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_第1页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_第2页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_第3页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_第4页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辐流沉淀池设计规范篇一: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参数辐流式沉淀池 1.设计数据 (1)池子直径(或正方形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采用 6-12. (2)池径不宜小于 16m。 (3)池底坡度一般采用 (4)一般均采用机械刮泥,也可附有空气提升或静水头排泥设施。 (5)当池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小于 20,m)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 (6)进出水的不是方式可分为: 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周边进水中心出水 周边进水周边出水 (7)池径小于 20m,一般采用中心转动的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在池子中心走道板上,池径大于 20m 时,一般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在桁架的外缘 (8)刮泥机的旋转速度一般为 1-3r/h,外周刮泥板的线速不超过 3m/min,一般采用/min. (9)在进水口的周围应设置整流板,整流板的开口面积为过水断面积的 6%-20%。 (10)浮渣用浮渣刮板收集,刮渣板装在刮泥机桁架的一侧,在出水堰前应设置浮渣挡板, (11)周边进水的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沉淀效率较高的池型,与中心进 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相比,其设计表面负荷可提高 1 倍左右。2.计算公式 辐流式沉淀池取池子半径 1/2 处的水流断面座位计算断面,计算公式如 (1) ,周边进水沉淀池的计算公式如(2) (1) 沉淀部分水面面积(F/m2) F=Qmax/(Q=最大设计流量 n=池子个数 q=表面负荷) 池子直径(D/m) D=4F ?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m) h= (t=沉淀时间)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Q/nt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V/m3) V=SNT/1000 (S=每人每日污泥量,L/(人.d) 一般采用) N=设计人口数 T=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 ) 或者 V=Q(C1?C2)?86400T?100(C1=进水悬浮物浓度,C2=出水的 t/m3,KZ=生活污?(100?0)KZ 水量总变化系数,r=污泥容重,p0=污泥含水率) (以下为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参数) 池长(L/m_) L= (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池子个数(或分格数) (n/个) n=B/b (b=每个池子(或分格)宽度)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V/m3) V=SNT/1000 (S=每人每日污泥量,L/( 人.d) 一般采用) N=设计人口数 T=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 ) 或者 V=Q(C1?C2)?86400T?100(C1=进水悬浮物浓度,C2=出水的 t/m3,KZ=生活污?(100?0)KZ 水量总变化系数,r=污泥容重,p0=污泥含水率)池子总高度 H=h1+h2+h3+h4(1.超高 3.缓冲层 4.污泥部分高度) 污泥斗容积 V=1/3H4(f1+f2+f1f2)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V=(L1+L2)/2H4b(L1=梯形上底长 L2=梯形下底长 H4=梯形高度) 二、斜板(管)沉淀池 斜板(管)沉淀池是根据“浅层沉淀”理论,在沉淀池中加设斜板或蜂窝斜管,以提高沉淀效率的一种新型沉淀池。它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等优点。斜板(管)沉淀池应用于城市污水的初次沉淀池中,其处理效果稳定,维护工作量也不大,斜板(管)沉淀池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更为普遍,因为在城市污水的二次沉淀过程中,当固体负荷过大时,其处理效果不太稳定,耐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差。斜板(管)设备在一定条件下,有滋生藻类等问题,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按水流与污泥的相对运动方向,斜板(管)沉淀池可分为同向流、异向流、侧向流三种形式,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主要采用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 1.设计数据 (1)在需要挖掘原有沉淀池潜力,或需要压缩沉淀池占地等技术经济要求下,可采用斜板(管)沉淀池。 (2)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一般可比普通沉淀池的设计表面负荷提高 1 倍左右。对于二次沉淀池应以固体负荷核算。 (3)斜板垂直净距一般采用 80-120m,斜管孔径一般采用 50-80mm. (4)斜板(管)斜长一般采用(5)斜板(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一般采用 (6)斜板(管)倾角一般采用 600。 (7)斜板(管)区上部水深,一般采用 (8)在池壁与斜板的间隙处应装设阻流板,以防止水流短路。斜板上缘宜向池子进水端倾斜安装。 (9)进水方式一般采用穿孔墙整流布水,出水方式一般采用多槽出水,在池面上增设几条平行的出水堰和集水槽,以改善出水水质,加大出水量。 (10)斜板(管)沉淀池一般采用重力排泥。每次排泥次数至少 1-2 次,或连续排泥。 (11)池内停留时间,初次沉淀池不超过 30min,二次沉淀池不超过 60min. (12)斜板(管)沉淀池应设斜板(管)冲洗设施。 斜板(管)填料国内许多厂家生产有定型产品,一般规格尺寸可直接选用。 2.计算公式 (1)池子水面面积 F=Q/(nq) (2)池子平面尺寸 D= 4F ?a=F (3)池内停留时间 t=(h2+h3)60/q (4 )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 V=V=SNT/1000 (S=每人每日污泥量,L/(人.d) 一般采用) N=设计人口数 T=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 ) 或者 V=Q(C1?C2)?86400T?100(C1=进水悬浮物浓度,C2=出水的 t/m3,KZ=生活污?