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1页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2页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3页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4页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制约因素 对策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 现代化转变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 求。10 多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 不少地方的农户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围绕某种农产品的生 产和深加工,形成了集经科贸、种养加为一体,产前、产 中、产后服务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业产业 化的发展,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调整了农村产业结 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河南为例,到 XX 年底,河南省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 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 4620 个,其中年产值千万元 以上的企业达 50 多家。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各地按照区域 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原则,围绕龙头企业, 建立了新乡、安阳等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黄河滩 区、豫东平原等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省与龙头组 织建立相对稳定购销关系的种植基地达 3746 万亩,饲养基 地养畜量 3957 万头、养禽量 2.42 亿只。全省农业产业化 经营带动农户 687 万户,占全省农村总户数的 34.6,平 均每户农民年增收 811 元。农民人均出售畜产品现金收入, 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率高达 60%。 但是,必须看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还 是很低的。一方面,与国外农业相比,我国农产品的商品 化率、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另一方面,就我国 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相比,其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也是很 低的。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必须具体分析农 业产业化面临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对策和 措施。从目前来看,应着重从实现规模经营、培育龙头企 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之 间的利益关系、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 外部环境等六个方面着手。 1.规模经营问题 1.1 规模约束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规模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农 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我国广大农村在实行了 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被分配到一家一户手中分散经营, 农户也就被束缚在土地经营上,从事着包括种植、养殖等 在内的多种生产经营活动。据统计,河南省有 1836 万个农 户1,平均每个农户经营的耕地仅有 0.43 公顷2。就是 在这么细小规模的土地上,平均每个农户却经营着 5 种以 上的农产品3:既要种植各种粮食、蔬菜,还要种植一些 油料、药材等。此外,农户家庭还要从事养殖、加工、运 输等多种经营活动。 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村分工分业程度低,规模经济效 益就难以发挥出来。不仅如此,这种“小而全”的经营方 式,还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了许多困难: 1.1.1 卖难。农产品零星分散,形不成批量,收购成 本高,大户不愿收购,小商贩又坑人压价。这不仅打击了 农民商品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农产品商品化率的 提高,制约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1.1.2 买难。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民所需的化肥、 农药、种子等农用生产资料难以成批购进,而零星购买的 价格又往往很高,这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加重了 农民负担。同时,一些不法商贩趁机兜售“假冒伪劣”产 品,坑农害农事件接连不断。而由于农民受到的损失是分 散的,一般数额较小,在受到坑害时往往状告无门,或息 事宁人,故此,农民利益成为牺牲品,而小规模经营则成 为滋生“假冒伪劣”和坑农害农事件的温床。 1.1.3 实行机械化难。由于规模细小分散,有机器也派 不上用场,只好以手工劳动为主。刚实行承包制时,不少 地方把原来已有的大型农机具拆分变卖,就是明显的例证。 近年来,一些具备机械化耕作的地方,机械化水平并不高, 实际上主要是受分散经营的制约。 1.1.4 采用新技术难。由于农户经营的分散性,科技 人员难以上门辅导,一家一户也请不起专家来上课。这是 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它 限制了农业劳动者科技和文化素质的提高,限制了科学技 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难以有 新的提高。 1.2 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1.2.1 导致规模经营难以扩大的体制性原因,在于现 行的土地经营方式 虽然我们把现行经营方式概括为“统分结合、双层经 营”,但事实上,统一经营的层次在大多数地方有名无实, 而分散经营不仅是基本的、而且也是主要的、甚至是惟一 的经营层次。在当前农村市场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土 地是农户获得衣食温饱的基本的和主要的来源。这样,农 户就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从事生存所需的多种生产经 营活动。 要实现规模经营,就必须实现分工细化和生产专业化。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克服体制上的障碍,即完善 土地经营方式。 1.2.2 在稳定土地承包制基础上,实现土地使用权合 理流转 首先,必须继续坚持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不仅是 党的既定方针,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和基础。 土地制度问题,关系到 8 亿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 业基础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土地制度的变更必 须慎之又慎。