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技术 ppt课件_第1页
关节松动技术 ppt课件_第2页
关节松动技术 ppt课件_第3页
关节松动技术 ppt课件_第4页
关节松动技术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xxx 2 什么是关节松动?什么是关节松动? xxx 3 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 n 关节松动技术是西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关节松动技术是西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 基本技能之一,是一种以低速度、不同振基本技能之一,是一种以低速度、不同振 幅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为治疗手段,以幅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为治疗手段,以 改善和恢复关节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为目改善和恢复关节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为目 的的被动手法操作技术。的的被动手法操作技术。 xxx 4 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 n 关节松动术在美国也称低速度大幅度手关节松动术在美国也称低速度大幅度手 法、关节手法,由于澳大利亚学者麦特兰法、关节手法,由于澳大利亚学者麦特兰 德德 (Maitland)对该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对该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 的贡献,故也称之为的贡献,故也称之为 Maitland手法或奥式手法或奥式 手法。手法。 xxx 5 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 n 临床用于治疗疾病和损伤所导致的关节疼临床用于治疗疾病和损伤所导致的关节疼 痛和功能障碍,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痛和功能障碍,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 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对改善关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对改善关 节的活动范围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活节的活动范围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活 动受限或关节僵硬非常实用、有效。动受限或关节僵硬非常实用、有效。 20世世 纪纪 90年代以来,关节松动技术在国内受到年代以来,关节松动技术在国内受到 高度重视,并被广泛用于治疗骨关节损伤高度重视,并被广泛用于治疗骨关节损伤 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且取得了肯定的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且取得了肯定的 临床疗效。临床疗效。 xxx 6 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 n 在临床,关节松动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在临床,关节松动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 肩周炎、膝关节骨关节炎、中风、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骨关节炎、中风、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引、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引 起膝、腕、肘、踝及胸椎关节功能障碍。起膝、腕、肘、踝及胸椎关节功能障碍。 近年来发表的临床应用的文献大部分报道近年来发表的临床应用的文献大部分报道 集中在肩周炎、颈椎病、膝关节功能障碍集中在肩周炎、颈椎病、膝关节功能障碍 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 xxx 7 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 n 现阶段颈腰疾病大量存在,骨关节损伤及现阶段颈腰疾病大量存在,骨关节损伤及 手术增多。手术增多。 