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2011[1].03)_第1页
e4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2011[1].03)_第2页
e4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2011[1].03)_第3页
e4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2011[1].03)_第4页
e4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2011[1].0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20113 第卷(选择题共 45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1 卷 14 页,第卷 5 8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 2B 铅笔 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45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 “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 ”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政治民主化出现 B三省体制存有弊端 C皇帝大权已旁落 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 2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 ” 。与这一“错误”出现无关的是( ) A法治原则 B集体决策 C直接参政 D轮番而治 3 1762 年,英国议员约翰 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 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诀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 王的做法( )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C正当行驶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4晚清官员耆英(南京条约签订时中方代表)说:“鸦片战争失败是因为老百姓不支持 国家和军队,而武器上,敌人太强大了。 ”这种言论( ) A看到了中国军事落后的现实 B看到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优劣 C全面指出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D说明当时国人的爱国意识淡薄 5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物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 ”此诗反映的 是 ( ) A鸦片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6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其中 “第一次巨变”应当是( ) A由闭关走向开放 B由专制走向共和 C由落后走向富强 D由愚昧走向科学 7蒋介石在 1937 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 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这说明( )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 B国民党统治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8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 现的共同原则是( )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 1979 年邓小平访美 A睦邻友好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求同存异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9邓小平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时指出:“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 ” 为此,国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的新尝试是( ) A恢复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B加强立法,完善国家法律体系 C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平反冤假错案,重塑法律尊严 10 冷战 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 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 一新的。该文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11右图描绘了明代万历年问南京街市风俗场景。图中,戏台子在街道正中,周围的店铺 酒楼挤满了看客,整个街道成了演艺场所。这反映出当时( ) 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A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坊市界限开始消失 D京剧形成开始流行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 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 国。 ”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3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 年以后)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 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 作坊。 ”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间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14右表是 19 世纪中后期一所新式学校的课程安排。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 课程 第 3 页 共 10 页 上午 读诸经 下午 习洋语洋操 一年后 进驾驶科和管轮科,习操机轮舰船 A辛亥革命的兴起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资政新篇的颁布 15 1978 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在北京签订贸易协议时,遭到了 媒体的指责,说这是“卖国主义” “打击民族工业” “洋奴哲学” 。这表明( ) A中美关系紧张对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收效甚微 C “左”倾错误影响仍然存在 D对外开放打击了我国民族工业 16 2010 年是深圳特区建立 30 周年。30 年前,深圳的人均 GDP 是 606 元;而 30 年后, 深圳的人均 GDP 是 9.3 万元,跃居全国第一,这说明中国的改革决策是正确的。与苏联改 革相比,其正确性是( ) A符合国情,体制创新 B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C照搬外国,全盘西化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7据统计,1982 年,法国的煤气,钱路、邮政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 100,电力、煤矿、 银行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 90,钢铁、造船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 80以上。对此理解不正 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B凯恩斯主义得到大规模应用 C法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 18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做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 论断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19 2010 年 10 月,世界贸易组织发布争端解决公告,裁定美国禁止进口中国禽肉违反了 相关规则,损害了中方的合理利益。由此可见,世界贸易组织( ) A是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使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得以成立 C以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为最高宗旨 D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0 “所谓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不精老 庄 ,不能忘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 ) A注重以人为本 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C探究人与自然 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 21 “文王 (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 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 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 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日:世异则事异 。 ”这反映了( ) A儒家的“仁政”学说 B法家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家的“兼爱”思想 D道家的“齐物”观点 22明末清初,李贽提出了“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黄宗羲则主张 “天下为主, 君为客” 。这说明他们都( ) A反对君主专制 B追求自由平等 C挑战宋明儒学 D倡导工商皆本 23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 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24苏格拉底曾说:“我像一只牛虻,到处叮人,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肉 体,而是要保护灵魂。 ”这表明他( ) A崇尚民主 B保护贵族 C重视道德 D尊重知识 25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 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C “存天理,灭人欲” D “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26近代某思想家说:“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 则必大乱。 ”据此,该思想家应是( ) A陈独秀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鸿章 27 1913 年,袁世凯命令各部官员去孔庙祭祀,到场人数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 而笑,或大声吵骂,顷刻间草草收场。本应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却变成了一场丑剧。