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思考.docx_第1页
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思考.docx_第2页
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思考.docx_第3页
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思考.docx_第4页
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思考 XX 年 6 月,中央批准下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以来,各地各部门结合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 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 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统一思想,加强指导,统筹协 调,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新的步伐。 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 一、公务员改革推出五项措施 公务员改革推出五项措施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完 善公务员竞争上岗制度。人事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 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做好竞争上岗的管 理、监督和指导工作,提高竞争上岗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 性。 二是完善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 的基础上,扩大公务员的选拔录用视野,进一步打破身份、 地域限制,扩大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比 例,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对按规定到农 村一线锻炼的大专以上毕业生,期满考核合格的可充实到 县乡公务员队伍;对财税、金融、信息技术等部门特需的 高层次专业人才,也可以优先面向我海外学子择优聘用。 三是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和推行任前公示制、考察 预告制、试用期制、部分职务聘任制、诫免谈话制和离岗 培训制等制度。 四是规范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建立以工 作实绩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推行分类分级考核;完善 考核结果与任用、培训、晋级增资、年终奖金等紧密挂钩 的有效做法。 五是研究建立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以推行 聘用制为突破口,以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为重点,积 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研究制定未聘人员培训、 转岗、重新上岗的具体办法,妥善安置、管理未聘人员。 二、公务员考核制度 10 年实践与发展 公务员考核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 项基础性管理工作,是激励公务员积极努力地开展工作, 促进公务员队伍素质提高的重要方法。考核制度建立十年 来,在人事部先期制定出台的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 、关于实施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和 关于实施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等 三个综合性法规和政策指导性文件基础上,各地区、各部 门也先后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法 规政策。有些省市还针对一些重点工作环节,制定了专门 的规定,如关于年度考核审核备案制度的规定、考核测评 参照标准、以及关于将目标管理个人考评与公务员年度考 核相结合进行的规定等,增强了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保 证了考核工作步入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为了进一步完善 公务员考核制度,人事部于 XX 年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 强国家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意见,从充实内容、改进方法、 增设考核等次、加强考核结果的使用、严格备案管理制度 等几个方面,对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 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加强了工作指导。考核 法规的不断充实和完善,基本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制度 体系。 考核方法的科学合理,对于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 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过去的十年中,各地区、各部门知 难而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 考核方法,总结归纳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单一的定性考核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考核发展。