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细编制规则_第1页
站细编制规则_第2页
站细编制规则_第3页
站细编制规则_第4页
站细编制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 道 部 文 件铁运 2008231号关于发布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编制规则的通知各铁路局,各专业运输公司:为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全路站细编制工作,努力满足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编制规则与现场行车安全和运输组织的客观需求,特将新编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编制规则(技术规章编号为TG/CW201-2008)予以发布,于2009年5月1日起实行。铁道部原发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编制规则(铁运1991 76号)同时废止。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2TG/CW20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编 制 规 则二 八 年 十 月3总 则 .8第一篇 行车工作组织 .10第一章 车站概况和技术设备 10车站的位置、性 质、等级和任务 10第1条 车站的位置、性质和等级 .10第2条 车站工作量 .12第3条 车站示意图 .12线路、道岔、调车设备 13第4条 办理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和客、货运业务及其它用途的线路 .13第5条 道岔 .15第6条 调车设备 .16信号、联锁、闭塞 18第7 条 进、出站(进路)固定信号 .18第8条 调车固定信号 .20第9条 联锁 .20第10条 闭塞 20车站信息系统 21第11条 车站行车信息系统 21第12条 票据传输设备 21通信、照明、供电、给水设备 21第13条 车站通信设备 21第14条 站场照明 22第15条 供电给水设备 22第16条 站内机车整备设备 22第17条 侵入建筑限界的设备 23第18条 与行车有关的其它设备 23客运、货运设备 23第19条 客运、货运设备 23第二章 日常作业计划及生产管理制度 24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 24第20条 组织指挥系统 24第21条 班计划的内容、编制、审批和下达办法 24第22条 阶段计划的内容、编制和下达办法及时间 24第23条 调车作业计划的内容、编制和有关标记符号的规定 25日常生产管理制度 25第24条 现在车掌握办法 25第25条 列车预确报办法 25第26条 各种技术作业表填记要求的补充规定 25第27条 车流去向代号的规定 25第28条 货运单据的传递、保管和交接办法 264第29条 计划人员交接班制度 26第30条 班工作总结制度 26第31条 日常运输分析、考核制度 26第32条 站车交接的补充规定 26第33条 列尾装置使用和管理规定 26第34条 设备施工、维修登记制度 26第35条 车站管理道口及平过道的规定 27第36条 道岔清扫制度 27第37条 各行车地点有关行车备品管理的补充规定 27第38条 地区联劳组织 27第39条 其 它 27第三章 接发列车工作 27正常作业 27第40条 组织指挥系统 27第41条 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及用语 27第42条 接发列车进路准备办法 28第43条 各方向停止影响接发列车进路上调车作业时机的规定 28第44条 信号开放、关闭时机和确认开闭状态的办法 28第45条 车站直接发车办法 28第46条 接发旅客列车的规定 29第47条 接发超长、超限和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列车的办法 29第48条 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的规定 29第49条 车列编成后报告的规定 29第50条 行车人员交接班制度 30第51条 其它规定 30非常办法 30第52条 无联锁条件下接发列车办法: 30第53条 电话中断时的行车补充办法 30第54条 天气恶劣时接发列车办法 31第55条 电化区段接触网停(断)电的接发列车组织办法 31第56条 其它规定 31第四章 调车工作 31第57条 组织指挥系统 31第58条 调车工作管理制度 31第59条 调车区域的划分及调车机的分工 31第60条 计划的下达和变更 31第61条 使用无线调车电台调车的规定 32第62条 出站调车的有关规定 32第63条 接发旅客列车时调车作业的规定 32第64条 到发线调车作业办法 335第65条 转线、转场、越区作业办法 33第66条 调车工作方法 33第67条 驼峰与牵出线作业的有关规定 33第68条 铁鞋制动的有关规定 34第69条 使用人力制动机制动的有关规定 34第70条 使用其它调速设备的规定 34第71条 要道还道办法 35第72条 限制机车类型及调车速度的规定 35第73条 联系信号的补充规定 35第74条 同一线路上的同时作业办法 35第75条 天气不良时的作业办法 36第76条 禁止溜放线路及其作业的规定 36第77条 停留车辆的防溜办法 36第78条 调动、停留装载特种货物车辆的有关规定 