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11班每周一闻_第1页
2014年高二11班每周一闻_第2页
2014年高二11班每周一闻_第3页
2014年高二11班每周一闻_第4页
2014年高二11班每周一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高二 11 班每周一闻(第四期) 一、 每周快讯 1、 铁路首轮返京高峰今日来临 预计将达 27 万人 2、 春运 17 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超亿 同比增长 14.4%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春运 17 天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 10230.0 万 人次,同比增加 1289.7 万人次,增长 14.4%。 2 月 1 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 473.2 万人次,同比增加 58.8 万人次,增长 14.2%。北京、 太原、郑州、武汉、南昌、南宁、乌鲁木齐局客流同比增长超过 20%。 2 月 1 日发售 2 月 24 日前(春运期间)临客列车和 2 月 20 日前图定列车车票 554.6 万张,其中互联网发售 227.4 万张(含手机 34.7 万),占发售量的 41%。电话订票 12.2 万张。 2 月 2 日全国铁路计划加开临客列车 218 列,其中,跨铁路局间的直通临客 95 列, 铁路局管内临客 123 列。预计发送旅客 570 万人次。 铁路部门提示,2 月 2 日继续发售 2 月 24 日前(春运期间)临客列车,并开始发售 2 月 21 日前图定列车车票,有出行安排的旅客可通过铁路 12306 客服中心网站、电话、手 机、自助取(售)机、车站和代售点窗口等渠道购票。 3、 春节同学聚会催生恐聚族 感叹“相见不如怀念 癸巳遁隐,甲午奔腾。尽管西历通行于中国已逾百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仍是一年中 最隆重的节日。除夕之夜,高堂居上,子孙团坐。大毛、二狗、三丫、四柱,一个都不 能少,“让红包飞一会 ”是长辈切切的祝福。而庄严的祈福仪式,则是对来年私人订制 的祝愿。如果给中国人的“幸福 ”一个定义,那这便是。这一刻, 人在囧途的疲倦、事 业不顺的黄金大劫案、致青春的哀伤 都消失在喜庆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正月初一的早上,你看,迎来新年的人们个个 神清气爽,开门纳客,却也非诚勿扰,像精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一样精心经营着社 交网络。这就是春节之于中国人:任岁月神偷偷去年华、偷去事业、偷去财富,春 节一到,便孕育出新的希冀来。 中新网北京 2 月 4 日电 题:春节同学聚会催生“ 恐聚族 ”:致青春变成名利场? 记者 阚枫 “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这是 2013 年流行于网络的一句电影台词。春节假期,各色同 学聚会成为人们怀念青春的方式。然而,人是境非,本是回忆纯真年代的聚会却渐渐多了 些炫富攀比的意味。当“致青春 ”变成名利场,面对昔日“同桌的你”,不少春节“ 恐聚族”感叹 “相见不如怀念。” 变味的友谊:从“AA 叙旧”到“ 我来全包” 在离马年春节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孙挺就接到高中同学聚会的邀请,但是用他自己的 话说,“现在的同学聚会一半是期待,一半是无奈。” 2000 年孙挺高中毕业去上海上大学,作为高中班长,孙挺在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 就组织了同学聚会。“那年的聚会效果特别好,大家各自说着自己的大学体会,说说闹闹, 开开玩笑。” 因为“效果特别好 ”,从 2001 年开始,每年大年初四,孙挺的高中同学聚会都如期举行。 但是,作为组织者,孙挺发现同学聚会“请人” 越来越难,赴约而来的人也是 “一些人热闹, 一些人沉默,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感觉越来越不自在”。 2008 年春节同学聚会上的一个细节,让孙挺的感受从“不自在”变得“ 厌烦”。 那年,正准备结婚的孙挺第一次带着女友参加同学聚会。既是老班长又是聚会组织者 的孙挺说开场白时,一位事业得意的同学插话:“老班长,以后咱同学聚会别每个人对份子 了,挨个掏钱太丢人,这次聚会所有的我全部包了。” 从那以后,孙挺再也没有组织过聚会。而每到春节,一些“混的较好” 的同学却越发积 极争着组织聚会,并承诺自己“包场” ,聚会的地点也从当年的小饭馆变成大酒店、度假村、 高档会所等。 “有的开名车,有的骑摩托,饭桌上谁用的手机更高端,谁穿的衣服更大牌,谁抽的香 烟更名贵。虽然没有直接比较,但是明摆着的差距让人越来越别扭。” 孙挺说,十多年的 同学聚会,饭桌上,“忆当年 ”的越来越少,“比现在”的越来越多,聊天中,真情实意的感 觉越来越淡,吹牛摆阔的意味越来越浓。 叙旧成资源:土豪同学,我们换个名片吧? “土豪你好,我们做朋友吧。” 在北京一所高校当老师的毕敏觉得,这句当下网络流行 语正好可以形容自己的同学聚会。 “土豪同学,咱们换个名片吧,这就是现在我们同学聚会的主题。 ”毕敏半开玩笑地向 记者谈道。 1987 年,毕敏从安徽一个县城考上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北京安家。 2010 年春节,一位多年未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邀请毕敏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因为盛情难 却,毕敏按时赴约。 邀请毕敏的那位同学在老家做地产生意,当年的“差学生” 现在已是县城里有头有脸的 大老板。同学聚会现场,毕敏发现应邀而来的老同学、老教师、老校长,虽然人数不少, 但是主角却始终只有那位老板同学。 “大家争着跟他喝酒、换名片,有同学甚至还给他带了礼品,有的希望与他合作生意, 但是更多的则是有事希望让他帮帮忙。”