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状况调查报告_第4页
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状况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状况调查报告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 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我委组织了相关人员对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状况进行了全面 调查,并根据调查内容所反映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存在的突出 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为我市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一、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现状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改为“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指出这是 “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 任务” 。从现代经济学理论来说,经济增长是通过生产要素组合 形成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扩张。而经济 发展则包括经济增长,以及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变迁, 社会进步与社会公平以及环境改善等多个层次的丰富内涵。经 济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更要优化经济体制,推 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便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 实现发展质量提升和发展阶段深化,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环境改善、文化繁荣、以至政治文明等的协调互动等任务。调 查组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内涵,对岳阳市经济总量、经济结 构、资源环境、科技水平、人民生活、社会事业、体制机制等经 济发展方式转型核心内容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 如下: 1、经济总量增长较快 “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4.1%,2010 年 达到 1539.4 亿元,岳阳市 2001-2010 年 GDP 增速详见图 1。 2、经济结构优化明显 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 2005 年的 20:46.4:33.6 调整为 13.3:53.6:33.1。二是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轻重工业比重逐步优化,轻重工业比重由 2005 年的 33.2:66.8 为 37.5:62.5;高新产业快速推进, 2010 年,全市高新 技术工业企业已发展到 75 家,实现高新工业产值 560 亿元、增 加值 181.34 亿元,高新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24.1%,全市共获专利授权 560 件,同比增长 51.8%;产品结构 不断优化,拥有中国名牌产品 3 项、中国驰名商标 8 项、湖南 名牌产品 68 项、湖南著名商标 95 项。 3、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两型社会”建设全面铺开。资源节约方面,单位 GDP 能 耗下降 21,全市耕地保有量 480 万亩,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 图 1:岳阳市 2001-2010 年 GDP 增速 图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0 2 4 6 8 10 12 14 16 GDP总 量 ( 亿 元 ) GDP增 速 ( %) 示范点 3 个。环境友好方面,突出加强洞庭湖流域、环南湖生 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完成 102 家造纸企业整治任务和 57 个湘 江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建成 10 个污水处理厂,淘汰落后产能企 业 34 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6,森林覆盖率达到 36.6。 岳阳被各国驻华大使馆联合授予“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 荐的中国生态城市” 。 4、科技水平快速提升 一是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组 织实施工业、农业、社会发展事业等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376 项, 其中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 380 项,共取得科技成果 183 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 127 项。专利申请量年增长超过 20%, 2006-2010 年专利申请达到 2438 件,其中已经授权的达 到了 969 件。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大幅提高,应用型科技成果 转化率达到了 82%,专利实施率达到了 50%,良种覆盖率达到 了 90%,技术合同年成交额达到了五亿元。二是科技进步水平 较快提升。 “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基地园区建设 取得了长足进步, “丙肝试剂盒”等一批项目列入国家 863 计划 和火炬计划, “环氧环己烷”等 68 个项目列入国家创新基金和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 50%以上。2010 年,全市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已发展到 75 家,实现高新工业产值 560 亿元、增加值 181.34 亿元,同比增长 22.27%和 17.96%,完 成利税总额 44.58 亿元,同比增长 16.89%,高新工业增加值占 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24.1%,全市共获专利授权 560 件, 同比增长 51.8%。 5、人民生活大为改善 “十一五”期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重大 进展,五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 268.6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62.3%。一是努力促进了充分就业,新增城镇就业 25.4 万人、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5 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 清零。二是努力增加了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7312 元、5988 元,年均分别增长 9.8%和 11%,汽车、旅游、健身等消费比重大幅提高,人民生 活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努力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 险覆盖人群超过 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8.4,改扩 建 175 家乡镇卫生院;基本养老保险扩展到农村,21.3 万农村 老人开始领取养老金。四是努力增强了住房保障能力,新建、 改建和筹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 165 万平方米,洞庭湖区无房 渔民全部上岸定居。认真落实贯彻一系列扶贫惠民政策,移民 后期扶持 23 万人,解决 100.5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1.2 万户 农村危房改造、7.7 万洞庭湖渔民定居就业等问题,老少边穷地 区、弱势群体生产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6、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 步提高。二是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新建 4319 个广播电视村 村通工程,每年免费送戏下乡 900 多场、电影下乡 3.5 万多场,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五创提质”成效明显。三是全 民体育健身蓬勃发展,农民健身工程、市民健身广场等基层体 育运动设施日益丰富,全民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四是教育质量 稳步提升,新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 277 所, “两基” (基本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人口覆盖率 100,高 中教育进入普及期,职业教育跃居全省第一,高等教育发展步 伐加快。