37第79条 装载超限货物车辆调车的规定 37第80条 电化区段内调车作业的规定 37第81条 调车作业连结车辆软管的规定 37第82条 排风作业的规定 37第83条 货物线、段管线、岔线取送车办法 38第84条 手推调车办法 38第85条 本务机车、企业自备机车在站内作业的规定 38第86条 调车机车整备、替换办法 39第87条 机车出入段办法 39第88条 其它规定 39第五章 客货运工作 40客运工作 40第89条 与行车有关的组织指挥系统 40第90条 与行车有关的作业办法及联系制度 40货运工作 40第91条 与行车有关的组织指挥系统 40第92条 货物检查办法(包括到达、出发、装载和加固) 40第93条 货物装卸作业的防护办法 40第94条 货位、装卸作业能力 40第95条 直达、成组装车组织办法 41第96条 鲜活货物运输作业、货车洗刷消毒的作业条件和联系办法 41第97条 其它 41第六章 军事运输工作 42第98条 组织指挥系统 42第99条 接发军运列车前的准备、联系工作 42第100条 接发军运列车办法 .426第101条 检查列车运行和装载加固的规定 .42第102条 接发军用列车线路的规定 .42第103条 军用列车编组、隔离、补轴的规定 .43第104条 军运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及有关标记符号的规定 .43第105条 军用车辆调动的有关规定 .43第106条 军事专用线取送作业的规定 .43第107条 其他特殊规定 .43第二篇 各项技术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 44第七章 车站行车量及车场分工 44第108条 邻接区段牵引定数和通过能力 .44第109条 各方向行车量 .44第110条 车场分工 .46第111条 调车场(编发线)线路固定使用方案 .47第八章 列车技术作业程序及机车出入段、整备时间标准 .47第112条 各种货物列车技术作业程序及时间标准 .47第113条 各种旅客列车技术作业程序及时间标准 .50第114条 列车机车出入段程序及时间标准 .53第115条 调车机辅助生产时间标准 .54第九章 列车解体、编组时间标准 55第116条 列车解体时间标准 55第117条 各种列车编组时间标准 .57第十章 集结及各种等待时间标准 58第118条 集结时间标准 .58第119条 各车场间转场(交换)及其他作业时间标准 .58第120条 各种等待时间标准 .59第十一章 各种车辆停留时间标准 60第121条 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 .60第122条 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标准 .61第123条 车辆停留时间标准及历年完成情况汇总表 .64第124条 车站最高限额现在车数 .64第三篇 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 65第125条 计算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基本规定 .65第十二章 咽喉通过能力 67第126条 各项作业占用咽喉道岔组的时间标准 .67第127条 咽喉道岔组的选定 .68第128条 咽喉通过能力 .70第十三章 到发线通过能力 71第129条 各种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 .71第130条 到、发车场(或到发线)通过能力 .72第131条 编发线的发车能力 .747第十四章 改编能力 75第132条 驼峰解体能力 .75第133条 调车场尾部编组能力 .76第134条 既担当解体又担当编组作业的驼峰或牵出线的改编能力 .77第135条 调车线能力利用率 .78第136条 改编能力的确定 .78第十五章 车站最终能力 79第137条 车站通过能力及改编能力的汇总与分析 .79第138条 车站最终能力 .83附件:有关单位向车站提供的技术资料 848总 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以下简称站细 )是车站行车工作组织的基本规章,是车站编制日常作业计划,执行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和各项技术作业,进行日常运输生产分析总结、铁路局下达技术指标任务的主要依据。凡在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信息等部门人员必须遵照执行。一、 站细的编制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和逐级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运用效能,合理组织好路内单位在车站作业,做到各项作业的连续性、均衡性,最大限度的组织平行作业,减少各种等待、干扰时间,加速机车车辆周转,实现安全、正点、高效、畅通。二、 站细由车站站长组织有关单位,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 行车组织规则 (以下简称行规 ) 、 铁路运输调度规则 、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以及其他有关规章要求,结合车站运输条件及设备情况,从理论到实践,深入进行论证,共同做好编制和修订工作。