随 着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地区和部门普遍采用了定性 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即分解考核要素,量化考核标准, 然后在进行民主测评的基础上确定考核结果,提高了考核 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二是由年终考核的一次定等向平 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发展。各级人事部门逐步认识到, 只有注重做好平时考核工作,才能在年度考核时避免凭回 忆和印象确定考核等次,从而强化了对开展平时考核工作 重要意义的认识,自觉探索和不断改进平时考核工作。目 前许多地方和部门制定了平时考核工作管理办法,印制了 统一的平时考核手册,对平时考核工作提出了统一的要求, 确实做到了平时与定期两种考核方式的有机结合;三是对 考核确定的优秀比例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确定优秀等次, 是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比例控制对考核工作的整 体效果有直接影响。为此各级人事部门对这项工作积极采 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如湖南、河南等省采取了由政府 人事部门统一下达指标,分职务级别计算优秀比例的方法, 避免了不同级别的人员互相挤占指标。河北、安徽、福建、 四川、XX 等省市把确定优秀比例同单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 成情况相挂钩,被评为双文明的单位,可按 15%的比例确定 优秀人员,较差的单位,只能按 10%的比例确定优秀人员。 达到了奖优罚劣、评先促后的效果。 随着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人事部门越来越重视 研究和探索加大考核结果使用力度的问题。在原有的考核 结果与晋升工资档次相结合的基础上,许多地区还结合本 地区的中心工作,大胆尝试改革创新,拓宽考核结果的使 用范围,依据考核结果开展奖励工作。如辽宁省制定了对 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给予记三等功奖励的办法。山东、 福建等省不仅对年度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按照奖 励审批权限,给予记二等功、三等功或嘉奖,同时对部分、 德、能、勤、绩表现较好的,因名额比例限制未能定为 “优秀”的“称职”等次人员给予嘉奖或通报表扬。通过 表彰和奖励,鼓舞了先进,调动了多数人的积极性,弘扬 了正气。 参照考核结果,开展职位轮换和竞争上岗工作。如 XX 市各市直单位,结合考核结果,及时进行职位调整或实行 竞争上岗,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了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运用考核结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十分注意把通过考核所发现的一批德才 兼备、政绩突出、有群众基础的公务员及时充实到领导岗 位上,把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列入后备干部队伍进 行培养等,使考核制度与使用制度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创造了人才脱颖而出的优良机制。同时按照考核结果实施 惩戒,根据统计,1996 年至 1998 年全国公务员受到降职处 理的有 4042 人,考核结果与职务升降联系起来的作法,加 大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改革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各级领导班 子和公务员队伍建设。 考核与培训相结合,鞭策公务员奋发向上。近年来, 各级人事部门在探索改革实践中,采取对工作表现较差, 但又确定为“称职”等次的人员实施离岗培训的做法。如 江苏省常熟市人事局从 1997 年开始,根据上年度考核结果, 每年举办一期爱岗敬业培训班,参加对象为年度考核受到 告诫及不称职的人员。培训班开设了思源思进,爱岗敬业、 挫折心理讲座、公务员行为规范、公仆演讲、考核中的思 想政治工作等课程,帮助参训人员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放 下包袱,轻装上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通过十年来工作实践的锻炼,各地区各部门逐步形成 了考核工作的业务骨干队伍,使考核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 高。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公务员考核工作中,善于总结, 积极创新,制定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法规政策,创造性地开 展考核工作,取得了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成果。但公务员考 核制度在实施中也还存在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的方面,如 全国考核工作发展水平不平衡的情况,考核程序过于繁琐, 考核技术手段落后,考核结果不能严格兑现等情况,甚至 有的单位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的现象,这些都是阻 碍公务员考核制度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在今后工作中要 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总结近十年公务员考核工作的开展,目前,根据有关 统计,全国每年平均 95%以上的公务员都参加年度考核,以 96、97、98 年度考核为例,在 1996 年度的考核工作中,全 国有 4847231 人,占当年公务员总数的 96.2%,其中确定优 秀等次 690686 人,占参加考核人数的 14.25%,称职等次 4146772 人,占参加考核人数的 85.55%,确定不称职等次 9773 人,占参加考核人数的 0.2%,1476 人由于考核不称职 受到了降职处理;1997 年度有 4941113 人参加了考核,占 当年公务员总数的 95 .4%,其中确定优秀等次 686155 人, 占参加考核人数的 13.98%,称职等次 4245995 人,占参加 考核人数的 85.93%,确定不称职等次 8963 人,占参加考核 人数的 0.18%,1326 人由于考核不称职受到了降职处理; 1998 年度参加考核人数 5043557 人,占当年公务员总数的 96.3%,其中确定优秀等次 698339 人,占参加考核人数的 13.85%,称职等次 4337628 人,占参加考核人数的 86%,确 定不称职等次 7590 人,占参加考核人数的 0.15%,1240 人 由于考核不称职受到了降职处理。