这主 要是由于( )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C科举制度的废除 D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28孙中山和毛泽东是 20 世纪的两位伟人,他们各自的思想对中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二 者思想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都反帝反封建,致力于民族独立 B。都主张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 C思想渊源都是西方的启蒙学说 D、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29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 年后的中国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重新建 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材料中的“传统制度”具体指的是( ) A “科教兴国战略” B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C优先发展基础教育 D九年制义务教育制 30匈牙利美学家卢卡奇认为:“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 ”。下列 文艺作品中创作风格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 A、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 西风颂 C 命运交响曲 D 离骚 第 5 页 共 10 页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20113 第卷(选择题共 45分) 注意事项: 1第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 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个小题。31 题 14分,32 题 15分,33 题 16分,34 题 10分,共 5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给农民以真正利益,没 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1912 年 4 月孙中山被迫解职, 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窃据政权,革命遂遭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 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 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 辞海历史分册 ,1982 年版 材料二 (孙中山 )1912 年 1 月 1 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 月 12 日,清政府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力下,4 月, 孙中山被迫辞职,袁世凯窃取了政权。辛亥革命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但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从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 了历史的闸门。 辞海历史分册 ,20lO 年版 (1)据材料一、二找出 辞海两个版本对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功绩的相同叙述。(3 分) (2)对比材料,与前者相比,后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有何变化?(2 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分 ) 材料三 武昌起义一个小小的偶发事件,便使王朝大厦轰然倒塌。 中华文明史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朝覆亡的看法并说明理由。(7 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 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 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 500 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 乎没有什么区别。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 年)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 “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 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 的角度说明理由。(5 分) 材料二 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 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 1921 一 1927 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 代” 。 (2)材料二提及的“退却年代”在国家农工商政策上有何表现?(3 分)列宁称这种“退却” 让苏俄( 联) “打破了坚冰,指明了航向”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分) 材料三 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 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 材料四 自 2010 年下半年以来,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流动性充裕较强等因素共同 推动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不断走高。特别是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往往达 到两位数。为此,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增加供应、促进流通、打击炒作等一系列措施。 (3)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解决农业危机的做法,并指出材料三、四中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目的的共同之处。(4 分) 第 7 页 共 10 页 33古今中外,教育在人类文明史的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儒、墨、道、法、名、阴阳、 纵横、杂、农等派精英云集稷下学宫,鼎盛时期稷下学者达 1000 余人。稷下学宫是齐国君 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又具有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知识的性质。 (1)依据材料一概括稷下学宫的功能。(4 分) 材料二明史选举志记载,洪武初年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府州县学诸生 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 ”从明朝初年起,就规定“四书五经”是各级学校的 必学内容,八股取士,专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初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明朝政治统治的影响。(4 分) 材料三 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 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 中华文明史 (3)对比材料二,维新派的教育理念相比明初有何变化?(2 分)变法期间维新派又提出了 怎样的教育改革主张?(2 分) 材料四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谈到教育时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 的, 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 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 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 (4)材料四反映出卢梭怎样的教育思想?(2 分)1762 年爱弥儿一出版,就轰动了法国 等欧洲国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2 分) 34 (10 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评述孝文帝说:“胡服骑射真雄策,汉裳礼乐自风流。 ” 材料二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通过改革国力达到鼎盛的 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 30 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全盘汉 化,使得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迅速腐化,而腐化则是导致北魏亡国的根本因 素。 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4 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有何看法?据此,你认为评价改革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6 分) 34 (10 分)【历史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操纵世界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 RR帕尔默认为:“一战后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厉, 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巨头妄图怎样操纵世界?(6 分)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过于严厉”?(2 分)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条约 “给阿道夫希 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2 分) 第 9 页 共 10 页 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A 3B 4A 5D 6B 7D 8C 9C 10C 11A 12A 13 C 14B 15C 16A 17C 18A 19D 20B 21B 22C 23D 24 C 25A 26B 27B 28C 29B 30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个小题。31 题 14分,32 题 15分,33 题 16分,34 题 10分。共 55分。 31(1)袁世凯窃取政权;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 分) (2)由基本否定到以基本肯定为主。(2 分) 时代进步;史学发展。(2 分) (3)清朝覆亡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2 分) 偶然性:武昌起义加速了清王朝在全国 统治的崩溃。(2 分) 必然性: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产物;民主革命的冲击; 清王朝自身的衰落。(3 分)( 只回答偶然性得 4 分,只回答必然性,得 5 分。) 32(1)同意: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