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_第4页
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农村婚姻家庭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婚姻家庭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孝义市下堡镇 10 个行政村的已婚家庭. 调查目的对本地区已婚家庭的婚姻家庭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调解和解决的办法 调查方法本调查报告采用收集资料、电话采访、网聊、面谈、填写调查表,口头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 孝义市下堡镇 10 个行政村、镇民政办、计生办、法庭和妇联 调查时间 XX 年 3 月份本人自小在农村土生土长,自以为农村情况复杂多变,实际情况受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科学,以及政策,法律法规等多种因素的严重影响,致使各个方面并不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的婚姻家庭状况也随之出项了一些明显的问题。 XX 年 3 月份,我对孝义市下堡镇 10 个行政村已婚家庭的婚姻家庭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随机抽取 350 例已婚家庭妇女名单。先后走访了民政办、计生办、法庭和妇联,发放调查问卷,深入村组座谈,了解调查对象的结婚、离婚等家庭情况,全面分析了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婚姻家庭状况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 350 例调查对象中,初婚者占 78,再婚者占,丧偶者占 5,离婚者占,存有离婚动机的占 15,离婚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对离婚的态度渐趋向宽容。 法院案卷数据显示,离婚案件占其民商事案件的%。 从调查问卷的座谈情况看,110 户家庭存在家庭纠纷,夫妻感情不和,有的还存在婚姻危机,不稳定家庭占 11%;婚前性行为发生率 高达 25;75人对婚外性行为持排斥批判的态度,部分人持理性态度。二、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暴力是导致婚姻家庭破裂的导火索。 对外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西式婚恋和性观念传入我国,并逐渐从大中城市人群渗透到农村外流人员,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非婚同居、试婚等在一定程度上被接受。 家庭暴力问题,一直是妇联组织关注的问题。家庭暴力近几年处于小幅上升的趋势。调查表明,家庭暴力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被访者中有 15的夫妻之间经常发生动手打架的现象,37的人表示偶乐发生此类行为。家庭暴力在农村家庭中的发生率要远高于城市家庭,对于家庭暴力,大部分人持否定态度。面对家庭暴力时的应对策略,第一选择为“逃离现场” 。人们对家庭暴力这种既反对又犹豫,与传统观念有关,也有法律意识淡薄等方面的原因,当然还有不闹散家庭的现实考虑。这说明,反对家庭暴力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XX 年至今,该镇妇联和派出所接待家庭暴力案件 13 件,占信访总数的 29 %;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尤其是妇女。它不仅给妇女带来了极大的身心伤害,由此引发的婚姻家庭问题也成为影响家庭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有一位妇女长期处于受暴状态,但由于受害人受传统的“妇道”影响,被丈夫打了,却不敢说、不敢讲,所有痛苦自己一人承担,直到被打伤了,才开始反应。这一例很有代表性,这是农村家庭暴力长期存在的原因,如果受暴者在一开始就通过法律途径制止,家庭暴力造成的后果就会大大减少。 2、非法同居、婚外情上升,成为婚姻家庭的主要问题。 XX 年至今,在妇联接待的上访案件中,非法同居有婚外情的占 28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婚姻家庭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80是丈夫有婚外情,集中在 3550 岁年龄段;女性占 20,大多数在 3040 岁年龄段。这类问题的受害者大多数是女方。有一例上访妇女,明知自己的丈夫与第三者非法同居,却不敢提出离婚,反而哀求不要抛弃她,虽然丈夫不和她离婚,但也不履行丈夫的责任和义务,还经常打骂她。 3、丈夫不履行家庭义务,有的甚至离家出走。丈夫离家出走,是婚姻家庭中出现的一种新问题。这类案件共有 4 例,都是因有外遇离家出走,有的有外遇后想方设法卷钱远走高飞,然后就莫名其妙的离婚。