公务员考核工作有效实 施,激发了广大公务员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了干 好事业的责任感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促进了廉政勤 政建设,推动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树立了公务员队伍的良 好形象;发现了优秀人才,增强了培训、奖励工作的针对 性和选拔使用干部的准确性,促进了人事管理工作整体水 平地提高,发挥了考核工作在整个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基础 性作用。 (二)、人大常委会要将反腐倡廉寓于人事任免之中 用人问题上的腐败,可谓是最大的腐败。它是腐败之 源,居腐败之首,危害最大,影响最坏,为老百姓所深恶 痛绝。一个腐败官员的任用,将会带坏一方官员,搞垮一 方经济,祸害一方民众,还会败坏党的形象,危及党的政 权,关系国家存亡。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既要 治标,更要治本,努力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我认为, 解决好用人问题,则是标本兼治的一剂最好“良方”。 如何把好用人关,各级人大常委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 任。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了各级人大常委会任 免“一府两院”高级领导干部和“法官”、“检察官”的 权力。各级人大常委会如何代表人民行使任免权,这是各 级人大常委会必须研究、思考的大问题,把反腐倡廉寓于 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之中至关重要,势在必行。 一、始终坚持反腐倡廉的用人准则,正确处理党管干 部与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的关系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把廉政勤 政作为衡量、任用干部的首要标准,实行“一票否决”。 试想一个不廉洁的官员和干部,时刻想着升官发财,吃喝 享乐,行贿受贿,以权谋私,那么,他政治怎么可靠?思想 上怎么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工作上怎么能为人民服务?又 怎么能落实“三个代表”?他不会成为人民的“公仆”,只 会成为人民的“老爷”。因此,各级人大常委会必须始终 坚持反腐倡廉的用人准则,把那些真正勤政为民、廉洁奉 公的好干部任用到领导岗位上来。 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正确处理好党管干部与依法任免干 部的关系,坚持正确的用人准则。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党管干部的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命干部的原则是统一的,不 是对立的。党委向“一府两院”推荐干部,“一府两院” 向人大提请任命干部,就是要人大对党委提出的干部依法 进行“把关”,“把关”的结果就是要把那些不合标准的 干部拉下来,把廉洁为民的好干部推上去。然而,在一部 分党委领导干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却没有这样的认 识。他们把人大不同意任命党委推荐的干部视为不与党委 保持一致,视为没有很好地贯彻党委的意图,视为工作搞 偏了。人大常委会的部分组成人员也把自己法着“橡皮图 章”,不敢对党委提名的不廉政的干部、群众不依赖的干 部说“不”,他们害怕丢自己的“乌纱帽”。这是一种对 党和人民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其实,人大常委会的组成 人员们大可不必“后怕”。从法律上来说,人大代表有 “免责权”;从人大行使任免权的方式上来讲,是集体行 使职权,一人一票,无计名投票。法律给了人大充分行使 职权、认真履行职务的“空间”,人大常委会就更应该把 好用人的最后一道“关”。 二、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原则,建 立、健全和完善人事任免机制。 目前,各地人大常委会在任免干部的问题上,探索、 研究、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任免暂行办法 、任前法律考试制、任前供职报告制、任前公 示制、离任审计制、述职评议办法等等,对坚 持用人标准,把好用人关起到了很多很好的作用,应该继 续,全面地坚持下去。但是这些制度和办法,也有一些不 够完善的地方。如任前对干部的了解不够深入,人大对党 委提出的干部基本上不再进行考核、调查,把反腐倡廉和 治理腐败没有放到首要位置,有些地方还没有全面实行这 些制度,有的地方出台了一些制度但又没有很好地执行等 等,这些都要靠各级人大常委会健全和完善用人机制来实 现。任前的深入了解不够,是各级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 薄弱环节。有的人认为,党委推荐的干部,都是经过了反 复“筛选”的,人大不必做重复的工作。有的地方党委, 有时不按人大任免办法来,只是在人大常委会举行前 1-2 天才将需要任命的干部提交人大,不给人大作深入了解 的时间。事实不然,有些地方因为党风不正或工作不深入, 就会把一些不合格的干部推荐出来,这就需要人大在任前 进行深入了解。对不给人大时间作深入了解的作法,人大 可按任免办法提交下次人大常委会讨论,以便有充足 的时间了解拟任免的干部。有些干部的腐败问题,不是在 升大官后才表现出来的,而是在没当官和做小官的时候就 有所表现,这就需要人大在任前实行“公示制”和搞民意 测验、座谈等多种形式来了解。有些地方民意测验年年在 做,关键问题是测验内容较“虚”,针对性不强,考核找 人找得不准,搞形式,走过场。