n 据统计在据统计在 2000名样本中,发病率为名样本中,发病率为 12%; 30-40岁的人群中岁的人群中 59.1%人患有颈腰椎病人患有颈腰椎病 ; 50-60岁的人群当中,患者占岁的人群当中,患者占 71%;而;而 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则高达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则高达 82%。 n 中小学生的颈椎病发病率急速上升中小学生的颈椎病发病率急速上升 。 xxx 8 手法突出特点手法突出特点 n 针对性强、针对性强、 n 见效快、见效快、 n 患者痛苦小、患者痛苦小、 n 容易接受、容易接受、 n 操作技术容易掌握操作技术容易掌握 xxx 9 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 n 综上所诉:关节松动技术必将长期存在。综上所诉:关节松动技术必将长期存在。 对传统中医推拿是有益的补充。对传统中医推拿是有益的补充。 xxx 10 第一节 概述 xxx 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n 关节松动手法关节松动手法 /技术技术 (joint mobilization) 治疗者在治疗者在 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 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技术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技术 属于属于 被动运动被动运动 范畴范畴 利用关节的利用关节的 生理运动生理运动 和和 附属运动附属运动 特点特点 n 针对性强,见效快针对性强,见效快 n 实用、有效实用、有效 n 病人容易接受病人容易接受 n 治疗治疗 n 关节功能障碍如活动受限或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如活动受限或疼痛 xxx 12 与我国传统医学手法的区别与我国传统医学手法的区别 n 类似于传统医学中的手法治疗类似于传统医学中的手法治疗 n 传统医学中传统医学中 推拿(推拿( manipulation)又称按摩)又称按摩 (massage) n 西方手法治疗西方手法治疗 Massage Joint mobilization Manipulation xxx 13 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 广义上可以归入推拿术的范畴广义上可以归入推拿术的范畴 近近 20 30年来发展很快,形成了独立年来发展很快,形成了独立 的体系的体系 n 与按摩术、推拿术共同构成了治疗运动器官与按摩术、推拿术共同构成了治疗运动器官 疾患的三大基本操作技术疾患的三大基本操作技术 maitland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贡献很大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贡献很大 ,故此也有将其称为,故此也有将其称为 “ 麦特兰德手法麦特兰德手法 ” 或或 “ 澳式手法澳式手法 ” xxx 14 关节结构与运动关节结构与运动 xxx 15 xxx 16 17 关节的分型关节的分型 n 根据关节运动轴心数量或自由度大小分为根据关节运动轴心数量或自由度大小分为 : 单轴关节:只有单轴关节:只有 1个自由度,只能环绕个自由度,只能环绕 1个运动个运动 轴在一个平面上运动。如滑车关节、车轴关节轴在一个平面上运动。如滑车关节、车轴关节 。 双轴关节:有双轴关节:有 2个自由度,可围绕个自由度,可围绕 2个相互垂直个相互垂直 的运动轴并在两个平面上运动。如椭圆关节的运动轴并在两个平面上运动。如椭圆关节 三轴关节:有三轴关节:有 3个自由度,可在个自由度,可在 3个相互垂直的个相互垂直的 运动轴上运动。如球窝关节。运动轴上运动。如球窝关节。 xxx xxx 人体的面与轴 18 Planes and Axes面和轴面和轴 Planes 1 transverse横断面横断面 2 sagittal矢状面矢状面 3 frontal额状面额状面 Axes A anteroposterior前后前后 轴轴 B mediolateral中侧轴中侧轴 C longitudinal纵轴纵轴 xxx A B 3 1 2 C 19 xxx 20 xxx 21 Diarthrosis可动关节可动关节 synovialuniaxial/uniplanar滑液滑液 -单轴单轴 /单平面单平面 Fig 2-2 and 2-3. Neumann (2002). Mosby. xxx 22 Diarthrosis synovial biaxial/biplanar滑液滑液 -双轴双轴 /双平面双平面 Fig 2-8 and 2-9. Neumann (2002). Mosby. xxx 23 Fig 2-4. Neumann (2002). Mosby. xxx 24 Diarthrosis synovial triaxial/triplanar三轴三轴 /三平面三平面 Fig 2-5. Neumann (2002). Mosby. xxx 25 