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7:现代诗歌、戏剧阅读_第1页
2013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7:现代诗歌、戏剧阅读_第2页
2013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7:现代诗歌、戏剧阅读_第3页
2013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7:现代诗歌、戏剧阅读_第4页
2013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7:现代诗歌、戏剧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 27:现代诗歌、戏剧阅读 考纲考点解析 【考纲解读】 同“小说阅读”部分。 【考点透析】 一、诗歌阅读 诗歌,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 强,具有节奏和韵律,一般分行排列。诗歌的欣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把握旨趣,领会情感美 诗的第一要素是感情,无情即无诗。鉴赏诗歌必须首先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 和情感旨趣。 知人论世,找准情感突破口。欣赏任何一首诗歌,总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生的时代有一个初 步的了解,否则,我们的欣赏就是盲目的。以香草、美人比喻理想中的事物,古已有之,郭沫若借鉴这 种传统技法,把祖国比作“年轻的女郎” ,把自己比作“炉中煤” ,借以吐露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 情,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形象呢?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我们便会一目了然。艾青正是因为一 次被捕、一场大雪,想到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了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写下了大堰 河我的保姆 。鉴赏诗歌,找准了情感突破口,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就会更便捷,对情感美的领会就会 更深刻。 2避实就虚,咀嚼诗歌真味。以实写虚,化抽象为形象,这是诗人创作的高超本领;避实就虚,反 复咀嚼又是我们领会情感美的巧妙途径。阅读鉴赏时,我们就得用诗意的眼光避实就虚,慢慢咀嚼出诗 歌的真味。 由表及里,品读形象寓意。阅读和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学会品读形象的寓意,由表及里,探测 诗人物化的情绪,领会诗歌的旨趣。 (二) 、展开想像、感受形象美 高尔基说得好:“在诗歌作品中,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分为抒 情主人公的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 调动积累,张开想像的翅膀。 想像不仅对于诗人的创造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像创 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体察物象,剖析寓意。 中国历代的诗人总是在大自然中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新鲜活泼的物象,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心志,创 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事物形象。艾青笔下的那一块“礁石” ,臧克家笔下的那一匹“老马” ,都以其生动感 人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欣赏者要学会联想,由表及里地剖析,在体察外在形象特征的基 础上把握形象的寓意,从而领会形象的意蕴美。 (三) 、物意契合,赏析意境美 赏析诗歌的意境美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诗的综合美感,即它的情理交融的思想内容之美,形神结合的 艺术表现之美。 抓住意象,发挥想像,由形象悟情感。 阅读诗歌时要抓住具体的意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去领悟和品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我们只要 抓住诗中意象深入玩味,并调动联想和想像,就会进入诗人为我们营造的韵味浓厚、意蕴深广的神话境 界,心中的美感就会与诗人的思想脉搏一起跃动。 透析形神,体悟情理,由具体到抽象。 诗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物)相契合,形成的情景交融、神形兼 备的艺术境界。意境要求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发掘具体的形神中蕴涵的抽象的情理,就能品味 出这首诗深邃而绵远、空灵而新颖的意境美。 品味情境,观照情感,于客体察主体。 意境作为形象思维的特殊表现,诗人在写“境”的同时,就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诸种感情,注入了 他的思想及其对“境”的褒贬态度,正像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我们鉴赏诗歌就不仅要品 味其情境,更要观照诗人的情感,在客体的形象中体察诗人的主观世界。 (四) 、咀嚼涵泳,品味语言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人善于熟练地运用诗的语言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人们复杂微 妙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欣赏者深沉的思考和奔驰的想像。 熟悉节奏韵律,体会语言的音乐美。 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 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 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 遣词造句绘声绘色。欣赏诗歌时我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 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 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 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永美,是鉴赏诗歌语言的又一途径。 考查修辞手法,领会语言形象美。 诗歌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常常借助于多种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对偶等 等。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排比、反复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朗朗上口,也 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展开,给人形象生动之美感。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 国中呼告、比喻、通感等的运用,使语言产生音韵美的同时,也突出了借物抒情的效果,真切地表现 出了诗人激动不已、起伏翻涌的情绪。 (五) 、解析透视,品评章法美 一首好的诗歌,不但在内容上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形式上也同样具有美的魅力,而诗歌的章 法之美更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理清层次,扣住内容,品析构思的精妙之处。 