人大应该要群众了解情况, 要从日常工作、生活入手。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做了民意测 验和实地深入作了调查了解,一个干部的廉政与否就会暴 露无疑,人大把关就有了足够的依据。任后监督管理不力 也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薄弱环节,也有一些干部,任前 的确很廉政,任后开始蜕变,他们盖局长楼,买豪华小轿 车,贪图享乐,以权谋私,完全丢掉了权力来自人民,应 当努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需要人大常委会经常加强 任后的监督管理。我们要对廉政与否进行跟踪监督,要把 监督人与监督事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述职评议,实行离任 审计,推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大胆运用质询、 特定问题调查、罢免、撤职、免职等刚性手段,增强监督 的实效。 在各级人大常委会中“重任轻免”的现象普遍存在。 党委和纪委不提出撤职和免职,人大从不考虑撤免干部, 其原因是人大对任命后的干部跟踪监督不够,放松教育与 管理,使一些腐败官员更加有恃无恐,得以长时期为所欲 为,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任和免是人大常委会任免 权的两个方面,缺一都是不完整的。只有把任和免放到了 同等重要的位置,人大才会更有威信,才能不辜负人民的 期望,真正代表人民行使好国家权力。 三、始终坚持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造就一支过硬的 用人队伍。 俗话说得好,打铁先要自身硬。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把 好用人关,首要条件是必须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进一步 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业务素质。要 高标准配备人大常委会的干部;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和法律法规的学习;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武装 头脑,指导行动;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的 用人准则和标准,严格按法律的要求和程序办事,切不可 随心所欲,凭感情用事;要把自己订立的制度和办 法执行好、坚持好。每一位常委会组成人员都应该依法 认真地投好自己神圣的一票。各级人大常委会要高度统一 思想,充分认识腐败的危害性、危险性和反腐败斗争的长 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从源头治理腐败,把预防和遏制 腐败寓于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之中,从组织上保证人代会 确定的目标的实现、措施的到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 文化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各级人大常委会要通过创造性开展地方人大工作,积 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规范人事任免程序 和行为,努力提高人事任免质量。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始终 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要把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命干部 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善于走群众路线,把“人民满意不满 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 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免干部更要站在人民 的立场上,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心声,集中人民 的意志,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切实行使好 自己的职权。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实施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 线,而且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关键是要选好人、用好人。 ”“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干部管理方法,加快干 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 化、制度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坚持走制度创新的 路子,用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来保障把人选准用准。”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是从中国 共产党几十年革命和建设经验总结中得出的结论。在当今 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 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 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继承了我们党“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德才兼 备”的干部原则,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 业化”的“四化”干部选拔任用方针。 