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 XX 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 沅陵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XX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 结合实际,把茶叶开发作为特色产业打造,通过几年努力, 目前来势喜人。XX 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一号文件,再 次明确未来五年突出发展“两茶一鱼”产业,必将使茶叶 产业再上新台阶。为切实抓好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今年 5 月 6 日至 17 日,县政协组成由政协办、县农办、县茶叶 办等部门参加的茶叶产业调研小组,在县政协副主席周高 兴的带领下,就我县茶叶生产基地、产量产值、龙头企业、 技术力量、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的情况,先后 对马底驿乡、官庄镇、北溶乡、清浪乡、五强溪镇、太常 乡、沅陵镇、借母溪乡等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与茶 园开发大户、生产户、产业经营户等不同层面人员的座谈, 调研小组发现,县委政府把茶叶作为我县未来五年突出发 展的优势产业的举措深得民心,普遍认为抓住了沅陵农业 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只要不走过场,真抓实干,再过三到 五年,就一定能够大见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 在一些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逐步 加以解决。现将有关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沅陵茶业基本情况 沅陵山多田少,自古以来就地瘠民贫,是国家级贫困 县,全县丘陵、山地面积占 92%。特别是五强溪水电站建设, 致使全县 50%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淹没,丧失耕地 42600 多 亩,有 81000 多人失去家园和土地,近 10 万人移民搬迁。 虽然省委省政府和历届县委政府一直努力帮助沅陵移民群 众发展生产,摆脱贫困,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造 血功能不足,沅陵山区贫困状况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 除。XX 年以来,在省政府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县委、政府 积极鼓励和扶持茶叶产业,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开发茶叶的 积极性,一些企业老板、返乡务工人员、以及外来投资商, 都积极参加到茶叶产业发展中来。截止目前,我县共有 300 亩以上茶叶基地 41 个,500-1000 亩的茶叶基地 30 个, 1000 亩以上基地 5 个,茶园总面积达到亩。其中 XX 年到 XX 年新开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亩,老茶园 3 万亩,主要品 种有槠叶齐、碧香早、福鼎大白,大叶茶、迎霜等,都是 国优省优良种。为进一步扩大发展茶园种植面积,我县目 前已经建立 100 亩以上茶叶育苗基地 2 个。全县 7 万多亩 茶园中,现在实际可供采摘的茶园有 3 万亩,年产量 1500 吨,产值亿元,其中名优茶 220 吨,产值 1 亿元。大大小 小的茶叶加工厂,全县共有 31 家,其中获得 QS 认证的企 业 15 家;年产值 500 万的企业 5 家,省级龙头企业 2 家。 这些茶叶加工厂和企业的产品以春季名优绿茶为主,大众 茶生产为辅,有少量的红茶和黑茶生产。红茶和黑茶在目 前还没有精深加工产品。名优茶以礼品茶市场为主,多为 部门采购,过来较为畅销,今年以来礼品茶市场萎缩,前 景不容乐观。我县各茶叶生产厂家和企业已经注册的茶叶 商标多达 16 个,五花八门,有的商标欠缺文化内涵,难以 形成品牌。目前我县茶叶主要品牌有凤姣牌碣滩茶、辰州 碣滩茶,干发牌碣滩茶、银峰牌碣滩茶等。 二、制约和影响我县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1、资源浪费多,茶农受损失 调查发现,我县茶叶资源浪费现象到了惊人地步。一 是低产茶园面积较大,放荒茶园面积较多。据调查统计, 我县目前茶园总面积达亩,实际可供采摘的茶园只有 3 万 余亩,低产老茶园近 3 万亩,大部分放荒,约占全县茶园 总面积的 42%。二是基本上只采春季名优茶,茶园利用率低。 对茶叶产地来说,名优茶只是名气,大众茶才是基础。但 是从我县茶叶生产情况来看,无论是家庭作坊还是品牌企 业,大家几乎都放弃了大众茶的需求。