构思的内容是相当复杂的,它包括确定主题、选择素材、提炼诗意、选用诗体,甚至包括形象怎样 描写、气氛怎样渲染、情景如何交融、虚实如何转化、显隐怎样结合、起承转合怎样安排等一系列问题。 在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住线索、把握基调,从诗歌的层次、内容切入,品析构思的精妙之处,从而 领会诗歌的章法美。 整体观照,对比阅读,把握风格的独特之处。 一个诗人在艺术上成熟与否往往以其有无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标志。在鉴赏诗歌时,我们就要学 会整体观照全诗,通过对比阅读等方式,把握诗歌风格的独特之处,从而品出诗歌的章法美。在诗歌的 鉴赏品评中,还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加深对诗歌风格的理解,将不同诗人的同一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 或将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等等,在比较异同之中诗歌风格自然呈现。 二、戏剧阅读 戏剧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舞台艺 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戏剧”实指剧本,剧本是整个戏剧演出的基础,它具有的主要特点是:第一, 在一定时空限度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第二,强烈而富有表现力的戏剧冲突;第三,人物语言的 动作化与个性化。戏剧的鉴赏思路如下: (一).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 / / / / / / / / 剧情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人物的性格在戏剧 冲突中得到充分地揭示。从戏剧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看 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性质的、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等的不同本来就存在着矛盾冲突。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就是诸如此类的矛盾冲突中提炼出来的,但是它更集中、更尖锐。要想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更深刻地 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必须先理清人物关系。 典例分析:雷雨中有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鲁大海与周萍的矛盾、 鲁侍萍与周萍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冲突构成了复杂的戏剧冲突。在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存在着夫妻、 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妹和主仆之间的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层次交叉,互相牵连,产生了 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这一悲剧深刻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 阶级对立,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 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这个矛盾的存在、发展, 决定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茶第二幕出场人物三十多人,但并非以一个人为中心,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 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作者把 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 (二).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戏剧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但舞台说明同人物语言相比,只 是一种辅助手段。戏剧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鉴 赏剧本,品味人物语言至关重要。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有: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 性。 (1)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 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 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例如茶馆第一幕开始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每个人只是三言两语,但却各有 特色,显示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松二爷的话平稳、周详,显示出他的软弱、胆小怕事;常四爷的话 硬朗、倔强,显示出他的刚强、正直不屈;二德子的话凶狠、难听,显示出他的霸道、蛮横无理。 典例分析:窦娥冤中,在押赴刑场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对塑造窦娥 形象有什么作用?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刽子云 你有甚么话说? 正旦唱 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 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 正旦唱 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 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 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 唱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分析:高明的戏剧家,常常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纵观全剧,作者在刻画窦娥 反抗性格的同时,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温顺善良的另一侧面。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 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在走向死亡的路上、窦娥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剧作 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就越发显出她的冤屈,她的反抗和抗争也就越令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 使人物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也更为有力。 (2)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如周萍打鲁大海;有 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理等等。也就是说,动作性包括 外部动作,也包括内部动作,即内心活动。我们常常说“言为心声” ,语言是人的内在感情的一种外在表 现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人物语言的动作性主要指人物的内心动作。