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报告 一、目前我市社会结构的主要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全市国 有集体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的社 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社会阶层不断演化,新的 社会阶层正在形成和壮大。 1、传统农民阶层发生分化。长期以来,传统的农民阶 层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但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 10 年来,由于社会流动的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一部分农民“洗脚进城” ,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传统的农民阶层逐渐分化, 农民的数量逐年减少。应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市农 民阶层的转移分化是与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上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市出现过两次大型的农民转移 潮:其一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万农民进流通”后, 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的鼓励引导措施,先后有 10 多万农民 进入流通领域,活跃在市内外的城乡街头;其二是非公有 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初步统 计,从 1999 年到 XX 年,全市农业人口从 116.34 万人减少 到 104.15 万人,减少 12.19 万人,年均递减 2.2%,占总人 口的比重也从 73.53%下降到 70.42%;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也 从 1999 年的 33.01 万人减少到 XX 年的 30.06 万人,年均 递减 2.8%。尽管农业劳动力转移很快,其速度也是过去不 曾有过的,但我们认为这只是农民阶层结构分化转移的开 始,并没有 最后完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劳动者的数量 还将继续下降,但下降的速度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 的需要。 本文来源于-,帮您找文章 2、民营业主阶层正在 兴起。民营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兴阶层, 主要包括民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业主,这一阶层不仅发展 速度很快,而且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市民营业主阶层的兴起,主要是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迅猛 发展。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 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把民营经济作为市场主体来塑造, 使民营经济成为机制最活、发展最快、贡献最大的经济增 长点。从 1999 年下半年开始,根据中央“抓大放小、有进 有退”的方针,我们确定了“1+X”的改革模式,大面积、 大规模、大力度地推进企业改革。除办好迈亚 1 家国有控 股公司外,其它 600 多家国有集体企业实现整体转制,全 部转为民有民营。同时,围绕改革带来的体制优势,我们 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突破口,着力大招商、招大商,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近 4 年协议引资 100 多亿元,实际到 位资金 80 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超过改制前国有企业固定 资产总和,台湾旺旺集团、南方路机集团、中百包装富思 特集团、英国联合利华公司等一大批大企业、大项目纷纷 落户仙桃。我市这种大改革、大开放,有效地促进了民营 经济的发展,使民营经济成为投资主体、税收主体和就业 主体,完成投资、上缴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均达到 90%以上, 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初步确立。初步统计,全市民营企业 现在已发展到 2400 多家,个体工商户达 4.5 万户。 3、打工阶层逐渐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在 促进民营业主阶层兴起的同时,也带来了打工阶层的逐步 发展壮大。在“1X”的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过程中,全市 共有 6 万多名国有集体企业职工通过付现、转股、投保等 多种补偿方式转变身份,其中绝大部分职工以打工者身份 进入新企业,成为打工阶层的主体。同时,民营经济的发 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到市内外打工的农民工激剧增加。初步统计,我市外出打 工人员已达 25.83 万人,比 1999 年的 7.89 万人增加了 3 倍多。在民营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也从 1999 年的 2.76 万 人增加到了 6.74 万人;个体从业人员已达到 6.83 万人。 我市彭场镇是全国著名的无纺布加工基地,近两年新增企 业 50 多家,全镇民营企业达到 140 多家,吸纳 2 万多人就 业,从过去的“就业难”变为了现在的“招工难”。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加速了社会结构 与阶层的分化,使得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主 体之间的矛盾也相继出现,在政治、经济、分配、就业、 劳动保障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影响社 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民收入水平过低。当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 业生产和打工收入,总的来说是有增长但增长缓慢,与城 镇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尽管现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 惠农举措,包括粮食直补、取消农业税等,但毕竟杯水车 薪,农业产业的弱势性制约了农业增收的空间,农民增收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打工收入。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我市农 民打工收入快速增长,1999 年为 1.94 亿元,XX 年达到 5.59 亿元,5 年增加 3 倍。