1995 年,中共中央为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提 高干部选拔任用质量,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遏止用人上的 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 作暂行条例。条例颁发后,由于各级党组织严格执 行,一大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政 绩突出的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增强了各级党政领导班 子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但是,形势的不断发展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积累的一些 成功的经验、干部选拔任用理论研究的一批新成果都需要 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XX 年 7 月 9 日,中共中央印发了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 个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执行,这是我国干部工作改革过程 中的一个重大举措。 干部任用条例共分 13 章,74 条。明确了干部选拔 任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选拔任用条件,规范了 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提 名和民主协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交流、回避,免职、 辞职、降职,纪律和监督等一系列环节,对干部选拔任用 工作作了全方位的实体性和程序化规定,各章各条之间互 相衔接,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的完整性。 值得注意的是,干部任用条例全部内容体现了党 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科学化原则,即依据了党政干部 成长的一般性规律,制定了严格选拔任用标准、程序,又 结合了国情、党情的一般状况,还为优秀的年轻干部脱颖 而出创造了制度化条件;在民主化方面,既明确了在选人 用人方面的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主集中制原则,又为 人民群众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选 择权、监督权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制度化方面,规 定了干部“选、育、用、管、监”,升降去留的具体细则, 这些细则既环环相扣,紧密无隙,又有很强的操作性。 较之过去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 这次重新制定的干部任用条例反映了与时俱进的马克 思主义干部学说的精神品格,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对新形势下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要求,突出了干部工作的 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总方针精神。它的颁布和实施, 对于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人才队伍和建设高 素质的领导班子,防止用人上的少数人或个别人说了算的 现象,杜绝干部选拔任用问题上长期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 败现象,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推荐工作责任问题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颁发以来,干部推荐工作有很大的改进,也取得 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是: l、推荐程序简单化。民主推荐往往没有事先拟定民主 推荐工作方案,只是在民主测评时发一张推荐表,汇总 的推荐情况也不作具体分析,而是机械地照搬推荐结果, 以票取人。领导干部个人推荐时通常是直接向主要领导口 头推荐,既不介绍被推荐对象的德才表现和工作情况,也 不陈述推荐理由。 2、推荐内容抽象化。许多单位进行民主推荐,其民 主推荐表仅有“姓名”、“现任职务”、“近期能否提 拔”、“是否有培养前途”等几项抽象的内容,表中没有 注明推荐职位和担任该职位应具备的资格条件,使参加推 荐人员摸不清推荐意图,导致推荐缺乏针对性,凭感觉、 凭印象进行推荐。 3、推荐条件原则化。条例规定的任职基本条件比 较原则,对多个级别的领导干部都适用,工作中使推荐者 对“推荐怎样的人”把握不准,从而导致推荐的随意性, 出现想推荐谁就推荐谁的现象。 4、推荐渠道狭窄化。部分同志反映,在干部推荐工作 中往往是“群众推荐不顶用,个人自荐不适用”。一些群 众自发地推荐其信赖的干部和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于部个 人自荐往往不被重视,导致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渠道堵 塞,使推荐渠道狭窄化。 5、推荐对象圈子化。有些单位党组织和少数领导干部 在推荐干部时,私心严重,目光短浅,往往从秘书等所谓 的“身边人”,从同事、同学、同乡等所谓的“熟人”, 从当地有一定根基和实力、影响较大的所谓“能人”,从 有背景、有势力、有来头的所谓“名人”中确定被推荐人 选,推荐者与被推荐者之间很容易形成一种“圈子”,这 样不利于广纳良才、任人唯贤的环境形成,也不利于优秀 人才的脱颖而出。 6、推荐方式交易化。少数领导干部把商品交换原则引 入到干部推荐工作中来。 一是权权交易推荐,你在权力范 围内推荐我的亲友,我便在权力范围内推荐你的好友。二 是权钱交易推荐,你在经济上给我好处,我便在政治上给 你回报。 7、推荐责任模糊化。条例及关于对违反 (条例)行 为的处理规定对推荐者推荐失误,造成用人不当,责任 由谁负没有明确规定。尤其主要领导个人推荐干部是个人 行为还是组织意图更难界定,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追究 推荐失误者的责任。 