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从人物的 内心发出,能够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雷雨第二幕,当周朴园说死去的侍萍和周家“有点 亲戚”关系时,有下边一段对话: 鲁侍萍:亲戚?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这一“嗯”一“哦” ,语言很简单,但发自人物的内心,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这两个 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 (3)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深层意义,也 称为言外之意。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典例分析:雷雨中,鲁侍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台词中有什么变化?这 样的变化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鲁大海 (挣扎)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外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分析:这里鲁侍萍的语言,有言外之意,有未尽之言。这里三个“ png”字,各有其含义, “萍” 是母亲的呼唤,亲情的体现,其含义是:你是我的亲儿子,大海的亲哥哥,你不能打自己的同胞兄弟 啊但这时侍萍很快意识到,周萍的地位、周萍所受到的教育,不容周萍承认这样地位低下的母亲, 不能说破他们的骨肉关系,也分明感受到了阶级对立的尖锐,于是抑制住痛苦感情,用谐音字“凭”来 掩饰。充分表达了鲁侍萍当时痛苦、失望和愤恨的爱憎交织的复杂思想感情。 (4).细读舞台说明,了解戏剧剧情。 典例分析:雷雨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午饭后,天气很阴沉,更郁热,潮湿的空气,低压着在屋内的人,使人成为烦躁的了。 朴园点着一只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鲁妈) 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分析: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 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 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 【粤考趋势】 和全国高考一样,广东省高考考查新诗和戏剧的可能性极小。虽然新诗和戏剧近年很少在高考中出现, 但考纲中明确把这两种文体包括在内,必要的复习还是应该的,更何况,文学作品体裁虽然不同,但欣 赏原理、欣赏方法是相同的。 【专题综练】 一、阅读诗人臧克家在 1932 年写的老马一诗,分析老马的性格特征,说说老马形象的象征意义。 (6 分)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 / / / / / / /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参考答案: 老马“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 “它有泪只往肚里咽”这些关键语句形象地描写 了老马的坚忍性格, (3 分)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老马是灾难深重的旧中 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 (3 分) 二、阅读诗人艾青在 1938 年写的我爱这土地一诗,完成 13 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看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合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人为什么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2 分) 2、分析诗中“土地” “河流” “风” “黎明”一组意象的内涵。 (2 分)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参考答案: 1、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2、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三、凝练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诗人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一诗用极其精练、准确、 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言简意深。赏析本诗,对此试作分析。 (6 分)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注: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一位日本女郎作别的情状。原诗十八节, 1928 年新月书局重印时, 作者删去了前十七节。 参考答案: 诗人只选取了一个最难忘的镜头,即“一低头的温柔” ,把这位日本女子内心说不出的情意、掩不住 的隐秘、别离的忧愁等等都表现出来了,诗人感觉她恰似水莲花那样秀美、纯洁、娇弱而又灵动,再听 她软语温存的一声“珍重” ,交织着“蜜甜”与“忧愁” ,她把思念留给了自己,仍把祝福给了对方,这 样的女子怎不叫人怜爱呢?最后的那一声音译的“沙扬娜拉” (再见) ,更是情韵摇曳,萦回不绝。这首 诗可以说凝练之至了。 四、阅读诗人臧克家在 1956 年写的海一诗,完成 13 题。 (6 分)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摸着潮湿的衣角, 看到了你的颜色; 触到了你的体温; 从一阵阵的清风, 深夜醒来。 嗅到了你的气息;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诗人是如何描写自己对大海的感受的?(2 分) 2、本诗描写大海的顺序是什么?(2 分) 3、诗人是如何向我们展示大海形象的?(2 分) 参考答案: 1、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2、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3、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3 题。 (6 分)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本诗的“诗眼”是哪一句?表达了什么主题?(2 分) 2、 “金黄的稻束” 并未引起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作者反而让人们看到了“疲倦” ,听到了“静默” ,为 什么?(2 分) / / / / / / / / 3、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诗人为什么把“皱”与“美丽”并列?(2 分) 参考答案: 1、 “诗眼”是“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 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传 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2、诗人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3、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六、 (2005 年湖北高考卷)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 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 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