三、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信息、房建等有关单位必须积极配合车站站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及时向车站提供编制站细所需的技术资料。四、遇技规 、 行规 、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等有关规章重新颁布,以及车站新设备(包括改造后的设备)投入使用,使车站的运输组织方式、作业组织方法发生改变时,车站应在设备投入使用、新运输组织作业方法施行前完成站细的编制或修订工作,并按规定程序审核报批,抄送有关单位。因特殊情况车站不能及时完成站细的编制或修订工作时,须制定临时规定下发到各个相关作业职场,同时摘录给相关站段。五、各铁路局可结合管内各站的技术设备和作业的具体情况,对按本规则各条款内容可适当增补或省略。中间站站细可不编制第二、三篇内容。有关军事运输内容,与各驻局军代处根据管内实际情况确定。六、 站细应采用国家、铁道部统一规定的术语、符号、计量单位,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内容简练、用语规范、简明易懂。书面正本应采用活页式 A4纸张,封面“车站行车工作细则”为黑体 48号字,站名为幼圆体小初号字,落款“铁路局”为隶书体小初号字,篇标题为宋黑 2号字,章标题为宋黑 3号字,节为宋黑 4号字,条为黑体 5号字,正文为宋体 5号字,表格内文字为宋体 10磅字,正文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单倍行间距。七、 站细原则上不宜抄录技规 、 行规 、 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 铁路调车作业标准等行车规章(标准)具体条款内容,但应注明执行的规章名称及条款编号或作业标准名称及编号。站细中的主要技术指标要认真查定、分析、定标,做到平均先进、切实可行。 站细编制中的主要技术指标低于上年完成的实绩时,应加以分析。通过能力利用率达到 85%,改编能力利用率达到 90%时,应按阶段或小时计算能力并做图解分析,采取加强能力的措施。八、 站细应执行编制(修订) 、讨论、审核、批准制度。直属特、一等站,以及二等站的站细由铁路局审核、批准;站段管辖特、一、二等站的站细由管辖站段审核,铁路局批准;三等及其以下车站站细由管辖站段审核、批准。站细书面正本在站段技术科、车站值班员室各留存一份;路局站细归口部门留存一份9(三等及其以下车站站细可留存电子版) ;特、一等站站细电子版报铁道部备案。九、 站细由各铁路局主管部门归口管理,任何部门及人员不得擅自增加或修改站细内容。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站细编制、执行情况的检查,不断提高站细编制质量,强化有关作业要求和作业标准的落实。十、 站细应逐步纳入铁路办公信息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做到信息共享、远程审批,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十一、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解释。10第一篇 行车工作组织第一章 车站概况和技术设备车站的位置、性质、等级和任务第1条 车站的位置、性质和等级一、车站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 、县以及车站所属铁路线线别、中心里程(如车站衔接多个方向时,车站中心里程应按线路别分别标明) ,站内场界,隶属单位等。编写格式:本站位于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 县(区) 乡(镇)境内,本站中心里程位于 线自 站起 km m 处,隶属 铁路局(公司) 车务段(车站)管辖。二、车站与区间分界线及相邻车站的距离。表 11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换算坡度()线别 方向 邻站站间距离(km)区间正线数站界名称站界里程800m 1100m 1400m 2000m 3200m说明:1线别填记车站所在干(支)线的线名,如“京哈线” 。2方向填记向站内方向为“上行”或“下行” 。3邻站填写相邻车站(线路所)名称。4站间距离填写两站中心线间的距离,公里数取小数点后 3位。5区间正线数填写“单” 、 “双” ;区间有两条及以上正线且不按双线行车时,填写“二” “三” 、 “四”, 。6站界名称填写车站与区间分界点的设备名称,有进站(进路)信号的填该信号机名称,无进站(进路)信号机的填写站界标。7站界里程填写站界设备中心线的里程。8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换算坡度()按进站方向、图定列车运行速度分别确定制动距离,计算换算坡度,并在各坡度值后标明 “上坡”或“下坡” 。11平均坡度计算公式为:i1 1i2 2in ni制动距离式中:i平均坡度() 。i1,i 2,i n各段实际坡度() ;“+”为下坡, “-”为上坡。 1, 2, n各段线路坡道的实际长度(m) 。制动距离分别为列车运行各种速度的制动距离(800、1100、1400、2000 和 3200 m) 。曲线阻力当量坡度计算公式为:700 “ 1 “ 2 “ ni“ ( + + )制动距离 n式中:i“曲线阻力当量坡度() 。“ 1,“ 2,“ n各段曲线的长度(m) ; , , n各段曲线的半径(m) 。制动距离内的换算坡度计算公式为:i 换算 ii“。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的线路实际坡度及曲线半径,由工务部门负责提供。