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接受新事物_第1页
不要害怕接受新事物_第2页
不要害怕接受新事物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要害怕接受新事物 生活变化这么快,科技这么发达,随时都有家长没有思想准备的新东西出 现。 近年来,家长对网络的控诉一年比一年强烈,孩子陷入网络 的一年比一年多, 因此,父母对于这些新生事物,仿佛与生俱来地有着一种恐惧和抵触。 可是不管家长愿不愿意,这些新生事物一年比一年多,随时都有我们没有 思想准备的新东西出现。 就拿家长自己的成长过程来说吧,在家长从一个孩子到成年人的过程中, 家长经历了那么多的新生事物:喇叭裤、烫头发、高跟鞋、流行歌曲、桌球、 电子游戏、纹身每一件新生事物的出现,社会上哪一次不是对我们孩子如 临大敌? 记得刚刚街上流行喇叭裤的时候,大人们对孩子们教了又教,叮嘱了又叮 嘱:“ 穿那东西的都是坏家伙,我们不去学坏样。 ”实在是哪一个勇敢地孩子率先 穿了,他屋里父母就觉得家里出了见不得人的事情,偷偷地趁孩子不在家,把 孩子的喇叭裤剪烂。在学生守则中,也曾经明确规定过,要孩子们不穿奇装异 服,可是哪一次服装流行,不是从我们这些孩子身上开始的?事实证明, 尽管每一个年代都有坏孩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因为新生事物而“学坏”啊! 对于流行歌曲也是这样的,当流行歌曲刚刚进入大陆时,当流行歌曲刚刚 在学生中流行时,报纸、电视等媒体何尝不是到处围剿?讨论、强行干涉、坚 决阻止这几项事情有哪些父母没有干过?可是,我们越围剿,结果流行歌 曲越深入人心,哪怕是现在学前班的孩子,早在前几年已经唱响了“妹妹你坐船 头,哥哥我岸上走”。听流行歌曲的这一代孩子学坏了吗?没有。一些知名作家 还写文章说,自己当年为学唱流行歌曲写过检讨书、罚过扫地,现在我们听起 来,只能够当饭后笑话。 扳着手指头数一数,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多少新生事物?可是, 我们的孩子究竟变坏没有?没有,事实已经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因为新 东西而变坏了啊!那么,我们对新生事物为什么要害怕呢? 我想,家长恐惧的一个原因,是自己对这些东西不了解,怕因此而控制不 了孩子。他们满足的,从思想根源上来说,是自己对孩子的控制欲。家长为什 么要控制孩子呢?而不是与孩子共同分享?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家长要改变 观念。 我们还没有学会勇敢地接受新生事物,或者说,当年喜欢接受新生事物的 孩子,一旦自己做了父母之后,就开始思维老化,就开始和孩子们有代沟,有 距离了。据社会学家调查研究表明,现在代沟已经由原来以代为单位,缩小的 以年为单位了。5 年,对, 5 年就可以形成一代人和另外一代人在文化、思想、 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如果家长再也不肯接受新生事物,别说与孩子,就是和我 们年龄相差不很大的人,都会有代沟的。 家长害怕接受新生事物,而孩子们却喜欢接受新生事物,喜欢接受新生事 物是孩子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我们大人紧张,但是孩子们最喜欢。你看, 街上流行的服装,是谁最先穿在身上?是孩子们。社会上流行一些新词语,是 谁最先使用?是孩子们。 “超级女声”里流行的发饰,成年人还在犹豫、欣赏的时 候,孩子们已经率先在自己身上实践了。你到街上去看,有哪些女孩子,她们 的发型不是来源于“超级女声”? 孩子渴望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因此,他们需要最新的事物来吸引大家的 目光。孩子们天生就有创造精神,因此,他们喜欢尝试新的生活。可以这么说, 孩子是常常维新的,创新和接受新生活,是孩子的天性。 家长要想与孩子有共同语言,就不能够排斥新事物,就不能够排斥新生活。 我们要主动地接触孩子喜欢的东西,和孩子保持一样的激情,家长才和孩子有 共同语言,家长的思想才能够相通,孩子才会接纳家长。 孩子们把那些不喜欢学习、不喜欢接受新事物、不接受新生活的父母称之 为“老古董 ”,他们的话也就成了“老话” 。孩子们觉得 “老话”思想僵化,又太土了, 因而鄙而远之。江山代有人才出,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在 “新”字上下功夫,才能对现在的孩子产生吸引力。