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心理分析_第1页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心理分析_第2页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心理分析_第3页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心理分析_第4页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心理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心理分析 【摘要】 中国的人际关系与建立在西方观念基础上的西式人际关系是有较大差异的。 从中西方交往的差异方面进行比较,以使我们了解哪些方面我国和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差异, 差异的主要方面是什么,便于我们知己知彼,才能避免中西方交往沟通过程中的误解和障 碍,更好地走向世界。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 心理 卷入度 行为方式 自我表现 人格特质 近些年,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们了解在文化背景相同的范围内,人们共处时很少产 生交往沟通上的障碍;但若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时,往往会出现误 解或发生冲突,影响到交往与沟通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对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进行总 结对于正在发展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实际的操作价值。 东西方交往沟通中的差异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有几个方面如卷入度、行为方式、自我 表现和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差异最为显著,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与分析。 一、心理卷入度差异 1、心理卷入度差异概述 交往沟通中的“卷入度”即人际交往沟通过程中的心理卷入度,是指人为他人操心和 受他人影响的程度。心理卷入程度过高是指个人在心理上与对方信息的关联程度过高。例 如,在人际交往中,有人会过分地关心对方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比朋友还忧心忡 忡;朋友办事出现失误,他比朋友还内疚和自责等;心理卷入程度过低则相反。在东西方 交往沟通的心理表现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人卷入度偏高而西方人卷入度偏低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际交往,由于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热情好客,在 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对方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 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 稳私主要包括如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如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个 人行为动向如去什么地方、与谁交往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 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当然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 2、心理卷入度差异举例 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物品的贵贱只是 表示该物品的质量。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询问别人所购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 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如果你想了 解该物品的价格,只能委婉地夸耀、赞赏该物品,而这样的情况下西方人一般也只告诉你 该物品的贵或贱,不会告诉你准确价格。再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一句“上哪儿 去” ,这是招呼的一种形式。而在美国,你如果问朋友上哪儿去,则可能会使对方尴尬,因 为这也属于对方的隐私,是你不该过问的。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四种。中国 人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亦即人际心理卷入度高。我们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中国少男 或少女挽臂亲昵而行,而在西方则很少见到。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过于亲近,而中国人又会 觉得西方人过于冷淡、傲慢,过分疏远,是不友好的表现。如果中国人发现交际对方的衣 服上有根线头,他会很自然地帮助对方摘掉;而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不礼貌之举。中国人 看到朋友穿了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会上前摸一摸,询问价钱或质地;而西方人则不会这样 做,他们更多的是羡慕,并直接赞美。 3、启迪 上述实例都是东西方文化观念差异所致。东方人非常重情重义,西方人则崇尚个人独 立。西方人在空间距离上也很在意。即使在公共场所,大家都十分自觉地为对方留出一定 私人空间。比如,排队的时候他们总是习惯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中国人在此类情况 下习惯于人挨人、人挤人,视为正常。 了解了这种差异,我们在与西方人交往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卷入度不要过高,以 免引起误解而造成沟通的障碍。 二、行为方式差异 1、行为方式差异概述 交往沟通中行为方式(包括思维方式 )的差异包括很多方面,下面从几个典型方面来进 行阐述分析。 在沟通的方式上,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习惯委婉迂回。 “非此即彼”的推理判 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线性推理”的观念,好像是理所当然 的事情。而中国人大多不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而是采用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人际交往中 这种传统方式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倾向直接提出他的观点,甚至用辩论的方式来交流。在会议结束 后双方不影响相互情谊。可是在东方社会特别是在中国,倾向于间接婉转及话中带话、旁 敲侧击的方式沟通。另外,在双向沟通中,形体语言、表情动作是最重要的讯息。若是在 沟通中表情严肃,沟通的氛围让别人感觉是在被训斥、责备,则更易引起对方的抗拒。 西方人好偏激性思维,一种思维、观点,总是先全盘否定前人的,提出自己“全新的” , 一鸣惊人,在争论中再逐渐纠正自己的偏激之处,最后被人们接受,成为流行的新理论新 观点,存在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等等,莫不如此。他们在创立理论 的过程中(特别是初期) ,往往好走极端且有意言过其实,尤其喜好只“击”一点不及其余。 待理论建立起来后,再来进行修正。如是有新精神分析学派,新行为主义,如此等等,反 正不新不“偏”的东西是没有市场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凡事必弄个是非曲直,绝 不含糊。 2、行为方式差异举例 在与人相处时,我们总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这表现在待客和做客上,尽 责的客人总是尽量不去麻烦主人,不让主人破费,因而对于主人的招待总是要礼貌地加以 谢绝。比如,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说“我不渴”或“不用麻烦了” ;主人在 餐桌上为客人斟酒,客人总要加以推辞,说“够了,够了” 。而事实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 想喝,往往只是客气而已。所以,称职的主人不会直接问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动揣摩客 人的需求,并积极地给予满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总是不停地给客人劝酒劝菜。 所以,中国人的待客和做客场面往往气氛热烈:一方不停地劝,另一方则不停地推辞。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无需客套。当客人 上门了,主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对方“想喝点什么” ;如果客人想喝点什么,可以直接反问对 方“你有什么饮料” ,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如果客人确实不想喝,客人会说“谢谢!我 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会问客人还要不要再来点,如果客人说够了,主人一般不会再 向客人劝吃请喝。