三、根据技规及有关规定,说明车站的(技术、业务)性质和等级。编组站说明其在路网中的作用和业务上的主要特点,区段站及作业繁忙的中间站应说明其业务特点,分场的车站说明其站型。说明:1不办理客货业务的车站应注明“本站不办理客货运业务” 。2本站在路网上的作用和业务特点是指车站所担负的列车编组、解体、改编等作业,以及客运、货运、军运、装卸、上水、货车洗刷消毒任务和列车到发、会让等工作。四、站内场界及车场分工:表 12场名 邻场名 场界 车场分工 附记说明:场界填写分界点信号机或道岔编号。12第2条 车站工作量表1-3旅 客 乘 降 行 包 到 发 货 运 运 转 接发列车(列)到达人数发送人数 合计行李件数包裹件数 合计发送吨数装车数卸车数办理辆数改编辆数中转辆数旅客列车货物列车附 记依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编制说明如下:一、按编制站细前一年完成的日均客货运工作量实际为依据,剔除不合理因素后填写,如自然灾害影响等。二、车站所有岔线货运量(装卸车数)日均总和填记在附记栏内,用“装车/卸车”表示。三、 “办理辆数”栏:中间站填记计算停留车时间指标的摘车数与挂车数之和(包括中转车) 。四、 “改编辆数”栏:编组站及有解编任务的区段站填记此栏。五、 “中转辆数”栏:中间站及无编解任务的区段站填记此栏。第3条 车站示意图依据:一、车站示意图图例标准,见附件。二、要完整地表示车站管辖的所有线路的名称、股道编号、道岔编号、信号机名称(号码) 、警冲标、线路间距、有效长、接发客货超限列车的线路标记、超限绝缘、减速器、减速顶、脱鞋道岔、可控停车器、驼峰,包括段管线、专用线、专用铁道与车站线路衔接的位置道岔及专用线、段管线、专用铁路交接场配线。进站信号机、部分道岔及其它重要行车设备的坐标位置应在示意图上标明。有接触网的根据分相绝缘器的位置用不同颜色线区分标记。分车场的车站要表示出各场的相互位置、名称、场间联系;三、应有车站中心里程、进站信号机里程及距车站最外方道岔(警冲标)或调车信号机的距离。四、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的换算坡度和长度,分子表示坡度,分母表示长度,以斜线表示上、下坡。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以运行图规定的速度按技规的规定分别进行取值。五、应有与行车有关的设备如:运转室(信号楼) 、扳道房、信号楼、仓库、客货站台、天桥、地道、平交道、进站公路、机车、客车上水设备、灯桥等的位置及编号。13线路、道岔、调车设备第4条 办理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和客、货运业务及其它用途的线路一、正线、站线及特别用途线表 1-4换 算 容 车 数( 辆 )最 大 换 算 容 车数 ( 辆 ) 客 车 换 算 容 车 数 坡 度 车场别线路名称线路编号线路用途有效长(m)有效长起止 点11m 14.3m 11m 14.3m 24.2m 26.6m平均最大方向接 触 网挂 网 长度 ( m)附 记二、岔线、段管线表 1-5换算容车数(辆)最大换算容车数(辆) 客 车 换 算 容 车 数 坡度()单位线路名称或编号线路用途有效长(m) 11m 14.3m 11m 14.3m 24.2m 26.6m平均最大方向衔接处所附记三、与正线衔接的区间岔线表 1-6岔线内线路坡度()衔接的区间及里程辅助所或岔线名称联锁方式股道编号有效长(m)容纳车数(按14.3) 平均 最大 方向与正线衔接处有何安全设备附记填记说明:1正线、站线及特别用途线车场别:车站划分车场时填记。如:上行到达场、下行编发场、客场等。线路名称、线路用途:应按其用途不同分别填记。线路名称应区别正线、到发线(到发线兼其他用途线路时,其名称仍填到发线,其兼用的用途在“线路用途”栏内注明) 、调车线、货物线、特别用途线和准许停留车辆的渡线(无岔区段) 。线路编号:正线用罗马数字表示,其它线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特别说明办理接发动车组的车站,应线路用途栏填记“接发动车组” 。特别用途线:系指安全线、避难线、救援列车停留线、机待线、机车整备线、站修线、大型养路机械停留线等。14有效长:系指在线路的全长中,可以停放机车车辆而不影响信号显示、道岔转换(压中间道岔除外)或邻线行车可利用线路全长中的部分长度。有效长起止点:设有信号机的线路为信号机信号机、信号机警冲标、信号机车挡或信号机轨道绝缘节;无信号机的线路为警冲标警冲标、警冲标车挡、道岔尖轨尖端车挡。换算容车数计算方法:正线、到发线按线路有效长减去机车长度(一台或多台)和 30m安全距离后分别除以换算长度 11m和 14.3m(小数部分舍去,以下同) 。调车线、禁溜线按线路有效长的 75%分别除以换算长度 11m和 14.3m计算。货物装卸线、洗刷消毒、专用线等,按线路实际能利用的长度分别除以换算长度 11m和14.3m。计算尽头线(牵出线除外)的容车数时,有效长应减去 10m安全距离(端部站台的货物线除外) 。牵出线按线路有效长减去一台机车长度及 10m安全距离后,分别除以换算长度 11m和14.3m。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检衡线、迂回线、安全线、避难线(兼闯坡线除外) ,不计算容车数。渡线、无岔区段:有机车车辆停留的填记,按有效长减去不少于 30m的安全距离后,除以换算长度 14.3m。最大换算容车数计算方法:按车站线路有效长分别除以换算长度 11m和 14.3m(货物线实际能利用的长度与有效长相同时,此项不填) 。客车换算容车数:有旅客列车始发、终到的车站填记此栏。