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基础知识培训教材_第1页
iso14001基础知识培训教材_第2页
iso14001基础知识培训教材_第3页
iso14001基础知识培训教材_第4页
iso14001基础知识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SO14001环境管理 体系基础知识介绍 一、 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二、 ISO14000系列标准构成与特点 三、 ISO14000相关术语、介绍 四、 ISO14001标准解析 五、它要求介绍 本课程内容简介如下: n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际标准化团体( ISO成 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 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 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 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 取得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 什么是 “ISO14001”? 1.1 上个世纪人类共出现了八大公害,使大批居民非 正常死亡。 1.2 全球性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1.3 挪威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的 我们共同的未来 中首次使用了 “可持续发展 ”的观点。 1.4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 “人类与自然 和谐共处,享受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权利 ”。 1.5 全球各领域,特别是工商业界,意识到: 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是自身应有的义务。 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1.6 建立了 “污染预防 ”的新观点,企业逐渐形成了自我决策,自 我控制,自我管理的方式。 1.7 新的管理工具被采用。如用 “生命周期 ”的方法,研究产品从 “摇篮到坟墓 ”的环境影响。 1.8 一些国家用环境保护为前题,提出了新的保护条件使世界贸 易形成了不平等技术壁垒。 1.9 1993年 6月 ISO组织成立 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1.10 1996年, ISO组织颁布了部分 ISO14000系列标准 2 分 技 术 委 员 会 任 务 标 准量 SC1 环 境管理体系 (EMS) 14001-14009 SC2 环 境 审 核 (EA) 14010-14019 SC3 环 境 标 志 (EL) 14020-14029 SC4 环 境 绩 效 评 价 (EPE) 14030-14039 SC5 生命周期 评 价 (LCA) 14040-14049 SC6 术语 和定 义 (TQD) 14050-14059 WG1 产 品 标 准中的 环 境因素 14060 备 用 14061-14100 ISO14000系列标准构成与特点 都是自愿采纳的国际标准 管理体系相似, ISO14001的框架、结构、内容参 考了 ISO9001标准。 范围不同 ISO14001环境管理 ISO9001产品质量 目的不同 持续改善环境 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承诺对象 环境的相关方 产品的消费者 审核依据 法律法规 +ISO14001 ISO9001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ISO14001标准与 ISO9001标准异同 3.1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 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 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地; 环境受体:植物、动物、人; 自然资源:石油、煤、海洋生物; 环境 即它们的有机整体。 ISO14001相关术语简介 3.2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 作用的要素。 环境作用有正面与负面环境影响; 活动过程中污染环境; 产品本身污染环境; 服务过程能源消耗。 3.3 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 团体。 相关方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 相关方也可以是因环境影响其经济利益的股 东、供方、客户、员工、银行等。 3.4 环境管理体系 全面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 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 、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组织机构 职责计划活动 惯例 程序 过程 资源 环境方针 制定计划 规定职责 实施行动 实现方针 评审差距 持续保持并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整个第 4节 叙述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ISO14001标准解析 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 求的承诺; 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 f.可为公众所获取。 4.2 条文解析 由最高管理者制定; 三个承诺(持续改进、污染预防、遵守法规); 一个框架 用于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 形成文件、传达全员; 公众易于获取。 规范管理、 持续改进 减少污染、 服务大众 SEM环境方针: 释义:在公司经营管理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 要求与体系标准要求,不断改进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遗 漏与问题,不断加强体系管理的全面性,生产经营过 程中坚持环境保护方针,保证产品的绿色环保性能, 以法律法规、顾客、相关方的要求作为目标、提高企 业环保水平。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 ,用来确定其活动、产 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以及可经期望它施加影 响的环境因素,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 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 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 素。 4.3 规划(策划) 确定(识别)组织的环境因素; 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包含潜在环境因素) 环境目标要考虑重要环境影响因素; 组织内部 更新方法与依据 新的环境因素 外部社会 八字方针:识别、评价、考虑、更新。 4.3.1 条文解析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它的活动、 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适用法律,以及它所应遵 守的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法律 确定所需要的法律法规 确定所应遵守的要求 建立渠道 及时获取以上信息 法规 条例 规章 制度 产品标准 上级规定 设计规范 与官方协议 公约 省、市环保局 社会媒体 咨询机构 网络下载 公约 4.3.2 条文解析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和层次, 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形成文件。