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doc_第1页
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doc_第2页
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doc_第3页
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doc_第4页
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19 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19 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一、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称谓,它晚于文学创作。 “现实主义”这一名词的出现和使用,并以它命名的文学运动,始于 19 世纪五十年代 的法国,而此时,现实主义一代宗师巴尔扎克已经逝世了。1850 年左右,农民画家库尔贝 以朴实的笔法真实地描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画面,如奥尔良的葬礼和浴女图等, 这些画以真实大胆著称,引起了上层社会的责难。前者把各种人物鄙俗丑陋的形象表现了 出来,而遭到资产阶级“正派人”的反感;后者以大胆不雅的画面触怒了学院派以及拿破 仑第三的皇后。库尔贝的画被讥为“现实主义” ,认为是为了追求真实而描写鄙裕,难看不 雅令人生厌。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成书问世。这派作家明确的提出用“现实主义”这一 标志。从此,才有文艺中的“现实主义”这一正式命名的文学流派并追认巴尔扎克属于他 们的先驱。此时,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已经由自发转为自觉,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恰在此时 业已走过了第一个辉煌历程。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性质(略) 三、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第一、客观真实性。浪漫主义注重主观抒情性,它往往反映作家本人的主观理想和主 观愿望,表现出丰富的幻想性。与浪漫主义不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偏重于对客观现实生 活的本来面目的描绘。他们反对一味突出“自我” ,陶醉于作者自己的感情世界。他们主张 作品要像镜子那样如实地反映现实,作家的道德理想、是非评价、抑扬褒贬往往通过对生 活的具体的、真实的、客观的描写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寓主观与客观之中,寓倾向于 真实之中。 第二、揭露批判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并非纯客观的描写现实,而是不断的对生活现 象进行严肃的分析、深沉的反思、强烈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 第三,典型化。批判现实主义重大的艺术贡献在于对人的典型化描写。在批判现实主 义作家笔下,人物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社会的、阶级的,又是具体的、个别的、特 定的,总之,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社会人的典型。 四、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1、法国文学 本时期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在文学内容上,多反映贵族阶级的崩溃和 资产阶级兴起的过程,揭露资本义内部的种种矛盾,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反映 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在文学手法上,作品的批判锋芒毕露,揭露社会深刻,作家不掩 饰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生活既真实又不乏激情,细节描写细致而又具典型性。 司汤达(17831842)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巴尔扎克把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推至高峰,恩格斯称之为“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 。 梅里美(18031870)常常站在主流道德的对立面上审视人生和社会,发掘未被现 代文明洗礼的自然状态下的原始生命状态。一方面,他以冷峻的口吻去认真地表现现实; 另一方面,他又热衷于异国情调、野蛮习俗和地方色彩。其现实主义描写中常常具有浪漫 主义的遗风。他不喜欢描写多愁善感、温柔细腻的人物,不喜欢卢梭式的伤感,多写野蛮、 热情和凶猛的性格。他的故事常常是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和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结局。 福楼拜(18211880)是法国继巴尔扎克之后又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法 国文学史上,他的创作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继承了巴尔扎克的传统,又开创了一种文 体更为精湛、严格的小说艺术。 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为“外省风俗” ,暗示作品的概括意义。主人公爱玛是一个外 省富裕农民的女儿,由于追求浪漫的生活,受社会风气腐蚀,一步步走向堕落,落得个服 砒霜自杀的悲剧下场。作为典型人物形象,爱玛具有明显的“人性深度”:她没有红与 黑中的德瑞那夫人那样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细腻的情感,没有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 那样的善良与“纯洁” ,却有着更大胆、更率真、更粗犷的激情。与高老头中的雷斯多 夫人和纽沁根太太相比,她们都有挥霍钱财以满足情欲的特性,但爱玛没有做作,不失淳 朴与本色。 延至 19 世纪 70 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内部分化出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文学有明显的三 个特征:第一、主张作家绝对尊重客观现实,不加取舍地记录所看到的一切。