有一位妇女,离婚后,又与某男青年认识结婚,婚后男方花言巧语,一点一点的把女方的积蓄骗走后不知去向,给这名妇女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还有一名妇女与男方于 XX 年结婚,婚后生一女孩,在孩子刚满 6 个月时,男方提出到驾校学驾照,在学习期间又与一女子好上了,在妻子不知详情的情况下,又商量买一辆大车,由于没钱,丈夫以好好过日子为由就劝妻子到娘家借钱,妻子信以为真就与娘家借了7 万元,钱到手后丈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给妻子、女儿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既丢了人又丢了钱,最后人财两空。 4、由于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导致婚姻失败。 在农村,大部分青年结婚后与公婆一起生活。有的新婚婆媳关系难以度过“磨合期” 。某村一妇女,刚结婚婆婆就说这说那,挑媳妇的毛病,丈夫也不太会做工作,还比较倾向母亲,从而导致刚结婚就离了婚。透过调查资料可以发现,家庭代际关系存在着错位问题,尊老不足,爱子有余是具体表现。一方面农村家庭对老人的需求相对重视不够,导致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同时,子女往往要求老人担负起照看孙子和承担小家庭家务劳动的责任,导致老人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子女对自己的下一代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和财力,甚至发生了“过度关注”的问题,引发亲子之间的冲突。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第一,父母过多地参与子女的问题解决,有越俎代庖之嫌,而对子女独立性的培养重视不够。第二,家长们虽然注重子女道德素养的形成,但对子女的创造性、合群方面的需求常常被忽视。第三,在子女培养上的功利性明显, “出人头地”成为父母对子女的最大希望。第四,亲子之间较严重的矛盾主要发生在孩子上学方面,比例高达 42,农村家长们过于重视子女的学习。虽然近几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已经在减轻学生负担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这些努力的成效如何,在整个教育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的条件下,能否实行下去,都还是问号。 5、生活困难成为婚姻家庭出现问题的又一诱因。有的家庭非常困难,妇女没有收入,在家庭中没有经济地位,为了靠男方的收入来维持生活而忍受没有感情的婚姻,对于一切不顺心都要忍受,从而导致家庭暴力、丈夫的婚外情等现象频频发生。 三、农村婚姻家庭现状产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期,封建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尤其在农村,大男子主义、男尊女卑等封建残余还有滋生的土壤,并且直接影响到婚姻家庭。妻子被打是“家庭内部问题” , “离婚不光彩” ,到头来,家庭矛盾越演越烈,轻者离婚,重者发生伤亡事件,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社会原因。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改善了,开始寻求一些刺激的、新鲜的东西,于是,有些人(大多数是男性)染上了“吃、喝、嫖、赌、毒”等恶习,有了这些恶习,势必要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出现婚姻家庭矛盾;有些人玩起了“闪电式结婚、闪电式离婚” ,对婚姻神圣的殿堂却来去自由。 随着农村人力资源流动,一些人选择到外地打工或发展,从此开始了“孔雀东南飞”的生活,大部分妇女在家务农,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和老人,男人外出打工、挣钱。不少男人挣到钱却忘记了糟糠之妻。有的丈夫在外养了“小女人” ,妻子却不肯提出离婚,于是,宁可什么都忍受,宁可当保姆。 3、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我国法制建设是稳步发展,但是,还有相对不完善的地方。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受道德约束的地方多,而受法律约束的少。新婚姻法尚不够完善,缺乏对婚姻善意一方有效的救济措施。 四、改变农村婚姻家庭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1、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媒体的作用,加打力度宣传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要对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婚姻家庭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大力开展一些弘扬家庭美德、良好道德的活动,倡导社会新风,创建和谐社会。 2、普及法律知识,强化相关法律求助措施,加大维权力度。加强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 、 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 法规的宣传,要将这些法律纳入普法总体规划,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弄懂、弄通相关法律,提高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3、加大调研力度,从源头上作好婚姻家庭的稳定工作。