,仅稍有变动而已。这一时期的石刻群,气魄雄伟宏大,体现了大唐帝国的雄风。 第三时期为中唐以后,包括泰、建、元、崇、丰、景、光、庄八陵。其特点是石人中出现了相对而立的文臣和拄剑武臣,石马矮小,石刻制作粗疏,线条松散。说明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已由盛转衰。 第四时期为晚唐时期,包括章、端、贞、简、靖之陵。这一时期陵前石刻的特点是体态瘦小,神情萎靡不振,反映了唐王朝已濒 临灭亡。 (二)陵墓雕刻史上的伟大杰作 据学者统计,唐代帝王陵墓的大型石刻总数在 1000 余件以上,其中不少是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品,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献陵的石虎、石犀,是唐代初期帝陵石刻中难得的艺术珍品。石虎造型凶猛,它那机敏觅食的眼神,刚劲有力的腿部,生动地刻划出了虎的性格特征。石犀的造型尤为生动,十分憨态可掬,雕琢粗中有细,质感特别强烈,栩栩如生,似缓步迎面而来。 “昭陵六骏”更是中国古代陵墓雕刻史上继西汉霍去病墓“马踏匈奴”之后的又一伟大杰作。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统一全国,南征北战、驰骋战场骑的六匹战马。为了纪念六骏,唐太宗令绘大骏之形雕于石屏。工匠们运用高超的技艺,雕刻了六骏逼真的形象。据传说,六骏形象出于唐代大画家阎立本之手,雕刻家再依其形制雕刻于石屏上。石屏高约五尺,宽约六尺,石屏右上角或左上角都有唐太宗自题的四首赞美诗,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从文献中得知,六骏中的“特勒缥”是唐太宗平来金刚时所乘的坐骑,排列在东侧第一,黄白色,像微黑色。赞曰;“应维腾空,承声半汉;入险摧敌,乘危济难。 ”排在东侧第二的“青雅” ,是唐太宗镇压窦建德农民起义军时所乘的坐骑,苍白杂色,前中五箭。赞曰:“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东侧第三为“什伐赤” ,它是唐太宗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纯赤色,前中 4 箭,背中 1 箭。赞曰:“溏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西侧第一为“飒露紫” ,这是唐太宗攻打东都络阳王世充时的坐骑。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袭三川,威凌八阵。 ”西侧第二为“拳毛骡” ,为平刘黑闼时所乘,黄马黑喙,前中 6 箭,背中 3 箭。赞曰:“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失载戢,氛埃廓清。 ”西侧第三为“白蹄乌” ,这是唐太宗和薛仁杲作战时的坐骑,纯黑色,蹄俱白。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这六匹骏马,三匹作立状,三匹作奔驰状,神态迥异,各具特色,形象逼真。尤其是“飒露紫”最为传神,它刻有大将邱行恭正在受命为太宗坐骑拔箭的情形。中箭后的“讽露紫”垂首而立,且因生理上的剧痛,本能地向后退缩;邱行恭欲拔不忍的爱马之情,在浮雕中得到了维妙维肖的体现和反映,这真是一件人马难分、情感深挚的绝世佳作。 顺陵南门外的一对石狮,为盛唐帝陵石刻艺术的典型代表。这对立狮,体形大,头高 305 米,身长 361 米,胸阔 140米。其中东侧一头鬓毛卷曲后拔,四肢强劲有力,贮立张口似吼,胸前有三块坚实的肌肉隆起。整个形体饱满威武,体积感强烈。西侧一头与东侧一头在造型上基本相似,只是根回露齿,鬃毛为波浪式,前胸较窄,前腿直立,后腿交错,贮立凝视远方,形象比较温顺。这是现存唐代陵墓前的石刻动物中最雄壮最精美的作品之一。 乾陵同样以石狮雕刻得最为精湛。通过巨头卷毛、突目、隆鼻、阔口、利齿等表现手法以及昂首挺胸、前肢挺拔的雄伟姿态,生动 地刻画出一个凶猛异常的狮子形象。它巍然蹲坐于陵门,威仪森严,令人望而生畏,充分体现出唐代帝王的专制独尊和陵寝的神圣不可侵犯。其他石刻,如石人、石马、朱雀等也雕刻得非常精致;生动逼真。篇二:超星网络课隋唐史答案1 隋朝的建立者是() ,史称隋文帝。 ? ? ? ? A、杨坚 B、杨广 C、杨震 D、杨素 我的答案:A 2 隋朝和唐朝都起源于北周,都来源于蒙古的() 。 ? ? ? ? A、怀荒 B、武川 C、柔玄 D、沃野 我的答案:B 3 “关西孔子”指的是() 。 ? ? ? ? A、杨坚 B、杨广 C、杨素 D、杨震 我的答案:D 4 杨姓出于名门,自称弘农杨氏,其中“弘农”位于现在的() 。 ? ? ? ? A、华县 B、大荔县 C、华阴县 D、泰安县 我的答案:C 5 武川镇中“镇”就是我们现在的乡镇中的镇。 () 我的答案:6 自魏以来,中国政坛形成了一种门阀政治,大家族主导着中国政治的走向。 () 我的答案: 普六茹在突厥语中是力士的含义,他是()的小名。? ? ? ? A、杨坚 B、杨广 C、杨震 D、杨素 我的答案:A 2 北齐源于() 。 ? ? ? ? A、怀荒 B、怀朔 C、柔玄 D、沃野 我的答案:B 3 唐代以前,古代战争中的重大武器是() 。 ? ? ? ? A、抛石机 B、弓弩 C、戈矛 D、火药 我的答案:A 4 府兵制是由()开始实施的。 ? ? A、宇文邕 B、隋文帝 ? C、D、唐太宗我的答案:C 5 杨家、宇文家、李家、元家都是八柱国中的名门大族。() 我的答案:X 6 北魏时期,尔朱家曾贺拔岳率领武川镇的军队平定了关中。 () 我的答案: 7 府兵制打破了汉人不可以当兵的原则。 () 我的答案: 1 下列哪一地方的佛像不能反映佛教传入中国的演变过程。 () ? ? ? ? A、喀什克孜尔千佛洞 B、吐鲁番的吐峪沟千佛洞 C、敦煌莫高窟 D、麦积山石窟 我的答案:D 2 “三方之乱”中不包括下面的哪一方。 () ? ? ? ? A、东方 B、湖北 C、北方 D、四川 我的答案:C 3 ()是杨坚称帝最重要的大臣,也是北齐山东最有名的文士。 ? ? A、B、李德林 C、杨素 D、杨广 我的答案:B 4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从小就是个道教徒。 () 我的答案: 5 佛教认为万缘皆空,唯因果律不空。 () 我的答案: 1 在历史研究中,日本京都学派的代表作品是宫崎市定的() 。 ? ? ? ? A、 隋唐演义 B、 九品官人法研究 C、 剑桥中国史隋唐卷 D、以上各项都不是 我的答案:B 2 ()是美国学者在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及其学生所代表的京都学派和东京大学代表的东京学派的基础上编写的。 ? ? ? ? A、 九品官人法研究 B、 隋唐演义 C、 剑桥中国史隋唐卷 D、以上各项都不是 我的答案:C 3 ()用超越制度打破法制的手段抓权,导致了君主专制。 ? A、武则天 ? B、C、李隆基 D、李渊 我的答案:A 4 隋朝的建立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全新的政治架构。 () 我的答案: 5 制度和法制都是对君主权力的制约,武则天一直希望建立。 () 我的答案: 1 在三省六部制的行政机关中,权力最大的是() 。 ?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门下省 ? D、不确定 我的答案:A 2 尚书省中最高的官职是() 。 ? A、左仆射 ? B、尚书令 ? C、右仆射 ? D、员外郎 我的答案:B 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 () ?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门下省 篇三:1、秦汉、隋唐是古代中国各项制度创立的重要时期中国古代史问答题训练 1、思考: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建设和变革的三个重要时期。 据此回答: (1)秦汉时期在制度建设上有哪些成果? (2)隋唐时期制度变革有哪些主要表现,与秦汉时相比其制度变革的进步性有哪 些? (3)明清时期制度变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应怎样评价? (1)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位世袭、帝位终身、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实 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两汉承袭秦制,有所损益:设中朝、扩大尚书台权力,削弱相权;设刺吏,建立一 套完整的监察制度;建立以察举为主要途径的多种形式的人才选拔制度;建立系统 完整的行政管理和赋税制度编户制度。 (2)隋唐:创科举,打破世家望族对仕途的垄断;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中央集 权制;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改革府兵制、实 行募兵制。 (3)明清: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废行省,设“三司” ; 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创建卫所制度;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 明制, 在中央增设军机处。赋税制度方面,明朝实行“一条鞭法” ,清朝实行摊丁人亩,征 收统一的地丁银。 评价: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统治,阻碍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 赋税制度的变革,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有利于促进工商业的繁荣。 2、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明清时期、英国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法国波旁王朝建立后都曾 出现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趋势,但同时中国与西欧的专制统治也出现“分道扬镳” 的迹象。试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情况,指出君主专制本质,并分析其对本国社会发 展所起的历史作用。 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明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八股取士;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 英国削弱旧贵族势力,反对天主教会,建立英国国教;法国加强中央对地方管 理,拥有对各省的调兵权,取消国内关卡,严格控制思想文化,对臣民宗教信仰严 加限制。 分道扬镳的迹象: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是封建地主阶级,采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 政策。 英法在加强王权过程中,都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本质: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作用:明清封建君主专制强化,虽有利于限制封建割据势力,但严重阻碍了资 本主义萌芽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英法王权加强,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对于人类历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具有一 定的积极作用。 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文化高峰。概括这一文化高峰的表现。 简析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及对后世文明的影响。 .(1)表现:思想方面: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军事方面:兵书和军事家涌现。科技 方面:科技成就辉煌,世界领先地位。文艺方面:诗歌创作辉煌,青铜艺术进步, 音乐水平高。 (2)原因:以铁器时代的到来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 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承继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勃兴。诸侯争霸中民族融合,社 会逐渐趋向统一。 (3)影响:各种哲学思想流派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学艺术 成就在中国及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在冶铁、天文、地理、物理、医学 等科技领域的成就为后代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上各点要求结合史实举例 说明) 4、汉朝沿袭秦朝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到汉武帝时对秦朝的制度损益变化最 大。回答: 秦朝的中央机构是怎样设置的?到汉武帝时又有怎样的变化。 (4 分) 汉武帝时在对官吏的选拔和监察方面,有哪些创新的措施?起到什么作用?(4 分) 汉武帝时对初地方行政机构进行了怎样的改革?起到什么作用?(4 分) 综上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措施,概括其历史意义。 (3分) 答案:秦朝的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以下设诸卿。 (2 分)汉武帝时组 成内朝和外朝。 (2 分) 汉武帝时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实行察举制,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使各方 面的人才涌现。实行刺史制度,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僚的控制。 (4 分) 汉初,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缩小王国的封地;颁布“附 益之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4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巩固了汉朝的统治,促 进西汉达到鼎盛。 (3 分) 5概述汉武帝、唐太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革新举措及其相同影响。据此谈谈你的认 识。 举措: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使监察制度更加严密;实行察举、征召等人才 选拔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太宗:完善了(来自: 小龙文 档网:隋唐时期是什么制度)三省六部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 成完整严密体系;完善了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调整健全了府兵制。 相同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促成了封建社会兴盛局面的形成。 认识:制度创新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 6、秦汉、隋唐是古代中国各项制度创立的重要时期。两汉、隋唐时期分别实施了什 么选官制度和赋税制度?与两汉相比,隋唐的这些制度有哪些进步性?(12 分) (1)选官制度:两汉建立以察举为主要途径的多种形式的人才选拔制度;隋唐创立科举制度。(2 分) 进步性:两汉选官制度后来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选官制度日趋瘫痪。(1 分) 隋唐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抑制了门 阀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基础。是中国选官制度的创新, 历朝沿用,影响深远。(2 分) (2)赋税制度:两汉建立系统完整的行政管理和赋税制度编户制度;隋唐前期实 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2 分) 进步性:两汉赋税制度中的人口税、更赋重,附加税、杂役多,超期服役普遍, 农民负担沉重。(1 分)唐前期赋税制度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 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是轻徭薄赋思想在赋税制度上的体现。(2 分);唐后期赋税制度在一定 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 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2 分) 7、概述隋唐和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共同原因。指出明清时期城市 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参考答案: 1)情况: 隋唐: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时间;政府管理和商业设施完备。长 安、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扬州、成都分别是长江流域的东西商业中心。 明清: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全国出现了一批较大 的商贸城市,如北京、南京。 2)共同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交通发达、南北经济交流频繁;政府推行有 利于商贸发展的政策。 3)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8、中国古代商业是社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据此回答: 1)战国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特点? 2)唐朝时期我国商业发展又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3)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中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4)我国古代商业发展共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开始出现封建城市;商业活动主要在当时的大城市中进行。经销的不少产 品是服务于社会上层的奢侈品。广大农村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还没有出 现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经济。 2)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管辖非常严格,有时间和地点限制。出现了我国最 早的银行雏形柜坊。在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出现了夜市。广大农村里,包括偏 远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城 市。商业城市向南方发展,扬州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 3)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品种增多。区域间 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 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4)商业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基础上的。而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 9、秦汉、隋唐是古代中国各项制度创立的重要时期。两汉、隋唐时期分别实施了什 么选官制度和赋税制度?与两汉相比,隋唐的这些制度有哪些进步性?(12 分) (1)选官制度:两汉建立以察举为主要途径的多种形式的人才选拔制度;隋唐创立科 举制度。(2 分) 进步性:两汉选官制度后来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选官制度日趋瘫痪。(1 分)隋 唐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抑制了门阀势 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