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_第1页
第五章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_第2页
第五章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_第3页
第五章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_第4页
第五章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正确认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状况的分析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现阶段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社会对劳动者创造的社会总产品 进行各项 必要的扣除 之后,剩下的部分作为个人消费品按劳动者向 社会提供 的 劳动数量和质量 进行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社会主义 公有制中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 ,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分配原则,是对 剥削 的否定。 原因: 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 ,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垄断、占有获得 特殊的经济利益 ,劳动成为他们获得社会产品的 惟一依据 。 由于 社会分工 存在, 劳动还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不同劳动存在差别 , 劳动能力 是一种个人的 “天赋 ”权利 。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具体含义和实现形式: 经典设想:依据劳动者提供的社会劳动量进行消费品的 直接分配 ;市场经济:借助 商品货币关系 经典设想:由一个中心在全社会范围 按照统一标准来实现 ;市场经济:通过 企业环节 实现 经典设想:实现机制: 劳动卷 ;市场经济实现机制是 工资二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 由 生产条件的分配 决定,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客观要求 生产条件: 客观 生产条件和 主观 生产条件客观生产条件 多种所有制 形式 多种分配 形式主观生产条件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分配形式 分离:按资和劳动力价值分配;结合:按劳分配,个人占有控制:按资本与劳动个 多种分配 形式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分配 要素价格参与分配 多种分配 形式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u 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稀缺性;u 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决定 ;u 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p正确理解马克思对让 萨伊 “三位一体 ”公式的批判 法国学者让 萨伊认为,生产的三个要素 -劳动、资本、土地在生产中共同创造产品的价值,它们的所有者工人、资本家、地主就得到相应的报酬 -工资、利息、地租。这样,社会各阶级的收入都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源泉。马克思把萨伊的这种观点归结为 “三位一体公式 ”,并对其进行批判,认为它模糊了价值的源泉。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p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并不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否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并不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解决的是价值的创造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解决的是价值分配问题。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人类社会采取何种分配方式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价值是如何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是不相干的。第二节 正确认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一、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效率是指资源配置效率。 效率的通俗解释是:使经济组织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和劳务的状态。效率的正式解释是:效率是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状态。 这是指: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的状况。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认识和伦理观念,从而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如福利公平与收入公平;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西方经济学认为,效率与公平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当效率与公平发生矛盾时, 西方学者大体有三种意见:第一,效率优先的观点。(罗宾斯、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 )1市场是公平的;2政府干预本身是不公平的;3再分配会影响效率。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西方经济学认为,效率与公平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当效率与公平发生矛盾时, 西方学者大体有三种意见:第二,公平优先的观点。(英国的剑桥学派等 )1保护 “生存权 ”。 2功利主义的公平。 3收入分配不公平会导致权利和机会的不公平。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西方经济学认为,效率与公平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当效率与公平发生矛盾时, 西方学者大体有三种意见:第三,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观点。 (萨缪尔森、布坎南 )这种观点认为,收入分配过度不公或过度平等都不好。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自发运行的收入有可能过分不平等而令人难以接受。但是市场的自动机制又可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既要效率又要平等的途径是通过政府的干预来修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这种观点和措施已被各国政府普遍采纳。 三、我国对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n 我国官方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认识: 1993年 决定 :分配中体现效率优先, 兼顾 公平; 1997年十五大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 公平; 2002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 公平; 十六届五中:更加注重 社会公平 ;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 注重公平。 ”n 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认识:n 1、主张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的提法不能改:生产决定分配;改变会走回头路;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化不是两极分化。n 2、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逐步向效率与公平比重或优化组合,当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两者是辨证关系。n 3、主张新的公平效率观,即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主要问题是:把公平局限在收入分配结果均等化;片面强调对立,忽视统一;割裂了目的与手段关系;没有认识到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n 不同时期对公平与效率的 强调 不同n 公平与效率并不是完全对立更多情况是 相互促进 : A交换的公平、权利的公平、劳动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多地是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 B收入分配的均等化与效率之间关系也不完全是对立的。