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2018-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与答案_第1页
XX中学2018-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与答案_第2页
XX中学2018-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与答案_第3页
XX中学2018-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与答案_第4页
XX中学2018-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中学2018-2019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 纤维蛋白原、尿素 B. 胰液、抗体C. 神经递质、糖原 D. 载体、溶菌酶2. 下列能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 血浆蛋白的合成 B. 受精作用C. 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D.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结合3. 下列关于体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血浆属于体液的一部分B. 组织液中包含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少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浆C. 组织液与血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蛋白质,而组织液没有D. 细胞内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4. 左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图中A为感受器,刺激A能产生兴奋,兴奋传到E出现应答B. 图中B为传入神经,刺激处,兴奋通过BCDE,最终引起E产生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C. 若在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其他几处能检测到兴奋的有D. 兴奋在处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较在处快 5. 右上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图甲中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刺激图乙b、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D若抑制图乙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兴奋的传递6.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 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 ATP的合成和水解 C. 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化 D. 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7.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理论上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正常情况基本相同 兴奋由神经到肌肉突触后膜,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增加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数量,可以彻底治愈该疾病 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引起的A. B. C. D. 8.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发现”相关科学史,正确的是A. 沃泰默以狗为实验对象设计生理学实验发现了促胰液素 B. 胰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 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的增加 D. 促胰液素通过消化道作用于胰腺9. 一只成年狗仍保持幼年状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无求偶行为,其原因缺少A. 雄性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生长激素 D. 促性腺激素10. 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下图为进食葡萄糖后,孕妇与正常女性(非孕妇)血糖浓度变化的数据记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的升高是胰岛素浓度升高的直接刺激因素之一B孕妇的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的速度较正常女性快C孕妇血糖浓度升高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D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就应及时控制糖类摄入量11. 如图所示,甲物质表示某种胞外物质,丙物质表示乙细胞接受甲物质影响后可能大量分泌或释放的某种物质。下列依次对甲、丙的举例中正确的是 A. 葡萄糖、乙酰胆碱 B. 乙酰胆碱、甲状腺激素C. 抗利尿激素、水通道蛋白 D. 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12. 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A. B. C. D. 13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的结构名称分别为下丘脑、骨骼肌、肾上腺B当人体处于39 高温环境中时,主要散热方式是由汗液蒸发散热C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故可参与体温调节D正常人体在寒冷环境中散热量多于产热量14. 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激活X神经元的小鼠模型,以研究X神经元对水平衡的调节作用。用三组模型小鼠进行了实验,开始光刺激后,测量15分钟内的饮水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X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的水平衡调节中枢 B. 实验中的A组比B组小鼠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多 C. A组实验小鼠的下丘脑产生渴觉导致饮水增加 D. 光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饮水与口渴程度无关15. 动植物细胞均具有高尔基体,依据高尔基体囊泡内容物对细胞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 若为消化酶,则会被排出细胞到达内环境中B. 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会出现核膜核仁周期性变化C. 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有神经递质、血糖、胰高血糖素的受体D. 若为抗体,则该细胞有参与细胞免疫16. 下图是人体内不同的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及其作用结果的示意图,据此推断错误的是A. 的结果说明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功能B. 的结果说明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C. 若中Y为抗体,则产生Y的细胞不能识别XD. 若中X为激素,则蛋白质Y一定位于细胞膜上17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髄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染脊髓中的传出神经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后,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B. 浆细胞在受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直接刺激后,可产生能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 脊髓灰质炎患者的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通常不会出现感觉障碍D. 脊髄灰质炎病毒属于寄生生物,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18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禁食2-4天就迫使人体首先耗尽体内储存的糖,其次消耗脂肪,更换掉不需要的尤其是受损的免疫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重建整个免疫系统。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禁食后期人体主要通过促进脂肪转化使血糖得到补充B. 受损细胞的更换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 免疫系统重建时,造血干细胞要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D. 禁食初期,人体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得到补充19.