婚姻家庭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挖掘影响婚姻家庭的原因,探索解决婚姻家庭问题的路子,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家庭矛盾的发生。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机构,为群众提供帮助。建立一些诸如妇女庇护所、婚姻家庭服务热线,目的在于当人们的婚姻家庭亮起红灯或出现问题时,她可以找到相应的地方或部门去倾诉、去讨教、去寻求帮助,使其尽快地摆脱困境,走出误区,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和纠纷发生。公安机关发现家庭暴力要及时出警;司法机关要出台相关整治措施,提供法律援助,解决她们打官司难的问题。 09 春电大法专学员:张因杰 XX 年 3 月 篇二:关于家庭婚姻的调查报告关于家庭婚姻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家庭的功能结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追求民主、平等、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已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共识。另一方面,家庭矛盾增多、离婚率上升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为了深入分析婚姻家庭方面存在的特点和问题,探寻在新形势下化解家庭矛盾、构建幸福婚姻的对策和途径,推动文明家庭建设向纵深发展,以重庆市为例,具体情况如下: 一、近年来重庆市婚姻家庭呈现的新特点 1、家庭结构日趋单纯,生活追求各取所需。 在接受调查的 100 个家庭中,由父母、子女组成的三口之家占了%。绝大部分年轻夫妻结婚之后,不再与父母或岳父母一起居住,纷纷另起炉灶,建起了温馨的小家。不少小家庭只是在孩子出生之后一个阶段或节假日回去与父母团聚一下。这样一种模式不仅能满足年轻夫妻追求自由空间的需要,又满足了老年人清静、闲适的晚年生活追求,为他们腾出更多时间参加健身、旅游,发挥晚年余热、实现二次创业创造了条件,有效地减少了两代之间因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不同引起的家庭矛盾。 2、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物质精神并驾齐驱。 调查发现,%的家庭生活质量近年来有大幅度提高。具体体现在:一是家用电器现代化。%的家庭用上了全自动洗衣机、电脑型电饭煲及微波炉等高档电器。电视机已全面普及,家均拥有达台。%的家庭有电脑、cd 机、音响、家庭影院等文化娱乐设施,不少农村家庭由当初的彩电、冰箱、洗衣机三大件,发展到摩托车、空调、家庭影院等全方位的现代化。二是家政服务社区化。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大,使家务劳动已日渐成为家庭的一大负担。但随着近年来社区服务业的蓬勃兴起,社区幼托服务、托老保健、家庭保洁、学生小餐桌等家政服务项目,为家庭减轻了负担。不少家庭,特别是中高收入的城市家庭,已成为社区家政服务的受益者。在接受调查的 100户家庭中,接受家政服务的户数 XX 年为 239 户,XX 年上升到 356 户。三是文化生活健康化。近年来,家庭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呈直线上升趋势,读书、订报、看电影电视、看演唱会已成为家庭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在接受调查的100 户家庭中,60%的家庭都有读书看报学习的习惯,藏书数量最少的为 50 多册,最多的达 100 多册。%的家庭有早锻炼、上健身房的习惯。特别是重庆市开展的“四个一”读书活动(即一顶书橱、一份报刊、一盆花卉、一件健身器材) ,极大地促进了家庭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3、家庭稳定仍为主流,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调查发现,%的夫妻都表示对自己的婚姻满意或基本满意,100%的家庭都知道“男女平等”概念,99%的家庭都向往平等、稳定、和谐、民主的婚姻生活。这表明,我市家庭仍以稳定为主流,提高婚姻质量、追求幸福生活已成为全市广大家庭的共识。这些共同点体现在:(1)在事业上,夫妻各有追求,女性的经济地位相对独立。在接受调查的家庭中,有%的家庭夫妇俩都各有自己的职业,其中不少夫妻在事业上都各有建树,形成了比翼双飞的格局。%的家庭丈夫在企事业单位上班,妻子在家种责任田或搞手工业、副业,既能照顾家庭,又有相当的经济收入。有%的家庭夫妻都在自办的私营企业工作,丈夫、妻子各有分工,共同支撑企业的成长发展。 (2)在家庭中,夫妻权利义务相对明确, 女性的家庭地位进一步提高。调查中,%的丈夫认为家务劳动是夫妻双方共同的义务,丈夫应该在工作之余分担家务劳动。48%的家庭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协商处理家庭重大事务,妻子享有对家庭重大事务决策的权利;%的家庭妻子享有对日常生活开支的支配权。