基本运动基本运动 生理运动(生理运动( physiological movement) n 关节在关节在 生理范围内生理范围内 完成的运动完成的运动 如屈、如屈、 伸、内收、外展、旋转等伸、内收、外展、旋转等 可以由病人主动完成,也可以由治疗者被动完成可以由病人主动完成,也可以由治疗者被动完成 附属运动附属运动 (accessory movement)(副运动)(副运动) n 关节在关节在 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 完成的运动完成的运动 n 不能主动完成,需要由其他人帮助才能完成,如:不能主动完成,需要由其他人帮助才能完成,如: 脊柱关节的分离脊柱关节的分离 相邻椎体发生前后移位、旋转相邻椎体发生前后移位、旋转 n 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 xxx 26 屈屈 伸髋伸髋 屈膝屈膝 伸膝伸膝 脊柱屈脊柱屈 脊柱伸脊柱伸 肩后伸肩后伸 肩前屈肩前屈 伸肘伸肘 屈肘屈肘 肩水平屈伸肩水平屈伸 伸腕伸腕 屈腕屈腕 踝跖屈踝跖屈 踝背伸踝背伸 生 理 运 动 27 * 28 肩 内 收 肩 外 展 腕内收 腕外展 肩 旋 外 肩 旋 内 髋旋内髋旋外 前臂旋外、旋内 髋外展 髋内收 脊柱侧屈 脊柱回旋 脊柱环转 肩 环 转 生 理 运 动 附属运动 (accessory movement)(副运动) 关节进行正常的运动时, 关节囊必须松弛,关节内及关节 周围组织处于运动状态。这种运 动称之为副运动。 xxx 29 副运动是患者本身不能控制 的运动,也称为关节囊内运动。一 般分为构成运动 (component motion)和关节间隙运动 (Joint play)两种。 附属运动 (accessory movement)(副运动) xxx 30 构成运动 - 构成运动是随着主动运动而产生关 节囊内的运动。 - 肩关节外旋运动时,肱骨头向前方 滑动 - 膝关节伸展时,胫骨出现向前方的 滑动和外旋的运动。 xxx 31 关节间隙运动 关节间隙运动是关节在放松 体位时出现的一种关节囊内的运动 ,是患者不能随意控制的运动。 xxx 32 副运动的运动形式 1. 转动 (roll) 2. 滑动 (glide) 3. 轴旋转 (spin) 4. 压迫 (compression) 5. 分离( distraction) xxx 33 转动 (Roll)-1 从一个骨表面转动到另一个骨面上 。转动具有以下特点: ( 1)多在不相符合的关节面上发生。 ( 2)转动的结果产生骨的角运动,转 动的方向与关节面的凹凸形状无关 ,常与骨的角运动方向相同。 xxx 34 转动 (Roll)-2 ( 3)如果仅仅出现单纯的转动,那么 与骨的角运动相同方向一侧骨面受 到压迫,另一面受到牵拉。因此, 做单纯骨角运动的被动伸张手法时 ,关节表面压力增大,容易导致关 节的损伤。 ( 4)功能正常的关节不产生单纯的转 动,一定伴随着滑动和轴旋转。 xxx 35 xxx 36 滑动 (Glide) 从一个骨表面滑向另一个表面。滑动具 有以下特点: ( 1)滑动往往发生在两个相互符合的关 节面。 ( 2)实际上在关节内,两个完全一致的 关节面是不存在的。因此,不会出现纯 粹的滑动运动。 ( 3)骨的角运动时,产生滑动的方向是 由关节面的凹凸形状决定的 (凹凸法则 ) 。 xxx 37 38xxx 凹凸法则 (Concave-convex rule) 1.运动的关节面为凸面时,滑动的方向 与骨的角运动方向相反。 2. 运动的关节面为凹面时,滑动的方向 与骨的角运动方向一致。这种关系是 决定关节松动术使用滑动手法时,施 加外力方向的基础。 xxx 39 40xxx 轴旋转 (Spin) 骨围绕着机械轴进行旋转的运动。轴旋 转具有以下特征: ( 1)在关节内很少出现单纯的轴旋转,往 往是与转动、滑动组合出现。 ( 2)人体产生轴旋转的关节如肱骨屈曲, 伸展时肱骨头的轴旋转。股骨屈曲、伸 展时,股骨头的轴旋转和桡骨旋前、旋 后时桡骨头出现的轴旋转。 xxx 41 42 骨骼绕着静止机械轴旋转 xxx 体内关节旋转 a.肩关节; b.髋关节; c.肱桡关节 xxx 43 压迫 (Compression) 使关节腔内骨与骨之间的间隙变小的力。 压迫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肌肉收缩产生一定的压力,可以提 高关节的稳定性。 2一个骨向其它骨方向转动时,产生对骨 的角运动方向引起压迫。 3压迫力异常增高时,会产生关节软骨的 变性和损伤。 xxx 44 牵引 (Traction) 1. 牵引指产生于关节面的运动和沿骨长轴方 向的分离。 2骨的长轴牵引 (Long axis traction) 沿骨的长轴牵引,如沿肱骨长轴牵引时, 肱骨头关节面向屈侧滑动。 3关节分离 (Joint separation) 骨的运动 方向与骨的长轴牵引方向不一致,是与关 节面呈直角方向牵引。 xxx 45 xxx 46 手手 法法 等等 级级 n 麦持兰德根据关节的可动范围和操作时治疗者应麦持兰德根据关节的可动范围和操作时治疗者应 用手法的幅度大小分为四级用手法的幅度大小分为四级 : n I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 地来回松动关节。地来回松动关节。 