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三者具有共同的“语言”信息分子,下列对应正确的是选项 信息类型 来源 作用对象 举例A 神经递质 传出神经元 肌细胞 肾上腺素B 物理信息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局部电流C 淋巴因子 T细胞 B细胞 溶菌酶D 动物激素 小肠黏膜 胰岛 促胰液素20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 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分裂B. 脱落酸能够抑制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 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均可合成,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D.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21. 某研究小组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同B. 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很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C. 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大部分运输到背光侧D. 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2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B. 浓度为10-5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 如要确定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缩小2,4-D浓度梯度作进一步实验D. 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23. 右图所示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某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c点表示植物茎的向光侧浓度,则d可表示背光侧生长素浓度 B. 若图示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影响,则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在ac段之间 C. 对植物施加e点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体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D. 若图示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影响,曲线ef段可用于表示根近地侧的状态24. 下列有关动、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中的运用,错误的是A. 用NAA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淀粉酶B. 青鲜素能抑制马铃薯的发芽,从而延长贮藏期C. 服用人工合成的孕激素类药物,可抑制妇女排卵,从而达到避孕效果D. 运动员服用人工合成的睾酮衍生物,可促进肌肉生长,增强肌肉力量25. 猕猴桃果实采摘后,置于常温下贮藏,测得果实内的ABA(脱落酸)及其他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BA的释放可有效促进果实的软化,促进果实的成熟B. 猕猴桃果实的成熟过程受ABA、乙烯等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C. 猕猴桃采摘后,乙烯释放增加,果实硬度增加,加快果实的成熟D. 第六天猕猴桃果实呼吸强度骤降后又升高,此变化不利于果实成熟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26. (6分)原文填空。(1)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和 。(2)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激素的分泌调节,存在着 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4)在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中,根据 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5)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 等。27(11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请回答: (1)据图判断谷氨酸是 (兴奋/抑制)型神经递质,判断理由是 。(2)谷氨酸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的意义是 。(3)据图分析,NMDA的作用有 。(4)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成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 ,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 。(答出一点,合理即可)28.(12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现分别向正常人和甲亢病人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并于注射前和注射后连续取血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请问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采取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是利用激素调节有 的特点。注射TRH后,与正常人相比,甲亢病人的血液中TSH浓度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2)临床上80以上的甲亢是由Graves病引起的,Graves病患者体内存在TSH受体的抗体,所以Graves病属于 病。寡核甘草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推测UDP可能会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若给某甲减病人注射TRH,结果血清中TSH浓度无明显变化,表明病变的器官可能是 。(4)甲减患者常有畏寒的症状,是由于 。如果某人在幼年时患了甲减,则该患者会出现身材矮小且智力低下的症状,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生理功能。29.(10分)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 。(2)图1中的表示 过程,该过程属于 免疫。(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图1中的 细胞(填字母)。(4)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BV)传播的途径之一。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HBV的母婴传播,然而仍有5%15%的高危新生儿在接种疫苗后,免疫失败或不产生抗体,即阻断失败。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乙肝疫苗后,成功阻断母婴传播的高危新生儿体内应该出现的现象包括 、 。30.(11分)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某小组用14CO2饲喂孕穗期的水稻叶片,进行了实验:实验一:用适宜浓度的BR喷施水稻叶片,定时测定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1;实验二:用不同浓度的BR喷施水稻叶片,测定收获期籽粒14C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2。 (1)实验一说明,适宜浓度的BR能 。(2)实验二中,用14CO2研究籽粒中放射性强度的方法叫 ,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的部位是 。(3)实验二说明,喷施BR能 (促进/抑制)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BR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为 。该实验结果尚不能确定BR作用的最佳浓度,请简要补充实验方案: 。 生物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 D A B A D D B B B A D D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D C C A D B B D A B 26.(6分)(1)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2)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3)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4)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 (5)效果稳定27.(11分)(1)兴奋(1分) 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2)防止被细胞内的酶水解 (3)识别谷氨酸、运输Na+ (4)升高 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28. (12分)(1)通过体液运输 甲亢病人体内高浓度的甲状激素对垂体的分泌产生负反馈调节 (2)自身免疫(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