第二、对描 摹的事物采取纯客观、纯中立的态度,不作道德和美学评价。第三、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 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现象。 自然主义过分强调细节真实,而流于绝对的、中立的描写客观真实,失之庸俗化,这 便把批判现实主义引入了歧途,所以,自然主义是过分的批判现实主义。 爱弥尔左拉(18401902)是法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著名作家,又是自然 主义的理论家。他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影响,也创作了一座“文学大厦”卢 贡马卡尔家族 ,其副标题为:“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所谓 “自然史” ,就是通过一个家庭的血缘与遗传关系,借以说明“它在在一个社会里是如何安 身立命的” 。代表作是直接描写劳资矛盾的萌芽 (1885 ) 。 莫泊桑(18501893) ,法国 19 世纪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 1880 1890 十年间写出中短篇小说 300 余篇 ,长篇小说 6 部,还有游记、杂著等。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大致有 3 类:第一,反映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和资产阶级庸俗生 活的,如小酒桶 、 遗产 、 怪胎之母等。第二,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下层人民 爱国主义精神的,如蜚蜚小姐 、 蛮子大妈 、 米龙老爹等。第三,反映下层人民不 幸命运和优秀品质的,如壁橱 、 穷鬼 、 西蒙的爸爸等。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也很高:第一,常常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写平淡小 事,以小见大、尺幅千里,从细小处看出巨大来,从一滴水看出太阳来。作者能通过一辆 马车、一串项链、一枚勋章,一根绳子,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二,构思新颖、独特, 善于对平凡的琐事进行巧妙的构思,善于布局,使之富于戏剧性,情节引人入胜,常有出 乎意料之外的结尾。第三,在平静、客观的叙写中表现自己的倾向。作者师从福楼拜,遵 从“冷静而又无动于衷”的师训,客观地描写生活,绝不对读者进行说教,尽力避免在作 品中流露自己的主观感情,让故事本身去感染读者。第四,语言如一潭清水,清新流畅, 优美而不流于纤弱,精练而不乏幽默机智。对于莫泊桑小说的艺术技巧,契诃夫感叹不已: “自从莫泊桑把小说艺术提到一个高度以后,创作就不那么容易了。 ” 转载请保留版权 ,更多请访问 / 2、英国文学 较之法国文学,本时期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有以下特征:多描写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 矛盾,最早描写劳资矛盾。力求缓和激烈的社会冲突,寄希望于民主精神的传播和文化 教育的普及,作品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改良色彩。塑造个人奋斗的人物,表现小资产 阶级的痛苦挣扎。女性文学成就突出。 萨克雷(18111863) ,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著名的“犀利而又 无情的讽刺家” ,他继承斯威福特、菲尔丁的讽刺传统,擅长以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入木 三分地揭露贵族资产阶级的恶行败德。其代表作是名利场 (1848) ,副标题为:“没有 主人公的小说” ,即没有正面主人公。 狄更斯(18121870) ,英国卓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 14 部长篇小说著称于 世,反映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马克思称之为 “杰出的小说家” , 恩格斯称他是“时代 的旗手” 。 勃朗特姊妹的创作在英国前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大放异彩,引人注目,他们的不幸 命运,体验不深的爱情生活,惊事骇俗的爱情小说 ,生哀死荣的人生遗恨,在贫困中死去 的生命结局,都成为了人们的永久话题。勃朗特姊妹出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的一个偏僻村 庄,她们的文学道路十分坎坷,历经无数失败和挫折,1847 年,勃朗特姊妹一举成名。但 她们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死亡和悲哀接踵而至。1848 年,年仅 30 的艾米 莉勃朗特去世,1849 年,年仅 29 的安恩勃朗特病故,六年后,年仅 39 的夏洛蒂勃 朗特离开人世。 勃朗特姊妹中,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成就最大,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简爱 。小说描写了出生低微而有独立精神,历经坎坷而大胆追求幸福,充满委屈而 保持自尊的女性形象简爱。 勃朗特姊妹中,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最漂亮,也最有才华,其代表作是长 篇小说呼啸山庄 。小说描写了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曲折痛苦的爱情故事,揭露了社会偏 见对爱情的摧残,表现了爱情与复仇的主题。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以了解和同情工人生活和命运享誉文坛,其代表作是 玛丽巴顿 。小说以工人巴顿父女和资本家卡逊父子两代人的矛盾纠葛为线索,以工人 与资本家的尖锐对立和激烈斗争为背景,直接描写了劳资矛盾。在作品结尾,作者以自己 的理解,提出了解决劳资冲突的方案用基督教教义来调和。虽然如此,它还是和艰 难时世 、 萌芽一起被称为是 19 世纪直接描写劳资矛盾的名著。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 19 世纪末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先以小说 著称,后以诗歌闻名,作品主要有 14 部长篇小说,4 部短篇小说集,8 部诗集。哈代一直 忠实于英国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文学传统,关心下层人的命运,揭露现实社会对人的迫害。 