还有不少丈夫认为“男人是赚钱的笆,女人是聚钱的斗” ,赚钱交给妻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已成为大部分家庭处理家庭事务的共同准则。 (3)在婚姻情感上,夫妻追求趋向一致,女性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在婚姻和感情方面,夫妻对感情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注重质量和内涵,过去的温饱型婚姻已向质量内涵型转变。调查中,有 99%以上的丈夫或妻子都希望配偶能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关心照顾的同时,在精神能给予慰籍,尤其在经受挫折和打击时多给予一点理解关心。%的夫妻都认为沟通、交流是增强夫妻情感的必要手段,56%的家庭认为亲情在各人心目中的份量,决定了家庭的稳定程度。调查还发现,有不少职业女性在扮好单位及家庭两个角色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追求个人的生活空间,健身、美容、社交、旅游等休闲生活方式,极大丰富了女性的业余生活,过去那种一下班就围着锅台转,围着丈夫子女转,自己没有一点生活空间的女性已越来越少。二、重庆市婚姻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 调查反映出我市婚姻与家庭质量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1、离婚率稳重有升,选择文明离婚方式的人增多。 从 XX 年-XX 年协议离婚的数量由 442 对上升到 568 对,增%。起诉离婚数由 838 对上升到 926 对,增%。离婚数量稳中有升,而其中协议离婚数上升明显,这说明男女双方选择文明离婚方式、共同协商离婚事宜、和平解决财产分割、平静接受离婚现实的人数在逐年增多。离婚原因依次为:婚外恋(占 45%) ,性格、感情不和(占 41%) ,家庭暴力(占 10%) ,经济原因(占 2%) ,其他(占 2%) 。 2、因婚外恋导致的家庭纠纷日益增多。 近三年来,在市镇妇联的采访中,婚外恋导致的家庭纠纷在逐年上升,所占比例由 31%上升到 45%,仅 XX 年市妇联接到的 129 件信访案件中,由第三者插足引起的家庭纠纷就有 61 件,占同期信访总数的 47%。这些统计数据仅仅是从来信来访中发现的,许多未向妇联反映的家庭纠纷案件尚无法统计。 3、因家庭矛盾激化导致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因家庭纠纷引起的社会问题,如自杀、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家庭纠纷上升为刑事案件、家庭成员患精神性疾病等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重庆市市区某新村许某,因丈夫常年在外寻花问柳,在某天深夜与丈夫激烈争吵后,对生活失去信心,上吊自杀。大安镇某村 18 岁女青年孙某,因担心父母离婚后自己的生活学习费用无从着落,于 XX 年3 月在房间自杀。XX2 年 4 月重庆市发生的 4 起恶性案件中,3 件是家庭纠纷激化引起的,其中 2 起主角为女性。上和镇唐某,女,42 岁,因怀疑在自家油漆店内打工的安徽人宋某与其丈夫有暧昧关系,曾多次要求宋某离开,屡遭拒绝后怀恨在心,萌生了报复念头,于 XX 年 7 月 18 日下午 4时,以上街买东西吃为名,从宋某租住处将其两个儿女(男孩,9 岁;女孩,5 岁)骗至一河塘边,将两人推入河中,致其溺水身亡。XX 年市公安局接到因家庭纠纷引发的报警案件 160 多起,超过上年总数。 4、离婚妇女、离异家庭子女的合法权益时有侵害。 一是离婚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受到侵害。农村妇女离婚前,土地承包合同都 是以男方名义签订;离婚后,妇女的土地承包权无法落实到应有的份额,回到娘家又无法恢复出嫁前原有的土地,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二是部分离婚妇女的住房权益得不到保障。婚前所(购)建住房,法院判给了男方;婚后共(购)建住房,女方即使暂时拥有其中一部分的居住权,但因夫家骚扰,也不得不放弃,名不符实。三是因男方隐匿、转移财产,使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四是子女随母亲生活的其抚养费往往难以落实,这类情况尤以农村居多。五是在农村非法同居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不少妇女在法院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后只能空身走人。三、造成重庆市婚姻家庭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中暴露的婚姻家庭问题可以看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市场经济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性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 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渐建立,使市场主体在竞争机制中发挥了较大的能动作用。