从现状看,我国农业产业化也正是在实行了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的基础上才 迅速发展起来的。如果土地制度的变更引起农民生产积极 性下降,那将得不偿失。 其次,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基础上,允许并促进土地 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在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下,促进 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使土地逐步集中到一部分种田能手 手中。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题的决定指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 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土地经 营权的适当集中,有利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二是能够使 那些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集中精力干好 外边的工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是能够防 止土地弃耕抛荒,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土地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 规模经营。河南省许昌市、漯河市等一些地方出现的土地 “反租承包”,为实现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提供了可供借 鉴的经验。他们的做法是:允许农户把自己承包集体的土 地再转包给其他的农户。其特点,一是这种转包是在原有 的承包集体土地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是根据自愿原则,由 农户自行决定是否转包、自行选择承包方;三是以规范的 合同形式,明确界定转包的期限的长短、转包金的高低、 转包方和承包方的变更与继承等事项。 2.龙头企业问题 2.1 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龙头企业是“千家万户”农民与广阔大市场相联接的 桥梁和纽带,龙头企业的状况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农户走 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但目前,大多数地区龙头企业数量 少、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带动能力差。 龙头企业发展缓慢,主要是遇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2.1.1 资金不足。目前,农产品销路不畅,加工利润 低,企业效益难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的合理途径,应该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 的差异化,从差异化中取得利润。而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 工,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在企业缺乏自身积累、 地方财力不足情况下,企业很难实现规模扩大和技术改进, 也难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2.1.2 信息不灵。一般的龙头企业无力进行市场调研 和信息搜集,加上大多数农村信息化发展滞后,中介组织 缺乏,使企业对市场行情和供求变化趋势不敏感,这表现 为市场上过剩的产品仍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 2.1.3 人才缺乏,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落后。目前, 龙头企业普遍缺乏知识型、科技型人才,这直接导致了企 业发展后劲不足。有相当多的企业是家族式管理,使企业 发展缺乏持续发展能力。 2.1.4 四是不合理负担沉重。尽管政府三令五申,要 求取消各种不合理摊派,但仍有一些地方把这些摊派由明 的改为暗的,由硬的变为软的,企业有苦难言,又不敢得 罪有关部门,只好照交不误。久而久之,企业不堪重负,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纷纷停业破产。 2.2 通过多种途经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 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要积极为龙头企 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2.2.1 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缓解资金的紧张局面。 一是各级农行要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二是财政应拿出支农周转金和农业开发资金以及各农业职 能部门掌握的资金向农业产业化倾斜。三是允许龙头企业 多途径、多形式筹集资金,同时把现有的资金管理好、利 用好。四是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模大、实力强、带 动能力大的龙头企业实行主办银行制度,鼓励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界限进行资产重组和 企业兼并,适当提高被兼并企业职工的分流比例,以减轻 龙头企业的包袱。 2.2.2 要重点扶植和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农业部 出台的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定期监测和动态 管理的办法已经实施多年,效果明显。各省、市也应该对 省级和区域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定期监测和动 态管理,提出明确标准,实现优胜劣汰。要按行业制定一 个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可以包括企业规模、带动能力、 产品质量、是否促成了一个产业、与农户联系紧密程度、 以及发展前景和潜力等。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要在财 政、信贷及其它政策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3.农民组织化问题 3.1 提高组织化程度,是农民共同抗御市场风险、实 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户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 但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小农户难以抗御市场风险,也就 难以成为市场主体。从我国现状看,占总人口 60%的 8 亿农 村人口是由 2 亿多个农户组成的,这些分散经营的小农户, 无力影响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难以预料市场供求和价格 变化,更无力承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这使他们成为市 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另一方面,政府没有力量也不 可能通过救助的办法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进行 扶持。