他一直居住农村,农村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冲击下农民经济的破产、观念的变化、生活的 艰辛、命运的多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威塞克斯小说”是哈代成就最高、最优秀的作品。它以英国西南部的道塞特郡、德 文郡、伯克郡等农业郡为情节展开的背景。这一地区,正是 59 世纪英国古代威塞克斯 王国的建国之地,于是,哈代在小说中给这个地区一个假造的名字:威塞克斯。他把资本 主义的城市文明和理想化的宗法式农村对立起来,描写了资本主义城市文明对宗法式农村 的渗透以及宗法式农村物质和精神上的毁灭性灾难。 “威塞克斯小说”结构严谨,情节曲折, 有头有尾,引人入胜;作品里的大自然风貌常常采取摄影式的描写手法,不仅色彩纷呈, 而且情景交融,地方色彩浓重,每一部小说都是一幅绝妙的英国农村风俗画。哈代面对充 满矛盾的资本主义文明而惶恐不安,他把资本主义城市文明与理想化的宗法制农村对立起 来,不仅本人远离人头攒动的伦敦,而且也把笔下的人物引领到远离尘嚣、灌木丛生、荆 棘遍布的荒原,再以道德、审美的立场给以审视。 德伯家的苔丝 (1891)是哈代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农村姑娘苔丝的悲剧,揭露了资 产阶级道德的虚伪、资本主义法律的冷酷,描写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下,农村经济 破产,农民流离失所的凄惨景象。 作为一个热爱故乡、向往田园牧歌生活、赞美自然人性的作家,他看到更多的是农村 的破败,善良被欺侮、美好被践踏,这使他陷入深深的向往与失落、关注与无奈的二元情 结之中。再加之他的作品多触犯维多利亚传统道德的逆鳞,多次遭到冬烘文人和卫道士的 围攻,哈代在写完无名的裘德之后不得不停止小说写作,转而从事诗歌创作。 3、德国文学 30 年代 ,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之下,德国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强,文坛上出 现了“青年德意志派” ,这是德国一批激进青年作家的总称。他们在政治上关注社会问题, 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反对浪漫主义,要求文学要反映时代触及社会,但他们尚空谈, 成就不大。本时期足以代表德国文学成就的是亨利希海涅(17971856) 。 海涅是继歌德之后德国文学成就最大的诗人。他的抒情诗集诗歌集 (1827) 、散文 哈尔茨山游记 (1826)和论著论浪漫派 (1833)最为著名。后者是一部战斗性很强 的论文集,它结合当时德国现实,对史雷格尔兄弟、诺瓦利斯、霍夫曼等人作了深刻的政 治角度上的分析与批评。这表明海涅在艺术已从早期的浪漫主义转到了现实主义,在政治 上则转向了革命民主主义。 海涅的代表作是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1844) 。它记叙诗人 1843 年在德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感受到德国就像冬天一样寒冷、萧瑟,就像童话一样 荒诞可笑、不现实 。 4、俄国文学 本时期的俄国文学有其明显的独特性: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诞生于贵族革命时 期(18251861) ,作家关注最多的是有关俄国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题材,表现了反专制 制度和农奴制的主题,揭露封建地主的庸俗与残忍。描写“当代英雄”“多余人” 形象,反映“小人物”的不幸,表现优秀俄罗斯妇女的困惑、追求与抗争。与俄国 19 世 纪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相联,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 俄国文学的现实性、暴露性和批判性在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寓言作家克雷洛夫和戏 剧家格里鲍耶多夫等人的文学实践中已见端倪。普希金集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俄罗斯优 秀文学之大成,并确立了批判现实主义在俄国文学中的主导地位。别林斯基在理论上摇旗 呐喊、果戈理在文学创作上擂鼓助威共同创立了“自然派”文学运动,从而使批判现实主 义文学在俄国定为一尊。 普希金(17991837)是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的开创者。他既是俄罗斯浪漫 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又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俄罗斯文学中,普希金开辟“小人物”文学的先河,塑造了“多余人”的鼻祖,创 作了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佳作上尉的女儿 。他所开辟的文学传统影响着整个 19 世纪 转载请保留版权 ,更多请访问 /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方向。 “小人物”在俄罗斯文学中多指可怜的小公务员和生活在下层的城市贫民。他们地位 低微、生活贫困,或性格懦弱、逆来顺受、命运多舛;或孤苦无援、倍受摧残,是沙俄专 制制度和贵族资产阶级里被侮辱被损害的人。 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 中的名篇驿站长 ,写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小人物” 、 一个下 等文官驿站长维林辛酸悲惨的一生。此后,果戈理的外套 、屠格涅夫的木木 、陀思妥也夫斯基的穷人和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契诃夫的苦恼 、 万卡等, 都可认作这一传统的继承者。 “多余人”形象指的是 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一种进步贵族青年的典型。他 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庸俗的贵族上流社会深感厌倦与不满,但由于残存在头脑中根深蒂 固的贵族偏见而不能与贵族阶级彻底决裂;他们向往有意义的新生活,但由于意志软弱, 缺乏坚韧的毅力而找不到出路。他们既不与贵族社会和作,也不与人民为伍。政府视他们 叛逆,人民也觉他们无用,是一些“既非孔雀,又非乌鸦”的“多余人” 。 普希金在他的代表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形 象奥涅金。 莱蒙托夫(18141841) 在长篇小说当代英雄 (1840)中塑造了第二个多余人形 象毕乔林。 