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殖放流制度_第1页
人工增殖放流制度_第2页
人工增殖放流制度_第3页
人工增殖放流制度_第4页
人工增殖放流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增殖放流制度篇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第 20 号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已经 XX 年 3 月 20 日农业部第 4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 XX 年 5 月1 日起施行。 部长:孙政才 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科学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指采用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的活动。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内进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农业部主管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 第五条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投入,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支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增殖放流事业。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并遵守有关管理规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使用社会资金用于增殖放流的,应当向社会、出资人公开资金使用情况。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增殖放流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单位、个人及社会各界通过认购放流苗种、捐助资金、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对于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宣传和鼓励。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划,并报上一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用于增殖放流的人工繁殖的水生生物物种,应当来自有资质的生产单位。其中,属于经济物种的,应当来自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属于珍稀、濒危物种的,应当来自持有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通过招标或者议标的方式采购用于放流的水生生物或者确定苗种生产单位。 第十条 用于增殖放流的亲体、苗种等水生生物应当是本地种。苗种应当是本地种的原种或者子一代,确需放流其他苗种的,应当通过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 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 第十一条 用于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应当依法经检验检疫合格,确保健康无病害、无禁用药物残留。 第十二条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应当公开进行,邀请渔民、有关科研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方面的代表参加,并接受社会监督。 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规格等,应当向社会公示。第十三条 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展规模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的,应当提前 15 日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等事项,接受监督检查。 经审查符合本规定的增殖放流活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应当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的增殖放流活动的规模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划确定。 第十四条 增殖放流应当遵守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采取适当的放流方式,防止或者减轻对放流水生生物的损害。 第十五条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增殖放流水域采取划定禁渔区、确定禁渔期等保护措施,加强增殖资源保护,确保增殖放流效果。 第十六条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有关增殖放流的科研攻关和技术指导,并采取标志放流、跟踪监测和社会调查等措施对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评价。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辖区内本年度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地点、标志放流的数量及方法、资金来源及数量、放流活动等情况统计汇总,于 11 月底以前报上一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 XX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篇二:渔业增殖放流方法与措施渔业增殖放流方法与措施 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放流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 一、放流前的准备 1. 水文资料:在确定人工放流前,全面掌握放流水域的水深、水位常年变化状况、气候条件、水质、水温、溶氧、pH、底质、水体理化因子等水文资料,保证放流效果。 2. 生物资源:对放流水域的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等生物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准确掌握放流水域的生物资源量,确定放流的品种和数量。 3. 社会环境:全面了解和掌握放流水域周边的社会环境状况,尤其是渔民的基本情况,如生产状况、经济来源、文化层次、收入状况、生活习惯等,将这些情况与放流计划、实施方案有机结合起来,可有效扩大放流效果和影响力。 4. 苗种准备: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确定苗种培育供应单位,确定放流品种、数量及价格。 二、放流水域选择 (一)水域选择 1. 系增殖放流对象的产卵场、索饵场或洄游通道。 2. 远离工厂、矿山,非倾废区和垃圾处理区,非电厂、 养殖场等进、排水区。(二)基本要求 1. 水域生态环境良好,水面开阔,水流畅通,温度、盐度、硬度、酸碱度、透明度等水质因子适宜。 2. 水质符合 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 3. 底质适宜,底质表层为非还原层污泥。 4. 