一年四季,只在清 明谷雨前后一个月左右采摘名优绿茶,放弃了其他可用于 大众茶生产的叶子。调查中,全县众多茶场,除马底驿乡 天湖茶场四季采摘加工,自认为资源利用率达到 95%以上, 其余茶园均只采春茶,而春茶只占茶园总资源的 30%,有的 茶园因技术、用工不足等各种原因,春茶也没能全部采回 来。以北溶乡碣滩茶场为例,全场 500 多亩可采茶园,主 要只采摘毛尖,每年大众茶采摘量不到 10 吨,今年更是锐 减到不足 2 吨。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季节性用工不 足。所有茶场中,除官庄银峰茶场采用公司+农户,太常茶 场因毗邻县城(无业市民较多)又只按辰州碣滩有机茶公司 订单任务生产(激励机制缺乏,无超产积极性),不缺采摘 用工,其余各个茶场在采摘用工上都存在严重短缺。通常 而言,一亩茶园要一个人才能满足采摘用工需求(仅名优茶), 以此而推,全县 3 万亩可采面积,每年仅春季名优茶就需 3 万多的采工,劳动力缺口相当大。由于茶园采摘用工短缺 现象普遍存在,每年采摘新茶时,各茶场尽管调动了本村、 周边及邻近乡镇的劳动力,还是无法满足对采茶工的需求。 北溶麻埠琪茶场,面积 650 亩,近 300 亩可采面积,每年 只能请到 30-40 个采工,大部分鲜叶采不回来,另 350 多 亩只好任其荒废。大部分种植户担心,如果全县茶园都进 入采摘期,会因为用工紧张使大户变成荒户。 另一方面是 市场不健全。全县虽然茶叶种植面积得到快速发展,但茶 叶市场建立相对滞后,部分茶叶种植区(户)与市场距离较 远,无法产生效益。官庄种植大户刘辉,目前可采茶园近 300 亩,建了加工厂,但茶叶无品牌,无法直接进入市场, 所产茶叶被迫以 520 元/公斤售予经销商,除去培管投入和 工资支出,所剩无几。太常乡截止 XX 年底,全乡已陆续开 发茶园 2775 亩,其中 1800 多亩大叶茶因为技术所限,不 能自制干茶,附近又无规模加工厂收购鲜叶,差不多全部 浪费了。白羊坪一个村干部,种植 8 亩大叶茶,今年卖了 20 公斤鲜叶,得到 800 元工钱,而其他更多大叶茶种植户, 硬是一片叶子也没有采下。直接影响了他们种茶产茶的积 极性,大部分大叶茶种植户要求毁茶种菜。三是茶叶综合 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较低。主要表现在茶叶多为初 级产品,结构单一,茶叶深加工产品如速溶茶、茶饮料、 袋泡茶和茶叶天然产物的提取等几乎是空白,严重影响着 茶叶产品档次、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茶叶(茶园)资源效益 没得到充分挖掘。 2、缺技术支撑,科技含量低 沅陵是产茶大县,但是茶叶人才严重缺乏,全县现在 仅有茶叶推广研究员 1 人,高级农艺师 4 人,农艺师 3 人, 茶叶专业技术人员 5 人,长年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并有丰富 实践经验的茶农只有 100 多人,无论是在茶园种植、茶叶 制作还是茶叶销售方面,都远远满足不了众多茶叶基地和 生产厂家技术服务上的需要。我县茶叶人才缺乏主要表现 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干部队伍不足。我县目前学茶叶专 业并从事茶叶工作的专业技术干部极少,县茶叶办的主要 工作还侧重在茶叶开发上,科技人员无法延伸到乡镇网络, 承担全县的茶叶科技推广和市场引导工作,导致一些乡镇 开发户在需要技术指导时得不到及时服务,造成损失和浪 费。最突出的是在茶树栽种和补苗上,浪费最大。以马底 驿乡为例,乡政府虽然也设有茶叶办,但是办公室没有一 名学茶的技术干部,全乡大大小小近 10 个茶场的培育和管 理,基本上都靠开发户们自己摸索,茶树栽种和补苗的成 活率都极为低下。该乡小榨村舒序华开发茶园 450 亩,两 次补苗,每次成活率不到 50%,有 50 亩的成活率居然为零。 他说没有技术指导,自己就是“瞎子摸鱼” ,不晓得该哪么 搞。二是开发户自身技能欠缺。我县 XX 年以后开始从事茶 叶开发的人员中,除了马底驿乡天湖茶场的周桂清原来一 直在桃源县从事茶业开发,有茶叶种植、生产和营销经验 外,其他人员全部是半路出家,而且大部分是冲着县委政 府扶持茶叶开发的优惠政策来的,有几个开发户,原来在 外务工,了解到沅陵县委政府扶持开发茶叶产业信息后, 也积极回乡参与创业。这些人积极性很高,但是在茶叶生 产、培管、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一点准备, 给他们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问题。五强溪镇开发 户杨红军,从事茶叶开发四年,年年存在茶叶卖不出去的 困窘,主要是采摘、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都存在其自身无 法克服的困难。想退出不做了,但是向农民租来的 300 多 亩地,租期不到,退不回去。为减少损失,他现在每年只 好利用亲戚关系,把茶园鲜叶买到安化去。太常乡小叶种 植户基本上延续家庭作坊式加工,自采自制,提篮小卖, 难以形成乡镇的特色农业。三是企业销售管理人才匮乏。 