屠格涅夫(18181883)也写了“多余人”形象,他在第一个长篇小说罗亭 (1856)中刻画的罗亭形象被称为第三代多余人。与奥涅金、毕乔林相比,罗亭的性格更 加单一化、特征化,更多显现的是人物性格悲剧的社会因素。 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 (1859)塑造了”多余人”的末代子孙奥勃洛摩夫。 诞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的“自然派”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这派作家始终 与俄国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其特点是忠实于自然(现实) ,批判嘲讽俄国的反动统治阶级, 真实地揭露农奴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抨击官僚贵族,描写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果戈理 是自然派的创立者。 果戈理(18091805)的创作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向批判现实主义的过渡。 讽刺喜剧钦差大臣 (1836)的问世,标志着果戈理批判现实主义创作达到成熟阶段。 剧本冲突发生在以市长为首的地方官吏与假钦差赫列斯塔柯夫之间, 死魂灵 (18351842)是果戈理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作者在塑造人物方面的杰出 才能。作品主要描写了 6 个人物。首先是乞乞科夫,这是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投机家形象。 其次是 5 个地主形象:多愁善感、故作风雅、笑眯眯、甜腻腻的、过度谦让的玛尼罗夫; 固执守旧、善使小心眼儿、孤陋寡闻、连卖死人也要问问价的地主婆科罗皤契加;满口大 话谎言、满院养着狗、打架斗殴、肆意妄为、整日醉熏熏的恶少罗士特来夫;笨拙而残忍、 锱铢必较、吃得过多而躺在床上撑得直哼哼、黑熊般的梭巴开维支。泼留希金是个著名的 吝啬鬼形象,他病态般的聚敛他走过的路不用打扫卫生;病态般的吝啬扣自己 (一幅穷酸样) 、扣别人(不堪忍受吝啬,女儿与人私奔,农奴纷纷逃跑) ;病态般的毁坏 贮存室的食物、衣物、财物舍不得吃用而使之无意义地变成废物。果戈理通过 5 个地 主形象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说明了贵族阶级的野蛮、冷酷和腐朽,反映了俄国封建贵族 势力必将灭亡的趋势。 19 世纪 60 年代的俄国, “新人”形象代替了“多余人”形象,更具进步意义和时代 色彩;“忏悔的贵族”贯穿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构成了托氏作品的主旋律;继承前 期的优秀传统,继续描写“俄罗斯优秀妇女”的苦闷、痛苦和不幸命运以及抗争精神。 “新人”指 60 年代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平民知识分子、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较为 完善的人们” 。60 年代,俄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贵族知识分子已经丧失了 其进步意义,平民知识分子登上了政治舞台。 “新人”大都出身于平民,比“多余人”更具 有民主思想和实干精神;他们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与“多余人”朦胧的追求、盲目地东冲 西撞不同:他们意志坚强、有毅力、善于承担工作,与“多余人”的缺乏毅力和耐性,不 愿承担义务相异;他们的人生信条是“合理的利己主义” (即努力奋斗获取个人利益,反对 损人利己) ,与“多余人”的转嫁个人痛苦、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有本质区别。 最早描写“新人”形象的是对生活有着特有的敏感,并给以诗意的表现的屠格涅夫。 他在前夜 (1860)里,成功地刻画了俄国姑娘叶琳娜和保加利亚青年英沙罗夫两个新人 形象。 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父与子 (1862)塑造了另一“新人”形象巴扎洛夫,描写了平 民知识分子的“子辈”与自由主义贵族的“父辈”之间的矛盾。 屠格涅夫的思想非常复杂,立场观点常常动摇不定,幅度总在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之 间。40 年代民主主义思想由衰到盛;60 年代贵族自由 主义思想由弱到强;70 年代民主主 义思想重又转盛。他以敏感的生活嗅觉,在作品里反映出了不断变换的社会思潮,塑造了 “多余人”形象,并率先塑造了“新人”形象,描绘了众多的俄罗斯优秀妇女形象。在艺 术上,擅长景物描写,在语言的提炼、人物的心理描写上都堪称大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被马克思称之为“一位伟大的俄国学者和批评家” , 列宁说他“善于用革命的精神去影响那个时代的全部政治事件,通过书报检查机关的重重 障碍宣传农民革命的思想,宣传推翻一切权力的群众斗争的思想” 。车尔尼雪夫斯基于 1862 年被捕,在被关押彼得堡要塞期间,于 1862 年 12 月1863 年 4 月历时 4 个月,写 成了长篇小说怎么办? 。作品表面写为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若夫的爱情纠葛,提出 问题“怎么办?”实则回答了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即俄国奴隶制改革以后“怎么办? ”举行社会革命,去建立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理想社会,这就是作者的答案。 怎么办? (副标题为“新人的故事” ) 较之屠格涅夫等作家更为成功地塑造了“新 人”形象。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并把“新人”分为“一般的”和“特殊的”两类。 “一般的” 的新人有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若夫。他们出身平民,地位低微、自食其力,对生活、 爱情有新的看法,对别人的人格极为尊重。他们不尚浮夸,崇尚自然科学,有求实精神, 都有自己的专业爱好,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 “特殊的新人”是拉赫美托夫,这是一个以杜 勃罗留波夫为人物原型的坚定的职业革命家形象。他代表着社会的未来,是”原动力的原 动力” 、 “盐中之盐” 。其中拉赫美托夫用睡钉床来考验自己的意志的情节,成为人们难以忘 怀的场面和激励革命斗争的教科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俄国 19 世纪后半期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他继承了普希金、果戈理的“小人物”文学传统,致力于描写城市贫民。