党政领导干部推荐工作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其原因错 综复杂,从主观上看,主要是推荐者政治素质不高、原则 把握不牢、程序坚持不够;从客观上看,市场经济条件下 干部推荐工作是一个亟待深入探索的领域,相应的制度不 够健全。具体分析其原因有: l、党性观念淡薄。少数领导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在选 人用人方面缺乏政治责任感,不能严格执行条例规定 的原则和程序,不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去推荐干部, 而是以个人利益为重,注重培植个人势力,甚至利用推荐 干部的权力捞取个人好处。 2、选人观念陈旧。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选人观念还比 较落后,把选人权视作个人专利,因而在推荐干部中私心 较重,目光短浅,“唯亲推荐”,从而落入从少数人中选 人,由少数人选人的俗套;而不是站在维护党的事业发展 的高度,坚持走群众路线,把选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 督权、选择权交给群众,扩大干部推荐工作的参与度、透 明度。 3、工作机制滞后。由于干部推荐工作目前还没有建立 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致使推荐工作无章可循,哪 些人可以推荐,如何推荐,推荐者的权利和责任有哪些, 出现问题如何追究等都不清楚,必然引起干部推荐工作的 无序和混乱,使少数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出现“荐人唯 亲”等不正之风。 4、监督约束乏力。一方面由于干部推荐工作机制滞后, 监督机制不全,导致监督约束乏力;另一方面由于推荐者 在推荐干部时不需承担任何责任,缺乏推荐风险,必然引 起推荐干部的不认真、不严肃及忽视质量的问题产生。同 时也会被一些以权谋私者和跑官要官者钻了空子。 二、对策与措施 (一)必须明确建立干部推荐工作责任制的必要性 1、建立干部推荐工作责任制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改革开放事业正朝向纵深发展,新旧体制 的交替正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建立。 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领导,需要建设一支忠诚马克思主义、 忠诚党的事业,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素质 干部队伍。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推荐工作责任制是贯彻“群 众公认”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扩大民主,拓宽选人渠 道,选好人、用好人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实践“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 需要。 2、建立干部推荐工作责任制是进一步明确责任,更好 地贯彻执行条例的需要 条例的颁发及一系列与之配套制度的制定,为加 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保障,但是在干部工作实践中, 这些制度执行的不尽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各 级党委及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制度方面缺乏明 确的、系统的责任规定,对不履行职责和违反制度的行为 难以追究,因此,建立干部推荐工作责任制,从制度上明 确推荐干部这个环节的责任,使其与条例互为补充或 者融为一体,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性制度,为更好地 执行条例,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提供 保证。 3、建立干部推荐工作责任制是强化监督,从源头上防 止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需要 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极少数领导干部和党组织没有认真执行有关选用干部的法 规制度,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人治现象还较为严重。 要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消除选用干部上的 腐败现象,尽可能把干部选准、用好,必须从选用干部的 源头抓起,建立干部推荐工作责任制,从而规范各级党组 织和领导干部在干部推荐工作中的行为,强化干部推荐工 作的监督,从源头上防止选用干部的不正之风。 (二)建立干部推荐工作责任制的基本思路 1、干部推荐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干部推荐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 下原则。一是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推荐干部必须 出于公心,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从大局出发,把德才兼备 的干部推荐给党组织,决不能搞“荐才唯亲、荐才唯财”; 二是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推荐对象必须具备条 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在本单位品德最好、能 力最强、实绩最突出、得到所在单位大多数群众拥护的干 部;三是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推荐干部必须把公开、 平等、择优的原则贯穿推荐工作全过程,对被推荐对象要 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既介绍优点,也不隐瞒缺点 和不足,同时要在公开、平等的基础上,做到好中选优, 推荐最佳人选;四是“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推荐干部 必须陈述推荐理由和责任承诺。 