坡度:平均坡度进行溜放作业的线路填记,不进行溜放作业的线路不填记;平均坡度指有效长范围内各逐段坡度加权平均后的换算坡度,用分子表示坡度,分母表示长度;最大坡度指线路有效长内的最大坡度段,用分子表示坡度,分母表示长度;进行溜放作业的线路填记有效长内平均坡度方向,不进行溜放作业的线路为有效长内的最大坡度方向。渡线、无岔区段需无动力停留车车辆时,填记此栏;有动力停留时此栏不填。接触网挂网长度:按供电部门提供的数据填记。全线挂网仅填记“挂网” 。附记:填记是否可接发超限列车,机车车辆停留限制事项及其它需说明的事项(如固定脱轨器、风道等) 。尽头线设车钩缓冲器时,在附记栏应注明“车钩缓冲” 。2段管线或岔线单位:填记段管线或岔线(包括专用铁路)的单位全称。换算容车数:按使用长度分别除以换算长度 11和 14.3m计算;最大换算容车数:按有效长分别除以换算长度 11和 14.3m计算。衔接处所:以工务或产权单位提供的图纸为依据,该点填记处在正线(主要线路)的位置,如km+m。也可填记所衔接的股道或道岔。专用铁路在附记栏内注明“专用铁路” 。其它项目填记同站线。3与正线衔接的区间岔线衔接的区间及里程:按实际填记,里程填记衔接道岔的坐标里程。辅助所或岔线名称:填记辅助所、岔线的全称。联锁方式:填记色灯电锁器联锁、继电联锁、计算机联锁。15与正线衔接处有何安全设备:按实际填写隔开设备,如安全线、脱轨器等,无隔开设备的填记“无” 。其它项目填记同站线。第5条 道岔表 1-7车场别道岔所属扳道房或信号楼道岔编号道岔辙叉号道岔定位开通的位置联动或单动联锁方式操纵方式有无道岔表示器道岔表示器有无照明钥匙或摇把保管负责人操纵人附 记编制说明:一、道岔所属是指操纵道岔的人所在的行车室名称;如号扳道房、场运转室或场信号楼。未设扳道房,并只有一个信号楼(行车室)的车站,可将“道岔所属扳道房或信号楼”栏去掉。二、道岔定位开通的位置:填记道岔定位开通的股道,设在咽喉区的道岔定位开通位置可填记为“对号道岔” 。三、联动道岔在“联动或单动”栏内填记与其联动道岔号码,单动道岔填“单动” 。单式交分道岔在编号前加字母“D” ,复式交分道岔在编号前加字母“F” 。四、联锁方式:集中联锁范围内集中操纵道岔填写“集中” ,操纵方式填“电动” ;“局控”道岔应在附记栏内注明,操纵方式仍填“电动” ;非集中联锁是指电锁器联锁,联锁方式填“非集中” ,操纵方式填“手动” ;没有纳入联锁的如货场道岔在联锁方式栏填“无” ,操纵方式填写“手动” 。五、钥匙是指道岔加锁时的钥匙或电动转辙机手摇把插孔钥匙。 “钥匙或摇把保管负责人”栏填记场所或职名, “操纵人”栏填记职名。六、附记:对分动外锁闭道岔、可动心道岔应分别注明,分动外锁闭道岔为“外锁闭” ,可动心轨道岔为“可动心” ;需加锁无联锁道岔的加锁方式应分别注明:弹簧道岔为“锁板” 、旋转握柄式道岔为“上锁” ,加锁装置包括锁板、勾锁器、闭止把加锁、带柄标志加锁。对岔线、段管线的道岔填记管辖单位的全称。16第6条 调车设备一、驼峰调车设备1驼峰调车设备表 1-8纵 断 面 停车设备推送坡加速坡中间坡道岔区段坡名称 类型 配属车场别 使用调机台数 调车机类型 机车遥控设备 驼峰切断按钮 限界检查器 提钩显示屏 道岔集中类型 计算机联锁型号及软件版本溜放方式牵出线推送线长度(m)驼峰高度(m)长度坡度平台长度(m)长度坡度长度坡度长度坡度制式 临界速度 设置地点附记2驼峰纵断面图3驼峰调速设备减速器表1-9第一制动位 第二制动位 第三制动位 第四制动位地点类 型制动节数 控制方式 操作地点 类 型制动节数 控制方式 操作地点 类 型制动节数 控制方式 操作地点 测速制式 测长制式 临界速度类型设置股道 附记加、减速顶表 1-10车场别种 类设置地点 布顶数其中顶群顶 数布置方式 型 号布顶高度(mm)临界速度构造速度 附记4停车器、停车顶表 1-11停车器 停车顶车场别 股道 距尾部信号机距离(m) 设置方式 型号 距顶区距离(m) 数量 型号二、牵出线调车设备表 1-12名 配 有 起 止 坡 调 道 计算机 有 溜 制 操 制动设备 附17称 属车场别 效长 点 点 度() 车机类型 岔集中类型 联锁型号及软件版本无局控道岔 放方式 动方式 作地点 类型 设置地点 操纵方式 记三、自动化设备:如驼峰控制系统,测速、测长、测重、测阻设备等。四、编制说明:1驼峰调车设备。名称:驼峰称号,如北峰、南峰等,仅有一座驼峰时可不填。类型:填写“简易” 、 “机械化” 、 “半自动化” 、 “自动化”等。所属车场:应注明所属车场的哪一端。调机类型:调车机车的型号,如 JF1、DF5、DF7 等。机车遥控设备、驼峰切断按钮、限界检查器、提钩显示屏:如果有该类设备时,填记“有” ,否则,填记“无” 。道岔集中类型:填写“非集中” 、 “继电” 、 “计算机”等。如果为计算机联锁,应在“联锁厂家及版本”中填记厂家和软件版本,否则不填。溜放方式:驼峰溜放作业种类,有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双溜。牵出线、推送线长度:有牵出线或推送线的,填写其有效长,由到达场直接推峰等未设牵出线的,推送线长度填写到达场离驼峰最近的信号机至驼峰主体信号机之间的距离。不止一条推送线的分开填记。驼峰高度及纵断面:与驼峰纵断面图一致。停车设备:设在驼峰调车线尾部或调车区分界处的停车设备,如停车顶、停车器等。制式填写型号及名称。如果停车器纳入联锁,应在附记栏注明。2驼峰纵断面图,可按下图示例进行铺画。3驼峰调速设备。减速器地点:调速设备设置地点,如股道名、道岔名。类型:有空压T.JK、T.JK2等,液压T.JY1、T.JY2等。控制方式:T.JK为双轨条气动浮轨重力式,T.JY为双轨条液压浮轨重力式。操作地点:驼峰作业员操作调速设备的地点。加、减速顶18车场别:按实际设置的车场填记,如下行编发场、上行调车场。种类:按加减速顶的实际作用填记双向顶、单向顶或可控顶。设置地点:填记实际设置加减速顶线路的编号或道岔至道岔间。