不少家庭成员面临着分流、下岗以及快节奏、高效能、高风险职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加之现代社会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复苏,致使两性关系的矛盾越来越难调适。不少夫妻本来怀着美好的向往进入婚姻,但由于不善于化解社会压力和家庭矛盾,致使本该有希望挽救的婚姻一步一步走向死胡同。例如物资系统女工徐某,由于单位经济效益不好,下岗在家。丈夫见妻子下岗,不但不安慰,反而冷嘲热讽,致使妻子在打击下患上了糖尿病、白内障,最后渐渐双目失明。丈夫见妻子失明,干脆在外与一洗头女长期姘居,经组织多次做工作仍不能回心转意,最后夫妇俩不得不对簿公堂。市场经济对当代婚姻家庭关系的冲击还表现在利益驱动迫使现代人的婚恋观、价值观受到影响。以能否赚到大钱作为择偶标准、以赚钱多少决定夫妻在家中的地位、为了金钱不惜作为第三者破坏他人家庭、有了钱就寻找刺激等现象屡见不鲜。此外,社会转型时期人的自主性、流动性的增加,意味着人在更大程度上的自由解放,这必然会提高感情的风险和婚姻的难度。 2、道德观念的变化带来家庭美德的淡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庭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洋现象” 、 “洋观念”的冲击。非法同居、试婚、包二奶、未婚先孕、找情人、老夫少妻等现象已屡见不鲜。一些新新人类的新思想、新观念,背叛了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美德,日渐成为年轻人争相效仿的时尚。一些声像作品、出版物中的不良情感模式也日渐成为一种舆论导向,使思想不成熟的年轻人争相模仿,就连现今的手机、呼机也已成为“黄色”信息的传播者。在当今许多新思维、新观念、新潮流的冲击下,社会总体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一些人只求刺激,不顾后果;只图索取,不尽义务;只为一时开心,不作长远打算。家庭责任心淡薄、道德观念淡薄、法制意识淡薄。如小渡镇一女青年,因难产并发症,切除了子宫,住院二个多月回家后,丈夫竞弃妻女不顾,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在受尽公婆折磨后,这个女青年被迫回了娘家。太安镇某村章某,常年在外地做裁缝,与当地一女青年非法同居。回家离婚不成,竞把妻子脑部打成重伤,自己一走了之。一些娱乐场所的外来打工妹,为贪图一时享受,把“金钱和男人”作为猎物,恣意播撒情网,导致不少家庭纠纷的产生和婚姻的破裂。 3、女性综合素质偏低使她们很难走出弱势群体的阴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整体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女性的素质仍不尽如人意。“女子天生不如男” 、 “读书好不如嫁得好” ,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 “命中注定” 、 “逆来顺受”等封建思想观念仍有阵地。不少女性在外与男性一样在职场上拼杀,但回到家里却生活在传统封建思想的阴影下而不自知。有的女性在家庭矛盾冲突中往往走极端,要么逆来顺受,委屈求全;要么穷追猛打,大吵大闹;要么偏激狭隘,走上绝路。还有一些女性,在自己成为婚姻矛盾激化的受害者后,为了报复又往往成为弱小者的施害者。我市新河镇妇女顾某,夫妻感情不和,丈夫常年不交家里一分钱生活费,生活十分艰苦。在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下,她想到自杀。但又想到女儿在自己死后无人照应,仍要受苦,于是先让女儿服农药,随后自己服,结果自己被救活了,女儿却命归黄泉。在忍受肉体精神双重痛苦的同时,还得接受法律的制裁。还有为数不少的女性法制观念淡薄,明知法律已取消事实婚姻,但仍愿意与男方以夫妻名义同居;或明知做第三者不合法,仍与有妇之夫同居,最终落得“鸡飞蛋打”的下场。还有不少女性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社会对家庭矛盾的综合整治缺乏系统健全的监控。家庭矛盾的发展,往往有其产生-积累-爆发的过程,如果能在矛盾出现之初或发展之时,由有关组织出面给予必要的疏导、教育和制止,往往能杜绝不必要的后果发生。但在现实社会中,有关组织和部门往往麻痹大意、各自为政。据不少女性来访者反映,在她们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她们曾向有关部门求助过,但被告之:“这是家庭内部矛盾,我们无权干涉” ,致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我国的婚姻法 、 妇女权益保障法 、 未成年人保障法等法律,对保护妇女儿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但在现实中,由于条款操作有一定难度或执行有一定的弹性,致使一些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空子。如重婚罪的界定、受害方请求赔偿的具体执行、妇女伤残程度的鉴定等,往往很难一一落到实处,形成了“法律上的条款不等于实际执行”这样一种尴尬局面。各级妇女组织在调处婚姻家庭纠纷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只能采取宣传、说服、教育等办法,对施害者难以产生一定的约束,加之各有关部门的少配合或不配合,往往孤掌难鸣,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对提高婚姻质量减少家庭矛盾的思考和建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又是家庭的核心。