2、干部推荐工作的方式及程序 干部推荐方式包括: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干部个人推 荐和干部个人自荐。 干部推荐程序: (1)制定推荐工作方案,公布推荐岗位、任职条件、推 荐范围和有关要求。 (2)实施推荐。党委组织部门负责收集推荐干部材料。 组织推荐。单位党组织推荐干部,要在民主推荐的 基础上,召开有三分之二以上领导成员参加的党委(党组) 会议,经充分酝酿以应到会领导成员过半数同意决定推荐 人选,填写党政领导干部推荐表,并注明民主推荐情 况,党组织负责人签名、单位党组织盖章后上报党委组织 部门。 群众推荐。群众自发地向党组织推荐干部,推荐人 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推荐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工作经 历、德才表现、工作实绩、专业特长及缺点和不足等,填 写党政领导干部推荐表,牵头人和所有推荐人共同签 名后(要求推荐省级须 50 人以上,厅局级须 30 人以上,县 处级须 20 人以上,科级须 10 人以上)上报党委组织部门。 领导干部个人推荐。领导干部是指同级党委、人大、 政府、政协的领导干部和下一级党委(党组)、人大、政府、 政协的领导干部,其推荐干部必须在对被推荐对象全面了 解的基础上,填写党政领导干部推荐表,陈述推荐理 由,包括德才表现、主要优缺点、拟用意向和推荐承诺等, 并注明与被推荐对象的关系,报送党委组织部门。 干部个人自荐。干部本人毛遂自荐,必须撰写自荐 材料,内容包括工作经历、特长、近三年的工作成绩及缺 点和不足,自荐岗位意向及承诺等,填写党政领导干部 推荐表,报送党委组织部门。 (3)确定重点推荐对象。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平时掌握的 情况,对近一段时间内,组织推荐、群众推荐、领导干部 个人推荐及干部个人自荐的所有推荐对象进行初步筛选, 按不低于 1:3 的比例,确定重点推荐对象,然后派出工作 组到推荐对象所在单位按条例规定的范围对与推荐对 象具有相应级别的所有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 (4)确定考察对象。党委组织部门依据推荐人的意见、 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结果,召开部务会议,集体研究确定 考察对象,并向党委汇报推荐结果。 应该指出的是,无论组织、群众、领导干部个人推荐, 还是干部本人自荐,都必须把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的结果 作为重要依据之一,未经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的人选不能 列为考察对象。 (5)建立干部推荐档案。将党政领导干部推荐表及 相关推荐材料归档,长期保存备查。 3、推荐者的权利与责任 推荐者的权利: 党组织、干部、群众均有权向党的组织部门推荐干部,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剥夺这一权利。党组织、群众、领 导干部及干部个人向组织推荐(自荐)领导干部具有同等效 力,无先后和轻重之分。 推荐者的责任: (1)向组织部门推荐领导干部,推荐者要熟悉党的干部 政策、法规,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对被推荐对象要作全面 了解,要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被推荐对象的情况下, 不准弄虚作假。 (2)向组织部门推荐领导干部,必须填写党政领导干 部推荐表。 (3)以单位党组织的名义向组织部门推荐领导干部,必 须召开党委(党组)会议集体研究,单位党组织一把手要负 主要责任。 (4)群众联名向组织部门推荐领导干部牵头人要负主要 责任。 党委组织部门的权利: 党委组织部门有实施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确定考察 对象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干预。 党委组织部门的责任: (1)平等对待推荐者和推荐人选。 (2)认真做好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和确定考察对象工作。 4、落实责任追究 根据关于对违反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中国 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的规定,本着“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制定责任迫究 的具体内容: (1)推荐者未按条例规定和程序进行推荐的,推荐 无效,对责任人提出批评。 (2)推荐材料不属实,夸大推荐对象的德才表现或弄虚 作假、有意欺骗组织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推荐人批评 或警告、严重警告处分。 (3)在推荐过程中,对收受推荐对象财物或借机谋取个 人私利的,给予责任人以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 的给予撤销党内外职务或开除党籍处分。涉及犯罪的移交 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对采取行贿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推荐结果的,推荐 无效,给予责任人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撤销党内外职 务,触犯法律的,追究法律责任。 (4)以书记办公会、少数人研究或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 (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推荐人选的,对主要负责人和责 任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处分。党委(党 组)领导成员个人决定推荐人选并用组织名义推荐或个人改 变党委(党组)集体作出的推荐结果,对主要责任者给予通 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 重的,给予撤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