布顶数:股道内加减速顶的总数。布置方式:填记内侧或外侧。型号:填记加减速顶的实际型号。如TDW94、TDJ等。布顶高度:指加减速顶滑动油缸顶面最高点距钢轨面的距离。临界速度、构造速度:按照设计规范填记。4停车器、停车顶停车器距尾部信号机距离和停车顶距顶区距离:按现场实际测量数据填记。停车器设置方式:按照设计规范填记11或21。5牵出线调车设备名称:如牵1、牵2、东牵、南牵等。如车站无牵出线配置,而利用专用线走行线兼作牵出线时,在名称栏应注明,如东牵(“XX专用线兼用”或“XX专用线走行线兼用”)等。起止点:应分别注明起止点的道岔、调车信号机的号码及车挡名称等。坡度:填牵出线向站内方向的平均坡度。有无局控道岔:填记“有”或“无”。溜放方式:填记单组、连续、多组溜放。制动方式:人力制动机、铁鞋、减速顶等。信号、联锁、闭塞第7条 进、出站(进路)固定信号一、进站(进路)固定信号表1-13车场别 方向 信号机名称 设置位置 信号机号码 信号机类别 显示方式 兼用方式 照明方式 有无预告(接近)信号 有无引导信号 有无进路表示器进站信号机至车站最外方道岔(警冲标、调车信号机)距离(m)操纵方式 操纵人 附 记19二、出站(进路)固定信号表1-14车场别 方向 信号机名称 设置位置 信号机号码 信号机类别 是否高柱信号显示方式 兼用方式 照明方式 有无复示信号 有无进路表示器 操纵方式 操纵人 附记三、编制说明:1进站(进路)固定信号车场别:车站划分车场时填记。如:上行到达场、下行编发场、客场等。方向:填写邻站站名。信号机名称:按其用途分别填记“进站” 、 “进站复示” 、 “接车进路” 。信号机号码:按电务信号平面布置图中的编号填写。设置位置:按工务、电务提供的坐标填写。 信号机类别:填记“色灯”或“臂板” 。显示方式:信号显示方式仅填写与技规规定不一致的,同时在附记栏注明显示不同方式时所进股道。兼用方式:指在何种方式下当何用途。进站信号机兼用接车进路信号机时,填“方向接车进路” ;接车进路信号机兼用某方向进站信号机时,填“向进站” ;兼用调车信号机时,填“调车”;兼用发车进路信号机时,填写“方向发车进路” 。照明方式:填记“电灯” 、 “油灯”或“无” 。进站信号机至车站最外方道岔(警冲标、调车信号机)的距离:该距离主要用于计算出站调车时牵出的最大辆数,距最外方道岔的距离应分以下两种情况:进站道岔为对向时,为尖轨尖端至进站信号机的距离。进站道岔为顺向时,为岔后警冲标至进站信号机的距离。车站为集中联锁设备时,为进站最外方道岔的调车信号机至进站信号机间的距离。最外方道岔未设调车信号机的,可按实际填写。操纵方式:填记“集中”或“就地手动” 。附记:信号机设在线路右侧或信号桥上的应在附记栏内注明“线路右侧”或“线路上方” 。引导接车地点未在进站信号机处时,应填记“处设引导地点标”。2出站(进路)固定信号20信号机名称:填记“出站” 、 “发车进路” 、 “出站复示”等。兼用调车信号机使用时,在兼有方式栏内填写“调车” 。其他栏同进站(进路)固定信号机。第8条 调车固定信号表 1-15车场别信号机名称信号机号码是否高柱设置位置显示方式指示意义有无进路联锁操纵人附记编制说明:一、信号机名称:按“调车” 、 “驼峰” 、 “驼峰辅助” 、 “驼峰复示”等填写。二、设置位置:填记“号岔前或岔后” ,有的防护信号设在无岔区(如专用线运行线兼做牵出线使用时) ,应注明距“信号机”或“号岔头” 、 “号警冲标内”m 处。调车信号机一般都设在运行方向线路的左侧,如有设在右侧时,同时应在附记栏内注明“右侧” 。三、显示方式、指示意义:仅填写与技规规定不一致的部分。四、附记:如调车信号兼作它用,须在附注栏内说明。如调车信号机设在运行方向的右侧时,应在附记栏注明“线路右侧”。有非进路调车条件的调车信号机,在附记栏注明“非进路”。第9条 联锁表 1-16车站(场) 联锁设备种类 计算机联锁型号及软件版本 附记编制说明:一、联锁设备分为集中联锁(继电联锁和计算机联锁)和非集中联锁(色灯电锁器联锁和臂板电锁器联锁) ;为无联锁时,不填联锁设备种类,直接注明本站无联锁即可。如果为计算机联锁时,应填记“计算机联锁型号及软件版本”一栏。二、车站管辖有辅助所的,须在附记栏内注明辅助所名称。第10条 闭塞 表1-17编制说明:一、方向:填该站相邻站名或线路所名称。办理闭塞地点车场 信号楼 方 向 闭塞方式 类型 有无附属装置 附记21二、闭塞方式:填基本闭塞法,如单(双)线自动、单线自动站间、单(双)线半自动。三、类型:指闭塞设备的型号。按闭塞设备说明书填写,如自动闭塞填写 “ZPW-2000A”等;自动站间填写“计轴”等;半自动闭塞填写“64D” 、 “64F”等。四、三显示、四显示、双线双向、双线单向等可在附记栏内注明。车站信息系统第11条 车站行车信息系统编制说明:一、编制现车管理信息系统或编组站综合管理系统设备概况、主要操作流程、功能及维护机制。二、编制调车作业计划传输系统设备概况、传输方式、操作流程等。三、编制列车预确报系统设备概况、传输方式、操作流程等。四、编制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或调度集中系统(CTC)设备概况。五、编制其它与运输有关的信息系统的设备概况,如车号识别系统、编组站综合控制系统等。第12条 票据传输设备编制说明:一、编制设备设置情况、类型。二、编制操作办法、修管用办法及故障或停用后的处理办法。通信、照明、供电、给水设备第13条 车站通信设备 一、有线通信设备表1-18类别设置处所 设备名称数量使用人 保管人 有无记录装置 附记二、无线通信设备表1-19设备名称 型号制式 使用频率配备数量 使用方式设置地点及配备情况 有无记录装置三、编制说明:1设置处所填写车站作业人员使用通信设备的处所:如信号楼、扳道房、站长室、货运室、道口等。对一些专用电话、集中电话应在附记栏内指明通话处所。2类别分无线和有线。