没有稳定和谐的婚姻家庭,我们社会稳定的基石将不再稳固。为了有效减少家庭矛盾的发生,提高广大家庭的婚姻生活质量,我们建议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这件事,具体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家庭美德建设力度,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实质内容。江总书记也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各级地方组织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重要指示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要把家庭美德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弘扬以“男女平等、夫妻和睦”为主的传统美德,以“尊老敬老、科学育子”为主的伦理道德,以“助人为乐、邻里团结”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主的现代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女士优先、儿童优先、老人优先” 、 “夫妻忠诚” 、 “老有所养、幼有所抚”的良好社会风尚。各级妇女组织要继续深入抓好“文明家庭”建设,动员广大家庭以科技富家、美德治家、文化乐家、卫生洁家,倡导科学、 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要强化女性的“四自”精神教育,把传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赋予时代的内涵,促使广大女性成为家庭美德和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实践者和先行者。2、加大法制建设和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法制意识。 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成为法治国家,健全和完善必要的法律措施,是实施法治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湖南、四川、重庆等地相继出台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预防家庭矛盾激化的地方性法规,有效防止了家庭暴力和家庭矛盾的蔓延。作为较发达地区,应尽快建立防止家庭矛盾激化的地方性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努力遏制家庭矛盾激化。要完善家庭暴力伤残鉴定中心和妇女避护所等配套服务机构,为受害妇女儿童提供必要的服务。要继续大力宣传婚姻法 、 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做到学法、用法、知法、守法,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法制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XX 级商贸旅游系文秘班骆思雨 XX 年 1 月 20 日 篇三:解读XX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解读XX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和百合网日联合发布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这项历时一年、覆盖全国个省份的社会调查,从多元的婚恋文化中提炼出中国当代单身人士婚恋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 “男公务员” “女教师”成择偶“香饽饽” 报告显示,超过的受访女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是公务员,以下依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警察军人、企业主、医务工作者等。这说明女性在择偶中倾向于寻求稳定;的受访男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为教师,以下依次是公务员、医务工作者、金融财会人员等。的受访男性对女性的职业没有要求。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总干事田范江认为,调查结果说明男性对女性的职业要求不高,希望伴侣的职业稳定,能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照顾家庭。 报告指出,农业户口的城市男性和农村男性差异较大:在受访的农业户口的农村女性中,仅有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因此农村男性择偶非常困难;而农业户口的城市男性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的比例仅为。 