他主要通过城市 贫民、小市民对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的恐怖和诅咒,反映了他们的悲惨生活以及惊恐不安 的心理和思想。作家在饱受贫穷、刑罚、流放、疾病折磨之后,又把艺术中心转向为城市 贫民、小市民寻找出路。高尔基曾把他和列夫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说“他们的天才力量 转载请保留版权 ,更多请访问 / 震撼了全世界,使整个欧洲惊愕地注视着俄罗斯” 。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它较充分地体现了作家创作的特点。主人 公拉斯柯尼科夫集中了备受压抑的小市民的挣扎、反抗和失望;同时,也说明了只有基督 的仁爱、宽恕、忍耐、顺从的精神,才能消除人间的罪恶,才能使人们脱离苦海。 卡拉马佐夫兄弟 (18791880)是作者最后一部也是艺术上最成熟的长篇小说。 作品写卡拉马佐夫父子 5 人:父亲费道尔和儿子德米特里、伊凡、阿辽沙以及私生子斯麦 尔佳科夫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故事。当时俄罗斯旧制度已经崩溃,利己主义渗透到社会 的各个角落,并成了人们的行为准则,精神堕落十分普遍。作品虽然写了一个地主家庭的 崩溃,但它预示着整个社会的崩溃。 “卡拉马佐夫”父子兄弟之间充满着猜疑、仇恨和斗争,最后演出一幕杀父丑剧而走 向瓦解、灭亡。这个家庭的主要成员尽管身份不同、性格有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气 质:思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行动上的极端卑鄙无耻和为所欲为,其具体表现 是贪财、好色、任性。这即所谓的“卡拉马佐夫气质” 。 契诃夫(18601904)是俄罗斯 19 世纪最后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创作 400 余篇中、短小说和 10 部戏剧等。 契诃夫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8801888)的创作特征为:多写下层人 物,风格幽默。本时期他经历了从写幽默短篇故事到严肃中篇小说的发展过程,其主要作 品分两类:一类是嘲笑社会的奴性心理和警察制度的;如小公务员之死 (1883) 、 变色龙 (1884) 、 普里希别叶夫中士 (1885)等;一类是写下层人不幸命运的,如 哀伤 (1885) 、 苦恼 (1886) 、 万卡 (1886)等。 第二时期(18881896)是契诃夫创作成熟时期,作品加强了使命感,艺术上进入 成熟期,描写知识分子的中篇小说居多,如第六病室 (1892)讽刺了沙俄警察制度,宣 告了“勿抗恶”主张的破产。还有文学教师 (1894) 、 跳来跳去的女人 (1892)等。 第三时期 (18961904)成就最大。本时期题材广泛,农民、贵族、暴发户、农村资 本主义势力等尽收笔端,乐观气氛增强,主题更为突出,朦胧中表现了一种对新生活的渴 望。体裁有剧本和小说两种。著名的剧本有 万尼亚舅舅 (1897) 、 三姊妹 (1901) 、 樱桃园 (1903 )等。著名的小说有套中人 (1898) 、 峡谷里 (1900) 等。 套中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害怕新生事物。他的口头禅是: “千万不要出乱子。 ”他晴天带雨伞,伞、表、小刀都小心翼翼地装在套中。上车放车篷, 睡觉放蚊帐。即使如此,还战战兢兢,惟恐不能自保,甚至向政府告密来表白自己。他从 胆小怕事到投靠反动势力,成了旧秩序的卫道士,不仅把自己装进套子里,也要把别人装 进套子。作品揭露了部分知识分子苟且偷安、可鄙的利已主义,同时也批判了俄国警察制 度“套子” 。作品提示人们:“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 在樱桃园中,作者借人物之口喊出:“新生活万岁”!表明了作者在无产阶级时 代对新生活的朦胧追求。 5、美国文学 美国 19 世纪前半叶所产生的“废奴文学” ,是指当时美国奴隶解放运动中出现的以描 写奴隶悲惨生活及其反抗斗争的文学作品,是真正的写美国本土题材的美国民族文学。它 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尝试和先驱。惠特曼、爱默生、朗费罗等人已经在他们的作品 中涉及到废奴的思想,也属“废奴文学”之列。 希尔德烈斯的长篇小说白奴写一个混血奴隶阿尔琪历经许多坎坷后逃出南方的故 事,作品真实地描写了奴隶们的悲惨生活和蓄奴主的残暴,有力地批判了南方的蓄奴制。 废奴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斯托夫人(18111896) 。她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1852)代表着废奴文学的最高成就。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说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 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由豪威尔斯(18371920)首倡于前,马克吐温、欧亨 利继承于后而掀起高潮。由于美国历史不长,移民较多,少受封建因素的影响,受同时期 的西欧文学影响较大,所以,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很浓的平民色彩、 自然主义色彩、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种多种色彩并存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马克吐温(18351910)是 19 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名的幽 默讽刺作家。 马克吐温早年和晚期创作以短、中篇为主。如竞选州长 、 百万英磅 、 败坏了 赫德莱堡的人等最为著名。 马克吐温中期以创作长篇为主,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这两部书被称为少儿历险姊妹篇的作品,最为著名。 6、北欧文学 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发表了 156 篇童话和故事。其 创作可分两个阶段:1845 年以前,以改编民间故事和传说为主,浪漫主义气氛较重。1845 年以后,以写艺术童话为主,属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者以人道主义的立场描写下层人, 描写他们的不幸和智慧,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上层统治者的愚蠢可笑。