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 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 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 4.3.3 目标和指标 每个相关职能部门均要有环境目标与指标; 环境目标的建立要考虑六点: 1)法律法规要求; 2)重要环境影响因素; 3)可行的技术方案; 4)财务; 5)运行和经营要求; 6)相关方的观点。 污染预防的承诺。 4.3.3 条文解析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 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 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 活动、产品或服务,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 保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 4.3.4 环境管理方案 4.4.1 机构和职责 为便于有效的环境管理 , 应当作用、职责和权限 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实施与控制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职的管理者代表,除 了其他职责以外,还应明确他(们)在下列方面的作用 、职责和权限。 a.确保按照本标准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以便评 审,并为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4.4 实施和运行 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 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 员都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影响,以及个人工作 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 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 培训和(或)工作经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4.4.2 培训、意识与能力 教育 1)确定要求,提出培训计划 在本岗位胜任; 2)要有四种意识: 符合环境文件的要求是如何重要; 岗位所面临活动是否有重要环境影响; 如果改进将会带来环境效益是哪些; 本岗位的环境职责是什么; 如果有紧急状态,您知道该做什么; 如果不按环境文件操作,后果有哪些。 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具备三个条件 培训 经验 4.4.2 条文解析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用于有关其环境 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 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 b.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成文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 处理。并记录其决定。 4.4.3 信息交流 内部 纵向交流 横向交流 上级与下级 左部门与右部门 上级 下级 左部门 右部门 注意重大环境影响因素 接收 记录 答复 外部: 外部信息处理表 4.4.3 条文解析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 a.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组织应建立保持一套程序,管理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 件,从而确保: a.文件能够定位, b.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 员确认其适宜性 ; c.凡对 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 ,都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d.及时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 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由于法律和 (或 )保留信息的需要而保存的失效文件, 予以适当标识 . 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 ,注明日期 (包括修订日期 ), 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 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 4.4.5 文件管理 1)查找方便; 2)定期评审; 3)发放文件; 4)失效管理; 5)保留标识; 6)有日期,修改有权限。 4.4.5 文件管理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认定的重 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应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 工作)按以下要求加以规则,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 下进行: a.考虑到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与 指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成文的程序; 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标准; 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 素,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 方和承包方。 4.4.6 运行控制 1)控制对象: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与活动; 2)控制目的:为了实现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3)控制手段:程序文件 如果这件事做不好 写程序 使用的产品 /提供的服务如果有重要环境因素要 标识,并通报供方。 定性 运行标准 操作要求 定量 4.4.6条文解析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 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 的环境影响。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 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检验上述程序。 4.4.6应急响应 目的:能够响应、预防 /减少环境影响; 事前:确定潜在事故、紧急情况; 事中:能够应对紧急情况; 事后:要评审 /修订应急措施; 可行时,进行演习。 4.4.6条文解析 4.5.1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成文的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 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其中应包括对 环境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标的指标符合 情况的跟踪信息记录。 