田范江说,这表明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农村人(如农民工)受城市文化熏陶,其婚恋观已发生变化,不愿与农民结婚。 “男性无房结婚免谈” “婚前财产公证难接受” 在所有备选择偶标准中,除“道德人品”和“脾气性格”外,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中最看重“感情投入” 。 “剩男”和“剩女”最大的不同是:男性在择偶时主要追求女性的外貌,不太看重她们的工作能力;而女性主要追求男性的经济实力和工作能力。 具体来看,七成受访女性认为男性要有房、有稳定收入和一定积蓄才能结婚。其中,左右的女性希望男性的收入比自己多倍以上,而逾的男性对女性收入的要求不高。 此外,近的未婚女性难以接受婚前财产公证;超三成受访女性主张“男性为结婚买单”或“男方出大头,女方出小头” ;在婚后财产处置问题上,男性更主张家庭财政制,而的受访者认同妻子掌握家庭财政大权。 社会学家李银河分析认为,有些女性存在弱(转 载 于: 小 龙文 档 网: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者心理,觉得男方购房理所应当,这是典型的封建观念,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女性独立的精神不符。 本次调查的执行者、婚恋专家王治国指出,现在单身人群的择偶期望存在明显误区, “择偶错位(期望错位) ”影响了人们的择偶行为。报告反映出当下婚事中不少女性将婚姻视为一种社会保障,不久前公布的新婚姻法征求意见稿 ,正冲击着“傍大款” “房子都比男人可靠”等被扭曲的婚恋观。 “剩女”门槛约 27 岁 “剩男”门槛约 30 岁 报告显示,女性的择偶压力主要源自于男性对女性年龄的要求,超九成的男性认为女性应该在岁之前结婚,约的男性认为女性最佳结婚年龄为岁。可见年龄对女性的择偶相当残酷。 此外,超过五成的女性认为男性最佳的结婚年龄是岁。报告认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男性已经工作了一定时间,其事业相对比较稳定,有一定经济实力,说明女性更愿意嫁给成熟男。 “后”择偶更听“父母命” 报告显示,的单身人士的父母在到处帮他们找对象,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 报告还显示, “后”在择偶中更遵从父母的意见,因父母反对而与恋人分手。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教授蒋永萍分析说,这说明一方面由于“”后独生子女居多,经济上尚未独立,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强,这直接导致他们在择偶中不得不接受父母的意见。 多数“剩男剩女”在受访中表示需要接受多种形式的婚恋指导与援助,他们认为单身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圈子太窄、自己不够积极主动、感情受过伤害、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等。 “受访者普遍希望接受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婚恋咨询与指导,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恋爱培训班、相亲活动、婚恋咨询等,帮助他们扩大社交圈子,学会如何在择偶中积极主动,这说明中国的婚介市场潜力巨大。 ”田范江说。 XX 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择偶错位,成为产生“剩男剩女”问题的根源 XX 年,各类电视相亲节目火爆荧屏,多元化的婚恋观在聚光灯下前所未有地激烈碰撞;万人相亲大会在各地相继上演,单身人群的婚恋难题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昨日上午,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联合百合婚恋网,在北京发布了XX 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导致人们单身的原因中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交圈子太窄、不够积极主动、工作太忙。这与往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产生“剩男剩女”问题的根源仍然是择偶的结构性失衡。本报记者储文静 长沙报道 错位了七成女性认为男性有房才能结婚 本次调查发现, “择偶错位”成为单身男女婚恋择偶中的主要障碍。 “择偶错位”表现为“期望错位” ,简单来说就是,单身男女在择偶过程中的期望目标同实际现状的差值错位,从而引发系列连带性婚恋问题。 “择偶错位”表现为男性择偶期望与女性择偶期望的不对称。例如,超过 70%的女性认为,男性应有房才能结婚,而只有%的男性认为自己需要有房才能结婚。 虽然有%的男性和%的女性都认为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在 25-27 岁,但约三成男性希望找 20-24 岁的女性。同时,仍有约两成女性认为自己的“黄金年龄”在 28-30 岁。而事实上,对于这些超过 27 岁的所谓“剩女” ,只有不到 8%的男性选择其为理想的结婚对象。 回归了“80 后”对待婚姻更加隐忍 从报告中的数据趋势可以看出,从“70 前” 、 “70 后”、 “75 后”到“80 后” 、 “85 后” ,随着年龄越来越小,呈现出婚恋观逐渐“回归传统”的倾向。 