如海的女儿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丑小鸭 、 皇帝的新装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易卜生(18281906) ,享誉世界的挪威戏剧家, 社会支柱 (1877) 、 玩偶之家 (1879) 、 群鬼 (1881) 、 人民公敌 (1882)最为有名。其中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 代表作。 在欧洲现实主义戏剧史上,易卜生是莎士比亚、莫里哀之后的第三座高峰。他 的“社会问题剧”的创立,对欧洲当时剧坛上那些内容贫乏、情调庸俗、艺术低下的剧作 无疑有匡正时弊的作用,对他以后的肖伯纳、霍夫特曼等剧作家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7、19 世纪无产阶级文学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的高涨,英国出现了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宪 章派文学,诗歌是其主要形式。主要作家有艾内斯特琼斯(18191869)和威廉林 顿(18121897) 。宪章派文学具有如下特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战斗性。像琼斯的 宪章派之歌 、 人民之歌等,宣传了工人运动的政治纲领,号召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 进行斗争,推动了宪章派运动发展。林顿的工人与利润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 具有群众性。诗歌短小精悍,语言通俗,便于咏唱记忆。 1871 年 3 月,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在巴黎公社诞生前后 转载请保留版权 ,更多请访问 / 以及巴黎公社失败之后的一段时期里,巴黎公社的参与者、同情支持者所创作的与这一伟 大历史运动有关的文学作品被称之为巴黎公社文学。巴黎公社文学的创作时间并不长,从 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到 80 年代末,前后大约有 20 年。巴黎公社文学具有下列特点:文 学形式具有多样性,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政论等,其中以诗歌为主。旗帜鲜明 地服务于巴黎公社的革命事业,反映人民的英勇斗争和揭露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塑造无产 阶级的英雄。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坚定人民必胜的信心。主要作家有路易丝米歇尔 (18301905) 、彼埃尔狄盖特(18481932) 、欧仁鲍狄埃(18161887)等。 代表作品有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等。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司汤达 一、生平与创作 司汤达(17831842)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 命、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复辟和七月革命等重大事件,革命时期的热情对他影响很大。 司汤达原名享利贝尔,1817 年发表旅行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时,才 决定采用司汤达这个名字。 司汤达的创作以 30 年代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作品、论著有罗马、那不 勒斯和佛罗伦萨 、 拉辛与莎士比亚 、 阿尔芒斯 、 法尼娜法尼尼 、 红与黑等。 第一部旅行随笔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1817) ,记述作者在意大利各城市见 闻、观感,在描写意大利生活风俗的基础上,批判奥地利对意大利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描 写了意大利人民对拿破仑的怀念。 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 (18231825)在三十年代浪漫主义反对古典主义斗争起 了很大作用,他要求作家为他的时代而写作。所以他说:“一切伟大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 浪漫主义者” ,实质上他说的“浪漫主义者”指的是具有时代气息、民族风格和最富独创性 的作家。 第一部长篇小说阿尔芒斯 (1827) ,以复辟王朝即将通过“赔偿法”为政治背景, 以一对青年男女即贵族青年奥克塔夫与孤女阿尔芒斯的恋爱故事为情节线索,揭发批判了 复辟时代封建贵族的奸诈虚伪、冷酷无情、腐化堕落,表现了作者反封建,崇拜拿破仑的 感情。 短篇小说法尼娜法尼尼 (1829)以意大利生活为主题,描写青年烧炭党人彼特罗 与贵族小姐法尼尼的恋爱悲剧,歌颂了意大利革命志士的英勇斗争精神和献身精神。 1829 年脱稿,1830 年发表红与黑 ,政治思想内容深广,现实主义艺术技巧精湛。 但在当时,并没有被人们看重,作者得到的是来自各个方面的责难和冷淡,以至于司汤达 心情十分复杂地说:“人们将在 1935 年读我的书。 ” 后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 、 吕西安娄凡等 巴马修道院 (1839)获得了巴尔扎克的赞扬,是作者生前唯一获得成功的长篇小说。 吕西安娄凡 (红与白 )是部没有写完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吕西安青年时代曾因共 和主义倾向经历挫折,后在父亲安排下当上内政部长的秘书。他尽管厌恶官场,却不得卷 入政治活动中;他不满现状,但始终摆脱不了阶级的束缚。小说尖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 中的政治丑态。 司汤达创作特点:鲜明的时代特征,善于以政治角度为切入口,真实地反映社会的 政治状况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突出的心理描写,善于挖掘人物在特定环境影响下深邃的 内心世界。注重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作用,善于把人物置于某种特定的环境去完成性 格塑造。 二、 红与黑 红与黑是一部带着浓厚政治色彩的长篇小说,这部 45 万字的巨著是司汤达参考当 时出版的“司法公报”而写成的。1828 年,司汤达开始动笔写一部于连的小说,在创 作过程中,他根据自己的丰富生活经验,增加政治性材料以及法国社会生活和时代风俗的 材料,并把保皇党反人民的阴谋穿插其中,使它成为故事的核心。正如高尔基所说:“司 汤达凭着自己的才能,把极为平常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 19 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 历史和哲学研究的程度。 ”到 1830 年全书脱稿时候,这部小说由作者改名为红与黑 ,作 为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政治小说问世了。 红与黑为什么被称为政治小说? (略)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于连形象,这是一个王政复辟时代备受压抑而敢于反抗的个 人奋斗者的艺术典型。他经历了人生三个阶段:作为小锯木厂主的儿子,作为市长的家庭 教师,作为木尔侯爵的秘书。其性格复杂而又矛盾。 第一,他有自由的要求和出人头地的愿望。作为“木匠的儿子” ,他属于小资产阶 级的行列。而在王朝复辟的后期,贵族血统、封建门第、政治资历为猎取个人地位和荣誉 的首要条件,但他出身低微,政治上无靠山,向上爬无门路,虽然为人聪明倔强,但生不 逢辰,怀才不遇。在家庭中,他长得文弱,内心敏感,从小爱读书,与贪财的市侩气十足 的父亲老索黑尔形成鲜明对比。因为他不会赚钱爱读书,成了父亲的眼中钉,经常遭父兄 的打骂。 拿破仑时代的一个老军医和西朗神父是他的启蒙老师,使他受到“自由、平等”的思 想熏陶。社会地位的卑下使他屈居人下,聪明有才华而不能发迹,父兄的虐待又使他得不 到家庭温暖,启蒙思想又使他向往革命。因此,他向往轰轰烈烈的革命时代,狂热地崇拜 拿破仑:“他想到拿破仑初年,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下级军官,又卑微又穷困,然而只靠了 他身上的长剑,便做了世界的主人” 。他决心象拿破仑一样,立志要干一番事业,在世上扬 眉吐气、出人头地,改变他的地位,施展自己的才能。然而时过境迁,时代变化了,想穿 “红装”立军功而飞黄腾达的理想无法实现。 眼前是等级森严的波旁王朝,他没有晋身的资本,唯一有的是他的才华,穿红装无望, 教会的“黑袍”就成了于连所追求的目标。他清楚地看到一个 40 多岁的神父的 10 万法朗 的年俸相当于拿破仑麾下一个将军薪俸的 3 倍。从此他决心穿上“黑袍”来实现自己的愿 望,形成他“宁愿冒九死一生的危险也得发财”的要求,这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要求和 愿望。 第二,他有强烈的阶级意识和孤傲反抗的性格。作为出身卑微的王政统治、贵族资产 阶级的损害者,他对王政时重新得到了保护的封建特权和资产阶级贵族极度仇恨和轻蔑, 他鄙视大资产阶级,瞧不起这些贪婪、庸俗、虚伪的人们。他自尊自贵,傲然于世,在向 上流社会进攻时极力保持自己的“傲气” 、 “清高”和“虚荣” 。 他作为青年拉丁语教师由老教士西朗介绍到维立叶市市长家里当家庭教师之前,首先 考虑的是能否与主人同桌而餐。对于市长居高临下的主人恣态,于连暗恨至极,寻机报复。 一次,市长因孩子荒废功课而当众指责他,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损害,便反抗道:“先生, 没有你,我也不会饿死” , “离开你的门槛以后,我知道往那儿走,先生!”他曾拒绝 德瑞那夫人的赏钱:“夫人,我出身卑微,但不卑贱” 。他对社会上存在的差异有一种 天生的敏感 ”。 一天晚上,他偶然碰到德瑞那夫人的手,德瑞娜夫人马上把手缩了回去,他认为 这是“自卑的情感的创作” 。在他看来,那只手是上层统治阶级的象征,因此他认为要征服 敌对阶级、报复市长,便必须握着这只手。当夫人主动握他的手,并委身于他时,他觉得 转载请保留版权 ,更多请访问 / 这是“一种占有的狂欢” ,这是一次对上层社会的报复,使穷贫不幸、被人唾弃的于连感到 莫大的满足。 和夫人的私情败露后,他到神学院 14 个月,继而当上木尔的秘书,他由贵族青年手中 夺取玛特儿是于连和上层社会决斗成败的关键。他对玛特儿采取以守为攻、欲擒故纵的策 略,年轻、美丽、骄傲的小姐约他在夜晚幽会时,使他引起强烈的内心矛盾,但他为了证 明自己的“伟大性格” ,毅然赴约。当玛特儿小姐心甘情愿地做他妻子时,这时的于连感到 满足后的幸福,他的平民翻身反抗的心情“获得酬报了” 。 第三,他采用“个人主义”的斗争工具,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小资产阶级尽管处在 被蔑视的地位上,但其思想范畴不可避免地打上本阶级烙印。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 心,不得不以虚伪的面孔去和上层社会周旋应付,企图在那个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表 现出个人主义、个人奋斗的特点。 他不信神,却在 14 岁时下决心读神学,凭着自己非凡的记忆力会背诵圣经 ,不得 己而去做教士穿黑袍做礼拜。贝尚松神学院充满着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于连讨厌这个环境, 但为了前程又不得不适应这个环境,他收起了高傲,学会谨慎、伪装虔诚和顺从,孜孜不 倦地学习,博得院长的欢心,被提拔为神学课的讲师。 他痛恨封建贵族,却当了木尔侯爵的秘书,充当“秘密政治会议”的走卒。在失望时 把拿破仑的肖像放在身边,把雅各宾党人的名字装在口袋里,把伏尔泰、孟德斯鸠作为 “政治教师” ;得意时就把他们忘在脑后,甚至认为拿破仑如果生活在复辟时期也会依附于 贵族和教会。 在爱情上,于连也是虚伪的,这是他独特的“于连式”的反抗方式。于连的爱情不是 纵情是反抗,他熟记高乃依的诗句“爱情创造平等” ,他要用爱情去征服贵族阶级。最初他 并不爱市长夫人,征服她是出于满足他的虚荣, “如果我以后发了财,有人耻笑我做家庭教 师的低贱,我就让大家了解,是爱情使我接受这位置的” 。他也没有爱爱玛特儿,最初是因 为“她是漂亮的!我一定得到她!然后跑开” 。之所以最后没有跑开,是骑兵中尉、贵族称 号、两万法朗使他着了迷。 于连是个个人奋斗的典型。他对贵族阶级怀着憎恨,企图干一番事业来扬眉吐气,来 向敌对阶级报复。但他的反抗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他曾说:“如果我成功的话,我还 要做出许多不合公道的事情来” 。他强迫自己“研究一切卑鄙的心灵的” ,而且用欺骗的举 动、伪善的语言来回敬“那些和他敌对的人们” 。基于此,他的反抗带有妥协性,完全出于 个人动机,对已有利时就妥协,于己无利时就反抗。所以,他一生中经历了反抗妥协 反抗这些反复也就不足为怪了。 形象意义:于连的悲剧说明了封建王朝对青年一代个性的压抑和摧残。一个才华横溢、 精力充沛、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就这样在贵族资产阶级的摧残下虚度了短促的一生 (23 岁) ,这是于连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 红与黑虽然是一部政治小说,但也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再现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司汤达认为小说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环境来揭示人物的 个性,自觉地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他以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人是环境的产 物”的唯物主义命题作指导,并从当时盛行的人的罪行是“政治的缺陷所造成的”社会学 观点出发,强调了具体的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发展所起的决定性影响。