增殖放流对象的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较少。 三、放流品种 以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为主,保持鱼类资源品种多样性,兼顾渔业生产经济效益,根据近五年来每年捕捞的品种、产量及市场销售情况,结合鱼产业开发的需要,确定选择鳙鱼、鲢鱼、银鱼、草鱼为主要放流品种,同时补充放流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鲤鱼、青鱼、三角鲂等品种。鳙鱼、鲢鱼、银鱼以摄食水生浮游生物为主;草鱼则摄食水中有机碎屑、草类植物茎叶;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以刮食水中腐殖质、有机碎屑为主,鲤鱼摄食底栖生物,青鱼摄食螺、蚬、蚌类,三角鲂摄食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这些放流品种不但能有效的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而且经济价值较高,能有力的促进渔业产业发展,帮助、渔农脱贫致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 (农业部令第 20 号) ,增殖放流的品种应当以本地种和子一代苗为主。杂交种、转 基因种、种质不纯以及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苗种,不得用于增殖放流。对省外种的增殖放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生态安全评估。四、放流规格、时间和方法 根据水域状况、水文特征和增殖放流对象的生物学特 性,灵活选择放流品种规格,确定适宜的放流时间,可有效提高苗种成活率。 (一)放流规格及时间 1. 春片和冬片鱼种 春片与冬片鱼种放流规格:鲢、鳙鱼为 100400g/尾;草鱼为 1520cm/尾;其他鱼种为 1015 尾/500g。放流时间为每年的 3 月和 12 月。 2. 乌仔和夏花鱼苗 鲢、鳙、草鱼、青鱼放流规格要求达到 7cm/尾以上;其他苗种放流规格要求在 4cm/尾以上。放流时间为每年的6 月。 3. 银鱼 银鱼以受精卵的形式放流,放流时间为每年的 1 月。 (二)放流方法 选择无风、晴朗、多云或阴天进行放流。人工将苗种尽可能贴近水面(距水面不超过 1 m)顺风缓慢放入放流水域。在船上放流时,船速应小于 m/s。尽可能扩大放流范围和面积,减少苗种集群过多。 五、苗种质量要求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外观完整、体表光洁、身体健壮、无病无伤、游动活泼、逆水能力强。农业部公告第 1125 号规定的水生动物疫病病种不得检出,国家、行业颁布的禁用药物不得检出,其他药物残留符合 NY 5070-XX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的要求。 六、苗种计数 1. 春片和冬片:采用全部重量法进行计数,对放流鱼种全部过秤称重,通过随机抽样计算单位重量的个体数量,折算放流鱼种总数量。抽样重量不低于放流鱼种总重量的%。尽可能减少因中间环节过于繁琐造成损失。 2. 乌仔和夏花:采用抽样数量法进行计数,将每计量批次放流鱼苗全部均匀装袋后,通过随机抽袋,对袋中样品逐个计数求出平均每袋鱼苗数量,进而求得本计量批次放流鱼苗的总数量。每个计量批次按总袋数的 1%随机抽袋,最低不少于 3 袋。 3. 银鱼受精卵:采用浓缩体积抽样法进行计数,即用 10mL 量筒,随机抽取受精卵 10mL,对此 10mL 的卵进行计数,得出每毫升受精卵所含的粒数,然后经过 23 次随机抽样进行计数,取其每毫升平均所含卵的粒数,再乘以受精 率与所需受精卵的体积,即可求出放流受精卵的总粒数。 七、运输方法 苗种的运输尽可能缩短运输距离,节省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成活率。一般采用充氧活鱼罐车和活鱼运输船进行运输,根据水体温度和运输距离确定运输密度,运输过程中,避免剧烈颠簸、阳光暴晒和雨淋,运输成活率达到 90%以上。在装卸水产苗种时,坚持带水操作,做到快速、细致,避免鱼体受伤。 八、保护措施 放流苗种保护措施主要包括: 1. 放流前,深入放流水域乡镇做好宣传工作,让渔农深刻认识到渔业增殖放流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请他们关心、支持人工放流工作,并邀请他们派出代表参加、监督放流的全过程。 2. 对损害放流苗种的作业网具进行清理;在放流水域周围的大型养殖场等纳水口设置防护网。 3. 放流后,加大对放流水域组织巡查和监督检查力度,并针对短期内鱼苗易出现集群现象,渔政部门应跟踪监测,观察鱼群的走向,加强渔政管理,防止偷捕、误捕现象发生。 篇三:增殖放流工作报告XX 年大鲵增殖放流工作总结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有关精神, 依法保护和增殖大鲵资源,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天然水域的大鲵资源的种群数量,十堰市 水产局成立了大鲵增殖放流工作领导小组,在省水产局的指导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大鲵增 殖放流活动的组织筹备和放流工作。针此次放流活动,总结如下。 一、XX 年十堰市大鲵增殖放流工作情况 1、领导重视、组织得力。为了做好增殖放流工作,年初,在制定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时,即把此项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并且为切实加强对本次放流工作的领导,市水产局成立 以石崇明局长为组长的大鲵增殖放流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大鲵增殖放流活动的组织筹备 和放流工作。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保证增殖放流的成功。 2、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分工明确。领导小组在今年初便制定了XX 年十堰市大鲵 增殖放流活动实施方案 ,市水产局办公室、产业科、市水生动物防疫检验站等相关人员各司 其职,分工明确,保障了 XX 年度大鲵增殖放流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增殖放流全程的监督检查。我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本着公 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 苗种来源进行严格的把控,采取询价等方式,确定了十堰市赛武当娃娃鱼繁育中心、竹 溪县玉龙大鲵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作为本次大鲵增殖放流的苗种来源。在苗种投放时,深入 竹溪县万江河大鲵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采取了不定点、不定数,随机投放的方式,确保所 投大鲵苗种安全。同时我局在对苗种进行把关计量、账目处理等各个环节时,组织执法人员 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场,严防弄虚作假,并有竹溪县公证处公证人员到场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 并公证,出具公证书。增殖放流结束后,我局委托竹溪县水务局派专人加强对放流区域的执 法检查,以保障放流效果。 4、加强后续管理。十堰市水产局负责放流后的监管,具体管理工作由竹溪县水务局负责 实施。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自觉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意识,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 爱护生态保护的氛围;二是开展大鲵增殖放流后的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随时掌握资源变动 情况,以便进行放流效果的评价;三是在放流后 30天内,安排专人巡查,对体质较弱、发生 疾病的大鲵苗种进行人工救护;四是加强执法检查,打击偷捕行为,保证增殖放流效果。 