调查显示, “80、85 后更会因为父母的反对而与恋人分手” 。 “从 70 前到 85 后,试图说服父母,最后自己做主”的比例从%逐步减到%;而“试图说服父母,最后接受父母的看法”的比例却从%逐渐增到%。 另一组数据则显示,从 70 前到 85 后,认为“没有感情的婚姻应该离婚”的比例居然越来越低,从 70 前的%逐渐减少到 85 后的%,说明“80 后” 、 “85 后”对待婚姻更加隐忍。这也是“80 后” 、 “85 后”回归传统的一个突出的表现。 此外, “80 后” 、 “85 后”更加认同“丈夫掌握家庭财政权” ,并且对家庭财政“AA 制”认同度降低,这都体现了“80 后” 、 “85 后” “回归传统”的婚恋家庭观。 迷茫了离婚成本较高“冲动一代”变犹豫 一定程度上说, “80 后” 、 “85 后”代表着婚恋观的发展趋势,其影响不容小觑。曾被贴上了“个性鲜明、渴望自由”标签的“80 后” 、 “85 后” ,在人们观念里应是背离传统,更加追求个人价值,对于婚姻、家庭的束缚非常排斥。然而,从本次调查报告看来, “80 后” 、 “85 后”在很多问题的观念上呈明显的“回归传统”的趋势,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80 后” 、 “85 后”的观念回归传统?什么样的矛盾心理促使他们在婚恋问题上成为“迷茫的一代”?在解读这部分数据时,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教授蒋永萍告诉记者,出现这一婚恋观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80后” 、 “85 后”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强,缺乏独立性,经济上的依赖导致他们择偶中不得不接受父母的意见。 百合网婚恋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治国表示:“这一回归发展趋势与我们对80 后 、 85 后的认识不同,在我们的印象中80 后比较冲动,更可能会闪婚闪离,但当今社会离婚成本较高,他们也可能因为难以承受的离婚成本而选择维持没有感情的婚姻,这也体现了他们矛盾性的特点。 ” XX 年, 非诚勿扰 、 我们约会吧等电视相亲节目火爆荧屏,多元化的婚恋观在聚光灯下前所未有地激烈碰撞;万人相亲大会在全国各地相继上演,单身人群的婚恋难题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为了反映当今中国人婚恋情况的本质原貌,XX 年 12 月 15 日,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联合百合婚恋网,在北京权威发布了XX 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 ,旨在揭示婚恋人群失衡的根源,为单身人群拨云见日。 据悉,这是百合网继 XX、XX、XX 连续三年重磅发布专业报告后的第四份年度婚恋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导致人们单身的原因中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交圈子太窄、不够积极主动、工作太忙,这一结果与往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产生“剩男剩女”问题的根源仍然是择偶的结构性失衡。报告同时揭示了婚恋现象的若干新看点。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秘书长樊爱国女士,百合网首席执行官田范江先生,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教授蒋永萍女士、红枫热线(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电话)原主持人、婚姻问题专家侯志明女士为调查报告提供了专家解读意见。 百合网婚恋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治国主讲了该调查报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单身人群的择偶期望存在明显误区,一些“择偶错位”影响了人们的择偶行为。所谓“择偶错位”一方面是男性择偶期望与女性择偶期望的不对称,另一方面是整个单身人群择偶期望值与现实情况的不吻合。例如,超过 70%的女性认为,男性应该有房才能结婚,而只有%的男性认为自己需要有房才能结婚。虽然有%的男性和%的女性都认为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在 25-27 岁,但是有约三成男性希望找 20-24 岁的女性。同时,仍有约两成的女性认为自己的“黄金年龄”在 28-30 岁。而事实上,对于这些超过 27 岁的所谓“剩女” ,只有不到 8%的男性选择其为理想的结婚对象。统计数据显示, “超过四成的女性最希望理想伴侣从事的职业是公务员” 。而在访谈中发现,当这些女性真的与公务员去相亲后却并没有选择公务员。原因是经过实际接触以后,她们发现,大多数公务员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清闲、稳定、高收入;再如, “七成的女性认为男性必须有房才能结婚” 。在房价持续走高的今天,房子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