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pdf_第1页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教改纵横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孙小媛1,郑长龙2(1.鞍山师范学院,辽宁鞍山114005;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摘要: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关系到教师的教育素质,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进而关系到未来教育的质量和国家发展的潜力。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教育主渠道的师范院校,坚持与基础教育互动,全方面推行教师专业课程改革,保持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的先进性和实践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关键词:基础教育课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609(2006)02-0079-02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关系到教师的教育素质,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的程度,进而关系到未来教育的质量和国家发展的潜力。本文从基础教育改革、高师教育存在的问题、高师课程改革的方向三方面谈谈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一、以人为本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学习方式上,寻求以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为基本的教与学的理念。这些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呼唤具有创新观念和多种能力的新型教师。1.教师从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在新课程目标下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张“教”要服从于“学”,为“学”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宗旨。这就要求教师从“权威”、“主宰”的神坛上走下来,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并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2.教师从课程的实施者向课程结构的建构者、开发者转变新课程特点是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教师应从课程的从属者、被动执行者的身份,变为课程的主体,乃至课程的构建者、开发者,具有创设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开发校本教育资源的能力。教师也应具有构建课程计划,实事求是地调整、组织课程结构的能力。只有这样,课程的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才能得以真正落实。3.教师从教书匠向知识更新的研究者、实践者转变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代社会、贴近科技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将课程内容生活化,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活情境。教师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因此,新课程目标下的教师必须具备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4.教师向培养学生能力的合作者、指导者转变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此过程作者简介:孙小媛,鞍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副教授;郑长龙,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97体现了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二、观念滞后高师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育观念缺乏开放性高师教育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观念的问题,即树立和强化高师教育开放办学、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观念。现存的高师教育没有形成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强烈意识,处于与基础教育脱离的状态。表现为缺乏对当前和未来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素质要求的研究;缺乏对基础教育中诸如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估等问题的理论研究,未能很好地指导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缺乏对基础教育实践的主动进入,没有为提高基础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积极的直接的服务。2.教学内容缺乏职业性素质教育的实施最终落实在教学过程的优化上,而教学过程的优化又最终落实在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管理者即教师身上。而教师教学能力不强等问题,均可从高师院校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师培养的职业性要求上找到原因。表现为课程体系建设滞后,不适应时代要求。如理论性课程过多,实践课程不足;学术性课程过多,综合性课程太少;传统型课程过多,现代课程不足;等等。3.教育科研缺乏针对性“师范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精于从事素质教育的师资”,因此,师范院校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术水平,特别是教科研水平。然而,高师“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主要表现为对自身规律研究太少;对学生教育科研意识、能力培养不够;对基础教育研究不够,造成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影响了高师教育目标的实现。三、走进基础教育高师课程改革的方向1.通识课改革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高等学府,通识教育也是整个教育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以“广泛性、整合性、超功能性”为原则,以提升专业领域学习能力为目的,以体现教师专业知识广博为特点。改革后的通识课应有:人文科学类,包括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政治、艺术、语文和外语、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育等;科学类,包括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方法论等;还有体育课和实践课等几大类课程。2.专业课程改革高师专业课程改革应遵循四个“有利于”的原则:一是有利于保证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二是有利于促进知识由学术性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化;三是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整合与贯通;四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因此,高师专业课程设置总体方案应该是:一是开足专业课程。通过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精简、合并、重设置,形成新的严密的专业课程结构。二是拓宽选修课。一类选修课是围绕专业学术性而开设的,它以主干课程为中心,以学术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系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术品格;另一类以服务于中学教学为目标,侧重于如何将所学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3.教师专业类课程的改革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结构是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积极的教育情感,这是教师能够投身教育事业的动力保证;正确的教育认知,这是教师能够科学从教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这是教师能够顺利从教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这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核心标志。因此,重构的教育类课程结构主要包括三大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技能课、教育实践课。教育理论课程本着微型化和突出应用性与前沿性的基本思路,将原两门教育理论课教育学、心理学的内容及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使课程定位更明确,具体课程设置为基础心理、教育基本原理、学与教的心理学、课程概论、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教育教学技能课本着密切联系中小学教学实际的原则,强调针对性与实效性,突出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改革后包括学科教学论、走进课堂新课程案例与评析、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方法必修课;教育实践课程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于实践的机会。改革后的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不仅要开设各种教师技能的微型课程,而且增加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以促进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和职业定向,从而满足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参考文献:1睦一凡.基础教育转轨与高师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