因为沅陵经济条件落后,茶叶基地及企业规模不大,很难 招聘到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就是招来也养不起。 几家本土企业,目前都呈现家族式继承管理方式,严重缺 乏现代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茶企老板里里外外一把手, 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新产品开 发等方面的科技含量都落后于周边县市,市场抗风险能力 远不及古丈、安化、桃源等毗邻县份。 3、资金保障难,融资无门路 茶叶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县茶叶开发户目前 正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政府部门以奖代投资金以物资为 主,培管资金政策变化多到位难,开发户自己资金有限, 融资又无门,致使茶园得不到有效培管,茶场难以如期投 产,严重挫伤了广大开发户的开发热情和发展信心。部分 开发户由于资金断链而放弃茶园的培管和后期的建厂投入, 官庄开发户滕长乐因为缺乏后续资金,愿与农民毁约弃租, 农民不接受,进退两难。据沅政发【XX】12 号文件,凡开 发面积集中连片 100 亩以上的,经县茶叶开发指挥部验收 合格,由县茶叶开发投资公司给予每亩 1600 元的支持,其 中,第一年给予每亩 1200 元的以奖代投资金。第二年和第 三年每亩由茶叶开发基金提供培管周转资金 400 元,即每 年每亩 200 元用于茶园培管,从第五年茶园受益后茶叶开 发户每年归还 100 元周转金,用于茶叶产业再开发利用。 XX 年,XX 年开发户已兑现,XX 年的茶叶开发户没有兑现。 20 元培管贴息补贴费没有兑现,XX 提出茶叶培管费每亩补 贴 100 元未兑现,机耕道补贴,开店补贴正式文件一直尚 未出台。 从我县目前平均情况来看,新开茶园每亩每年的培管 工作,包括 2 次除草 1 次施肥加上修剪,工钱加上肥料钱, 一亩一年要 400 多元。开发面积 300 亩的大户,每年仅培 管这一项,就要开支 12 万元以上,不可谓压力不大。如果 政府承诺的政策不能到位,融资渠道又不通畅,单靠大户 自己支撑的话,显然不利我县茶叶产业持续发展。在调查 中我们发现,不少新开茶园大户,经过四五年的苦熬,已 经到了油尽灯枯的程度。马底驿乡小榨村开发户舒序华说, 自己为茶园开发投入 100 多万元,家底已经折腾一空,现 在每年还要到处筹钱搞培管,政府当初文件承诺的资金他 一分钱没得,真担心搞到最后血本无归,他表示实在难以 再坚持下去,有机会就要想办法退出来。北溶乡碣滩村茶 场张绍雄说,XX 年政府鼓励开茶园,说要每亩补贴 1200 元, 另外每亩每年给 200 元培管费,他当时听了,信心很大, 就筹措资金开发了 800 亩。谁知几年过去,老政策没兑现, 新政策又开始缩水,原来承诺的 200 元每亩的培管费周转 金变成了 20 元贴息,还要开发户自己找门路去贷款。他说, 一个乡下农民,一没关系,二没门子,你让我到哪里去搞 得到贷款啊。现在家底全部投进去了,欠了一屁股债,还 要时时刻刻求人借钱给请来培管茶场的人员发工钱,留不 住培管的人,茶场真要荒废了,那他所有投入和心血就全 部打了水漂。同是这个乡张朝垭村的老范开发户,XX 年响 应政府号召,新开茶园 500 亩,自己又投资 10 多万修了一 条路,加上每年培管费开支 10 多万元,截止 XX 年 5 月, 前后总计投入了 200 多万元,现在也是两手空空,最多可 以从劳动局与妇联联合搞的创业资金中弄到 5 万元的贴息 贷款,根本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他现在因为缺钱,厂 房建不起来,制茶机械拉不回来,连续两年了,都只能眼 巴巴地看着自己茶园的茶叶由嫩变老,成不了钱。五强溪 镇开发户张长青说,XX 年,政府承诺他每开 1 亩茶园,给 他补贴 2600 元,为此,他和政府签了 XX 亩的开发合同, 之后砍山开地搞了 4 年,结果只得到每亩 1200 元补贴加 300 元奖金,使他积极性大打折扣。五强溪镇何家坡村小冯, 原来在长沙务工,也是看到沅陵茶叶产业开发前景好,优 惠政策好,于是在 XX 年回到家乡参与茶叶开发,原计划开 发 1000 亩,目前已开 325 亩,也是因为资金问题,现在无 法继续开发下去了。他说,开始信心确实很大,但是后来 发现在沅陵开发茶叶,投入比想象要大的多,政府政策不 配套,配套的政策又难得兑现,贷款更是困难重重,我们 茶叶开发户私人贷到款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4、销售不通畅,市场竞争弱 沅陵位于北纬 2530茶叶优势产业带的中心区域和 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的交汇处,千里沅江穿境而过,境内山 峦重叠,溪河众多,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性湿 润气候,平均海拔 420 米,平均气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 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加之五强溪库区影响,形成了多雾的小 气候,是得天独厚的宜茶区域。