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2009年05月18日 - 清华大学_第1页
《光明日报》2009年05月18日 - 清华大学_第2页
《光明日报》2009年05月18日 - 清华大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明日报2009 年 05 月 18 日 保训之“中”何解 兼谈清华简保训与易经的形成 刘光胜 清华简保训是文王临终前对武王的遗训,虽有字形不好释读者,如矵字,但 最难理解却是字形非常简单的“中”字。保训四次提到“中”,“中”是 保训篇的核心概念,但学者对“中”含义的理解却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两 种:一是指思想观念,二是指某种实物。关于后者,李均明先生将“中”理解为 “与诉讼相关的文书”,他 说:“此中指与诉讼相关的文书,史籍所见通常 是最终的判决书,由于它是经过反复审议与衡量形成的,被认为是公正的,所以称 做中。” 中道是清华简保训的核心思想,舜执法中允,擅长从正反两面考虑,不违 背百姓的愿求,说他守中是没问题的。问题是上甲微替父报仇是守中道吗?更为 奇怪的是,文王赞扬上甲微的做法,文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圣人,难道圣人也 认为部族复仇是守中道吗? 实际上,保训的“中”字字形虽然一样,但意思并不相同,这是理解保 训主旨的关键所在。 清华简保训说:“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 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中”从河伯那里借来,打完仗又归还河伯,很明 显是具体之物,而且肯定与讨伐有易有密切的关系。李均明先生认为这个“中” 指与诉讼相关的判决书,我们认为是正确的。周礼秋官小司寇:“狱讼 之中。”孙诒让正义说“狱讼之成谓之中”。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凡 官府簿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断庶民狱讼之中,皆谓簿书,犹今之 案卷也。此中字之本义。”西周中期师旂鼎说:“弘以告中史书,旂对厥?于 尊彝。”甲骨文中有大史、小史、西史、东史等,先秦史官主要类别作册、大史、 内史、御史、左右史、外史与小史、南史等,但未见中史,因此中史不能连读,这 句话的意思是,弘将案件的审判结果告诉了当时的史官,史官记录在案,师旂把事 情的经过铸在鼎上。师旂鼎与周礼经注相互印证,可知保训“中” 意为“判词”或判决书。 史记周本纪说:“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 决,乃如周。”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审断、决狱,讼必端平。”“决平” 意为公平断案。伯为诸侯之长,文王为西伯,虞、芮等小诸侯国有纠纷,找文王断 案,可见伯有主持正义、审理案件的权力。保训中的河,爵位为伯,也应有审 理诸侯国案件的权力。据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等书的记载,我们推测 清华简王亥故事的大意是,商人的首领王亥率牛车到有易进行贸易,被有易之君 绵臣杀害,夺取了牛车。上甲到河伯处控告有易的罪行,河伯受理了案件,判决 “微无罪”。古代诸侯出征要师出有名,启征伐有扈氏,说“有扈氏威侮五行,怠 弃三正”(尚书甘誓),汤伐夏,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都是如此。上甲从河伯处借“中”判决书,以此为理由,号召殷人诛杀了 绵臣。事情成功后,又将“中”还给河伯。 羲和废弃职守,嗜酒迷乱,受到胤侯征讨(尚书胤征)。夏桀作乱,荼毒 百姓,商汤出征(尚书汤誓)。古代刑罚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止乱,一是惩暴。 舜执法守中,慈爱下民,是止乱。王亥无罪,有易杀害王亥,是违背道义,暴虐诸侯。 上甲替父报仇是守中道吗?文王认为上甲守中道,不是说上甲借中、归中符合中 道,而是说上甲除掉有易、惩罚恶人符合中道,这是理解保训中道思想的关 键所在。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慈爱百姓是仁, 惩罚恶人,也是仁。审理案件“中刑”,不偏不倚,是“中”;惩罚恶人,伸张正义,也 是“中”。保训中舜是扬善,上甲是惩恶,他们是“中道”一件事情的两面, 没有什么区别。 尚书洪范说:“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 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柔克”是指柔和可亲,靠慈爱柔 顺取胜。“高明柔克”是对于明确服从政教的,要怀柔安抚。舜“求中”很明显 属于柔克,保训说“用作三降(隆)之德”,正与洪范相符。“刚克”是 以刚强取胜,“沈潜刚克”是对于阴险狡诈的暴徒,要以武力制服。上甲“假中” ,率军队诛杀有易,很明显属于刚克。舜“柔克”,上甲“刚克”,不仅可以看出 保训与洪范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从整体上看,保训的主旨是非常清 晰连贯的。 钱基博四书解题及其读法说:“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 蔽之,曰中而已矣!”易尚中和,易经多处提到中行,泰九二: “尚于中行。”朱熹周易本义解释说:“九二以刚居柔,在下之中,上有六五 之应,主乎泰而得中道者也。则合乎此爻中行之道矣。”益六四: “中行告公。”程颐周易程氏传说:“若行得中道,则可以益于君上,告于上 而获信从矣。”所谓“中行”,就是践行中正之道,易经认为人有诚信,践行 中正,就会无咎有吉。 周易“中”在爻位上是指上卦的五爻和下卦的二爻,六十四卦三百八十 四爻中,二和五爻的吉辞最多。如果阳爻居初、三、五阳位,阴爻居二、四、上 阴位,就是“当位”、“得中”,否则,就是“失位”,就是不正。阳爻居中处阳 位,称“刚中”,阴爻居中处阴位,称为中正。象传认为“得中”、“中正”、 “刚中”就会大吉大利,可见其对中道思想的推崇,与清华简保训尚中的理 念是一致的。 保训中道思想具体体现就是仁与义的融汇,刚克与柔克的合一。论 语颜渊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舜柔克就是爱人,就是仁。礼 记经解说:“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上甲“假中”、“归中”,率领军队 诛杀有易,上甲“刚克”,就是义。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 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八卦相摩,刚柔并济,仁义并举,是周易 辩证法的核心理念。柔与刚的结合,仁与义的搭配,保训和周易具有相 同的中道操作运行模式。 受疑古思潮的影响,今人或主张易经是周王室的一位太卜或筮人所作,或认为 易传是汉代的作品,从根本上否认了周易经传与文王、孔子的关系。 1973 年,马王堆帛书易传的出土,证明孔子晚年喜易为当然之事实,孔子与 易传的关系得到确认。 尚书中没有文王的训诰,逸周书中文王的训 辞多与周易无关,清华简保训倡导中道,则明显拉近了文王与易经的 关系,给我们一份意外的惊喜。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易传,不能拘泥地理解为 周易经传全为文王、孔子手作,而应理解为文王、孔子的思想是周易经 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