在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在局领导的统筹调度和现场指挥下,本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共计投放 15-25 公分规格的大鲵500 尾,对于恢复当地天然水域的 大鲵资源会有一定的帮助。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1、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提高市民和广大渔民生态保护的认识和科学放 流的知识水平,减少抢捕、偷捕和乱捕等现象,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从事增殖放流活动,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鲵资源的调查、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对增殖放流的区域、规格、 数量等进行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规划。在我市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增殖放流体系。 3、鼓励现有良种场进行提档升级。提高我市苗种生产单位的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满足 我市乃至周边地区增殖放流所需高标准的水产苗种的需求。 4、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增殖放流效果。寻求各地方政府的支持,逐步健全水产、渔政机 构的建设,加强渔业执法能力,确保增殖放流的效果,同时为周边水域生态安全、渔业安全 提供良好的保障。篇二:增殖放流工作规范各位大站长: 据资环处意向,今后全省增殖放流工作拟要求我省各级水技站参与具体操作和提供技术 服务,省站已草拟一份管理规范草稿(见附件) ,请在百忙之中针对如下问题进行调查了解,思考应对,提出切实可操作的措施和处理意见: 目前增殖放流存在什么问题? 针对种苗招标提出意见和建议? 明确各级水技站的职责?能做什么? 水技部门在实施中如何处理协调好与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关系?林国清 XX 年 4 月 28 日 福建省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规范(讨论稿) 第一条 (目的依据)为了贯彻落实农业部发布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 ,科学指导和规范我省水生生 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的可持续 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 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中国水生生物保护国家行动纲要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福建省行政管辖水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包括各种渔业经济水生生 物以及珍稀水生生物的人工增殖放流等。省、市、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利用本级财 政(或自筹)资金,以及社会、个人实施的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接受本规范的指导。 第三条 (组织结构)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的规划制订和组织实施,并将 规划或计划报农业部渔业局备案,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协助开展工作;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 管部门及其所属水技站负责辖区内增殖放流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组织实施的增殖放流活 动必须服从于全省的总体规划或计划;各级水技站、有关水产研究机构负责提供相应技术支 撑和服务。 第四条 (运行机制)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成立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领导小组、技术专家小组以及 监督核查小组,具体负责领导、指导和监督本辖区内的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领导小 组内设招标评审小组。 。 。小组,负责, , , 。各组成员可交叉任职。 第五条 (各小组职责任务)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全面组织、领导和协调增殖放流工作;审定增殖放流的计划、 工作方案、技术方案、放流方案、规章制度及其他放流工作的重大事项。 技术专家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审定增殖放流技术方 案(放流地点、放流苗种质量、数量、规格、健康状况、运输技术等) ,并对方案实施进行指 导与核查;拟订与项目有关的技术、标准文本;提出与增殖放流技术相关问题的建议;负责 解决放流过程中其他的技术问题。监督与核查小组工作职责: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的全面监督,确保各 项规章制度和规范的贯彻落实。 第六条 (放流方案的确定)省领导小组应根据资金、环境容量、苗种供应等具体情况,组织相关部门拟定福建省 水生生物资源放流增殖年度规划 ,并组织有关专家审定通过后,按有关程序上报农业部渔业 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和放流效果,制定相应放流实施方案和放流操作技术规程 。 第七条 (放流方案上报)市、县(区)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综合考虑当地水生生物资源状况、水域环境特点等 因素,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每年增殖放流的区 域、时间、品种、规格、数量等,于每年 11 月底前,制定下一年度的增殖放流计划、实施方 案和经费预算,上报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实施。增殖放流应严格执行放流操作 技术规程与已批准的增殖放流实施方案实施。第八条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增殖放流) 鼓励个人和社会各界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但禁止无秩序的放流。个人、单位或 社会各界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应当提前 15日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 政主管部门报告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等事项,接受监督检查,增殖放 流指标应纳入当地、当年的放流计划。增殖放流程序符合本规范的第九条、第十条和第十一 条规定。 第九条 (放流品种选择原则)人工增殖放流品种的选择应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生物安全原则、技术可行原则和兼顾 效益原则。放流品种宜为本地种的原种或子二代以内苗种,不得向天然水域投放杂交种、转 基因种及外来种。