全县森林覆盖率达%,茶叶主 产区山青水秀,工厂较少,环境无污染,空气清新,在这种自 然条件下生长的茶叶,内含物丰富,品质超群,从唐代到清 朝,都承担着为宫廷生产贡茶的任务。沅陵茶叶被许多茶 商作为主要拼茶原料用去拼配他们的品牌茶叶,所以沅陵 茶叶也被业内人士称为“掺茶的茶” 。然而沅陵茶叶虽然质 量上乘,获奖颇丰,但是销售渠道不通畅,市场竞争没有 优势可言。分析原因,首先是茶叶产品不对路。沅陵一直 以来都是走的名优绿茶,高端销售的路子,低档的大众茶 生产较少。名优茶生产量小,销量少,仅仅停留在“礼品 茶” 、 “参评茶”的规模,对消费者影响极为有限,造不起 声势,形成不了对外地客商的吸引力,使得沅陵的茶叶市 场多年来发展缓慢。干发公司张勇介绍说,干发公司每年 生产的名优绿茶,50%以上是政府部门签单购买。而北溶、 清浪、五强溪等乡镇绝大多数茶场生产的名优绿茶,基本 上销给本县的政府部门。严格意义上说,沅陵茶叶现在还 游离于市场的边缘,距离真正的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要走。其次是沅陵茶叶价格畸形偏高。从目前茶叶市场来 看,沅陵每公斤茶叶价格,比市场同类茶叶要高出 2 到 3 倍。昂贵的价格,使外地客商和茶叶消费群体不敢问津, 沅陵茶叶被无形地拒于市场门槛之外。通过调查了解,我 们发现造成沅陵茶叶价格昂贵的原因一是因为大部分茶场 只做名优茶,茶叶资源利用不足,产量少,茶园建设、管 理摊销成本高;二是茶叶价格在公款消费刺激下背离了价值 规律;三是用工短缺,采摘工价高。今年我县春季采茶工基 本上为 60 岁以上人员,45 岁以下基本没有,春茶鲜叶最高 收到 60 元/斤;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聘请技术人员成本 高,请一个制茶师傅,月工资最少都在 1 万元以上。第三 是品牌混乱,缺乏整体营销策划。全县现有大大小小茶厂 31 家,已经注册各种牌子的茶叶商标 16 个,还有的茶厂正 在积极注册中。茶叶品牌杂,而产量有限,难以形成品牌规 模效应。目前,县内茶叶品牌主要有“碣滩有机茶” 、 “干发” 、 “碣滩凤娇” 、 “官庄银峰” 、 “齐眉翠峰” 、 “军农翡翠”等。 “碣滩茶” 、 “官庄毛尖”虽然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其品牌影 响力远不如“君山银针”和“古丈毛尖”等。湖南十大名 茶,“碣滩”和“官庄”均榜上无名。同时,不同品牌之间 很难避免恶性竞争,内耗严重,更加降低了品牌的市场影响 力,难以得到市场对“沅陵碣滩茶”的认可,这是其一。 其二,在整体营销策划上,县委、县政府虽然加大了力度, 但节会过后跟进不够,销售市场尚未真正建立。县茶叶办 的主要工作精力,都还集中在开发上,对我县茶叶如何打 进大中城市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缺乏研究和服务。而 实际情况是,如何进入市场,扩大销售渠道,已经成为众 多茶叶开发户最为担心的问题。官庄银峰茶业公司曾立亿 说,现在银峰茶业公司基地有了,加工能力有了,销售难 是公司面临最急迫解决的问题。中远集团在借母溪乡定点 扶贫村鼓励农户开发茶叶,农民开发基本上不要自己投入 太多资金,但是农民担心茶叶种出来卖不出去,尽管他们 花费不多,也还是不愿意开垦茶园。太常茶农因为茶叶卖 不出去,更是极端提出毁茶种菜的要求。调查走访中,茶 叶开发户们纷纷提出发展中低档茶,开发红茶和黑茶,提 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茶叶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愿望,要 求政府帮助他们瞄准市场,建立全县统一的价格指导系统 和茶叶销售平台。 5、基地规模小,龙头效应差。 由于投入有限,我县茶园开发虽然发展较快,但基地 规模相对仍然不大。据县茶叶办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县茶叶 总面积亩,现在实际可供采摘的茶园有 3 万亩(实际可能低 于 3 万亩),本次调研中座谈的开发大户开发面积基本上没 超过 500 亩。这一规模与我省其它茶叶优势区域县相比,存 在较大差距。如,石门县现有茶叶面积万亩、桃源县万亩、 安化县万亩,县域面积只有 1279 平方公里的古丈县也有茶 园面积万亩。我县大大小小的茶叶加工厂共有 31 家,其中 获得 QS 认证的企业 15 家;年产值 500 万的企业只有 5 家, 省级龙头企业只有 2 家。大多数企业由原集体茶场发展而 来或新建, 各个茶场基本上是各自为阵,一般是一场一厂, 只管几百亩。企业管理水平、经营模式都还处于较低水平, 多数茶场都还是作坊式生产,茶叶产品五花八门,生产加 工标准是多种多样,他们不注重市场研究,忽视产品质量 管理,不注重新产品开发和品牌保护,市场开拓和营销手 段落后,但大都打着碣滩茶的名号,导致碣滩茶美誉度不 断下降,沅陵哪里都是碣滩茶,弄得外地客商是一头雾水。 我县最大的茶叶精加工企业湖南沅陵碣滩有机茶公司,年生 产能力 XX 吨,虽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成绩,但去年仅实现产 值 3700 万元(据部分人员反映鲜叶还不一定产于沅陵),无 法担当起全县茶叶发展重任,充其量还停留在自我发展壮 大阶段,产业链还十分薄弱,龙头带动效应还没有真正 “舞”起来。 