五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率先推 行社区卫生“服务零距离、药品零利润、医患零纠纷” ;在全省 率先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率先实现乡乡有敬老院目标,率 先在农村实施大面积危房改造,率先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 机制,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口计生工作连 续 11 年位居全省先进行列。六是民主法治、新闻出版、文学艺 术、民族宗教、对台经贸文化交流和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的 进步。 7、体制机制改革推行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加快了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 变步伐,将政府角色定位为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环 境,而不是主体,主角是企业,政府要创造好的政策环境和法 律环境;加强了政府权力约束机制。二是政绩考核体系逐步优 化。考核体系不再以单一的 GDP 核算指标为准,既考察经济增 长的速度,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既注重生态环境保 护和资源节约,也注重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和不断推进社会 进步。把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 社会公正、公平和改善民生,加强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 生和公共服务建设,作为重要标准纳入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 并逐步实行政府绩效评价和行政问责制。 二、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经济结构问题 一是需求结构不协调。岳阳市近年来虽然经济总量增长迅 速,但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所占比例失衡,拉动经济发展是消 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 ,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比例高达 56%,消费占 32%,出口仅占 2%,需求结构严重不协调。二是 投入结构不合理。岳阳工业化发展阶段还处于初、中期阶段, 还是以更多自然资源投入和资本积累为经济发展驱动因素,以 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大 量投入,仍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偏低,从而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三是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末三次产业结构为 13.3:53.6:33.1,而长沙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4.4:53.6:42.0,差距 较为明显,产业结构提升空间较大。四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中小型企业多,且布局分散,大中型骨干企业少,企业“大而 全、小而全” ,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度小,专业化分工程度低,难 以形成产业链上的企业集聚。五是产品结构不优。虽然形成了 部分名优产品,但总量偏少,上游产品比重过重,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过低。 2、资源环境问题 一是资源承载力逐步下降。境内无油田、无煤矿、无天然 气,而岳阳石化、电力、纺织、医药等产业都为主导产业,对 能源的消耗量非常大,能源资源匮乏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 大瓶颈;境内矿产资源虽比较丰富,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采, 矿产资源濒临枯竭,昔日辉煌的桃林铅锌矿由于资源枯竭目前 已破产关闭;林业生产水平低,森林覆盖率比全省水平低 11.71%, 活立木蓄积量仅占全省的 3.6%,在岳阳造纸产业近半个世纪资 源消耗背景下,森林资源日益匮乏。二是环境容量不断缩小。 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化学需氧量减排压力加大。从新增 量看,我市单位 GDP 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为 5.81kg/万元、 城镇常住人口增长率和 GDP 增长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年 新增量非常大;从基数量看,生活污水 COD 排放量占全市 COD 排放总量的 70%,是污染减排的重点领域;从削减量看, 工业污水化学需氧量削减空间已不大,由于我市城市污水处理 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滞后,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削减量远远赶不 上新增量。再加上基础数据不完善、监管力量薄弱、污染减排 基础薄弱,环境容量令人担忧。 3、自主创新问题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发展动力不足。二是精细化学品 合成技术、化工新材料技术、机电设备制造和再制造技术、制 造业信息化技术等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落后。三是科技创 新基础能力薄弱,创新平台较少。四是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人 才短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税收政策在促进 自主创新的应有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五是现行的激励自主创 新税收体系不健全,税收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税收 优惠受益不均。 4、对外开放问题 岳阳市作为湖南唯一的临江城市,区内城陵矶新港是全国 28 个内河主枢纽港之一,国家对外贸易一类开放港口,湖南省 长江干线上唯一口岸,长江航运和湘江航运重要的中转站,而 2010 年年出口份额拉动经济增长仅占 2%,得天独厚的区位和 交通优势未得到发挥,主要是外向型经济意识不强,国际市场 开拓的组织和引导工作不够,港区环境不优,产品结构不合理, 上游产品比重过重,加工简单,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较 低,缺乏外贸骨干企业,缺乏外贸拳头产品。 5、民生改善问题 一是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高。2010 年岳阳市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7312 元、5988 元,年 均分别增长 9.8%和 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 19109 元,与长沙市差距还较远(长沙市城乡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22814 元和 10640 元,分别年均增长 12.9% 和 17.6%) 。二是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经济增 长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效率,实行非均衡发展,公平 问题日趋凸现,城乡间、不同人群间的收入扩大化问题在不断 累积,并日趋凸现。三是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完善,致使市民消 费有所顾忌,成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比例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尤其是国有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社保资金上缴难,历史欠账多, 至 2010 年下岗职工达 8 万人,失业保险压力增大,职工医疗保 险难落实。四是住房保障还有待加强,各类棚户区达 41186 户, 其中城市棚户区改造 30930 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10256 户。 6、体制机制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上完成较好, 而在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方面 的目标实现上却进展较慢。从深层次上寻找阻碍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是政府管理体制 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 未理顺,政府转型速度较慢,改革需要政府来推动,而改革又 要触动政府的利益,使改革陷入两难困境。 