XX 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3615 元,比 1999 年的 2946 元增加了 669 元,增长了 22.7;但同期我市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4655 元增加到 6895 元, 增加了 2240 元,增长了 48.1。因此,城镇居民收入不仅 比农民收入绝对数要高出 1 倍左右,而且增幅也要高出 1 倍,加上城镇居民在医疗、教育、保险等方面的较好保障, 使得农民在收入分配上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过低, 潜藏着引发社会矛盾的可能性。 2、城市贫民处境艰难。城市贫民主要是指部分下岗失 业职工、农民工和少数城市失地农民以及其他特困群体。 这个群体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一是生活难。很多城市贫民 基本生活没有保障,有的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靠低保金 过日子的不在少数,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而这部分人绝 大多数年龄在 4050 岁,“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 压力很大。有些农民工在城市缺乏社会保障,缺乏生存的 本领,生活也非常艰难。二是就业难。相比其他群体而言, 这部分人往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能力较弱,就业机会相 对较少,存在就业无门问题。绝大多数就业在收入水平较 低、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三是就医难。大部 分城市贫民有病无钱医,特别是重症病人根本就看不起病。 四是教育难。主要是子女上学问题,有限的生活费用很难 支付起高额的教育费用。 3、改革发展欠帐太多。这几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很快, 特别是在体制改革和招商引资方面力度很大,但发展过程 中也存在“阵痛”,在某些方面作出了较大牺牲,遗留问 题较多。一是土地征占问题。随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和城 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的土地不断增多,由于征地补偿标 准过低以及失地农民安置补偿资金难到位等原因,在土地 征占过程中群众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二是下岗职工 安置问题。我市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 绝大部分企业职工通过付现、转股、投保等多种补偿方式 顺利实现再就业。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还是有少数职工补 偿标准偏低、养老保险没有交齐、再就业没有落实、低保 金没有到位,引发群众的抵触与不满。三是环境污染问题。 我市的产业定位主要是轻纺型,绝大多数企业污染较小。 但在少数地方、少数项目仍然摆放了一些污染较重的企业, 直接影响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此外,在城市管理、农业 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等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需要迫切解 决而又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民失地 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拆迁补偿的矛盾等。 4、政策落实难以到位。政策落实的弹性是引发社会矛 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是一个政策,但在落实过程中、 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各种利益关系往往会千差万别。国家先 后出台许多利民惠农的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差 价直补,但这些政策在少数地方并没得到完全落实,有些 资金甚至被克扣、占用。造成政策落实难到位的一个重要 方面就是执法执纪的不公正性,包括司法腐败、执法执纪 标准弹性过大以及“三乱”现象严重等问题。产生这些问 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三个方面: 1、思想观念的大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社会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发生着显著而深刻的变化。过去 那种僵化的、束缚的思想观念被解放,人们的法律意识逐 渐增强,民主观念、人本主义思想正在生成和发展,追求 公平、正义,维护私有财产和个人利益的理念逐渐形成。 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完全合理、天经地义的,认为是 和谐的事情,现在也逐步开始质疑,逐步改变过去那种 “不能问、不敢问、也不想问”的局面。这种思想观念的 变化直接导致社会行为方式的转变,从而带来一些社会矛 盾。 2、利益格局的大调整。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一场利益格 局的大调整。在这次大调整中,在许多具体和直接利益上 往往又表现出矛盾和冲突,尤其是以农民和企业下岗职工 两大群体受到的利益损害最大。这种利益格局调整的不公 平性,决定了社会不和谐的必然性。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 追求的目标,是治国安邦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漫 长的过程,不能指望有什么灵丹妙药,指望仅靠出台一个 文件,就会使和谐社会一蹴而就。同时,和谐社会是相对 和谐、总体和谐,往往一时的和谐被打破,又会逐步形成 新的和谐,在社会的动态发展中逐步实现和谐。构建和谐 社会要坚决反对“人造和谐”和“花钱买和谐”。在对待 群众上访、社会稳定等问题上,不能过分追求零上访、零 纠纷,而忽视问题的成因,忽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 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人盯人”、当“灭火器”上,一味地 想办法“捂盖子”,用钱来买稳定,用钱来营造和谐氛围, 这实质上是一种不作为,是一种“假和谐”。 3、转型时期的大磨合。当前正值体制转轨、社会转型 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利益主体日益多 样化,利益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和分化,在社会各个领域、 各个层面碰撞磨合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矛盾。比如由于 干部与群众在执政理念上难以对接,在理解执行党的政策 上难以取得一致,在社会发展变化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等, 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社会摩擦与矛盾。再如,在对待群 众上访问题上,很多党员干部对党与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 一致性缺乏认识,总认为上访群众是“刁民”,是无理取 闹,总感到无可奈何、束手无策。有些群众上访动不动就 几十人、上百人静坐示威,扰乱社会秩序,方式方法固然 不对;但同时也有一些干部“官本位”意识时时作怪,一 看到老百姓上访,就认为是“犯上”,责怪基层、责怪群 众。