n 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 :n 十七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重大任务 。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n 社会公平的 认识 深化: 1、 十六届三中 :重视社会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十六届四中: 注重 社会公平; 2、 2005胡锦涛对公平的新看法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 突破 公平分配领域的狭隘,要建立权利、机会、规则、分配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放置突出地位; 3、 十六届五中 : 更加 注重社会公平; 4、 2006政治局会议: 提高 低 收入、扩大 中 收入、调节 高 收入 ; 5、 十六届六中: 系统 完整地阐述了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 5、十七大: 强化n 全面 理解更加 注重社会公平: 1、社会公平是以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为基础,与西方经济学公平与效率不同; 2、社会公平是具体、相对和历史范畴。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方针体现了科学 发展观 和构建 和谐社会 的重大战略思想及我国经济社会的 形势和任务 。 3、社会公平实质是对现存经济社会关系内在要求的合理化和正当化,涉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司法、行政、文化教育等 各方面 。 4、体现 目的与手段的辨证统一,坚持发展生产力的首要任务与根本目标共同富裕的统一, 。总之,我国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1978年前是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国家, “大锅饭 ”的分配体制,使效率大受影响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 “兼顾效率与公平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2007年,十七大提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效率优先 ”的原则是否要坚持? 第三节 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状况的分析一、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多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已经从 0.2 0.3,逼近 0.5,几乎倍增。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说法,这一指标超过 0.4,即意味着进入警戒状态,而一旦超过 0.6,则预示着社会不安定趋势加剧。 2007年 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 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 显示: 2000年到 2005年的五年间,城镇居民中 10%最高收入组与 10%最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从 4.6倍上升到 9.2倍,扩大了一倍。 二、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合理的因素 改革以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 “平均主义 ”、 “大锅饭 ”的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于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质和量的差异,必然导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这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因素1初次分配不合理一是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偏低。居民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 GNI)的比重: 1998年为 68.6, 2003年为 61.8, 2005年为 45.3。 二是企业之间由于生产经营条件的差别而产生的分配不公平,如垄断性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 三是企业内部资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不公平,存在着资本所得不断提高、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趋势。四是由于劳动力流动受阻和就业不充分而引起的分配不公平。 二、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因素2再分配不合理对高收入者税收调节机制不健全; “偷、漏、逃、抗税 ”严重,对非法收入处罚乏力;在税收收入连年大增的良好环境下,我国税收流失额也在趋于扩大。3第三次分配格局没有形成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捐助活动,许多富人的财产被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了穷人手中,客观上起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因而,被学者称为第三次分配。目前,我国有大大小小慈善机构 100多家,但所掌握的总额还不到 GDP的 0.5%。三、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影响第一,国内需求受到了严重影响;第二,影响着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第三,影响了社会的安定。邓小平同志在 1992年作出了前瞻性的论断,他说,贫富差距问题, “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已到了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大提出要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 当前要遏制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关键在于大力改善初次分配中的公平状况,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完善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机制。 当然,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我们的注意力不能仅仅要集中在收入分配上,更要思考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增长问题。因为,没有经济发展,没有就业创造,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问题。 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总之,正确看待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问题:n 我国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表现: 1、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拉大,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 5: 1-6: 1); 3、地区间差距扩大(最高与最低是 3倍) ; 4、行业收入差距扩大( 5-10倍); 5、居民财富占有差距扩大。n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 1、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拉开收入差距 ; 2、市场经济效率进行收入分配差距放大; 3、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过程中机遇不同。n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合理性与不公平性: 1、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还没有完全形成, 2、按劳分配的公平原则没有 得到充分贯彻, 3、平等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还没有切实保障n 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途径: 1、出发点:发展生产力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任务是出发点; 2、完善市场经济秩序;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打击非法收入; 5、税收调节; 6、发展教育; 7、加大农业投入第四节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社会保障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保障制度源起于 19世纪的工业化鼻祖英国和 19世纪末的德意志帝国。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 “经济和社会稳定器 ”的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种种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