同一水域内开展多品种放流应兼顾各品种间的合理数量比例,苗种规格等 质量标准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第十条 (苗种单位选择原则)放流苗种供应应选择信誉良好、管理规范、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水平高的苗种生产单位。 由技术专家小组对拟选育苗场进行考察,根据种质状况、生产能力提出备选方案。领导小组 设置招标评审小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或水 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育苗企业进行公开招标或者议标,优先选择国家级或省级水 产原良种场和良种繁育场、渔业资源增殖站、野生水生生物驯养繁殖基地或救护中心以及其 他具有相关资质的种苗生产单位。 第十一条 (放流苗种监督、检查)技术专家小组放流前,对放流苗种的亲本选择、种质鉴定、检验检疫情况及培育过程进 行监督、检查,确保健康、优质、无特异性病原、无药物残留的水产经济鱼虾苗种用于增殖 放流,避免对放流水域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第十二条 (放流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在开展增殖放流过程中,要精心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认真做好增殖放流苗种的 规格测量、计数、运输、投放、验收等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增殖放流任务。 第十三条 (廉政责任制)加强增殖放流工作中的廉政建设,落实“廉政责任制” ,防止发生各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违法违纪行为,增殖放流相关单位及其人员要严格遵守放流工作纪律,做到廉洁自律,确保 人工增殖放流的顺利开展。增殖放流经费要专款专用,各用款单位要根据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各级渔业主管 部门负责对工作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经费等 违反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行为,上级渔业主管部门将根据情况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取消 项目申报资格等措施予以处罚第十四条 (公示和监理)增殖放流工作实行公示制度,并逐步建立放流过程监理制度。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 及时将放流有关情况向社会公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五条 (标志放流、跟踪调查)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现有工作基础、技术条件、放流品种特点,选取一定比例 的放流苗种进行标志放流,开展相应跟踪调查,进行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并根据各水域资 源状况,编制下一年度的放流计划。第十六条 (放流效果评估)应建立放流效果评价体系,技术专家小组要组织相关科研部门负责放流后的跟踪调查工 作,跟踪调查形式包括社会调查、海上调查和各种作业方式的常规监测等。根据跟踪调查结 果及标志回收情况,开展放流效果评估工作。由各级渔政管理部门协助科篇三:XX 年澧水 流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总结报告 XX 年澧水流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总结报告为恢复天然水域的渔业资源的种群数量,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有关精神,渔政站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 在澧水流域已连续多次组织人工放流活动,对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江河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发 挥了很大的作用。针对 XX 年的人工放流活动,作个简单总结。 一、活动由县渔政站在安排资金万元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经局党委批准 后开始实施, 二、对鱼苗的来源,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择优确定了苗种的供应单位,是一家省级苗种 繁育场,符合人工放流质量标准,并通过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合格。 三、严格规范人工放流的工作程序。把关、计量、记帐等各个环节,组织专门的执法人 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场,严防弄虚作假;严格按农业部规定的人工放流要点操作;放流后县 渔政站派专人对放流区域加强执法检查,有效地保障放流效果。 四、加强人工放流全程监督检查。整个放流过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过程 经过当地公证机构监督并公证;放流所在地的渔民代表也现场参与,同时通过对放流所在地 张贴公开材料的方式,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监督。 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在放流的过程中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报道,使人工放 流这一活动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强了对外 宣传,扩大了社会影响。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渔业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营造了 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开展人工增殖放流的成果。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局、站领导的统筹调度和现场指 挥下,这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此次放流共计投放鱼种 110 万尾,其中投放白 鲢 40 万尾,鳙鱼 30 万尾,草鱼 20 万尾,鳊鱼 20 万尾。 七、预期达到的效果。此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工作总体看来是满意的,从放流比例看, 今年白鲢、鳙鱼投放比例较大,主要是考虑到两者均属滤食性鱼类,有以水体中的浮游生物 为食的特性,进一步改善澧水流域的水质,同时活跃了沿岸城乡水产品市场,促进了渔民的 增收,渔业的生态环境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八、相关建议:随着放流规模的不断扩大,放流物种的不断增加,人工放流对渔业资源 增殖和物种保护起到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为巩固和扩大人工放流的成果,要建立长效机 制,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增加特色经济鱼类苗种和珍稀水生动物苗种,如鲴类鱼种、鲇科 鱼种等,还要解决好放流资金的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进行关键物种的增 殖放流;控制对受保护物种的捕捞压力,在科学制定的禁渔时间和区域范围内,控制渔业 船只数量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