n II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 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但未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和终末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但未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和终末 端。端。 n III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 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 ,并能感觉到关节同围软组织的紧张。,并能感觉到关节同围软组织的紧张。 n IV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 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 并能感觉到关节同围软组织的紧张。并能感觉到关节同围软组织的紧张。 xxx 47 手法等级手法等级 、 级级 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级级 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 级级 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手法分级范围随着关节可动范围的大小而变化。手法分级范围随着关节可动范围的大小而变化。 I I II II III III IV IV A B 起始端 终末端 A -B 关节活动允许范围 关节松动技术分级( Maitland ) xxx 48 可用的关节内活动 组 织 阻 力 解 剖 极 限 xxx 49 手法等级随治疗而变化手法等级随治疗而变化 A-B 关节活动受限 A1-B1 治疗后关节活动改善 A A1 B B1 I III II IV I II III IV 返回 xxx 50 治疗作用治疗作用 n 缓解疼痛缓解疼痛 力学作用力学作用 n 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 盘的营养盘的营养 n 防止因活动减少引起的关节退变防止因活动减少引起的关节退变 神经作用神经作用 n 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 阈阈 xxx 51 治疗作用治疗作用 n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不活动关节不活动 n 组织纤维增生组织纤维增生 n 关节内粘连关节内粘连 n 肌腱、韧带和关节囊挛缩肌腱、韧带和关节囊挛缩 、 级手法级手法 n 直接牵拉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直接牵拉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保持或增加其伸展性保持或增加其伸展性 n 增加本体反馈增加本体反馈 提供下列本体感觉信息提供下列本体感觉信息 n 关节的静止位置和运动速度及其变化关节的静止位置和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n 关节运动的方向关节运动的方向 n 肌肉张力及其变化肌肉张力及其变化 返回 xxx 52 临床应用:适应证临床应用:适应证 n 力学力学 因素引起的因素引起的 关节关节 功能障碍功能障碍 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 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 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功能性关节制动功能性关节制动 n 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 n 延缓病情发展延缓病情发展 n 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其它不良影响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其它不良影响 xxx 53 临床应用:禁忌证临床应用:禁忌证 n 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关节活动已经过度 n 关节渗出增加关节渗出增加 n 关节关节 感染性炎症(急性期)感染性炎症(急性期) 恶性疾病恶性疾病 未愈合的关节内骨折未愈合的关节内骨折 xxx 54 操作程序操作程序 病人体位病人体位 n 舒适、放松、无疼痛的体位舒适、放松、无疼痛的体位 通常为卧位或坐位,通常为卧位或坐位, n 尽量暴露所治疗的关节并使其放松尽量暴露所治疗的关节并使其放松 达到关节最大范围的被松动达到关节最大范围的被松动 治疗者位置治疗者位置 n 靠近所治疗的关节靠近所治疗的关节 