无线部分应包括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和无线调车灯显设备及其它站22场无线电话。3使用方式:填写固定式或便携式。第14条 站场照明表1-20顺号 照明设备名称 设置地点 数量总瓦数开关设置地点 控制人附 记编制说明:设置地点及开关设置地点填写具体的设备位置,如旅客站台、货物货台、客运值班室等。第15条 供电给水设备一、照明及信号供电。表 1-21主 电 源 副 电 源设备名称 符合级别 来 源 容量 来 源 容量有 无发电机有无自动转换二、电气化区段设备。三、给水。表 1-22设备名称 设置地点 担当任务 供水能力(T/M) 给水来源 附注四、编制说明:1照明及信号供电容量:指最多能装设的用电设备的总瓦数,一般指供电变压器的容量。照明与行车设备共用一个变压器的,照明供电容量填“共用”或供电部门提供的限制数。2电气化区段设备编制牵引供电来源、供电范围及接触网高度、分相分段绝缘器位置、接触网终点标、隔离开关位置等。 3供水能力是指生产用水的供水能力。第16条 站内机车整备设备表1-23设 备 名 称 设置地点 整备项目 单项整备时分 同时整备台数 设备归属 附记编制说明:一、整备项目填写机车整备技术作业的项目内容。二、对站内整备的作业限制及要求可填记在附记栏。23第17条 侵入建筑限界的设备表 1-24设备名称及处所 至线路中心线距离 (mm) 距轨面高度 (mm) 技规规定限界 侵入限界距离 (mm) 记 事编制说明:一、设备名称及处所:指侵入建筑限界固定设备名称及其所处的位置。如、4 道间 S出站信号机、3 道西侧旅客站台等。二、至线路中心线距离:根据工务、电务、房建、供电等部门向车站提供的设备限界数据资料,只填写侵限设备距侵入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三、距轨面高度:填写侵限设备距轨面的实际高度。四、 技规规定限界、侵入限界距离:根据技规附图一填写。五、一个设备多处侵限应分别填记。六、记事:填写该侵限设备的影响范围及限制作业的内容,如“影响场道调车作业”或“场道不得通过超限车辆”等。第18条 与行车有关的其它设备结合车站设备情况,编制列尾装置、到发线固定脱轨器、挡车器、尽头站台的车钩缓冲装置、轨道衡、货运安全检测装置等设备的设置地点及使用管理办法。客运、货运设备第19条 客运、货运设备一、 客运设备旅客站台 表 1-25编号 位 置 高度(m) 长度(m) 宽度(m) 雨棚长度 (m) 天桥或地道(座) 附 记候车室 表 1-26使 用 面 积名 称 位置长(m) 宽(m) 面积() 容纳人数 附 记24名 称 位置 使 用 面 积 容纳人数 附 记长(m) 宽(m) 面积()合计行包房 表 1-27面 积名 称 位置 长(m) 宽(m) 面积() 附 记客车上水栓 表 1-28位 置 个数 给水负责人 附 记二、货运设备站台、仓库、雨棚 表 1-29使用面积名 称 位 置 高度(m) 长(m) 宽(m) 面积()货车洗刷、消毒设备 表 1-30名 称 位 置 台位 能 力(车/日) 有无消毒设备 有无污水处理 附 记超偏载检测装置、轨道衡名 称 位 置 型号 生产厂家 产权单位 附 记第二章 日常作业计划及生产管理制度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第20条 组织指挥系统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应编制以下内容:一、组织指挥系统:根据车站实际,用文字或图例(组织结构图)说明在车站编制、下达和执行班计划、阶段计划及调车作业计划时的领导指挥关系。二、岗位职责:明确车站有关领导及计划指挥人员在完成作业计划中的岗位职责。职责分工侧重于作业计划内容。25第21条 班计划的内容、编制、审批和下达办法依据铁路运输调度规则 ,应编制以下内容:一、编制班计划的内容和要求。二、班计划编制人、编制时间(分日班、夜班) 、审批人。三、参加编制班计划的人员和各职名应提供的资料内容,提供时间和方式。四、班计划下达的方式方法,下达时间(分日班、夜班) ,下达人、下达范围。五、设有现车系统的车站,编制系统故障时班计划编制、下达的办法。第22条 阶段计划的内容、编制和下达办法及时间依据铁路运输调度规则,应编制以下内容:一、阶段计划的时间划分。二、阶段计划的编制人、编制内容、编制依据。三、阶段计划的下达方式、下达范围。四、设有现车系统的车站,编制系统故障时阶段计划编制、下达的办法。第23条 调车作业计划的内容、编制和有关标记符号的规定依据技规、铁路调车作业标准,应编制以下内容:一、调车作业计划编制内容和填写要求。二、调车作业计划编制方法:1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负责人;2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根据;3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方法(手工、计算机) ,设有现车系统、勾计划传输系统的车站,编制系统故障时调车作业计划编制的办法。三、调车作业计划标记符号,并分别说明所使用的符号及表示意义。标记符号要结合现车系统、勾计划传输系统及有关统一要求进行规定。日常生产管理制度第24条 现在车掌握办法 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应编制以下内容:一、现在车掌握有关人员及职责分工。二、现在车掌握的工具,如货票排顺、毛玻璃、计算机等。三、现在车掌握的方法及依据,以及报告、联系、核对制度。四、设有现车系统的车站,编制系统故障时现在车掌握的办法。第25条 列车预确报办法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应编制以下内容:一、车站与调度所间列车预报的内容、时间、方法。