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喜欢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提一些友好的建议和劝告,以 3 示关心和爱护。但东西方人在提劝告和建议的方式上却有很大区别。中国人向朋友提建议 和劝告的时候,往往都非常直接,常用“应该” 、 “不应该” , “要” 、 “不要”这些带有命令 口气的词。比如, “天气很冷,要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 ;“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等。 西方人在向亲朋好友提劝告和建议的时候,措词非常婉转,比如, “今天天气很冷,我要是 你的话,我会加件毛衣” ;“你最好还是把胡子刮了吧” 。一般来说,双方关系越接近,说 话的语气越直接。但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之间,也不会使用像我们那样的命令语气。否则, 会被认为不够尊重自己独立的人格。 3、启迪 耐人寻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显示,长期旅居东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东方人, 在心理实验中的表现都介于东西方之间,并没有显示西方人或东方人的行为特征。这预示 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许会出现新气象。因此,虽然我们了解了东西方 人交流沟通时行文方式上的差异,但也还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人各有异,不能 对某一类群体形成刻板印象。不然,知之不如不知。 三、自我表现差异 1、自我表现差异概述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当今竞争异 常激烈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 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正由 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往往就成为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 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 ,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 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的利他主义。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 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 关心,而这在西方则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 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的是,中国文化则提倡谦虚谨慎,不主张炫耀个人荣 誉,无论任何时候谦虚都是一种美德。 一般来说,中国人大多反对或蔑视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 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这在中国人看来当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而在西方人 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可见,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资本 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表现差异举例 我们一直视谦虚为美德。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成绩,总是喜欢自谦。如果不这 样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 、 “狂妄自大” 。比如,中国学者在作演讲前,通常会说:“我 学问不深,准备也不充分,请各位多指教” ;在宴会上,好客的主人面对满桌子的菜却说: “没有什么菜,请随便吃” ;当上司委以重任,通常会谦虚地说:“我恐怕难以胜任。 ”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 必须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宴请的时候, 主人会详尽地向客人介绍所点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欢;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时候,他 们会感谢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我们和西方人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大不相同。别人赞美的时候,尽管内心十分喜悦, 但表面上总是表现得不敢苟同,对别人的赞美予以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还不行” , “马马虎虎吧” , “那能与你相比啊” , “过奖了”等。而西方人对待赞美的态度可谓是“喜 形于色” ,总是用“Thank you”来应对别人的赞美。 3、启迪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可以向西方人学习。比如,尊重别人的隐私,在适度的范围内关 心他人,不给他人造成困扰;不在“虚伪”的谦虚,敢于表现自己,敢于接受挑战,等等。 要正确的看待东西方文化差异,就要既看到优点有看到缺点,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把西 方人阳光自信开朗的一面学来,同时又注意不能过于张扬和自大。 四、人格特征差异 1、人格特征差异概述 从人格发展方面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体系使中国人更内向、抱负水平较低、 依赖性强、笃信权威、求同、保守等不足,但相对地比较能吃、任劳任怨、忍受能力强等 优点;西方人明显地更加外向,抱负高,从小注重雄心壮志的培养,具有较好的独立性、 主体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但责任感略差,忍受力较差。中国由于生产力低下,老人 们靠人抚养,故衍生了长辈的绝对权威观念,子孙们绝对服从长辈。中国文化上的这种 “长上文化”严重阻碍后代人独立、健康的发展,挫伤青年人的蓬勃锐气。 从做人做事风格来说,在古代中国,无论做人做事都带有表演性质。中国人发明“做 人”一词一向很绝妙。它意味着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做出来的,而且是做出来给人看的。 中国人生活得比较封闭,人际交往圈子小,所以非常注重选择交往对象的品质,总想和人 品好的人交朋友,故有时显得很孤僻。从人格方面来讲现代社会的中国人与古代差别并不 太大。西方人做人做事都比较直接,内外基本一致,生活态度开放,交往圈子大,不拘小 节。 2、人格特征差异举例 东西方的人格差异在儿童期就有显著差异。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 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 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 的主人,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理。而中国家长受封建社会意识的长期影响,认为孩 子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懂事” 、 “无责任感”的,家长对孩子负有全面的责任,所以 自然就以孩子的“主人”自居,而且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 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 西方人办事有计划性,时间观念强。他们认为。工作时间就应该拼命干,休闲时也应 尽情潇洒。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美国人在休闲时从不谈工作。在工作中,经理与下级保 持一定的等级距离,对下级的工作过错极为认真与严肃。但在休息时,下班后或一起在酒 吧、高尔夫球场时,上级和下级之间毫无等级距离,关系融洽,热情友好,经理也会虚心 地向下级讨教经验。这说明西方文化有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分。在私人空间里,无人可 以入侵。在公共空间里,每一成员应受公共空间区域的限制。但如果再中外合资企业中, 中方经理如没有认识到美国的这种文化。而是以中国的文化来对待美国的文化,就会产生 冲突。 3、启迪 对于东西方人格特性方面的差异,我觉得持一个顺其自然的态度是比较好的。俗话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人格特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这是一个传统,是一个民族 文化的积淀。人格差异没有好坏之分,只要适应了环境,并能促使整个系统朝着一个良性 5 循环的方向发展,那么就是没问题的。正如日本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很难在西方得到复制应 用一样,西方相对自由和松散的大环境与东方家长制管理下产生的人格特性是迥然不同的, 对不同的人应用同样的对待方式显然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处在什么环境下做什么事,就 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对此,充分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