xxx 55 操作程序操作程序 n 治疗前治疗前 评估评估 分清具体的关节分清具体的关节 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出存在的问题 n 疼痛、僵硬及其程度疼痛、僵硬及其程度 n 根据问题的主次,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法根据问题的主次,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法 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 n 先用小级别手法先用小级别手法 ( 、 级级 ) 缓解疼痛缓解疼痛 n 再用大级别手法再用大级别手法 ( 、 级级 ) 改善活动改善活动 n 治疗中治疗中 要不断询问病人的感觉要不断询问病人的感觉 根据病人的反馈来调节手法强度根据病人的反馈来调节手法强度 xxx 56 手法操作的运动方向手法操作的运动方向 平行于治疗平面平行于治疗平面 -滑动方向滑动方向 垂直于治疗平面垂直于治疗平面 -牵引方向牵引方向 TP: 治疗平面 l垂直于关节面中点 旋转轴线的平面 xxx 57 58 手法应用手法应用 n 手法操作的手法操作的 程度(幅度)程度(幅度) 治疗疼痛时,手法应达到痛点,但不超过痛点治疗疼痛时,手法应达到痛点,但不超过痛点 (to pain) 治疗僵硬时,手法应超过僵硬点治疗僵硬时,手法应超过僵硬点 (through stiffness) 操作中,手法要平稳,有节奏操作中,手法要平稳,有节奏 不同的松动速度产生的效应不同不同的松动速度产生的效应不同 n 小范围、快速度可抑制疼痛小范围、快速度可抑制疼痛 n 大范围、慢速度可缓解紧张或挛缩大范围、慢速度可缓解紧张或挛缩 n 手法操作的手法操作的 强度(力度)强度(力度) 活动范围大的关节如腰椎,手法的强度可以大一些,移活动范围大的关节如腰椎,手法的强度可以大一些,移 动的幅度要大于活动范围小的关节,如颈椎动的幅度要大于活动范围小的关节,如颈椎 xxx 58 59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n 治疗时间治疗时间 治疗时每一种手法可以重复治疗时每一种手法可以重复 34次次 每次治疗的总时间在每次治疗的总时间在 15 20分钟分钟 可以每天或隔可以每天或隔 1 2天治疗一次天治疗一次 n 治疗反应治疗反应 轻微的疼痛多为正常的治疗反应轻微的疼痛多为正常的治疗反应 通常在通常在 4 6小时后应消失小时后应消失 如第二天仍未消失或较前加重如第二天仍未消失或较前加重 n 手法强度太大,应调整强度或暂停治疗一天手法强度太大,应调整强度或暂停治疗一天 如果经如果经 3 5次的正规治疗,症状仍无缓解或反而加重,次的正规治疗,症状仍无缓解或反而加重, 应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应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xxx 59 xxx 60 C4 C7 C2 共 7块 横突有孔,棘突分叉 第 1颈椎:寰椎 第 2颈椎:枢椎 第 7颈椎:隆椎。 颈椎解剖 C1 xxx 61 颈椎运动颈椎运动 生理运动生理运动 附属运动附属运动 n 前屈、后伸,侧屈,旋前屈、后伸,侧屈,旋 转运动转运动 n 活动比较大的节段活动比较大的节段 C4 C5,C5 C6,C6 C7 C2 C6:屈大于伸:屈大于伸 C6 T1:伸大于屈:伸大于屈 n 分离牵引分离牵引 颈椎沿着长轴牵拉运动颈椎沿着长轴牵拉运动 n 滑动滑动 相邻椎体间前后及侧方移动相邻椎体间前后及侧方移动 n 旋转旋转 相邻椎体间或横突间转动相邻椎体间或横突间转动 返回 xxx 62 颈椎关节松动手法颈椎关节松动手法 n 分离牵引分离牵引 n 侧屈摆动侧屈摆动 n 旋转摆动旋转摆动 n 后伸摆动后伸摆动 l垂直按压棘突 l垂直按压横突 l垂直松动椎间关 节 l侧方推棘突 返回 xxx 63 分离牵引分离牵引 作用: 缓解疼痛、松动颈椎 患者体位: 去枕仰卧,头部伸出治 疗床外。 治疗师体位: 右手托住患者头后部, 拇指在右侧耳后,其余 四指在左侧耳后;左手 放在下颌,前臂掌侧放 在患者左侧面部。 松动手法: 双手固定,将头部沿长 轴向后牵拉,持续数秒 钟后放松还原。如果是 上段颈椎病变, 可以在 颈部中立位牵引,中下 段病变,头前屈 10-15 体位牵引。 xxx 64 侧屈摆动侧屈摆动 作 用:改善颈椎侧屈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 治疗师体位: 向右侧屈时右手放在枕后及颈部右侧,示指和中指放在拟发生侧屈运 动的相邻椎体横突上,左手托住下颌,向左侧屈时则相反。 松动手法: 左手及前臂固定,上身左转,使颈椎向右侧屈。向左侧屈时则相反。 xxx 65 旋转摆动旋转摆动 作用:改善颈椎旋转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 治疗师体位: 向左旋转时右手放在枕骨上托住头部,左手放在下颌 松动手法: 双手同时使头部向左转动。向右旋转时则相反 。 xxx 66 后伸摆动后伸摆动 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