5、服务跟不上,企业捆手脚 在调研中,不少茶企和乡镇也反映出有的政府部门对 企业服务意识差,管理就是罚款和收费。服务不作为,收 费乱作为,罚款硬作为,对沅陵发展实际以及企业的客观 情况不调查不研究,硬搬部门的条条框框,对企业严格照 章办事,态度蛮横而粗暴,捆住了企业的发展手脚。一些 企业老板反映,因为企业规模小,企业内部机构不健全, 满足各项指标要求只能靠经验,缺乏懂得各种管理部门规 定的专门人才,难免对一些部门的规定和要求不熟悉,比 如对各项税种具体科目和税率标准,大部分企业老板都不 了解,每次完税,他们只认一次交多少钱了事,即使漏交, 自己也不清楚,而税务部门当时又不提出,老板若是主动 请教,得到的回答多数是:“电脑上都有,你自己去查” 。 有时过了一两年检查,发现漏交,二话不说,就是罚款。 有家企业老板反映说,税务检查人员到企业必定要罚款, 绝不会让空手回去。企业老板们普遍希望部门要做到政策 透明,宣传到位,服务规范。有关部门对沅陵茶叶生产管 理上的失控,也让企业老板担心,是捆住他们发展手脚的 一个主要原因。有少数茶叶销售企业挂羊头卖狗肉,打着 沅陵碣滩茶的旗号,大量销售从广西、贵州、云南、湖北 低价采购来的茶叶,从中谋取暴利,严重损害了沅陵茶叶 的名声和广大茶农的利益。他们担心有关部门长期袖手旁 观,任由这样继续下去,一旦引起社会公愤,将导致整个 沅陵茶业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重蹈上世纪末沅陵麻辣牛 肉产业由辉煌而寂灭的覆辙。 三、关于我县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规范产业发展行为。按照今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 确定的目标,制定 3-5 年的实施方案并细化到年,一要统 一思想,营造氛围。全县上下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茶 叶协会要围绕“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这一称号,切实统 一思想,提高认识,综合各方力量,不仅要做好茶产业领 域的文章,还要在旅游、文化、休闲、市场等诸方面相互 协调、相互促进,充分营造“茶乡”氛围;二要执行规划, 合理布局。在首先要全面执行规划,茶乡的打造,不仅涉 及茶产业的发展,还包含茶工业、茶旅游、茶文化等诸多 方面,农业、供销、旅游、城建、发改、经贸、宣传等多 个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县茶叶指挥部要整合各方力 量扶持,合理划分茶园基地、茶叶加工、茶叶销售的重点 区域,对产茶自然环境优越、生产基础扎实的区域实施重 点扶持,在城镇、旅游设施建设进程中,应充分考虑茶馆、 茶休闲购物等茶叶休闲区的布局,同时,利用我县一流的 生态旅游环境和茶文化遗存,科学规划好 1 到 2 条茶业旅 游线路;强化规划的强制性、严肃性和一贯性;三要强化领 导,协调发展。县茶叶办要做好服务及协调,重点乡镇的 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茶叶开发,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 2、加大扶持和整合力度。 第一,突出整合品牌,推 进茶叶产业品牌化。我县茶叶虽然在政府的协调下,各茶 厂在各自的商标前都冠以“碣滩”名,但是由于没有统一 的工艺标准,制作出来的茶叶,在质量上良莠不齐,茶叶 品牌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整合统一,仍然是各吹各的号,各 唱各的调。我们建议茶叶品牌整合要逐步按照“平等、自 愿”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技术”的原则,对符合 条件的申请企业授权许可使用“碣滩茶”商标,对不符合条 件者,严禁使用,逐步整合我县茶叶品牌。对“碣滩茶”和 “官庄茶”地理标志商标,应交由“县茶叶办”统一管理, 许可使用,最终把我县茶叶整合成 1 到 2 个大品牌。要加大 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农博会、茶文化节、龙舟节等节 会活动以及各种新闻媒体重点推介。要充分挖掘本县茶文 化的丰富内涵,做好茶与旅游结合文章,开展富有特色的茶 文化活动,扩大“碣滩茶”品牌的影响,要在“湖南省著名 商标”的基础上增加销量,扩大影响,积极争创全国驰名 商标,力争在 3 年内使“碣滩茶”挤身“全省十大名茶”之 列。第二,突出壮大基地,推进茶叶产业规模化。基地大小 决定产业规模的大小。加快发展我县茶叶产业,必须突出壮 大基地规模。一是要加快老茶园改造。据测算,对老茶园实 行“低改”或“品改”,每亩大约只需投入资金 XX 元,且 2 至 3 年即可产茶,投入少,见效快。因此,壮大我县茶园基地 规模最快捷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对现有 3 万多亩老茶园 的改造。