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之经济学热点问题整理_第1页
2017年考研之经济学热点问题整理_第2页
2017年考研之经济学热点问题整理_第3页
2017年考研之经济学热点问题整理_第4页
2017年考研之经济学热点问题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 年考研之经济学热点问题整理 经济学热点问题一: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济学热点问题 一、量化宽松的概念 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是指中央银行在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时,通过购买 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 开支和借贷。量化指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 在经济发展正常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一般通过购买市场的短 期证券对利率进行微调;量化宽松调控目标即锁定为长期的低利率,各国中央银行持续向银 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 二、美联储几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回顾 2008 年 11 月 25 日,美联储正式启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宣布购买 1000 亿美 元的房地美、房利美、联邦住宅贷款银行等政府支持企业所发行的债券以及 5000 亿美元由 房地美、房利美、吉利美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的目的仅仅在于“稳定”市场,而不是“刺激 ”经济。第一轮量化 宽松货币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以达到提振市场信心、平复金融市 场恐慌情绪的目的。从实际效果来看,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美国金融体系有所 企稳,目标初步达到。 在此基础上,美国接连推出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第一轮有 所不同的是,后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日益体现了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意图,同时规模不断 扩大。从这二轮开始,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原来的稳定金融体系变为通过压低长期 利率刺激实体经济。 2014 年 10 月 30 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在 2014 年 10 月末停止资产购买计划,这意味着实施 6 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行将结束。 三、为什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没有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 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 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 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 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和有 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之所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没有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是因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个 “计划”,即持续进行逆回购,这就会使得居民和企业形成关于未来利率会降低的预期,因 此会增加消费和投资。 四、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是美联储基于对美国经济的综合判断做出的,量化宽松货币 政策结束之后,由于还有加息时点的调节,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总体不会影响美国经济的 复苏进程。但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依然会对美国经济带来一些挑战。 首先,从美联储自身来看,经过几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大。 2008 年年初,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尚不足一万亿美元,但是到 2014 年 10 月底已经超过 4.5 万亿美元,短短几年增长超过 3.5 万亿美元,与此同时,美联储资产负债结构也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因此,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之后,下一步如何替美联储“瘦身”以回归至 正常水平,成为美联储自身面临的一个挑战。 其次,从金融市场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之后,未来美联储选择何时加息成为 市场新的关注焦点,在这一新的加息预期形成过程中,市场随时可能出现动荡。目前市场 较为一致的共识时,美联储或将在 2015 年年中选择加息,但是具体的加息时点仍是美联储 依据美国经济情况而定,一切都存在未知。与此同时,伴随着加息和货币政策收紧预期, 国际资本将会逐步回流美国,在推升美国金融资产价格的同时,也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 性。 最后,从美国实体经济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未来加息预期将推动美元逐步 走强,这会对美国出口贸易形成抑制,从而影响美国经济复苏进程。 五、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3 页 共 8 页 1.好的影响 (1)使得中国接近 4 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保值压力得到缓解。 (2)以美元计价的包括石油、基础金融和一些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大大 减轻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 (3)人民币升值压力减轻,对恢复中国出口经济有一定帮助。 2.坏的影响 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造成流动性紧张,尤其是对房地产业的冲击很大。两个原因: (1)部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美元流入中国套利。随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 美元的回流导致市场上资金紧张。 (2)房地产受限于国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受阻,多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融资,量化 宽松货币政策退出造成融资资金成本上升。 六、中国应对措施 一是加强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必要时可以实施汇率干预等调控手段,平抑金融 市场波动。 二是积极利用 G20 等国际组织平台,加强同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沟通与协调。例如量化 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之后,在每一年的 G20 首脑峰会、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都会就量 化宽松货币政策问题进行讨论,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发达经济体一直未能对新兴市场的 利益关切给予充分关注。 三是积极加强新兴市场自身之间的合作,解决克服共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一个突出 的例子就是金砖国家关于应急储备安排的建设。在全球协调进展不大的情况下,金砖国家 通过建立应急储备安排,可以为各成员提供额外的金融防火墙补充,增强各国抵御外部风 险的能力。在当前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走向分化,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羁的情况下, 显得更为必要。经济学热点问题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经济学热点问题 一、底特律破产之殇及其启示 2014 年 7 月 18 日,美国底特律市根据美国破产法向美国联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背负近 200 亿美元沉重债务的底特律市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申请破产保护的城市。 底特律之所以提出破产保护,主要在于其财政状况恶化已经无法挽回,紧急接管程序 无助于改善底特律的债务危机和破产风险,底特律面临巨大的长期债务负担、持续的财政 赤字压力和严重的流动性危机等困难。 1.底特律破产之殇 (1)产业空心化是底特律没落的最根本原因。