毕敏说,80 年代的老同学如今都年过不惑,聚会 的时候不像年轻人那样“攀比 ”,却更多了些聚人脉、拉关系的 “奉承话”。 那次聚会结束后,老板同学拉毕敏到一旁私语:“我家闺女今年高考,您看报考你们学 校咋样,钱不是问题。”毕敏说,直到那时自己才明白老同学盛情邀请自己的另一层原因。 虽然,毕敏对老同学的诉求无能为力,但是此后每年春节,那位老板同学都会邀请她 参加聚会。去年春节,在那位老板同学推荐下,毕敏参加了母校举行的“校友春节联谊” 。 “学校做东,邀请的同学不论毕业界别,混得不错的老板、官员占大多数,最后大家拍 合影,官大财大的人物坐中央,当年的老教师却被排在边上,甚至有的还站着。” 毕敏说,整个校友联谊,台上的校领导像是在开招商引资会,台下的老同学们则忙着 换名片、套近乎,饭桌的座次顺序被提前安排好,大家相互称呼中,“某总、某局、某主任” 代替了当年的小名或者外号。 相见不如怀念?“致青春” 何以变成名利场 去年,一部名为致青春的电影在全国引发“缅怀青春” 的热潮。电影剧情中有一个 细节:大学毕业多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当年校园里的活跃人物张开为了不想让同学知道 自己的生活窘境,特意买了一身假名牌参加聚会,并在同学面前故装阔气。 孙挺和毕敏的同学聚会仿佛就是上述电影片段的现实缩影。本应回忆往事、再续友谊 的同学会,如今渐渐演变为自我炫耀、斗富攀比或积累人脉的名利场。 又到春节假期,诸如“中年男女为赶同学会扎堆整形”“ 同学聚会成为过年回家九怕之 一” 这类围绕春节同学聚会的“ 怪新闻”又开始出现;一些电商广告也打出“聚会不怕谈房子, 楼盘让你买得起”“同学聚会撑面子专用车型”等等诱导意味的标语。 当票子、房子、车子成了大家春节聚会的主要话题,时过境迁,不少人面对昔日“同桌 的你”,则成了 “春节恐聚族”。 “都来嫉妒你,看你炫出的家底,都来羡慕你,看你秀出的传奇,兴奋的相聚还有兴奋 的一个你,个个都是表演的影帝。”这首名为恐聚族之歌的改编歌曲近日在网络疯传。 歌词夸张诙谐,调侃出人们对于同学聚会变味的无奈,一些网友在跟帖评论中也感叹老同 学已是“相见不如怀念 ”。 有网友直言,同学之间的聚会更应该卸下所有职业包装,忘记彼此的身份地位,在浮 躁的社会竞争中为自己留存一些纯真回忆。而对于“恐聚族” 来说,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对 幸福和成功的理解也不同,大可不必按照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徒增烦恼。 去年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孙挺点唱的一首歌曲老男孩引起全场合唱。孙挺 说,希望今年的同学聚会上,大家能像“老男孩” 那样,在回忆青春时,还能找回曾经的自 己。 二、 每周关注 “马上体”春节梦投射的大时代精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 换旧符。”除夕一过,换上“新桃”就是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 上有对象、马上有房子、马上赢在马年流行的“马上体”中, 人们的愿望不知都实现了几个?一时还没实现的话,那大年三十马 上回家,马上团团圆圆吃顿饺子,应该不算难。 特别是乡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一年到头盼春节,其实就是 盼子女、盼父母能平安回家过年。奔波在外的人们,无论多远也要 想方设法回家过春节,由此构成了独特的中国“春运大军”。那拥 挤的人群,涌动着积压了一年的亲情渴望;春运图景,展示着转型 期中国社会现代与传统的赓续和碰撞。外出打工拉远了家人之间的 距离,传统的家庭结构由此出现巨大变化,祖孙留守、隔代养育成 为乡村的日常生活场景。出现裂缝的人伦亲情完全指望靠春节团圆 加以弥合,显然也是春节不能承受之重。但除了春节,还能有什么 更好的时间节点,让“马上回家”成为不可抗拒的理由? 即便是没有亲人分离之痛的一些城里人,繁忙的工作、高企的房价、 纠结的个人情感,也足以令其身心疲惫。也只有在春节那几天,他 们可以暂时放下一身负担,或放空自己,或发发呆、犯犯傻,沉浸 在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想象中,用“马上体”想象一下幸福生活。有 钱、有房、有对象这些愿望虽不够宏大高远,但也并不卑微, 真实地体现出小人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从某种程度上说, 正是小人物的生活理想,构筑了一个大时代的精神气质,同时也是 检验国家理想成色的“试金石”如果这些基本的民生愿景都不 能实现,再高大上的理想也都会沦为空谈。 自古以来,春节留下的民俗传统,其实都反映着民间最朴素的愿望。 过小年送灶神,是希望灶神上天替自己说好话,保证自己过上幸福 生活;除夕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是为家人祈福,祈求一家全 年平安包括初一拜大年、十五闹元宵等等,春节的种种活动与 礼仪,无不寄托着民众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期许。时至今日, 现代的人们仍继承了大部分春节习俗,说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历久 弥新,也说明春节的文化涵养功能与人伦情感的整合作用仍无可替 代。 尽管如此,与民众朴素理想同样朴素的道理是:幸福生活从哪里来? 当然还是要靠劳动来创造。虽然借着马年的口彩,人们希望马上有 这、马上有那,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能指望或然的幸运,而要 靠自身的努力才活得踏实,否则会陷入急躁与焦虑的情绪中难以自 拔。如果说春节给百姓带来了普遍的心灵抚慰作用,那么,令人人 凭借努力工作就能抵达幸福之境的信念,则须公平、公正、机会均 等的制度保障,才能深入人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宣告春天开始的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