按照分期分批的原则,完成对老茶园的“低改”或 “品改”任务。二是要加快新茶园开发。按照“优化布局, 相对集中”的原则,重点在太常、北溶、肖家桥、陈家滩、 清浪、五强溪、借母溪、官庄、马底驿、楠木铺等宜茶乡 镇,继续扶持种茶专业村和种茶大户,集中连片开发优质茶 园基地。三是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重点引导龙头企业加 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 业化经营模式,鼓励企业采取联合、租赁、收购、兼并等多 种方式,加快新茶园开发和老茶园改造。加大县级财政投入, 疏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茶叶基地建设。第三,突 出培育龙头,推进茶叶产业集约化。一是要重点扶持现有 规模企业。采取税费减免、帮助争取项目资金、政府贴息 贷款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式,重点扶持现有规模以上茶叶加 工企业上档次、上水平。当前,要重点发挥湖南沅陵碣滩有 机茶公司对县域内茶叶产业开发的带动作用。二是要加快 整合现有散小企业。通过资产并购、品牌合作、技术入股 等形式,要积极引导县内散小的茶叶加工企业联合重组,壮 大实力,扩大规模,真正打造茶业的“龙头” 。 3、依靠科技驱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强茶叶深加工研 发。积极引进、扶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茶饮料、茶食品、 茶保健品、茶用品等方面的茶叶深加工开发,拉长茶叶产 业链,提高茶园及茶叶原料的利用率,解决茶农工稳定就 业和收入增加,促进茶叶经济的增长;依托我县丰富的茶叶 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浓厚的文化积淀,全面加强与国 家级茶叶科研、学术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茶叶研发中 心,力争在茶叶生产、深加工利用等方面走在前列;二是要 健全茶叶科技推广网络。我县茶叶在这几年取得长足发展, 离不开全县茶叶科技推广队伍为提高全县茶叶生产技术水 平所做的努力。县财政要设立茶叶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 于茶叶新品种引进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加工新工艺研 究、无公害技术示范等方面,确保茶叶科技推广的顺利实 施,使茶农、经营者能有效地将先进科技应用于生产;三是 要建立茶叶科技示范场。配备相应的生产、教学设备,为 全县茶叶科技的试验、示范、应用推广提供支持。四是要 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推广茶园机械化修剪、机械化采摘技 术、茶叶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的普及 应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茶叶经 济效益。 4、推动茶叶产销扩张。我县的茶产业是市场主导型 的产业,要进一步激活茶叶贸易,强化市场开拓。重点要 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抓好沅陵茶叶市场的建设,完善市 场网络。建议在县城或官庄规划修建一座集茶批零销售、 茶历史文化展示、茶风俗表演于一体的茶叶专业市场,努 力将之建设成为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管理规范,集茶叶 交易、茶叶休闲于一体的省内一流茶叶市场,全面提升市 场的档次和品位,恢复沅陵中国西南茶叶集散地的历史地 位。同时以此为基础,扶持乡镇产地市场、茶叶龙头企业 的建设,加强管理,促进“企业+基地+农户” 、 “市场+订单 +农户”经营模式的形成,搞活茶叶流通;二要加强信息网 络建设。利用本次茶文化节签订的茶叶合作战略框架协议, 加强与县外茶叶经营者和外地茶叶市场的联系,收集市场 信息和营销经验。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广泛 宣传,并在互联网上设立沅陵碣滩茶的网站,加强信息网 络体系建设,掌握可靠、及时的市场信息,更好地指导茶 叶生产;三要鼓励经营者在外开设茶庄、门店。对在大中城 市开设茶庄、门店,销售碣滩茶的经营户进行奖励扶持,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来宣传推销我县的茶叶,提高沅 陵茶叶的市场占有率。四要不断完善“碣滩茶”质量标准 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碣滩茶”品牌声誉。健全质 量监管体系,搞好质量跟踪调查,整治茶叶市场秩序,严 厉打击非法使用”碣滩茶”品牌等行为。五要弘扬茶文化。 