二、列车确报的方式、内容、时限(按列车种类分别规定) ,有确报系统的还应包括转发确报的要求。26三、列车确报的考核制度。四、设有确报系统的车站,编制系统故障时的确报传递办法。第26条 各种技术作业表填记要求的补充规定依据铁路运输调度规则 ,应编制以下内容:日班计划表、技术作业表、阶段计划表以及车站自定技术作业图表的填记要求和补充规定。第27条 车流去向代号的规定依据列车编组计划的规定,编制车站的车流去向代号及简称,如:车流代号-1,车流内容-(站)及其以远,也可列表说明。第28条 货运单据的传递、保管和交接办法依据技规 ,应编制以下内容:一、货运单据的传递、保管应按到达、出发、本站作业车和其它票据等分别编制,明确时间要求、交接人员、交接地点和签认办法。二、编制票据加封办法,接收发现票据问题的处理办法等。三、有票据传输系统的车站,制定使用办法及系统故障时货运单据传递和交接办法。第29条 计划人员交接班制度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应编制以下内容:一、计划人员的范围(职名) 。二、交接班前的准备工作。三、交接班的内容和要求。第30条 班工作总结制度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应编制以下内容:一、班工作总结会主持人及参加人员。二、班工作总结会的程序、内容和要求。三、班计划的考核办法。第31条 日常运输分析、考核制度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应编制以下内容:一、运输分析制度1日常分析制度,包括班工作分析、日工作分析等。2定期分析制度,包括旬分析制度,月分析制度等。3专题分析制度。二、日班计划考核制度,包括班计划考核制度、日计划考核制度。三、运输分析资料的统计与保管制度。第32条 站车交接的补充规定依据技规 ,应编制以下内容:说明站车交接人员、交接地点、交接程序、作业要求、时间限制和签认制度以及交接中发生问27题时的处理方法等。第33条 列尾装置使用和管理规定依据技规 ,应编制以下内容:一、列尾装置的安装、摘解、检测作业等方法。二、列尾装置的使用及故障处理办法。第34条 设备施工、维修登记制度依据技规 ,应编制以下内容: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 、 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的设置处所及有关人员登销记内容及签认要求。第35条 车站管理道口及平过道的规定依据技规 ,应编制以下内容:编制车站管理道口及站内平过道设置的位置、有无人员看守、道口常用备品,站内道口或跨越道口作业时的联系办法和防护措施等。第36条 道岔清扫制度依据技规 ,应编制以下内容:道岔清扫的分工、清扫标准及清扫时的联系制度、安全防护措施以及道岔的评比制度等内容。第37条 各行车地点有关行车备品管理的补充规定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应编制以下内容:各岗位行车备品(规章、行车凭证、簿册、工具备品等)的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保管、使用、交接、检查制度。第38条 地区联劳组织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应编制以下内容:一、地区联劳组织的成员及职责分工。二、联劳协作的内容。三、联劳协作的工作制度。第39条 其 它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应编制以下内容:车站在日常作业计划和生产管理上的其它规定。28第三章 接发列车工作正常作业第40条 组织指挥系统依据技规 、 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应编制以下内容:一、用图例表示车站接发列车组织指挥系统。二、接发列车组织指挥系统中各职名职责分工。职责分工侧重接发列车工作。第41条 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及用语依据技规 、 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应编制以下内容:一、正常情况时,车站执行接发列车作业标准中对应标准的名称及代号,车站执行两个及其以上标准时,应按邻站(邻场)分别说明。二、 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补充规定1设有 TDCS、CTC 系统的车站作业办法。2单线自动闭塞车站的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参照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制定。3接发列车时,需通知的有关人员。4助理值班员填写占线板(簿)的规定。5确定接发车人员的立岗位置,接发动车组、特快旅客列车时机。6存在多方向接发车的车站在用语中要冠以方向和站名,具体办法在此制定。7一站多场的场间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和用语。第42条 接发列车进路准备办法依据技规 、 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应编制以下内容:一、确认接车线路空闲办法。二、接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