现在很多地方通过建立政府集中接访室,给群众在思 想上建立排解情绪的“缓冲站”,对防止各种社会矛盾的 激化起到有效地作用。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我市专门出台了关于提高执政能力,打造 和谐仙桃的意见,这个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打造和谐 仙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打造和谐仙桃的总体目标、 主要任务以及具体措施。结合我市改革发展的实际,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充满创造活力是和谐社会的显著标志,社会创造活力来自 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 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政策上、体制上、制度上 调动和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 发展观,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之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更不能实现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在现阶段,发展不够始终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 际。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把发展放在首位,始终保持 一种强烈的发展冲动和激情,抢抓发展机遇,激发发展活力。 二是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增强创业活力。社会 活力源于人们的创造活动,创业活力越强,经济社会发展 的动力越足,步伐越快。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鼓励人们 干事,支持人们干成事的创业氛围和环境,激发一切劳动、 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让“创业”、“创造” 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增强体制活 力。体制活力是最强大、最持久、最根本的活力,直接决 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活力。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改革方向,坚持不懈地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不懈地破除 妨害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力的体制机制弊端,特别是坚持不 懈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植根于民、成长于市、 贡献于社会,是机制最活、生命力最强、发展最快的经济, 最有利于调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积极性。要进一步消除民 营经济进入社会各领域的门坎和体制障碍,让民营资本畅 通无阻地进入法律未禁止的范围,让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的 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协调稳定。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协 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是当前亟待 解决的重要课题,成为打造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一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统筹兼顾、各得 其所的利益格局。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说到底是利益 的冲突,改革实质上就是各方面利益的不断调整。必须建 立健全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协调机制,切 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要切实维护最大多 数群众的利益,又要统筹兼顾好不同社会阶层、各方面群 众的利益,特别是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既要保持根本利 益的一致性,又要维护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决不能以 名义上的公共利益、大局利益侵害个人合法的现实利益、 直接利益,要把改革的力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群众的承 受程度结合起来,实现社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既要坚持 效率优先,又要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在经济发展上鼓励竞 争、鼓励先富、鼓励培植优势和特色,在利益分配上注重 公平、关注民生、扶贫济困、雪中送炭。 二是妥善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 党执政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要根据群众工作 出现的新情况,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大力推进依法行 政和民主管理,切实把管理方式从行政命令为主转到民主 管理、依法管理的轨道上来。要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居 民自治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民主制度,保 证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 权利,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 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把决策的过程作为群众意 见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要加强群众政治思想工作,善 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各种方法,把群 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倾听群众 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多干群众急需的事, 多干群众受益的事,真正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 民谋。 三是树立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网络,切实维护社会稳 定。当前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维 护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要 建立健全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