我县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要认真 策划和制定我县茶叶市场营销策略,依托“中国生态有机 茶之乡” ,充分挖掘我县茶历史、文化遗存,通过开展茶风 俗表演、茶叶产品品鉴、古法制茶展示等形式,向游人、 客商介绍我县茶叶文化,提升碣滩茶文化内涵,向外推介 我县茶资源、茶产品、茶企业、茶贸易,提升我县茶业知 名度和影响力。鼓励规模较大、风光美丽的茶叶基地建设 茶文化旅游园区、茶园观景走廊,使沅陵的茶产业、茶文 化、茶旅游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六要积极发展茶叶专业 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产业服务、行 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构建产销联 合机制,推进企业集群发展,提高我县茶叶组织化程度, 解决象太常等乡镇开发散户茶叶加工销售难的问题,增强 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XX 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 河姆渡遗址 7000 多年前的原始茶、田螺山遗址出土 的 6000 多年前的人工栽培茶遗存、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 经唯一命名的古名茶“瀑布仙茗” 、源于北宋的我国最早 的白茶“四明十二雷” 、以及最近在余姚瀑布岭发现的百年 树龄古茶树,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余姚是中国乃至世界茶 饮、茶事、茶文化的源头之一,在茶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 重要地位。但从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与曾经拥 有的历史地位还不相当,甚至已落后于茶叶产业的后起之 秀新昌、宁海等。为此,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市茶叶产业 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农林局关于全市茶叶 产业发展情况的先容,并赴河姆渡镇、鹿亭乡、梁弄镇、 大岚镇等茶叶主产乡镇实地调研,考察了部分茶叶生产企 业,征求了市茶文化促进会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 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茶叶产业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及其周边的山区、半 山区,涉及 18 个乡镇(街道),约有茶农 10 万人。现有茶 园面积 6 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万亩,已建成无公 害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万亩,产区规模在全省 产茶县(市)中居中等偏上水平。全市现有各类茶厂 200 余 荚冬其中:精制茶厂 42 荚冬已完成改造并达到 qs 标准的 企业 42 家。 全市现有名优茶品牌 20 余个,主要品牌为瀑布仙茗、 四明龙尖和宁波白茶。恢复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历史名茶 “瀑布仙茗” ,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八大名 茶、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其 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 有生产成员单位 28 荚冬基地覆盖全市。四明龙尖为新创名 茶,是宁波市着名商标。我市是宁波白茶的原创地和主要 产区,产量占宁波白茶总产量的 50%以上。 XX 年,全市实际计产茶园面积万亩,总产量 6317 吨, 产值亿元。其中名优茶 367 吨,产值 7372 万元,分别占全 市茶叶总产量的%和产值的 65%。珠茶产量 5730 吨,产值 3783 万元。名优茶均匀价格达到每公斤元,最高的黄金芽 每公斤 8000 元。全市茶园均匀亩值元,其中白茶最高亩值 超 2 万元。在茶叶出口加工方面,出口珠茶加工量近 3 万 吨,出口货值 4 亿元。大岚镇作为全市最大的茶叶主产乡 镇,万亩茶园为全镇农民提供了近 50%的收进来源。 二、存在问题 1、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名优茶品牌多 而杂,茶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的三、五吨,小的只有 几百斤,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属凤毛麟角,除“瀑布仙茗” 等个别品牌外,尽大多数茶叶品牌着名度低、缺乏市场认 可,单体实力普遍不强,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 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多数珠茶厂产品结构类同,销售价 格低、利润薄,在煤、电、采摘等环节生产本钱不断进步 的情况下,委曲维持经营,无力扩大再生产。 