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学设计14_第1页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14_第2页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14_第3页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14_第4页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1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14杨修之死一导入假如有人问: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哪一朝、哪一代最为人们所熟知?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它既不是巍巍大汉,也不是赫赫盛唐,而是本应该鲜为人知的一个小小的时间段三国。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历时不过 70 余年,其中既无曹操在短歌行中所期盼的“天下归心”的局面,更无王粲在七哀诗中所向往的“文景之治” ;所有的只是战火纷飞,龙蛇混杂,纷纷攘攘的一片。相信罗贯中先生从来没有想过:他写下的这一本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二、入题1、 三国演义及作者介绍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历史,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塑造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2、背景与情节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 72 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 杨修之死即后半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的主要内容。原回目是从战争发展的进程着眼,反映三国交战情况,曹操遣大军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败;复兵退斜谷,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文节选由此开始。节选部分着力叙写曹操杀杨修的前因后果。3、杨修介绍字德祖,弘农华阴人,汉太尉杨震五世孙。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薄。因才华过人,又是袁术外甥,曹操虑为后患。三、研读文问 1:杨修因什么而死?“公真知魏王肺腑也!”?(分析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几事情。从而分析杨修和曹操的性格。得出“性格决定命运”的结论。并且重点分析杨修参与家族统治的纷争导致的最终的结果。 )曹操:阴险残忍、机变狡诈、虚伪、善于权术,自私自利、残暴、率性、不安、多疑杨修:恃才放旷、毫无心机、疏放不羁、张扬个性问 2:关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修自己,还有人认为另有它因,你持哪种观点呢?请以“杨修之死,在于_,因为_”的句式谈谈你的看法四:拓展延伸:后人诗曰: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它是“三分实,七分虚” ,作者站在“拥刘反曹”的立场上赋予了杨修更多的正义之气,给了曹操更多的反面的评价。事实上,对杨修之死, 三国志记载:“太祖既虑终始有变,以杨修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修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 。可见,主要的缘由还是因为杨修参与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纷争。 “鸡肋”事只是他杀杨修的一个借口而已。然而我们知道,杨修的性格应该说是造成他死亡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那么,我们从杨修身上又得到了怎样的认识呢?请从为人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