他在刻画于连性格 时,以于连的“反抗妥协反抗”反复性格为轴心,具体而细致地选取三个典型环 境,形象地突出了三个环境对于连的影响:资本主义精神污染的维立叶城。在这里,维 立叶城市长一伙的财运亨通、挥霍无度,激起了于连自尊与高傲的矛盾。代表宗教势力 的贝尚松神学院。在这里,神学院内宗教派系勾心斗角,加剧了于连正直与虚伪的冲突。 首都巴黎贵族上流社会。这是伪善、虚伪、浮华的贵族社会的缩影。这里的尔虞我诈、 勾心斗角,导致了连良心与野心的较量。这三个不同的环境,由下而上,由外省到京城, 构成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全景图。这样的典型环境为于连性格的发展、心理的演变提供 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因而于连的形象既是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 又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色彩,从而加深了作品主题的揭示。 其次,细致的人物心理描写。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巴尔扎克 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 大师” ,他的人间喜剧就是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 一、生平与创作 巴尔扎克(17991850)原名奥诺雷巴尔萨,出生于法国图尔城。其父出身农民, 精明能干,赶上大革命风潮,在外省当过副市长,其后在巴黎经营呢绒生意,当过巴黎驻 军的军需负责人,是个白手起家的资产者。其母比其父小 32 岁,婚后居住图尔城。他们家 是图尔城的富豪,但没有贵族称号,为了有一定的名分就改用中世骑士家庭的姓氏巴尔扎 克。 巴尔扎克的创作可分两个阶段。18191829 年的创作是巴尔扎克创作的第一阶段,是 文学的探索阶段。 18291848 年是巴尔扎克创作的第二阶段,是文学创作的全盛阶段。 1829 年 3 月, 朱安党人发表,这是他的第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他第一次用“巴 尔扎克”名字发表,初步奠定了他文学界的地位。接着发表婚姻生理学引起广泛注意。 1831 年出版的驴皮记使巴尔扎克成为最著名的作家。 朱安党人是作家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标志。 本时期是他写作人间喜剧的时期。在不到 20 年内,共创作小说 91 部,平均每年 创作作品 45 部。 巴尔扎克的思想进步与落后杂沓,积极与消极并陈。政治上,他提倡君主立宪的君主 政体,发展中小资产阶级,抑制大资产阶级,防止工人运动,这与保王党主张的君主专制 根本不同。在经济上,他主张自由贸易,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认为发展实业可避 免革命发生,可使矛盾缓和、社会安定、人民富裕,他渴望建造一个人人动手、人人富足 的社会。在宗教上,他不信神,抨击过天主教会。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欲横流、道德 沦丧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现象无能为力,主张用宗教抑制情欲制止社会道德堕落,防止 革命。在社会理想方面,1833 年发表的乡下医生全面反映了他的乌托邦理想。在这里, 宗教教义、君主政体、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奇妙地揉合一起。 他的世界观十分复杂,总的倾向是进步的,但又充满着矛盾。他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又受唯心论思想的影响。其世界观中的唯物主义使他接受和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真实地反 映了历史的必然趋势。他的唯心主义思想,又能使他对现实作过歪曲的反映。他寄希望于 贵族,然而又在作品中反映了封建贵族没落的趋势。这些都反映了巴尔扎克世界观中消极 成分与先进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矛盾,说明了先进的创作方法能够战胜世界观的谬误。 他注意经济对社会的影响作用,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作用。他擅长从经济角度来反 映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重视环境描写,重视细节尤其是金钱细节的真实性。 二、 人间喜剧 转载请保留版权 ,更多请访问 / 1、 人间喜剧的创作过程 2、 人间喜剧的宏伟构思 人间喜剧共分三个研究:风俗研究 、 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 。 风俗研究 中分为六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 、 外省生活场景 、 巴黎生活场景 、 政治生活场景 、 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 。 3、 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 第一,反映了封建贵族没落衰亡的历史。 作者是矛盾的。他对贵族的风采、骑士的热情一往情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使他违 背政治偏向和同情,描写了贵族们不配有好的命运。然而,他在夕阳残照的背景下把对没 落中的贵族的同情集中在伦理道理方面,常常把正直、善良、高尚、仁慈、纯洁的品质赋 予贵族。这固然是作者憎恶资产阶级道德沦丧的体现,也是作者保守思想的反映。 人间戏 剧中反映封建贵族没落衰亡命运的重要作品有古陈列室 、 高老头 、 弃妇 、 农民 等。 第二,描写了资产阶级可憎、可怕的罪恶发迹史。资产阶级一走上历史舞台便显出了 咄咄逼人的气势和唯利是图的本性。作者通过他们的活动,反映了资产阶级血迹斑斑的发 迹史,揭示了资产阶级卑鄙而残酷的本性。此类作品有:红色旅馆 (1831) 、 高利贷者 (1835) 、 欧也妮葛朗台 (1833) 纽沁根银行 (1837) 、 赛查皮罗多盛衰记 、 幻 灭等。 第三,揭露金钱的罪恶和金钱王国里人与人间的金钱关系。 第四,赞美了共和主义者。 第五,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三、 高老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