(100?0)KZ水量总变化系数,r=污泥容重,p0=污泥含水率) (5)污泥斗容积(V= 污泥斗下部半径) (6)沉淀池总高度 H=h1+h2+h3+h4+h5(h1=超高 h4=斜板(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 三、平流式沉淀池 1、设计数据 (1)池子的长宽比以 3-5 为宜。大型沉淀池可考虑设导流墙。 (2)采用机械排泥时,宽度根据排泥设备确定。 (3)池子的长深比一般采用 8-12. (4)池底纵坡坡度,采用机械刮泥时不小于,一般采用 (5)总表面积一般按表面负荷计算,按水平流速校核。最大水平流速:初次沉淀池为 7mm/s,二次沉淀池为5mm/s. (6)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大于/min,一般采用/min. (7)入口的整流措施可采用溢流式入流装置,并设置有孔整流墙(穿孔墙) ,底孔式入流装置,底部设有挡流板;淹没孔与挡流板的组合;淹没孔与有孔整流墙的组合。有孔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 6%-20%。 (8)出口的整流措施可采用溢流式集水槽。集水槽;溢流式出水堰,其中锯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 1/2 处。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同沉降,在堰口出需设置使堰板能上下移动的调整装置。 ?h53(R2?Rr?r2)(h5=污泥斗高度 R=污泥斗上部半径 r= 篇二:辐流式沉淀池设计报告书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辐 流 式 沉 淀 池 的 设 计 目 录 第 1 章 总论1 设计任务书.1 沉淀池的概述.1 辐流式沉淀池.1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 .1 向心辐流式沉淀池.2 辐流式沉淀池的优缺点及使用条件.2 二次沉淀池.3 第 2 章 沉淀池的计算.3 设计参数.3 计算公式.3 实例应用.4 沉淀池尺寸计算.4 进水的计算.5 出水部分设计.6 排泥部分设计.7 沉淀池配套设备选取.7 第 3 章 沉淀池主要结构尺寸及结果表.8 主要参考文献.8 结束语 .8 第一章总论 沉淀池是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工序中必不可 少的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有竖流式、平流式、和辐流式。随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类型的沉淀池也都有了较大改进和革新,其目的 在于提高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同时降低基本建设投资和处理成本。在辐流 式沉淀池中,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以及周边进水中心出水新型沉淀池的出现不过十余年的历史,但生产实践中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污水处理厂都采用辐流式沉淀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11 设计任务书 在进行污水处理工程时,应充分考虑辐流式沉淀池的优点及缺点,最大程度上设计出高效率、投资少的实际可行方案。在这次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中,我们将根据沉淀池的性能及结构设计沉淀池参数说明及参数选取、沉淀池结构计算、沉淀池配套设备选取等内容,最好的整理出一套完美的辐流式沉淀池方案。 沉淀池概述 沉淀池是分离悬浮物的一种主要处理构筑物。用于水及污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最终处理。沉淀池按其功能分为进水区、沉淀区、污泥区、出水区及缓冲层等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是使水流均匀流过沉淀池。沉淀区是可降解颗粒与污水分离的工作区。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是分离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保证已降解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常见沉淀池的类型有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四种。 辐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分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和向心辐流式沉淀池。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的构造: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呈圆形或正方形,直径一般为 660m,最 大可达 100m,中心深度为,周边深度。污水从辐流式沉淀池的中心进入,由于直径比深度大得多,水流呈辐射状向周围流动,沉淀后的污水由四周的集水槽排出。由于是辐射状流动,水流过水断面逐渐增大,而流速逐渐减小。辐流式沉淀池大多数采用机械刮泥(尤其直径大于20m 时,几乎全用机械刮泥),将全池沉淀污泥收集到中心泥斗,再借静压力或排泥泵排出。刮泥机一般为架结构,绕池中心转动,可中心驱动或周边驱动,池底坡度一般为。向心辐流式沉淀池 向心辐流式沉淀池的结构特点:向心辐流式沉淀池是圆形,周边为流入区,而流出区既可设在池中心,也可以设在池周边。由于结构上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的缺点。向心辐流式沉淀池有 5 个功能区,即配水槽、导流絮凝区、沉淀区、出水区和污泥区。配水槽设于周边,槽底均匀开设布水孔及短管。 导流絮凝区:作为二次沉淀池时,由于设有布水孔及短管,使水流在区内形成回流,促进絮凝作用,从而可提高去除率;且该区的容积较大,向下的流速较小,对池底部沉泥无冲击现象。底部水流的向心流动可将沉泥推入池中心的排泥管。 出水槽的位置可设在 R 处,R/2 处、R/3 处或 R/4 处。根据实测资料,不同位置出水槽的容积利用系数见下表。 出水槽不同位置的容积利用系数 辐流式沉淀池的优缺点及使用条件 1、4 二次沉淀池 沉淀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以澄清混合液并回收、浓缩活性污泥,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的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因为沉淀和浓缩效果不好,出水中就会增加活性污泥悬浮物,从而增加出水的 BOD 质量浓度,回流污泥浓度也会降低,从而降低曝气池中混合液浓度,影响净化效果。 二次沉淀池功能要求:1、澄清(固液分离) 。2、污泥浓缩(使回流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回流污泥的体积减少) 。第一章 沉淀池结构的计算 设计参数 1)辐流式沉淀池设计流量取最大设计流量,初次沉淀池表面负荷取 2/(m2*h),二次沉淀池表面负荷取2 m3/(m2*h),沉淀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