监测设备应予校准并妥善维护,并根据组织的程序保 存校准与维护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 、法规的遵循情况。 4.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 条文解析 监测对象 监测设备:核准、维护、记录; 评价:法律、法律遵循情况 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关健特性 环境绩效 运行控制 环境目标和指标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规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对 违章进行处理与调查,采取措施减少由此产生的影响,采 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完成。 任何旨在消除实际和潜在违章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引起对成文程序的更改,组织应 遵照实施并予以记录。 4.5.2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实施 不发生 验收 不再发生 验收 必要时,修改文件 必要时,修改文件 监测和测量 应急试验 内审 投诉 管理评审 外部监测 外部审核 不符合 纠正当前问题 责任部门、纠正措施 调查现状、分析原因 收集信息、分析原因 必要时,其他部门,预防措施 制定纠正措施 制定预防措施 实施 4.5.2 条文解析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标识、保存与鼾环境记 录。环境记录中应包括培训记录和审核与评审记录。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 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保存和管理的环境记录应便于 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应规定其保存期限并 予记录。 组织应保存记录,在对其体系及自身适应时,用 来证明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5.3 记录 记录有哪些? 1)有关法律以其他要求的信息; 2)投诉记录; 3)培训记录; 4)过程信息; 5)产品信息; 6)检查、维护与校准记录; 7)有关的供方与承包方信息; 8)事故报告; 9) 紧急准备与响应信息; 10) 重要环境因素信息; 11) 审核结果; 12) 管理评审等。 4.5.3条文解析 要求有哪些? 1)字迹清楚; 2)标识明确; 3)保存良好; 4)便于查寻; 5)保存期限; 目的: 1)自我改进时,提供方便; 2)各方评审时,提供证据。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案与 程序,目的是: a.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是否符合环境管理工作的计划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 2)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b.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 组织的审核方案(包括时间表)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 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为全面起见,审核程序 中应包括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 结果的职责与要求。 4.5.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为什么进行审核 : 1)判定是否改进:环境绩效; 2)判定是否符合:计划、安排、要 求;3)判定是否有效:实施情况和保持情况 ;4)判定是否交流:报送审核结果。 要规定: 1)审核范围、频次、方法、职责; 2)明确审核方案。 4.5.4 条文解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 评审 ,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 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以到必要的信息, 供管理者进行评价。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 管理评审应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 、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方针、目标以及环境管理 体系的其他要素。 4.5.4 条文解析 4.6 条文解析 评审目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评审周期:规定的周期 评审者: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 评审信息 体系审核结果 产品变化 组织结构变化 相关方要求 环境改进承诺 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依据 内审结果 客观证据 持续改进绩效 评审结果 环境方针 环境目标和指标 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体系改进需要修改什么 4.5.4 条文解析 注: *一类区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 表 1: 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 ( GWPB3-1999) 锅 炉 类别 适用区域 烟 尘 排放 浓 度( mg/m3) 烟气黑 度(林格 曼黑度, 级 ) 时 段 时 段 燃 煤 锅 炉 自然通 风锅 炉 ( 0.7MW,1t/h. ) 一 类 区 100 80 1二、三 类 区 150 120 其它 锅 炉 ( 71t/h) 一 类 区 100 80 1 二 类 区 250 200 三 类 区 350 250 燃 油 锅 炉 轻 柴油、煤油 一 类 区 80 80 1 二、三 类 区 100 100 其它燃料油 一 类 区 100 80* 1 二、三 类 区 200 150 燃气 锅 炉 全部区域 50 20 1 表 2: 锅炉二氧化硫和氨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锅 炉 类别 适用区域 SO2排放 浓 度( mg/m3) NOx排放 浓 度( mg/m3) 时 段 时 段 时 段 时 段 燃煤 锅 炉 全部区域 1200 900 / / 燃油 锅 炉 轻 柴油、煤油 全部区域 700 500 / 400 其它燃料油 全部区域 1200 900* / 400* 燃气 锅 炉 全部区域 100 100 / 400 表 7: 大气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GB3095-1996) 污 染物名称 取 值 时间 浓 度限 值 ( mg/m3) 一 级标 准 二 级 标 准 三 级标 准 SO2 日 平均 0.05 0.15 0.25 TSP 日平均 0.12 0.30 0.50 PM10 日平均 0.05 0.15 0.25 NO2 日平均 0.08 0.12* 0.12 CO 日平均 4.00 4.00 6.00 O3 日平均 0.16* 0.20* 0.20 Pb 日平均 1.50 苯 并 a芘 日平均 0.01 表 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污 染物 标 准 值 ( mg/L) PH 69 SS 70200 BOD 3060 COD 100150 石油 类 10 动 植物油 20 苯胺 类 12 硝基苯 类 23 苯 并( a) 芘 0.00003 烷 基汞 不得 检 出 Pb 1.0 4)固体废物与垃圾处理 工业垃圾; 生活垃圾; 相关标准; 表 9: 危险废物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1) (工业垃圾) 序 号 污 染物 不同焚 烧 容量 时 最高允 许 排放 浓 度限 值 ( mg/m3) 30 (kg/h) 300-2500 (kg/h) 2500 (kg/h) 1 烟气黑度 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