正是如此,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 济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 实践中产生的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能够把分散的农 户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农民能够依靠整体的力量,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合作经济组织 中,农民之间能够形成明确的专业分工,他们能够统一组 织对市场信息的搜集处理;统一组织农产品的销售;统一 组织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可以依靠整体的力量进行市场 谈判和交易合同的签订等。总之,分散的“弱者”能够在 合作经济组织中依靠合力而成为强者,合作经济组织成为 农民共同抗御市场风险的有效载体。因此,农民之间的合 作被称为独立于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种力量”。 而且,农民之间互助合作,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 条件和保证。只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共同抗御市 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农村市场经济才能向前发展;建立 在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向前发展。 3.2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农业产业 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应该承认,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 快,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 应看到,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规模小、辐射 带动能力弱、经营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甚至损 害农民群众利益等问题。以河南为例:进入 XX 年,作为一 个拥有 7000 多万农村人口的农业大省,农民专业化合作组 织只有 8473 个,覆盖农户 183 万户,仅占总农户数的 10% 左右。除了还有 38%的农户处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之下外,还 有 52%的农户处于分散经营、各找市场的状态,他们还未能 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任何利益。 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其促进农 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要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注意总结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其组织农民的作用,使农民真正 变成市场竞争主体。四川省“支部加协会”的工作模式4, 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一种有 效的专业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支部加协会”是在党的 领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 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让干 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 目前,四川省乡村两级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 26877 个,覆 盖了全省 49的行政村;协会会员达到 125 万人,带动了 289 万多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 215。“支部加协会” 的工作模式和组织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比较好地解决 了支部、协会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符合当前广大农村 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顺应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强烈 愿望。这一做法,不仅适用于中西部地区,也适用于东部 地区,具有较为普遍的推广价值。 4.农企关系问题 4.1 农企关系“两张皮”现象及其症结 发展农业产业化,毫无疑问地,就是要使农业成为整 个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最终是为了增加农民 的收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显然,在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产业化组织形式中, 龙头企业肩负着双重的责任:既要保证企业自身利益的实 现,又要能够带动农户,并让利于农。河南金粒麦业公司 每收购 1 公斤小麦,向农户返还 3 分钱的做法,为龙头企 业“让利于农”开了先河。 但是,大多数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没 有理顺,利益纠纷时有发生。一方面,龙头企业和农户之 间的关系多是简单的买断关系,企业与农户签订稳定的购 销合同的只是少数,与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的就更 少。在这种关系下,企业很难做到“让利于农”,农户也 就很难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好处和流通环节的商业利 润。因而在某种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看涨的情况下, 农民不愿把产品卖给加工销售企业,而打算直接上市销售; 而当某种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时,加工销售企业又不 愿按协定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这种龙头企业与农 户之间利益关系“两张皮”的现象,既损害了农户利益, 也影响了企业利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在一些企业与农户结成紧密利益共同体的 产业化组织中,双方的利益关系也没有完全理顺,这大多 数表现为合同本身不规范,当事人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并不 明确。一旦出现利益纠纷、诉诸法律时,或者因为这种契 约不合法而招致农民利益受损,或者由于涉案金额过小、 类似案件过多而无暇顾及。农民利益得不到切实保护,农 业产业化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关系“两张皮”现象的深层 次原因,在于农业产业化系统内外之间矛盾,即系统外市 场机制与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之间的矛盾。在系统外, 龙头企业和农户都是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都要根据利益 最大化原则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在系统内,龙头企业和 农户之间又存在一种“非市场安排”:即要求龙头企业向 农户返还利润、对农户实行低偿或无偿服务、按内部合同 保护价格收购农户签约产品等。