三、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建议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方式的主攻方向 (1)转变需求结构 拉动经济发展的是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 ,我市投 资拉动经济增长比例过高,消费和出口所占比例较低,尤其是 出口比例,因而要重点加强消费和出口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主的需求结构易导致三高(高投入、高 消耗、高排放)问题,因而必须加快需求结构调整,注重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尤其注重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扩大居民消 费需求,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提高低收入 者的收入水平,使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 时合理控制投资规模,优化出口结构,形成消费、投资、出口 协调拉动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 (2)转变供给结构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向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领导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一是增强自主科技创新 能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 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建设;大力培育富 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合作与交 流。二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我市劳动力劳动知识技能, 使之成为劳动力的资本,支撑我市经济高速发展,提高我市产 品的竞争力、附加值。三是管理创新,通过管理创新激发劳动 者的生产积极性、节约资源,向管理要效益。 (3)转变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调整三 次产业结构,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壮; 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尤 其是高端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由慢变快,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 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二是工业结构调整,调整轻重工业比重,优化升级传统优势产 业,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型产业,加快资金密集的装置型产业 (原材料产业) ,向技术密集的组装型产业(高端制造业)升级, 不仅因为装置型产业的附加价值率低,更为重要的是该产业往 往是大气、水质、环境污染的根源,而组装型产业不仅污染少 或不污染,而且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率高。三是企业组织结 构调整,企业园区化发展,打造产业链,使企业之间相互关联, 进行专业化分工。 (4)调整布局结构 按照“集群、集约、集聚”发展思路,构建“大树成林, 枝繁叶茂”的工业生态。以港口为依托,加快建设沿江经济带, 将石化、电力、造纸产业在沿江经济带集聚发展布局,打造产 业链条,形成千亿石化产业集群、湘北能源基地、中部造纸中 心格局;以资源为基础,集聚发展食品、纺织产业链,打造湖 南食品、纺织产业新亮点。以国家级经开区为依托,使该区成 为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核心区、聚集区。并加快 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衰退和落后产能退出以及服务业特别是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调整改造主要从城市总体规划、 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功能等方面入手,积极实施“退二进三” 、 “企业园区化集聚”工程。 2、坚持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转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一是着重开展节能工作。针对我市能源三无“无油田、无 煤矿、无天然气”现状,坚持“一个”中心坚持以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 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挥的新型工业化道;立足“三大”突破口结构节能、技术 节能、管理节能;完成“十大”主要任务加快推进结构调 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大力推广节能产 品、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开展节能评价工作、推行“合同能源 管理”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行节能试点示范、加大宣传教育 力度;实施“十二大”重点节能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 改造工程、是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电机 系统节能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重大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 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建筑节能工程、交 通运输节能工程、公共机构节能工程、节能产业扶持工程、节 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二是着重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完善已形成的“八大”循环 经济发展模式,尤其要壮大完善独具特色的汨罗再生资源循环 经济和云溪精细化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出固体废弃物再 生循环利用、秸秆循环利用、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三大”新 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推进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循环经济 产业链试点示范。 通过节能改造和发展循环经济,摆脱“高投入、高消耗、 高污染、低效益”困境,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之路, 这对岳阳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环境污染较重的城市而言,尤为 紧迫。 3、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方式的重要支撑 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激 发自主创新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处 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低端的分工格局,由贴牌产品的制 造转变为自主品牌的创造。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 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突出科技创新主攻方向。 组织实施自主创新引导基金、产学研结合、现代农业发展三大 科技专项和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化工新材料技术、机电设备 制造和再制造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等科技发展优先主题, 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十二五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省级以上主管单位授牌 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并运作好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强化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制定落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扶持措 施,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企业 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4、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方式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要缩小贫富差距,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 中的比重” ,显然提高“两个比重” ,坚持分配的公平公正性, 贫富差距才能有效遏制与缩小,内需才能充足,才能持续推动 经济发展,民众才能有幸福生活,社会才能和谐。二是要加快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国企遗留的社会保 障问题以及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贫困等百姓易于困顿 的领域,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从 制度安排上确保民众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三是要推进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城乡、区域、不同社会群体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形成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