所以父母的话要有新思想, 把准社会、时代、孩子的脉搏;要有新的思维方式,不要老是用过时的眼光, 站在不变的立场、角度观察事物,看待、评价问题;要常关注孩子们关注新生 事物、新生现象,同样的道理如果能溶铸进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材料来讲解, 也会讲出新意,给孩子们新的收获,新的感觉。 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只搬抄别人的套话,尤其是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的 时候那些老套话,那样的话孩子们不喜欢听。现在的家庭,四个祖辈、二个父 辈、一个孩子已经取代了传统家庭的结构模式,大人们争相把爱给予孩子,使 之养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状态。很多问题的处理,我们大人又不愿意站在孩子 的角度上去想,也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只是把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套话搬出 来,孩子怎么喜欢听呢?爱的时候只想灌输,讲道理的时候也只想灌输,就是 没有想到这个道理和爱,到了孩子有选择能力的时候,他喜不喜欢听。 比如说处理上网的事情。很多家长根本就是一个网盲,自己不懂电脑,也 不愿意主动接触,一看到孩子摸电脑,就感到事情很大,来了洪水猛兽。他们 没有办法了,就搬用别人看起来很有道理的套话来教育孩子:电脑害人啦,你 不要去摸啦,上网的都是坏孩子啦其实电脑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玩具, 更不是洪水猛兽。简单粗暴地反对孩子上网,只能够引起孩子的反感。 讲到这个上网的时候,我还要多讲一点。因为这是一个现在大家都很关注 的新生事物,也是广大家长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现在好多孩子都在上网,好 些孩子为了上网,不但连生活都不顾及了,甚至连死亡,都感到冷漠、疏远。 武汉的一个孩子,哥哥因为上网死了才几天,弟弟又照常上网,母亲恨得几乎 自杀,孩子都无动于衷。因此,网络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小家庭的问题,而 是一个社会大问题。 但是孩子为什么去上网呢?不知道我们的家长分析过没有。现在孩子这么 迷恋上网,其实和他们的精神生活空虚是分不开的。 我在不少学校做过调查,也和不少老师交流过,我发现那些留守孩童,没 有几个不上网的,而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上网和成瘾的比例就要低得多。看来, 孩子迷恋上网和我们家长分不开。当我们家长痴迷于钱财而忽略孩子精神生活 的教育时,孩子自然就找到网络作为精神寄托。 一个上网成瘾的、12 岁的孩子告诉我: “在网络上,我能够找到一种归属 感,一种团队感。在现实生活中,我只是一个人的存在。我起床、吃饭、穿衣、 上学、回家、做作业,我的生活都与别人无关。但是在网络上就不同,我们每 个人互相照顾,大家都是朋友,我感到充实。 ”这就是孩子的心声啊!当家长以 经济为借口、以忙为借口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把孩子托付给他人的时候, 我们为什么就不想想孩子的精神世界需要什么呢? 一个有 4 年网龄的孩子告诉我,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体验到一种现实生活 中从没有体验过的成就感。他说:“在学习上我拿不到第一,在玩游戏时,我得 到了第一,这个第一的感觉对我太重要了。 ” 我们家长要注意,这个现象值得注意,为了第一,让很多孩子放不下游戏 了。孩子觉得这个第一心里很舒服,很自信。我们研究了一下,几乎是每一种 新生事物被孩子接受的时候,都是那些平时在生活中不被注意的孩子、都是那 些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打击的孩子接受得最快。为什么?精神需要啊,他需要这 种第一的成就感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啊。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的精神 已经被我们挑剔的家长、挑剔的老师打击得遍体鳞伤了。 因此,一些新潮一点的家长,开始更换观念,他们用网络制约网瘾,取得 了不少成功。一个署名“柳林独客”的网友说,他利用博客网站,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