底特律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大规模基础 设施、办公设施等刺激增长的战略,这种大业和基础设施先行的模式,违反了城市多元化 的本性,使底特律依赖单一的汽车产业。当汽车产业大厦集群空心化之后,大厦倒塌是时 间问题,金融危机则推了一把这栋摇摇欲坠的大厦。 (2)与产业空心化相伴的城市人口减少是底特律破产的要素根源。 (3)底特律财政高度依赖汽车工业以及财政政策的非审慎性是底特律破产的财政根源。 由于汽车工业的空心化导致底特律财政收入极大恶化,而通过提高税率和新设税目使得底 特律成为密西根州税负最高的城市,加速了中产阶级的迁出,财政收入状况进一步恶化, 而持续的债务本息支出,最后使得收支状况难以维系。 2.底特律破产的启示 (1)新旧主导产业的更迭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固守旧有模式对经济发展而言是危险 的,结构升级是避免破产的最基础支撑。 (2)财政收入严重集中在某个领域是具有重大隐患的。 (3)财政收支审慎性是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城市发展的核心支撑是产业发展和有效就业,产业、城市、经济和社会应该协调发 展。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5 页 共 8 页 (5)中央政府应该摸底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和财政风险,及时有效整治地方财政风险。 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现状 2013 年 12 月 30 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该公告显 示:截至 2013 年 6 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20.69 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 的债务 2.93 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6.66 万亿元。三者合计达 30.27 万亿元。 从负债率来看,截至 2012 年底,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当年 GDP(518942 亿 元)的比率为 36.74%。 三、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原因 1.经济体制因素 (1)分税制的影响: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自 1994 年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便形成了一种财权向上 集中、事权向下分解的体制。在此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下降,越来越依 赖于上级政府的财政补助。尽管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但是它们承担的责任却是 硬性的,而且任务艰巨,像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粮食补贴等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支出,这种 财政分权特征客观上造成了在地方政府支出责任相对增加或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权利却相 对降低,从而形成财政收支缺口,成为地方政府举债的直接诱因。 (2)转移支付制度的影响:地方还债责任 向中央转移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一大特点是转移支付在财政支出中比重高,地方财政 支出依赖转移支付的程度高,且越往下层政府,依赖性越高。中央政府主要通过转移支付 弥补地方政府收入和支出之间产生的缺口。纵向财政不平衡引起的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 依赖会加大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救助预期,从而使地方的财政无纪律行为和借债增加。 作为主要转移支付方式的税收返还制度在设计之初就对地方政府既得利益和讨价还价能力 最大限度予以承认。 (3)预算管理制度的影响:透明度低,提高了借债监管成本 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与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公开性、完整性、可靠性、年度性、统一性” 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政治制度因素 (1)GDP 主导下的政治激励制度使地方政府大量举债 我国特殊的官员选拔体制决定了对地方官员而言最重要的是获得中央政府的认可和提 拔。 一方面,以经济绩效特别是 GDP 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政治激励激发了地方官员发展地方 经济的热情。另一方面,对于地方财政收入和各种“软硬件”资源的控制能力使得地方政府 主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招商引资来“助推”地方经济增长。于是在面临现实转移支付额度 约束和税收收入约束下,通过变相借债或变通融资加大财政支出就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 择。 (2)官员任期较短且缺乏有效的债务审查机制,难以制约地方过度借债 官员任期短且变动频繁,导致地方官员的短期财政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于将借债成本 转移给继任者,从而降低了自身的借债惩罚成本,借债成本和收益的非对称性助长了当期 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倾向于过度借债和过度支出。并且,我国尚未形成严格、全面的官 员离任时债务审查制度,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追偿机制,这都使得地方官员向后任转移过度 借债成本成为可能,从而自身免于承担借债惩罚成本。在这种模式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 每一任地方政府作为“理性人”,都会本着这样的思路,享受借债带来的好处,同时将借债 膨胀的成本转移给后任。 (3)不同区域、地域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地方政府的借债负担 各级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采取了不 断借债的措施,使经济建设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不同地区间的债务问题也不断涌现,各 级政府为了赶超其他地区的发展速度,往往忽视了本地区的收入来源,导致地方债务问题 不断加深。 同样,我国地方政府也面临发展性财税政策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要提供有足够诱惑力 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有时甚至还通过财政补贴来吸引外资;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发展性支出、加大转型期各种社会保障等支出,资金矛盾非常尖锐。再 加上分税制本身造成各地收支缺口增加,这些都促使地方政府通过增加预算外收入、制度 外收入以及借债来缓解上述两方面矛盾,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 四、地方政府债务对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的不良影响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7 页 共 8 页 1.绑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中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受到限制,松不得也紧不得。特别是货币政策,为控 制通胀,需要采取收紧的货币政策;但顾及地方政府的债务可持续和还本付息负担又不能过 紧,尤其是不能简单提高贷款利率。于是,折中的方式就是采取以稳定货币供应数量和信 贷占 GDP 比为主的改进的货币主义政策。 2.挤出私人投资和消费 (1)通过挤占贷款额度挤出投资和消费。为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不得不重新祭起信 贷规模控制的手段,但地方政府贷款中的相当部分是不能违约只能展期的,所以会通过银 行的信贷配给挤出企业投资和家庭消费。 (2)推高名义利率。地方政府的过度负债和开支推高通胀和名义利率,增加借贷成本, 对投资和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3)加重家庭和企业的纳税负担。政府不创造财富,只是分配财富。政府的国内债务是 “自己欠自己”,最终不论是地方政府自行还贷还是中央财政救助,“羊毛出在羊身上”,还 债的始终是纳税人。地方政府目前欠债越多,未来家庭和企业纳税负担越重。 3.严重影响后续投资增速 随着政府主导的“四万亿”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完工、商品房投资增速在调控中跌落、通 胀常态化导致的货币信贷紧缩行为持续、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导致地方政府杠杆率降低,中 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明显下滑。过高的投资率逐步演变成通胀、政府 债务膨胀、银行坏账上升和经济内生动力枯竭,靠扩张的财政顶住经济增速是不可持续的。 4.阻碍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意味着政府需要通过减少税收和提高工资等,实现收入在国家与居民之 间的再分配,从而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增加消费。但政府财政负担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