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球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实验的改进_第1页
落球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实验的改进_第2页
落球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实验的改进_第3页
落球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实验的改进_第4页
落球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实验的改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落球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实验的改 进 【摘 要】针对多管法测量液体 黏滞系数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提出了有 效的改进方法,使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得 以提高,减小了实验误差。 中国论文网 /8/view-12933029.htm 【关键词】黏滞系数;误差;改 进 研究和测量液体的黏滞系数在化 学、医学、水利工程、材料科学、国防 建设等领域中均有着重要意义,测量液 体的黏滞系数是理工科大学的基础物理 实验1,更是医学院校医学物理实验中 一个重要的必开实验2。现代医学研究 发现,许多心血管疾病都与血液黏度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变化有关2-4。例如,当患有缺血性脑 中风、心肌梗塞、冠心病、肺心病、肿 瘤等疾病时,会使全血、血浆黏度增高。 当患有出血性脑中风、上消化道出血、 子宫出血、出血性休克等疾病时,会使 全血、血浆黏度降低。因此,在临床医 学中,测定全血和血浆的比黏度,已成 为血液流变学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 测量液体黏滞系数方法有多种, 常见的有落球法、转筒法、毛细管法, 旋转法和毛细管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多 用在工业场合和精度较高的领域,不适 合作教学仪器5;而落球法测量仪器其 操作直观简单,成本低,被大多数高校 的基础物理实验采用。用落球法可以测 量黏度较大的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如蓖 麻油、变压器油、甘油等。物理实验教 学通常用单管法或多管法。 1 落球法实验原理及装置 落球法是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当 半径为 r 的光滑小球在无限广延的液体 中运动时,若速度不大,半径很小,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在运动中不产生旋涡的情况下,小球所 受到的黏滞阻力为 f=6rv,当小球在 静止的黏性液体中下时,受力如图 1 所 示,即 G=mg,F 浮=gV,f=6rv ,三 个力都在垂直方向。开始下落时小球运 动的速度较小,相应的阻力也小,重力 大于黏滞阻力和浮力之和,所以小球作 加速运动。由于黏滞阻力随小球的运动 速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加速度也越来越 小,当小球所受合外力为零时趋于匀速 运动,此时的速度称为收尾速度,记为 v0。经计算可得液体的黏滞系数为 =,式中 d 为小球直径, 为小球密度, 0 为液体密度。通过该式即可计算液体 的黏滞系数。 1.1 单管落球法 单管落球法无法满足无限广延条 件,需要对测出的收尾速度 v 进行修正 才能得到速度收尾 v,修正公式为 v0=v1+2.41+3.3,公式中 R 为盛液体圆 筒的内半径,H 为液柱的高度。由于授 课教师一般不会对修正公式跟学生做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多的解释,学生经常对此修正公式的正 确性提出质疑。 1.2 多管落球法 多管落球法采用线性外推法来满 足无限广延条件,从而求得收尾速度 v0。多管落球法不仅原理简单、实验方 法设计巧妙、独特,丰富了实验内容、 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仪器简单、操作方 便、实验成本低、损耗小,所以非常适 合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实验。实验中采 用的多管液体黏滞系数仪如图 2 所示, 用一组直径 D 不同的装有待测液体的管 子,安装在同一水平底板上,每个管子 上下两刻线间的距离 h 均相等。依次测 出小球通过管中的两刻线间所需的时间 t,以 t 为纵坐标轴,为横坐标轴,根据 实验数据作出直线,延长该直线与纵轴 相交,其截距为 t0,就是当 D时, 即在“无限广延 ”的液体中小球匀速下落 通过 h 所需时间。所以有 v0=,代入公 式 =得 =,通过此式即可计算液体的 黏滞系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图 2 2 多管落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 法 虽然多管落球法具有上述诸多优 点,并且最新引进的 ND-6 型液体黏滞 系数仪在封盖中央已打有小孔,在一定 程度上保证了小球能沿管轴下落,从而 减小了因小球下落偏离轴线方向引起的 误差。但近几年应用 ND-6 型液体黏滞 系数仪测量液体黏度时的实践情况表明, 学生真正的实验效果还是不理想,实验 数据误差仍然很大。通过实践和研究发 现,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方面: 2.1 待测液温度的变化 黏滞系数的大小由液体本身的性 质和温度决定,液体的黏滞系数随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各 种因素的影响,实验仪器周围环境温度 会有变化,待测液的温度随之发生变化, 导致 验数据误差太大。根据我院实 验教学的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上课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教师先进行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等的 讲解,本实验的讲解一般需要 40 分钟 左右,在这期间温度变化相对较大,越 往后相同时间间隔内温度的变化越小。 针对环境温度变化的这一特点,对学生 测量的顺序作如下 3 点要求:(1)测 量完小球直径后开始测量时间;(2) 先从大管到小管(D1D6)的顺序每 管测 2 次时间,再从小管到大管 (D6D1)的顺序每管测 2 次时间; (3)开始测时间前第一次测量液体的 温度 T 起,测量完最后一次时间第二次 测液体温度 T 止。最后用 4 次时间的平 均值 t 作为小球下落的时间,用两次温 度的平均值 T 作为待测液体的温度。按 照上述 3 点要求进行实验,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减小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误差。 当然,这只是在不增加实验成本的基础 上减小实验误差的一种有效办法。 2.2 管子内径配置比例欠合理 该实验仪器的管子内径配置欠合 理,特别是内径为 5.0cm 和内径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4.0cm 的两根管子体现尤突出。学生在 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小球在内径为 5.0cm 的管子中下落时间比在内径为 4.0cm 的管子中下落时间长,这就与 t- d/D 线性关系相矛盾,使学生对 t-d/D 线性关系产生怀疑。通过反复的实验证 明,只要不用内径为 4.0cm 的管子(仍 然在管中注入待液体,将温度计用夹子 铅直固定在管中央,待测液的温度在此 管中测得,这样测量的温度比测量室温 更接近待测液的实际温度) ,即只利用 其余的五根管子测量下落时间,基本不 会出现与 t-d/D 线性关系相矛盾的情况。 这使实践和理论相符合,实验得以顺利 完成,充分体现出多管法的优点。另外, 通过研究发现,将内径为 4.0cm 的管子 取下(仍然在此管中测待测液温度) , 重新配置一根内径为 6.5cm 的管子,使 管径由原来的 D1=5.0cm、D2=4.0cm,D3=3.4cm 、D4 =2.4cm、D5=1.9cm、D6=1.4cm 的配置 变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D1=6.5cm,D2=5.0cm、D3=3.4cm 、D4 =2.4cm、D5=1.9cm、D6=1.4cm 配置进 行实验,测量数据也能很好符合 t-d/D 线性关系。 3 实验数据及处理 (1)采用五根管子按上述 3 点 要求测量时间和温度,用最小刻度为 1的温度计测量待测液的温度,用读 数显微镜测量小球直径,用电子秒表测 量时间。测得 T 起=21.2、T 止 =21.4,小钢球直径、下落时间分别 如表 1、表 2 所示。 4 结论 由改进后测量数据及数据处理的 结果可知,t 与 d/D 之间很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