在当前龙头企业获利并不 丰厚的情况下,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况且,这种“非市 场安排”本身与市场机制是有矛盾的。 4.2 完善投入机制,并多途径形成合理的农企利益关 系 4.2.1 完善投入机制。要解决农企关系“两张皮”问 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完善投入机制,即通过一种外在 力量的注入,使系统内外的利益关系的失衡转变为平衡。 这种外在的力量,就是政府的财政投入,即通过政府向龙 头企业发放补贴,使龙头企业向农户支付的“利润返还” 得到弥补,保证龙头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同时,农户的 利益也得到了保证。这是一种“双赢”之举。 这就需要国家调整财政分配格局,增加支农资金比重。 这种调整不仅应该,而且迫切。长期以来,我国靠剥夺农 民、牺牲农业发展起来了城市工业,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 济体系,现在该是“反哺”农业的时候了。而且,如果城 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不仅农村经济难以发展,城市经济也 将失去发展的基础和支持条件。 4.2.2 多途径形成合理的农企利益关系 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龙头企业同农民形成合理的利 益关系。一是要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使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二是要采取 一些鼓励性政策,如政府补贴,引导龙头企业“让利于农” ,使农户真正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好处和流通环节的 商业利润。三是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使龙头企业与农户 之间的利益关系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针对目前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合同契约关系不规范、 不完善的状况,也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首先,要通过宣 传教育,提高农户和龙头企业的法制意识。其次,引导农 户和龙头企业签订规范的合同契约。合同契约应明确规定 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农户有责任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保 质保量向龙头企业提供农产品,保证龙头企业有稳定的货 源;而龙头企业则要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按规定价格收购农产品,并根据双方协商返还部分农产品 加工的附加值和流通中的利润。第三,大力发展农村公证 等社会服务事业,监督和保证合同契约关系的规范化。第 四,各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适当调低经济纠纷案件的法 律调解数额,保证小额交易中的经济纠纷案件能够得到合 理有效的处理。第五,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办事效率,保 证有关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5.农产品质量问题 5.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 农产品质量是农民增收的载体,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 的根本。但目前,一些农产品的质量不能适应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的要求,甚至不能保证健康和安全的要求。由于长 期以来单纯追求生产数量、追求自给率,使农药、化肥、 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急剧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大 棚蔬菜、反季节菜在全国各地兴起,封闭式大棚内蔬菜密 集栽培,加上温度高,虫害会迅速蔓延,所以菜农往往超 量喷洒农药。为了错过季节提早上市,往往施用高激素、 高营养素,使作物超常生长。在畜禽、水产食品的养殖中, 用药更是花样繁多。过去甲鱼自然生长 7 年才上餐桌,现 在用性激素乙烯雌酚催长,7 个月就速成送进了厨房。更有 一些利欲熏心者,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非法生产。国 内发生的因食用有毒农产品而引发的人畜中毒事件时有发 生,严重威胁着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 研究证实,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及某些中 毒现象均与食物中的有害残留有关。有关专家认为,越来 越多的妇女更年期紊乱、孩子性成熟加快、男人生育能力 降低,是由于人们吃了用激素喂养出的畜肉、生长素催长 的鱼虾、农药喷洒过的蔬菜所致。他们甚至忧虑地指出, 我们的身体正被一些食品毒害,当毒素在身体中积累 15-20 年后,我们最终将因无药可治而死亡。 5.2 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5.2.1 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农产品质 量标准,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宣传贯 彻。围绕优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快建设农 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要按照标准化示范区的要 求进行建设和管理,开发出的农产品必须达到或超过无公 害质量要求。 5.2.2 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 测是促进我国农业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集约型转 变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的需 要。要添置必要设备,完善检测功能,依法开展质量检测。 5.2.3 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 划,逐步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并重点进行改造、 整治和污染控制,使基地真正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 要求。 5.2.4 推进全程质量控制。要根据农产品的特殊性要 求,在生产、加工、运输、储藏等环节上全程监管和控制, 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要努力探索农产品经营的新机制,转 变经营理念,鼓励、支持农产品经营企业增强质量安全意 识,建立相应的质量制约和追溯机制。 6.外部环境问题 6.1 政府服务存在错位、不到位及政策不配套等问题 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协调等 外部环境。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政府在为农业产业化 提供服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6.1.1 服务错位。一些地方政府求成心切,在没摸透本 地实际、不了解市场行情的情况下,违背农民意愿地做出 决策,搞“拉郎配”,或强令农户改变经营品种、经营方 向,结果是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产业化发展失去了 内在动力。如,某县为了使本县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