2、茶园经营分散,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发展。部分茶 园直属村级集体所有,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期大多在 5 年左釉冬由于承包期短,导致承包者存在短期行为,没有 长远计划,茶园治理粗放,导致茶园老化。大部分村级茶 园随山林责任制分茶到户,户均有茶园,承包户或自行加 工茶叶,或出售鲜茶叶,由于茶园面积小,农户治理不重 视,难以保证质量。 3、营销网络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产量较大的珠 茶、蒸青茶多以出口为主,受自身能力所限,在销售、定 价等方面非常被动,基本上被中间商、外贸公司、外商所 主导,缺乏市场话语权,是纯粹的初加工。以国内市场为 主的名优茶,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经营习惯,大多数企业还 是以“人情茶” 、 “关系茶” 、 “礼品茶” 、 “扶贫茶”为主解 决茶叶销售题目,基本拘于本地市场,鲜有销往周边地区, 难以辐射到大众市场,品牌对销售的带动效应不明显。我 们通过网络调查我市名优茶在全国各大茶叶市场和全国最 大茶叶流通企业天福团体的上柜茶叶情况,基本上见不到 我市“瀑布仙茗”等名优茶的踪影。 4、工艺水平落后,产品品质较差。从产业总体发展 水平来讲,我市大多数制茶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是较 为落后的,这是导致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珠茶加工 企业普遍环境较差、设备落后,加工标准不严,一旦受到 国际市场动荡或欧盟对进口珠茶严格执行检测标准,整个 珠茶产业就受到重创。名优茶生产企业缺少大型冷躲库等 必要的蕴躲设备,生产工艺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在采摘、 摊青、制作等一系列关系到产品品质的环节仍较薄弱。如 由于加工机械的原因,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的“瀑布仙茗” 在外形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影响市场竞争力。 5、监管不够到位,产业发展机制不够健全。政府有 关部分对茶叶产业整体发展缺少指导,较重视新品种改良、 引进等前期工作,忽视对产中和产后的监管指导,对合作 社的规范建设引导不够,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茶叶 企业联合组团发展。目前,全市范围内成立了多家茶叶生 产合作社、茶叶协会,如瀑布仙茗协会,会员可以共同使 用品牌,理论上虽有一整套的品牌治理制度,但在具体执 行中不够严格,个别会员茶叶产品质量低下,严重影响品 牌整体形象。新昌县花 20 多年时间集中政策资源发展“大 佛龙井”和宁海县花 10 年时间集中政策资源打造“看海茶” 的做法,值得我们鉴戒,如今“大佛龙井”和“看海茶” 的产销规模及市场覆盖面已远在“瀑布仙茗”之上。 三、对策建议 1、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规 划和政策体系。要研究制定余姚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及其茶叶公司配套扶持政策,明确今后我市茶叶产业发展 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项目、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设立随财政可用资金增长的产业发展资金,落实并稳定税 收优惠政策,努力使我市茶叶产业向着茶树良种化、产出 高效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加工)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进 步名优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扩大市场覆盖面,完善市 场营销网络,建立现代化茶园,基本实行茶园标准化治理 和机械化作业,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 2、完烧瑰制机制,进步茶叶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 一要制定扶持措施,鼓励茶叶企业或茶叶经销户往外地特 别是全国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